专利名称:一种稻草全还条件下稻茬油菜半机械化移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菜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草全还条件下稻茬油菜省工省力半机械化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长江流域冬油菜生产带是我国油菜主产区,以稻茬油菜为主干种植方式。从总体上看,该区域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力非农化转移加大,土地规模经营发展趋势加速。但现行油菜移栽技术以人工劳作为核心,采用人工育苗、打穴移栽方式,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差;虽然近年来生产上机套播、机直播等油菜省工省力栽培技术有一定的应用面积,但因增加水稻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油菜前茬作物水稻生育期不断延长,导致油菜机直(套)播的茬口延迟,有效生长期短,冬前生长量小、安全越冬风险大、杂草危害重,产量低、效益差;油菜机械移栽由于稻田土壤水分高,耕作土壤较难达到适于油菜移栽机作业要求的细碎程度,栽植质量较低,且需将秧苗按棵投送导苗管,仍需较多人工,目前在稻茬油菜移栽时仅处于示范阶段,效果不甚理想;另外,国家在前茬水稻秸杆的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材料化等产业化技术与开发上尚未突破,稻草直接还田是利用秸杆资源和控制秸杆焚烧污染环境的最简单、最有效措施,但稻草撒落田面上,增加了后茬农田开沟、施肥及油菜移栽等农艺环节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因此,当前油菜规模生产难度大,面积发展受到严重限制,迫切需要适合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且劳作程序简单、省工、省力的实用高效油菜移栽技术。中国专利CN101543165A介绍了一种稻茬移栽油菜免耕免穴耕作方法,该方法包括1、做畦,畦面宽100cm,畦沟宽40cm;
2、施基肥;
3、移栽油菜,每畦移栽2行油菜,株距15cm,行距60cm;针对土壤湿润田块,菜根朝向畦中紧贴田面,用小土块压菜根;针对土壤活泥田块,菜根朝向畦中并直接压在田面上;针对土壤较干田块,菜根朝向畦中紧贴田面,用碎土块压菜根;
4、稻草全量还田,把没有铡短的稻草均匀地铺盖在两行油菜之间的畦面上;
5、深沟壅菜,油菜移栽后3天内,把畦沟锄到田面以下20cm,把土垡均匀地搬放在油菜根部的畦面上;
6、田间管理,做好日常田间管理。上述中国专利CN101543165A存在的主要缺陷在于1、油菜移栽前实行人工开沟起垡作畦,沟宽40cm,占地面积较大,且沟型不规则,沟内较多留有碎土块,易堵塞,需进一步人工清理沟底,畅通排水,防治溃害烂根。2、稻草全量还田过程中,开沟起垡作畦移栽前,将稻草人工搬离畦面、异畦暂时存放;油菜移栽后,将异畦暂时存放的稻草再次人工搬运、铺设于原畦面;稻草为了便于二次人工搬运,没有进行机械切碎,不利于稻草腐烂分解。
3、油菜移栽体系中,稻草全量还田、开沟起垡作畦等主要农艺环节未采用机械化操作,全部人工劳作,劳动强度大、用工多,没有起到省工省力的效果,限制了规模经营者大面积使用该方法。中国专利CN101766093A介绍了一种油菜免耕摆栽稻草全量还田高产高效方法,其特征与中国专利CN101543165A类似,存在着相同的主要缺陷。中国专利CN101911871A介绍了水稻油菜二熟制秸杆还田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作油菜畦、基肥条施、种植油菜、稻草还田、深沟壅菜、田间管理、收脱油菜、菜箕埋沟等步骤。除存在着与中国专利CN101543165A、CN101766093A相同的主要缺陷外,还存在着油菜人工打穴移栽与直播的费力费工缺陷。长江流域稻茬冬油菜种植,长期以来采用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主要由人工进行育苗、打穴、移栽、开沟等。近年来,因农村劳力短缺、活化成本上涨的趋势不可逆转,大量用工的传统移栽方式已成为该区油菜生产发展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我国南方冬油菜种植前稻茬板田由于晚秋多雨和养老稻灌水等原因,水稻收获后土壤墒情高,不适合油菜移栽前机械旋耕、旋刀式机械开沟和机械移栽。为此,生产上急需一种对土壤墒情要求低、稻草能全量还田、抢季节实现油菜冬前壮苗的省力、省工、高产的油菜半机械化移栽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油菜半机械化移栽方法,实现稻草全量机械还田、油菜移栽前机械开沟起垡作畦和油菜省力田面摆栽,实现油菜省力、省工、高效种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稻草全还条件下稻茬油菜半机械化移栽方法,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稻草机械粉碎全量还田 针对板田中成熟的水稻,采用带有秸杆切碎装置和稻草均匀抛撒装置的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作业;在收割作业中,所述水稻联合收割机保持直线方向行进且贴近地面收割,使留于板田的稻桩高度保持在4飞公分之间,水稻秸杆经过所述秸杆切碎装置切碎的长度保持在2. 5^7. 5公分之间,切碎后的秸杆通过所述稻草均匀抛撒装置全量均匀抛撒于板田中;
第二步,机械开沟起垡作田圭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使用双面铧式犁对板田进行开沟、起垡、作畦,土垡沿沟槽两侧平行布置,沟面宽度在25 30公分,沟深在18 20公分,土垡宽度20公分,畦面宽度在100公分;当油菜移栽在土垡内侧时,土垡堆积在贴近沟边处,当油菜移栽在土垡外侧时,土垡堆积在离沟边10公分处;
第三步,油菜田面摆栽
在第二步的基础上使用油菜秧苗进行田面摆栽,当油菜秧苗种植在土垡内侧时,油菜秧苗的畦内种植行距为60公分、畦间种植行距为65 70公分以及种植株距为15公分;当油菜秧苗种植在土垡外侧时,油菜秧苗的畦内种植行距为80公分、畦间种植行距为45飞O公分以及种植株距为15公分,以保证亩栽油菜在6500株以上;所述田面摆栽的操作方法为将油菜秧苗紧靠土垡摆放在板田地面上,并用碎土块压住秧苗根部,然后对摆栽后的油菜秧苗进行施肥,施肥方法为沿摆栽油菜秧苗土垡侧面条施。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步中,水稻秸杆经过所述秸杆切碎装置切碎的长度保持在
3.5 6. 5公分之间ο2、上述方案中,在开沟起垡作畦时,所述双面铧式犁与农用拖拉机联接使用。所述双面铧式犁采用中国专利CN202190522U所公开的一种具有挡土板的稻茬板田机械化开沟覆土装置;所述双面铧式犁也可以采用在中国专利CN202190522U所公开的开沟覆土装置的基础上改进的铧式犁,改进的铧式犁的犁壁后部弯曲,在没有挡土板装置条件下能够使土垡沿沟平行堆放。3、上述方案中,“土垡内侧”具有远离排水沟的含义,“土垡外侧”具有靠近排水沟的含义。4、上述方案中,所述 第三步中,当油菜秧苗根部摆放的田面有切碎的秸杆时,所述田面摆栽的操作方法为油菜秧苗紧靠土垡,用手将秸杆往土垡外侧拔开后将油菜秧苗摆放在板田地面上并用碎土块压住油菜秧苗根部。本发明的技术思路是首先针对板田中成熟的水稻,采用带有秸杆切碎装置和稻草均匀抛撒装置的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作业,该水稻联合收割机使切碎的秸杆均匀抛撒并覆盖在板田表面,收割后的水稻根茬高度较低,因此在机械开沟时形成的土垡能稳定地被翻放于畦面上,避免了土垡因翻放于厚稻草堆或高稻桩上而重新翻入沟底的缺陷。其次采用双面铧式犁开沟机,该开沟机与农用拖拉机联接,通过机械操作实现油菜秧苗种植前开沟起垡作畦一体化的目的,起到减少用工、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力成本的显著作用。最后人工适度将土垡侧边的稻草就近往外拨拉,留出油菜秧苗根部与畦面土壤接触的小空档,并将油菜秧苗沿土垡侧边摆放在畦面上,既起到油菜活棵快、早发高产的作用,又起到减免搬运稻草还田所用人工的作用。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1、油菜移栽前开沟起垡作畦实行机械操作,与人工坌翻开沟相比,缩小了排水沟宽度和占地面积,且沟型规则一致,排水沟底碎土块少、不易堵塞,不需人工进一步清理沟底,排水通畅;保证连续阴雨天气条件下田面无积水、土壤通透性好和避免油菜因溃害而烂根死亡的不良现象。2、稻草实行机械切碎、均匀抛撒、全量还田,有利于稻草腐烂分解、土壤有机碳库增加,有利于减少开沟、起垡、作畦和移栽环节的顺利实现,减少搬运稻草的大量用工,杜绝了因焚烧稻草而污染环境的现象,实现了农田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3、油菜秧苗移栽体系中,因稻草全量还田、开沟起垡作畦、田面摆栽等关键农艺环节采用机械化或省力操作,劳动强度低、用工少,有明显的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效果,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者大面积使用该方法,有利于油菜生产恢复性发展。
附图1为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在板田中开沟起垡作畦的剖面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土垡;2、板田;3、沟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稻草全还条件下稻茬油菜半机械化移栽方法 参见附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稻草机械粉碎全量还田
针对板田中成熟的水稻,水稻收获7天前进行田间脱水;然后采用带有秸杆切碎装置和稻草均匀抛撒装置的久保田稻麦联合收割机(公司地址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苏虹东路77号)进行收割作业;在收割作业中,所述水稻联合收割机保持直线方向行进且贴近地面收害I],降低留于板田2的稻桩高度,使留于板田2的稻桩高度保持在5公分,水稻秸杆经过所述秸杆切碎装置切碎的长度保持在5公分,切碎后的秸杆通过所述稻草均匀抛撒装置全量均匀抛撒于板田中。第二步,机械开沟起垡作畦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田头插上易识别的开沟标杆,在15匹马力的手扶拖拉机上挂接双面铧式犁开沟装置,对板田进行开沟、起垡、作畦,土垡I沿沟槽3两侧平行翻放,沟面宽度在30公分,沟深在20公分,土垡I宽度20公分,畦面宽度在100公分;当油菜移栽在土垡I内侧时,土垡I堆积在贴近沟边处,当油菜移栽在土垡I外侧时,土垡I堆积在离沟边10公分处。第三步,油菜田面摆栽
在第二步的基础上使用油菜秧苗进行田面摆栽,油菜秧苗种植在土垡I内侧,油菜秧苗的畦内种植行距为60公分、畦间种植行距为65 70公分以及种植株距为15公分,亩栽油菜6500株以上;所述田 面摆栽的操作方法为将油菜秧苗紧靠土垡I摆放在板田2地面上,并用碎土块压住秧苗根部,然后对摆栽后的油菜秧苗进行施肥,施肥方法为沿摆栽油菜秧苗土垡I侧面条施,亩施45%复合肥20kg、尿素15kg等肥料。本实施例的效果如下
将本实施例采用的一种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油菜半机械化移栽方法(简自称半机械化摆栽)与中国专利CN101543165A所述方法(简称全人工摆栽)、传统搬草开沟打穴板田移栽方法(简称全人工穴栽)对比,结果表明(表1、2),半机械化摆栽在稻草处置、开沟、栽种这3个主要环节上,比全人工摆栽、全人工穴栽节约成本46. 56%,43. 0%,减少用工62. 5%、60. 0%,说明半机械化摆栽是节本省工和明显降低劳动强度的新型油菜简化移栽方法;油菜移栽后15天(其中雨日8天)的苗情表明,半机械化摆栽的根干重显著高于全人工摆栽、全人工穴栽,分别增加21. 81%、63. 84%,说明采用半机械化摆栽法的活棵期油菜根系生长快、缓苗期短,具有早发壮苗作用。表I不同栽种方法的用工和机械作业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稻草全还条件下稻茬油菜半机械化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稻草机械粉碎全量还田 针对板田中成熟的水稻,采用带有秸杆切碎装置和稻草均匀抛撒装置的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作业;在收割作业中,所述水稻联合收割机保持直线方向行进且贴近地面收割,使留于板田的稻桩高度保持在4飞公分之间,水稻秸杆经过所述秸杆切碎装置切碎的长度保持在2. 5^7. 5公分之间,切碎后的秸杆通过所述稻草均匀抛撒装置全量均匀抛撒于板田中; 第二步,机械开沟起垡作田圭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使用双面铧式犁对板田进行开沟、起垡、作畦,土垡沿沟槽两侧平行布置,沟面宽度在25 30公分,沟深在18 20公分,土垡宽度20公分,畦面宽度在100公分;当油菜移栽在土垡内侧时,土垡堆积在贴近沟边处,当油菜移栽在土垡外侧时,土垡堆积在离沟边10公分处; 第三步,油菜田面摆栽 在第二步的基础上使用油菜秧苗进行田面摆栽,当油菜秧苗种植在土垡内侧时,油菜秧苗的畦内种植行距为60公分、畦间种植行距为65 70公分以及种植株距为15公分;当油菜秧苗种植在土垡外侧时,油菜秧苗的畦内种植行距为80公分、畦间种植行距为45飞0公分以及种植株距为15公分;所述田面摆栽的操作方法为将油菜秧苗紧靠土垡摆放在板田地面上,并用碎土块压住秧苗根部,然后对摆栽后的油菜秧苗进行施肥,施肥方法为沿摆栽油菜秧苗土垡侧面条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草全还条件下稻茬油菜半机械化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水稻秸杆经过所述秸杆切碎装置切碎的长度保持在3. 5飞.5公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草全还条件下稻茬油菜半机械化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铧式犁的犁壁后部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草全还条件下稻茬油菜半机械化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当油菜秧苗根部摆放的田面有切碎的秸杆时,所述田面摆栽的操作方法为油菜秧苗紧靠土垡,用手将秸杆往土垡外侧拔开后将油菜秧苗摆放在板田地面上并用碎土块压住油菜秧苗根部。
全文摘要
一种稻草全还条件下稻茬油菜半机械化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三步骤,依次为稻草机械粉碎全量还田、机械开沟起垡作畦、油菜省力田面摆栽。第一步骤采用带有秸秆切碎装置和稻草均匀抛撒装置的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作业,起到稻草原位还田、减少搬运稻草还田用工和防止土垡翻落沟底的作用;第二步骤采用双面铧式犁机械开沟,起到减少用工、降低劳动强度和节约劳力成本的作用;第三步骤将油菜秧苗紧靠沟边土垡侧面并且轻摆板田表面,用土块将秧苗根部与土壤紧密接触,起到油菜活棵快、早发壮苗的作用。该方法是节本省工、降低劳动强度和有利于早发壮苗的新型油菜简化移栽方法,实现油菜种植环节机械化率70%和稻草全量还田的目标。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039244SQ20131000212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4日
发明者沈明星, 孙华, 狄田荣, 黄萌, 陆长婴, 王海候, 施林林, 周新伟, 吴彤东, 陈凤生 申请人: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