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循环生态系统及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142703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循环生态系统及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循环生态系统及养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循环生态系统及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养殖南美白对虾,产量低,同时资源浪费严重,增加养殖成本。中国专利200610123619. 7,公开一种南美白对虾生态繁殖法,其采用光照法进行生态培育亲虾。本发明采用光照法,光照度增加后,使人工环境生态化,水质清,亲虾培育室池底和四周可自然生长藻类。此方法养殖效率低,同时循环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污物污水净化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增加虾的存活率的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循环生态系统及养殖方法。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循环生态系统,包括虾塘,所述的虾塘中设有网架增氧系统,所述的虾塘的底部设有吸污节能排放系统,所述的吸污节能排放系统与吸污过滤系统相连通,所述的吸污过滤系统与水循环回流系统相连通,所述的水循环回流系统与虾塘相连通,
所述的网架增氧系统包括至少一组网架增氧层,所述的网架增氧层由均匀水平直线状分布的养殖网架组成,所述的养殖网架间通过网架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的养殖网架的中间设有养殖网,所述的养殖网架中设有均匀分布的网架出氧孔,所述的网架增氧层通过网架增氧泵相增氧;
所述的吸污节能排放系统包括防渗保温机构和吸污机构,所述的防渗保温机构包括设在虾塘底部的混凝土层和黄砂圈层,所述的黄砂圈层的内圈设有与之相贴合的细石圈层,所述的细石圈层的内圈设有与之相贴合的多孔砖圈层,所述的多孔砖圈层的中间形成净污处理缺口,所述的黄砂圈层、细石圈层、多孔砖圈层、净污处理缺口的底部为混凝土层,所述的混凝土层中设有与净污处理缺口相连接的排污口 ;
所述的吸污机构包括吸污罩体,所述的吸污罩体的下端为均匀分布的过滤条,所述的吸污罩体外套有挡水板,所述的挡水板的上部设有与之相固定的过滤网片层,所述的挡水板沿吸污罩体的外壁呈上下移动,所述的吸污罩体设在净污处理缺口中,所述的吸污罩体的底部设在排污口的上方;
所述的吸污过滤系统包括抽吸深井和污水过滤池,所述的抽吸深井与排污口通过污水进入管相连通,所述的抽吸深井中设有污水抽吸管,所述的污水抽吸管的底部设有潜水泵,所述的污水抽吸管延伸至污水过滤池中,所述的污水过滤池中设有相间隔分布的净过滤墙,所述的污水过滤池的底部与污物沉淀池相连通;
所述的水循环回流系统包括生态净化池,所述的生态净化池与污水过滤池通过排水管相连通,所述的生态净化池与虾塘通过进水管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的网架增氧层设有三组,三组网架增氧层呈上下垂直连通分布,所述的网架增氧层间的间距为40 55cm ;所述的网架增氧层与虾塘间的横向间距为2 3m,所述的最底层的网架增氧层与虾塘底部的间距为50 60cm ;
所述的黄砂圈层、细石圈层、多孔砖圈层的上部设有复合防渗膜,所述的复合防渗膜呈圆弧状与虾塘的底部相贴合,所述的净污处理缺口的内壁设有不锈钢网片圈层,所述的复合防渗膜向虾塘底部的内壁延伸;
所述的吸污罩体的上部为圆锥状,所述的吸污罩体的上部设有与之相连通的透气孔,所述的透气孔的直径为O. 6 O. 8cm,所述的吸污罩体的中端外侧壁设有弹簧销,所述的挡水板通过弹簧销与吸污罩体相定位,所述的吸污罩体的底部设有紧固法兰,所述的紧固法兰与混凝土层相固定连接;
所述的污水抽吸管延伸至抽吸深井的底部,所述的净过滤墙包括吸污过滤沙层,所述的吸污过滤沙层的两侧端设有与之相贴合的吸污多孔砖层,所述的吸污多孔砖层的外侧壁设有与之相贴合的吸污不锈钢网片层,所述的吸污过滤沙层的厚度为60 70cm,所述的吸污多孔砖层厚度为15 30cm,所述的吸污不锈钢网片层的目数为100 120目,所述的净过滤墙的厚度为100 120cm ;
所述的进水管延伸至虾塘的上方,所述的进水管头部的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净化水喷头,所述的进水管的尾部设有抽水泵。作为优选,所述的横向分布的养殖网架间的间距为2 3m,所述的养殖网的目度为40 60目,所述的养殖网架的宽度为3 4m,所述的养殖网架的长度为6 9m ;
所述的复合防渗膜的规格为130g/m2 3000g/m2,所述的复合防渗膜由三层PE层复合而成,所述的净污处理缺口的宽度为1. 5 2m,所述的净污处理缺口的高度为25 30cm ;所述的过滤条呈纵向分布 ,所述的过滤条的高度为35 40cm,所述的过滤条的宽度为
3.5 4. 5cm,所述的挡水板的直径为1. 8 2. 5m,所述的过滤网片层的目度是80 100目,所述的过滤网片层的高度大于过滤条的高度;
所述的污水过滤池中设有三个相间隔分布的净过滤墙,所述的净过滤墙与污水过滤池间、净过滤墙间的底部分别设有与污物沉淀池相连通的排污水管。作为优选,所述的过滤条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的过滤网片层的材质为聚乙烯,所述的污水抽吸管离污水过滤池的高度为3. 5 4m,所述的污水进入管的尾部设有污水进入阀门,所述的排水管的头部设有排水阀门,所述的污物沉淀池的底端侧壁设有污物出放闸,所述的虾塘的底部与虾塘的侧壁呈135度角。作为优选,所述的虾塘的上方设有呈弧形状的钢制暖棚,所述的钢制暖棚中设有太阳能膜,所述的钢制暖棚与虾塘水平面的距离为2 7m。作为优选,所述的虾塘的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底增氧管,所述的底增氧管间设有纳米盘增氧器,所述的虾塘的上部设有水车式增氧器,过滤条间的间距为O. 35 O. 45cm。作为优选,所述的养殖网架由PVC管材组成,所述的PVC管材的直径为O. 35
O.45cm,网架出氧孔的直径为O. 4 O. 5mm,网架出氧孔的间距为12 15cm。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I)、清塘处理养虾时虾塘中水的深度为2 4m,先将虾塘的水抽净,再用高压水枪将复合防渗膜上的污物冲洗干净,再洒上漂白粉,漂白粉的投放标准为5 7千克/亩,再净置4 5天后,加入水,当水的深度至2 2. 5m时,使用EM益菌素对奸塘进行肥水处理,使用量为I 2千克/亩,虾塘中的水温为18 28°C ;
(2)、投苗
当虾塘中水质的透明度为30 40厘米、水温为18 28°C时进行投放虾苗,第一茬的虾苗投苗时间在3月15日至3月25日,第二茬的虾苗投苗时间在7月10日至7月20日,虾苗的体长为O. 8 1. 2Cm,每亩虾塘的投苗量为25万尾 30万尾;虾塘中水的pH值为
7.8 8. 6,氨氮〈O. 2毫克/升,亚硝酸盐〈O.1毫克/升,溶氧率>4mg/L ;
(3)、投饵
投馆每天三次,每天上午10时 11时、下午3时 4时和晚上11时 12时,每次投
饵量为第一个月I千克/亩 12千克/亩,第二个月15千克/亩 45千克/亩,第三个月45千克/亩 50千克/亩;
(4)、定期清理
根据水质监控情况每隔20天 30天清洗养殖网架,先将养殖网架提起,再用高压水枪进行清理,同时更换净化炭包和中药包一次;当虾塘中水的PH值低于7高于9时,或,氨氮大于O. 25毫克/升、亚 硝酸盐大于O. 15毫克/升,对虾塘投放EM益菌素进行水质调节;
(5)、水循环吸污
进行虾苗投放后一个月,开启循环生态系统,挡水板位于吸污罩体中的下端,过滤网片层随挡水板位于吸污罩体中的下端,使虾苗不易往外排出,当虾养殖2个月时,挡水板向上位移,挡水板通过弹簧销与吸污罩体相固定,此时过滤网片层随挡水板向上位移,使污物容易随过滤条往外排出,大虾被挡住,使优质的水源被挡水板挡住,不被排出,排出的是污水;
(6)、开启增氧设备
当虾苗投苗后使用纳米增氧盘增氧,当投苗30天之后开启所有增氧设备,虾塘水体溶氧量保持在4mg/L以上;
(7)、巡塘观察
每天巡塘观察对虾吃食、活动情况,及时处理病死虾,定期监测水质,对饲料台、工具进行消毒,严格控制养殖无关人员进出入养殖区域,养殖记录须详细完整;
(8)、出虾
当虫下养至90天 110天时,进行出虫下。因此,本发明的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循环生态系统及养殖方法,养殖结构紧凑、合理,综合化循环利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虾体品质。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循环生态系统,包括虾塘1,所述的虾塘I中设有网架增氧系统,所述的虾塘I的底部设有吸污节能排放系统,所述的吸污节能排放系统与吸污过滤系统相连通,所述的吸污过滤系统与水循环回流系统相连通,所述的水循环回流系统与虾塘I相连通,
所述的网架增氧系统包括至少一组网架增氧层2,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由均匀水平直线状分布的养殖网架3组成,所述的养殖网架3间通过网架连通管4相连通,所述的养殖网架3的中间设有养殖网5,所述的养殖网架3中设有均匀分布的网架出氧孔6,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通过网架增氧泵7相增氧;
所述的吸污节能排放系统包括防渗保温机构和吸污机构,所述的防渗保温机构包括设在虾塘I底部的混凝土层8和黄砂圈层9,所述的黄砂圈层9的内圈设有与之相贴合的细石圈层10,所述的细石圈层10的内圈设有与之相贴合的多孔砖圈层11,所述的多孔砖圈层11的中间形成净污处理缺口 12,所述的黄砂圈层9、细石圈层10、多孔砖圈层11、净污处理缺口 12的底部为混凝土层8,所述的混凝土层8中设有与净污处理缺口 12相连接的排污口13 ;
所述的吸污机构包括吸污罩体14,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下端为均匀分布的过滤条15,所述的吸污罩体14外套有挡水板16,所述的挡水板16的上部设有与之相固定的过滤网片层17,所述的挡水板16沿吸污罩体14的外壁呈上下移动,所述的吸污罩体14设在净污处理缺口 12中,所述的吸污罩体I的底部设在排污口 13的上方;
所述的吸污过滤系统包括抽吸深井18和污水过滤池19,所述的抽吸深井18与排污口13通过污水进入管20相连通,所述的抽吸深井18中设有污水抽吸管21,所述的污水抽吸管21的底部设有潜水泵22,所述的污水抽吸管21延伸至污水过滤池19中,所述的污水过滤池19中设有相间隔分布的净过滤墙24,所述的污水过滤池19的底部与污物沉淀池25相连通;
所述的水循环回流系统包括生态净化池26,所述的生态净化池26与污水过滤池19通过排水管27相连通,所述的生态净化池26与虾塘I通过进水管28相连通。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设有三组,三组网架增氧层2呈上下垂直连通分布,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间的间距为40cm ;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与虾塘I间的横向间距为2m,所述的最底层的网架增氧层2与虾塘I底部的间距为50cm ;
所述的黄砂圈层9、细石圈层10、多孔砖圈层11的上部设有复合防渗膜29,所述的复合防渗膜29呈圆弧状与虾塘I的底部相贴合,所述的净污处理缺口 12的内壁设有不锈钢网片圈层30,所述的复合防渗膜29向虾塘I底部的内壁延伸;
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上部为圆锥状,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上部设有与之相连通的透气孔31,所述的透气孔31的直径为O. 6cm,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中端外侧壁设有弹簧销32,所述的挡水板16通过弹簧销32与吸污罩体14相定位,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底部设有紧固法兰33,所述的紧固法兰33与混凝土层8相固定连接;
所述的污水抽吸管21延伸至抽吸 深井18的底部,所述的净过滤墙24包括吸污过滤沙层34,所述的吸污过滤沙层34的两侧端设有与之相贴合的吸污多孔砖层35,所述的吸污多孔砖层35的外侧壁设有与之相贴合的吸污不锈钢网片层36,所述的吸污过滤沙层34的厚度为60cm,所述的吸污多孔砖层35厚度为15cm,所述的吸污不锈钢网片层36的目数为100目,所述的净过滤墙24的厚度为IOOcm ;
所述的进水管28延伸至虾塘I的上方,所述的进水管I头部的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净化水喷头37,所述的进水管28的尾部设有抽水泵38。所述的横向分布的养殖网架3间的间距为2m,所述的养殖网5的目度为40目,所述的养殖网架3的宽度为3m,所述的养殖网架3的长度为6m ;
所述的复合防渗膜29的规格为130g/m2,所述的复合防渗膜29由三层PE层复合而成,所述的净污处理缺口 12的宽度为1. 5m,所述的净污处理缺口 12的高度为25cm ;
所述的过滤条15呈纵向分布,所述的过滤条15的高度为35cm,所述的过滤条15的宽度为3. 5cm,所述的挡水板16的直径为1. Sm,所述的过滤网片层17的目度是80目,所述的过滤网片层17的高度大于过滤条15的高度;
所述的污水过滤池19中设有三个相间隔分布的净过滤墙24,所述的净过滤墙24与污水过滤池19间、净过滤墙24间的底部分别设有与污物沉淀池25相连通的排污水管39。所述的过滤条15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的过滤网片层17的材质为聚乙烯,所述的污水抽吸管21离污水过滤池19的高度为3. 5m,所述的污水进入管20的尾部设有污水进入阀门40,所述的排水管27的头部设有排水阀门41,所述的污物沉淀池25的底端侧壁设有污物出放闸42,所述的虾塘I的底部与 虾塘I的侧壁呈135度角。所述的虾塘I的上方设有呈弧形状的钢制暖棚43,所述的钢制暖棚43中设有太阳能膜44,所述的钢制暖棚43与虾塘I水平面的距离为2m。所述的虾塘I的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底增氧管45,所述的底增氧管45间设有纳米盘增氧器46,所述的虾塘I的上部设有水车式增氧器47,过滤条15间的间距为O. 35cm。所述的养殖网架3由PVC管材组成,所述的PVC管材的直径为O. 35cm,网架出氧孔6的直径为O. 4mm,网架出氧孔6的间距为12cm。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I)、清塘处理
养虾时虾塘中水的深度为2m,先将虾塘的水抽净,再用高压水枪将复合防渗膜上的污物冲洗干净,再洒上漂白粉,漂白粉的投放标准为5千克/亩,再净置4天后,加入水,当水的深度至2m时,使用EM益菌素对虾塘进行肥水处理,使用量为I千克/亩,虾塘中的水温为 18 0C ;
(2)、投苗
当虾塘中水质的透明度为30厘米、水温为18°C时进行投放虾苗,第一茬的虾苗投苗时间在3月15日,第二茬的虾苗投苗时间在7月10日,虾苗的体长为O. 8Cm,每亩虾塘的投苗量为25万尾;虾塘中水的pH值为7. 8,氨氮〈O. 2毫克/升,亚硝酸盐〈O.1毫克/升,溶氧率 >4mg/L ;
(3)、投饵
投饵每天三次,每天上午10时、下午3时和晚上11时,每次投饵量为第一个月I千克/亩,第二个月15千克/亩,第三个月45千克/亩;
(4)、定期清理
根据水质监控情况每隔20天清洗养殖网架,先将养殖网架提起,再用高压水枪进行清理,同时更换净化炭包和中药包一次;当虾塘中水的PH值低于7高于9时,或,氨氮大于O.25毫克/升、亚硝酸盐大于O. 15毫克/升,对虾塘投放EM益菌素进行水质调节;
(5)、水循环吸污
进行虾苗投放后一个月,开启循环生态系统,挡水板位于吸污罩体中的下端,过滤网片层随挡水板位于吸污罩体中的下端,使虾苗不易往外排出,当虾养殖2个月时,挡水板向上位移,挡水板通过弹簧销与吸污罩体相固定,此时过滤网片层随挡水板向上位移,使污物容易随过滤条往外排出,大虾被挡住,使优质的水源被挡水板挡住,不被排出,排出的是污水;
(6)、开启增氧设备
当虾苗投苗后使用纳米增氧盘增氧,当投苗30天之后开启所有增氧设备,虾塘水体溶氧量保持在4mg/L以上;
(7)、巡塘观察
每天巡塘观察对虾吃食、活动情况,及时处理病死虾,定期监测水质,对饲料台、工具进行消毒,严格控制养殖无关人员进出入养殖区域,养殖记录须详细完整;
(8)、出虾
当虾养至90天时,进行出虾。实施例2 :—种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循环生态系统,包括虾塘1,所述的虾塘I中设有网架增氧系统,所述的虾塘I的底部设有吸污节能排放系统,所述的吸污节能排放系统与吸污过滤系统相连通,所述的吸污过滤系统与水循环回流系统相连通,所述的水循环回流系统与虾塘I相连通,
所述的网架增氧系统包 括至少一组网架增氧层2,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由均匀水平直线状分布的养殖网架3组成,所述的养殖网架3间通过网架连通管4相连通,所述的养殖网架3的中间设有养殖网5,所述的养殖网架3中设有均匀分布的网架出氧孔6,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通过网架增氧泵7相增氧;
所述的吸污节能排放系统包括防渗保温机构和吸污机构,所述的防渗保温机构包括设在虾塘I底部的混凝土层8和黄砂圈层9,所述的黄砂圈层9的内圈设有与之相贴合的细石圈层10,所述的细石圈层10的内圈设有与之相贴合的多孔砖圈层11,所述的多孔砖圈层11的中间形成净污处理缺口 12,所述的黄砂圈层9、细石圈层10、多孔砖圈层11、净污处理缺口 12的底部为混凝土层8,所述的混凝土层8中设有与净污处理缺口 12相连接的排污口13 ;
所述的吸污机构包括吸污罩体14,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下端为均匀分布的过滤条15,所述的吸污罩体14外套有挡水板16,所述的挡水板16的上部设有与之相固定的过滤网片层17,所述的挡水板16沿吸污罩体14的外壁呈上下移动,所述的吸污罩体14设在净污处理缺口 12中,所述的吸污罩体I的底部设在排污口 13的上方;
所述的吸污过滤系统包括抽吸深井18和污水过滤池19,所述的抽吸深井18与排污口13通过污水进入管20相连通,所述的抽吸深井18中设有污水抽吸管21,所述的污水抽吸管21的底部设有潜水泵22,所述的污水抽吸管21延伸至污水过滤池19中,所述的污水过滤池19中设有相间隔分布的净过滤墙24,所述的污水过滤池19的底部与污物沉淀池25相连通;
所述的水循环回流系统包括生态净化池26,所述的生态净化池26与污水过滤池19通过排水管27相连通,所述的生态净化池26与虾塘I通过进水管28相连通。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设有三组,三组网架增氧层2呈上下垂直连通分布,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间的间距为50cm ;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与虾塘I间的横向间距为2. 5m,所述的最底层的网架增氧层2与虾塘I底部的间距为55cm ;
所述的黄砂圈层9、细石圈层10、多孔砖圈层11的上部设有复合防渗膜29,所述的复合防渗膜29呈圆弧状与虾塘I的底部相贴合,所述的净污处理缺口 12的内壁设有不锈钢网片圈层30,所述的复合防渗膜29向虾塘I底部的内壁延伸;
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上部为圆锥状,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上部设有与之相连通的透气孔31,所述的透气孔31的直径为O. 7cm,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中端外侧壁设有弹簧销32,所述的挡水板16通过弹簧销32与吸污罩体14相定位,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底部设有紧固法兰33,所述的紧固法兰33与混凝土层8相固定连接;
所述的污水抽吸管21延伸至抽吸深井18的底部,所述的净过滤墙24包括吸污过滤沙层34,所述的吸污过滤沙层34的两侧端设有与之相贴合的吸污多孔砖层35,所述的吸污多孔砖层35的外侧壁设有与之相贴合的吸污不锈钢网片层36,所述的吸污过滤沙层34的厚度为65cm,所述的吸污多孔砖层35厚度为20cm,所述的吸污不锈钢网片层36的目数为110目,所述的净过滤墙24的厚度为IlOcm ;
所述的进水管28延伸至虾塘I的上方,所述的进水管I头部的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净化水喷头37,所述的进水管28的尾部设有抽水泵38。所述的横向分布的养殖网架3间的间距为2. 5m,所述的养殖网5的目度为50目,所述的养殖网架3的宽度为3. 5m,所述的养殖网架3的长度为7m ;
所述的复合防渗膜29的规格为2000g/m2,所述的复合防渗膜29由三层PE层复合而成,所述的净污处理缺口 12的宽度为1. 7m,所述的净污处理缺口 12的高度为27cm ;
所述的过滤条15呈纵向分布,所述的过滤条15的高度为37cm,所述的过滤条15的宽度为4cm,所述的挡水板16的直径为2m,所述的过滤网片层17的目度是90目,所述的过滤网片层17的高度大于过滤条15的高度;
所述的污水过滤池19中设有三个相间隔分布的净过滤墙24,所述的净过滤墙24与污水过滤池19间、净过滤墙24间的底部分别设有与污物沉淀池25相连通的排污水管39。所述的过滤条15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的过滤网片层17的材质为聚乙烯,所述的污水抽吸管21离污水过滤池19的高度为3. 7m,所述的污水进入管20的尾部设有污水进入阀门40,所述的排水管27的头部设有排水阀门41,所述的污物沉淀池25的底端侧壁设有污物出放闸42,所述的虾塘I的底部与虾塘I的侧壁呈135度角。所述的虾塘I的上方设有呈弧形状的钢制暖棚43,所述的钢制暖棚43中设有太阳能膜44,所述的钢制暖棚43与虾塘I水平面的距离为4m。所述的虾塘I的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底增氧管45,所述的底增氧管45间设有纳米盘增氧器46,所述的虾塘I的上部设有水车式增氧器47,过滤条15间的间距为O. 4cm。所述的养殖网架3由PVC管材组成,所述的PVC管材的直径为O. 4cm,网架出氧孔6的直径为O. 45m,网架出氧孔6的间距为13cm。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I)、清塘处理养虾时虾塘中水的深度为3m,先将虾塘的水抽净,再用高压水枪将复合防渗膜上的污物冲洗干净,再洒上漂白粉,漂白粉的投放标准为6千克/亩,再净置4. 5天后,加入水,当水的深度至2. 3m时,使用EM益菌素对虾塘进行肥水处理,使用量为1. 5千克/亩,虾塘中的水温为23 °C ;
(2)、投苗
当虾塘中水质的透明度为30 40厘米、水温为18 28°C时进行投放虾苗,第一茬的虾苗投苗时间在3月20日,第二茬的虾苗投苗时间在7月15日,虾苗的体长为lm,每亩虾塘的投苗量为27万尾;虾塘中水的pH值为8. 2,氨氮〈O. 2毫克/升,亚硝酸盐〈O.1毫克/升,溶氧率>4mg/L;
(3)、投饵
投饵每天三次,每天上午10时、下午3时和晚上12时,每次投饵量为第一个月10千克/亩,第二个月25千克/亩,第三个月46千克/亩;
(4)、定期清理
根据水质监控情况每隔25天清洗养殖网架,先将养殖网架提起,再用高压水枪进行清理,同时更换净化炭包和中药包一次;当虾塘中水的PH值低于7高于9时,或,氨氮大于
O.25毫克/升、亚硝酸盐大于O. 15毫克/升,对虾塘投放EM益菌素进行水质调节; (5)、水循环吸污
进行虾苗投放后一个月,开启循环生态系统,挡水板位于吸污罩体中的下端,过滤网片层随挡水板位于吸污罩体中的下端,使虾苗不易往外排出,当虾养殖2个月时,挡水板向上位移,挡水板通过弹簧销与吸污罩体相固定,此时过滤网片层随挡水板向上位移,使污物容易随过滤条往外排出,大虾被挡住,使优质的水源被挡水板挡住,不被排出,排出的是污水;
(6)、开启增氧设备
当虾苗投苗后使用纳米增氧盘增氧,当投苗30天之后开启所有增氧设备,虾塘水体溶氧量保持在4mg/L以上;
(7)、巡塘观察
每天巡塘观察对虾吃食、活动情况,及时处理病死虾,定期监测水质,对饲料台、工具进行消毒,严格控制养殖无关人员进出入养殖区域,养殖记录须详细完整;
(8)、出虾
当虾养至100天时,进行出虾。实施例3 :—种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循环生态系统,包括虾塘1,所述的虾塘I中设有网架增氧系统,所述的虾塘I的底部设有吸污节能排放系统,所述的吸污节能排放系统与吸污过滤系统相连通,所述的吸污过滤系统与水循环回流系统相连通,所述的水循环回流系统与虾塘I相连通,
所述的网架增氧系统包括至少一组网架增氧层2,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由均匀水平直线状分布的养殖网架3组成,所述的养殖网架3间通过网架连通管4相连通,所述的养殖网架3的中间设有养殖网5,所述的养殖网架3中设有均匀分布的网架出氧孔6,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通过网架增氧泵7相增氧;
所述的吸污节能排放系统包括防渗保温机构和吸污机构,所述的防渗保温机构包括设在虾塘I底部的混凝土层8和黄砂圈层9,所述的黄砂圈层9的内圈设有与之相贴合的细石圈层10,所述的细石圈层10的内圈设有与之相贴合的多孔砖圈层11,所述的多孔砖圈层11的中间形成净污处理缺口 12,所述的黄砂圈层9、细石圈层10、多孔砖圈层11、净污处理缺口 12的底部为混凝土层8,所述的混凝土层8中设有与净污处理缺口 12相连接的排污口13 ;
所述的吸污机构包括吸污罩体14,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下端为均匀分布的过滤条15,所述的吸污罩体14外套有挡水板16,所述的挡水板16的上部设有与之相固定的过滤网片层17,所述的挡水板16沿吸污罩体14的外壁呈上下移动,所述的吸污罩体14设在净污处理缺口 12中,所述的吸污罩体I的底部设在排污口 13的上方;
所述的吸污过滤系统包括抽吸深井18和污水过滤池19,所述的抽吸深井18与排污口13通过污水进入管20相连通,所述的抽吸深井18中设有污水抽吸管21,所述的污水抽吸管21的底部设有潜水泵22,所述的污水抽吸管21延伸至污水过滤池19中,所述的污水过滤池19中设有相间隔分布的净过滤墙24,所述的污水过滤池19的底部与污物沉淀池25相连通;
所述的水循环回流系统包括生态净化池26,所述的生态净化池26与污水过滤池19通过排水管27相连通,所述的生态净化池26与虾塘I通过进水管28相连通。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设有三组,三组网架增氧层2呈上下垂直连通分布,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间的间距为55cm ;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与虾塘I间的横向间距为3m,所述的最底层的网架增氧层2与虾塘I底部的间距为60cm ;
所述的黄砂圈层9、细石圈层10、多孔砖圈层11的上部设有复合防渗膜29,所述的复合防渗膜29呈圆弧状与虾塘I的底部相贴合,所述的净污处理缺口 12的内壁设有不锈钢网片圈层30,所述的复合防渗膜29向虾塘I底部的内壁延伸;
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上部为圆锥状,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上部设有与之相连通的透气孔31,所述的透气孔31的直径`为O. 8cm,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中端外侧壁设有弹簧销32,所述的挡水板16通过弹簧销32与吸污罩体14相定位,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底部设有紧固法兰33,所述的紧固法兰33与混凝土层8相固定连接;
所述的污水抽吸管21延伸至抽吸深井18的底部,所述的净过滤墙24包括吸污过滤沙层34,所述的吸污过滤沙层34的两侧端设有与之相贴合的吸污多孔砖层35,所述的吸污多孔砖层35的外侧壁设有与之相贴合的吸污不锈钢网片层36,所述的吸污过滤沙层34的厚度为70cm,所述的吸污多孔砖层35厚度为30cm,所述的吸污不锈钢网片层36的目数为120目,所述的净过滤墙24的厚度为120cm ;
所述的进水管28延伸至虾塘I的上方,所述的进水管I头部的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净化水喷头37,所述的进水管28的尾部设有抽水泵38。所述的横向分布的养殖网架3间的间距为3m,所述的养殖网5的目度为60目,所述的养殖网架3的宽度为4m,所述的养殖网架3的长度为9m ;
所述的复合防渗膜29的规格为3000g/m2,所述的复合防渗膜29由三层PE层复合而成,所述的净污处理缺口 12的宽度为2m,所述的净污处理缺口 12的高度为30cm ;
所述的过滤条15呈纵向分布,所述的过滤条15的高度为40cm,所述的过滤条15的宽度为4. 5cm,所述的挡水板16的直径为2. 5m,所述的过滤网片层17的目度是100目,所述的过滤网片层17的高度大于过滤条15的高度;
所述的污水过滤池19中设有三个相间隔分布的净过滤墙24,所述的净过滤墙24与污水过滤池19间、净过滤墙24间的底部分别设有与污物沉淀池25相连通的排污水管39。所述的过滤条15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的过滤网片层17的材质为聚乙烯,所述的污水抽吸管21离污水过滤池19的高度为4m,所述的污水进入管20的尾部设有污水进入阀门40,所述的排水管27的头部设有排水阀门41,所述的污物沉淀池25的底端侧壁设有污物出放闸42,所述的虾塘I的底部与虾塘I的侧壁呈135度角。所述的虾塘I的上方设有呈弧形状的钢制暖棚43,所述的钢制暖棚43中设有太阳能膜44,所述的钢制暖棚43与虾塘I水平面的距离为7m。所述的虾塘I的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底增氧管45,所述的底增氧管45间设有纳米盘增氧器46,所述的虾塘I的上部设有水车式增氧器47,过滤条15间的间距为O. 45cm。所述的养殖网架3由PVC管材组成,所述的PVC管材的直径为O. 45cm,网架出氧孔6的直径为O. 5mm,网架出氧孔6的间距为15cm。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I)、清塘处理
养虾时虾塘中水的深度为4m,先将虾塘的水抽净,再用高压水枪将复合防渗膜上的污物冲洗干净,再洒上漂白粉,漂白粉的投放标准为7千克/亩,再净置5天后,加入水,当水的深度至2. 5m时,使用EM益菌素对虾塘进行肥水处理,使用量为2千克/亩,虾塘中的水温为28 °C ;
(2)、投苗
当虾塘中水质的透明度为40厘米、水温为28°C时进行投放虾苗,第一茬的虾苗投苗时间在3月25日,第二茬的虾苗投苗时间在7月20日,虾苗的体长为1.2Cm,每亩虾塘的投苗量为30万尾;虾塘中水的pH值为8. 6,氨氮〈O. 2毫克/升,亚硝酸盐〈O.1毫克/升,溶氧率 >4mg/L ;
(3)、投饵
投饵每天三次,每天上午11时、下午4时和晚上12时,每次投饵量为第一个月12千克/亩,第二个月45千克/亩,第三个月50千克/亩;
(4)、定期清理
根据水质监控情况每隔30天清洗养殖网架,先将养殖网架提起,再用高压水枪进行清理,同时更换净化炭包和中药包一次;当虾塘中水的PH值低于7高于9时,或,氨氮大于
O.25毫克/升、亚硝酸盐大于O. 15毫克/升,对虾塘投放EM益菌素进行水质调节;
(5)、水循环吸污
进行虾苗投放后一个月,开启循环生态系统,挡水板位于吸污罩体中的下端,过滤网片层随挡水板位于吸污罩体中的下端,使虾苗不易往外排出,当虾养殖2个月时,挡水板向上位移,挡水板通过弹簧销与吸污罩体相固定,此时过滤网片层随挡水板向上位移,使污物容易随过滤条往外排出,大虾被挡住,使优质的水源被挡水板挡住,不被排出,排出的是污水;
(6)、开启增氧设备
当虾苗投苗后使用纳米增氧盘增氧,当投苗30天之后开启所有增氧设备,虾塘水体溶氧量保持在4mg/L以上;
(7)、巡塘观察
每天巡塘观察对虾吃食、活动情况,及时处理病死虾,定期监测水质,对饲料台、工具进行消毒,严格控制养殖无关人员进出入养殖区域,养殖记录须详细完整;
(8)、出虾
当虾养至110天 时,进行出虾。
权利要求
1.一种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循环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虾塘(I),所述的虾塘⑴中设有网架增氧系统,所述的虾塘⑴的底部设有吸污节能排放系统,所述的吸污节能排放系统与吸污过滤系统相连通,所述的吸污过滤系统与水循环回流系统相连通,所述的水循环回流系统与虾塘(I)相连通, 所述的网架增氧系统包括至少一组网架增氧层(2),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由均匀水平直线状分布的养殖网架⑶组成,所述的养殖网架⑶间通过网架连通管⑷相连通,所述的养殖网架(3)的中间设有养殖网(5),所述的养殖网架(3)中设有均匀分布的网架出氧孔(6),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通过网架增氧泵(7)相增氧; 所述的吸污节能排放系统包括防渗保温机构和吸污机构,所述的防渗保温机构包括设在虾塘(I)底部的混凝土层(8)和黄砂圈层(9),所述的黄砂圈层(9)的内圈设有与之相贴合的细石圈层(10),所述的细石圈层(10)的内圈设有与之相贴合的多孔砖圈层(11),所述的多孔砖圈层(11)的中间形成净污处理缺口(12),所述的黄砂圈层(9)、细石圈层(10)、多孔砖圈层(11)、净污处理缺口(12)的底部为混凝土层(8),所述的混凝土层(8)中设有与净污处理缺口(12)相连接的排污口(13); 所述的吸污机构包括吸污罩体(14),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下端为均匀分布的过滤条(15),所述的吸污罩体(14)外套有挡水板(16),所述的挡水板(16)的上部设有与之相固定的过滤网片层(17),所述的挡水板(16)沿吸污罩体(14)的外壁呈上下移动,所述的吸污罩体(14)设在净污处理缺口(12)中,所述的吸污罩体(I)的底部设在排污口(13)的上方; 所述的吸污过滤系统包括抽吸深井(18)和污水过滤池(19),所述的抽吸深井(18)与排污口(13)通过污水进入管(20)相连通,所述的抽吸深井(18)中设有污水抽吸管(21),所述的污水抽吸管(21)的底部设有潜水泵(22),所述的污水抽吸管(21)延伸至污水过滤池(19)中,所述的污水过滤池(19)中设有相间隔分布的净过滤墙(24),所述的污水过滤池(19)的底部与污物沉淀池(25)相连通; 所述的水循环回流系统包括生态净化池(26),所述的生态净化池(26)与污水过滤池(19)通过排水管(27)相连通,所述的生态净化池(26)与虾塘(I)通过进水管(28)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循环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设有三组,三组网架增氧层(2)呈上下垂直连通分布,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间的间距为40 55cm ;所述的网架增氧层(2)与虾塘⑴间的横向间距为2 3m,所述的最底层的网架增氧层(2)与虾塘(I)底部的间距为50 60cm ; 所述的黄砂圈层(9)、细石圈层(10)、多孔砖圈层(11)的上部设有复合防渗膜(29),所述的复合防渗膜(29)呈圆弧状与虾塘(I)的底部相贴合,所述的净污处理缺口(12)的内壁设有不锈钢网片圈层(30),所述的复合防渗膜(29)向虾塘(I)底部的内壁延伸; 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上部为圆锥状,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上部设有与之相连通的透气孔(31),所述的透气孔(31)的直径为O. 6 O. 8cm,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中端外侧壁设有弹簧销(32),所述的挡水板(16)通过弹簧销(32)与吸污罩体(14)相定位,所述的吸污罩体(14)的底部设有紧固法兰(33),所述的紧固法兰(33)与混凝土层(8)相固定连接;所述的污水抽吸管(21)延伸至抽吸深井(18)的底部,所述的净过滤墙(24)包括吸污过滤沙层(34),所述的吸污过滤沙层(34)的两侧端设有与之相贴合的吸污多孔砖层(35),所述的吸污多孔砖层(35)的外侧壁设有与之相贴合的吸污不锈钢网片层(36),所述的吸污过滤沙层(34)的厚度为60 70cm,所述的吸污多孔砖层(35)厚度为15 30cm,所述的吸污不锈钢网片层(36)的目数为100 120目,所述的净过滤墙(24)的厚度为100 120cm ; 所述的进水管(28)延伸至虾塘(I)的上方,所述的进水管(I)头部的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净化水喷头(37),所述的进水管(28)的尾部设有抽水泵(3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循环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分布的养殖网架(3)间的间距为2 3m,所述的养殖网(5)的目度为40 60目,所述的养殖网架⑶的宽度为3 4m,所述的养殖网架(3)的长度为6 9m ; 所述的复合防渗膜(29)的规格为130g/m2 3000g/m2,所述的复合防渗膜(29)由三层PE层复合而成,所述的净污处理缺口(12)的宽度为1. 5 2m,所述的净污处理缺口(12)的高度为25 30cm ; 所述的过滤条(15)呈纵向分布,所述的过滤条(15)的高度为35 40cm,所述的过滤条(15)的宽度为3. 5 4. 5cm,所述的挡水板(16)的直径为1. 8 2. 5m,所述的过滤网片层(17)的目度是80 100目,所述的过滤网片层(17)的高度大于过滤条(15)的高度; 所述的污水过滤池(19)中设有三个相间隔分布的净过滤墙(24),所述的净过滤墙(24)与污水过滤池(19)间、净过滤墙(24)间的底部分别设有与污物沉淀池(25)相连通的排污水管(3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循环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条(15)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的过滤网片层(17)的材质为聚乙烯,所述的污水抽吸管(21)离污水过滤池(19)的高度为3. 5 4m,所述的污水进入管(20)的尾部设有污水进入阀门(40),所述的排水管(27)的头部设有排水阀门(41),所述的污物沉淀池(25)的底端侧壁设有污物出放闸(42),所述的虾塘(I)的底部与虾塘(I)的侧壁呈135度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循环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虾塘(I)的上方设有呈弧形状的钢制暖棚(43),所述的钢制暖棚(43)中设有太阳能膜(44),所述的钢制暖棚(43)与虾塘(I)水平面的距离为2 7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循环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虾塘(I)的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底增氧管(45),所述的底增氧管(45)间设有纳米盘增氧器(46),所述的虾塘(I)的上部设有水车式增氧器(47),过滤条(15)间的间距为O.35 O. 4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循环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网架(3)由PVC管材组成,所述的PVC管材的直径为O. 35 O. 45cm,网架出氧孔(6)的直径为O. 4 O. 5mm,网架出氧孔(6)的间距为12 1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I)、清塘处理 养虾时虾塘中水的深度为2 4m,先将虾塘的水抽净,再用高压水枪将复合防渗膜上的污物冲洗干净,再洒上漂白粉,漂白粉的投放标准为5 7千克/亩,再净置4 5天后,加入水,当水的深度至2 2. 5m时,使用EM益菌素对奸塘进行肥水处理,使用量为I 2千克/亩,虾塘中的水温为18 28°C ; (2)、投苗 当虾塘中水质的透明度为30 40厘米、水温为18 28°C时进行投放虾苗,第一茬的虾苗投苗时间在3月15日至3月25日,第二茬的虾苗投苗时间在7月10日至7月20日,虾苗的体长为O. 8 1. 2Cm,每亩虾塘的投苗量为25万尾 30万尾;虾塘中水的pH值为.7. 8 8. 6,氨氮〈0. 2毫克/升,亚硝酸盐〈0.1毫克/升,溶氧率>4mg/L ; (3)、投饵 投馆每天三次,每天上午10时 11时、下午3时 4时和晚上11时 12时,每次投饵量为第一个月I千克/亩 12千克/亩,第二个月15千克/亩 45千克/亩,第三个月45千克/亩 50千克/亩; (4)、定期清理 根据水质监控情况每隔20天 30天清洗养殖网架,先将养殖网架提起,再用高压水枪进行清理,同时更换净化炭包和中药包一次;当虾塘中水的PH值低于7高于9时,或,氨氮大于0. 25毫克/升、亚硝酸盐大于O. 15毫克/升,对虾塘投放EM益菌素进行水质调节; (5)、水循环吸污 进行虾苗投放后一个月,开启循环生态系统,挡水板位于吸污罩体中的下端,过滤网片层随挡水板位于吸污罩体中的下端,使虾苗不易往外排出,当虾养殖2个月时,挡水板向上位移,挡水板通过弹簧销与吸污罩体相固定,此时过滤网片层随挡水板向上位移,使污物容易随过滤条往外排出,大虾被挡住,使优质的水源被挡水板挡住,不被排出,排出的是污水; (6)、开启增氧设备 当虾苗投苗后使用纳米增氧盘增氧,当投苗30天之后开启所有增氧设备,虾塘水体溶氧量保持在4mg/L以上; (7)、巡塘观察 每天巡塘观察对虾吃食、活动情况,及时处理病死虾,定期监测水质,对饲料台、工具进行消毒,严格控制养殖无关人员进出入养殖区域,养殖记录须详细完整; (8)、出虾 当虫下养至90天 110天时,进行出虫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生态系统及养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循环生态系统及养殖方法。包括虾塘,所述的虾塘中设有网架增氧系统,所述的虾塘的底部设有吸污节能排放系统,所述的吸污节能排放系统与吸污过滤系统相连通,所述的吸污过滤系统与水循环回流系统相连通,所述的水循环回流系统与虾塘相连通。经过以下步骤进行养殖清塘处理→投苗→投饵→定期清理→水循环吸污→开启增氧设备→巡塘观察→出虾。系统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循环生态系统及养殖方法养殖结构紧凑、合理,综合化循环利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虾体品质。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053453SQ201310001589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4日
发明者唐明法, 唐梦迪, 唐梦煜, 瞿飞航, 李鉴方 申请人:杭州明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