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美白对虾标粗阶段室内小水体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1737阅读:11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南美白对虾标粗阶段室内小水体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南美白对虾被引进我国,由于生长快,抗病力强而深受养虾者欢迎,目前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及咸淡水养殖虾类,养殖范围普及全国且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地区,由于它生长速度快、饲料效率高和经济效益大而成为广大农户增产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所有虾类在生长初期都要经历变态阶段才能进行养殖,对于目前的养殖情况而言,直接将从受精卵变态成仔虾的过程与池塘养殖直接对接的方式是不可行的,因为在仔虾时虾苗还处于十分弱小的阶段,此时将仔虾直接放入自然池塘环境养殖将会造成极大的虾苗损耗,养殖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升高等,因此连接两个阶段的标粗期便非常重要。

目前标粗阶段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病害严重,目前整体养殖水环境的不断恶劣致使标粗阶段虾苗很容易受病害的影响,尤其是海水中的弧菌对虾苗的危害最大;二是水质难以调节,目前的标粗养殖密度很大,一般可达到3万尾每吨水体,且很多养殖场在整个养殖周期均不进行换水,使得水质很容易因为饵料的投喂不准确造成氨氮亚硝酸等不良水质因子的超标,造成标虾苗成活率低。另一方面,标粗阶段虾苗生长速度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南美对虾标粗阶段成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的问题,提供一种南美白对虾标粗阶段室内小水体养殖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南美白对虾标粗阶段室内小水体高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容器和水体消毒,所用容器的载水量为0.1~0.5吨;

S2. 选取健康无病害的虾苗;

S3. 标粗养殖:养殖周期为20~30天,前8天饲养过程不换水,每隔一天向容器中泼洒EM菌,在8天后每天进行换水,换水后泼洒EM菌;前8天进行部分遮光处理,8天以后在自然光下养殖;养殖过程中,每天定点进行12次投喂,每次投喂间隔90~120分钟;在标粗养殖结束前的3~5天,每天泼洒维生素C溶液对虾苗进行强化处理。

采用载水量为0.1~0.5吨的小水体进行南美白对虾的标粗,通过缩小水体降低密度可以大大提高仔虾标粗阶段的成活率,降低发病的概率,降低因疾病造成的大规模大批量仔虾死亡的风险。同时小水体养殖更易控制投喂的量,不容易投料过多或过少造成水体污染,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氨氮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在饲养的前8天,由于仔虾还很脆弱饲养环境不能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前8天的饲养是不换水的。并且在这8天内每隔一天向容器中泼洒EM菌,可以进一步抑制有害病菌的滋生。8天后仔虾长到一定的程度,每天进行换水并往容器中泼洒EM菌,可以保持饲养水体氨氮含量在较低的水平,也可以保证水体不产生有害病菌。仔虾在标粗阶段就不会受到病菌的感染,成活率升高。强化过程,每天泼洒维生素C溶液,可以进一步增强虾苗的抵抗病菌能力,保证成活率。将一般养殖模式中的每天投喂次数由6次改为12次,观察到虾苗在进食1.5~2小时后再次进入摄食高峰期,间隔1.5~2小时投喂使得饲料转化及沉积率大大提高。在虾苗每次进入摄食高峰期时进行投喂,虾苗对饲料的利用率更高,生长速度更快。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容器底部中心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上设有1根气石。

在养殖系统上,本发明将实际生产试验中最常使用的载水量3吨的圆形纤维玻璃桶改为载水量为0.1~0.5吨的圆形玻璃纤维桶,将生产中圆形桶的侧面排水口改为底部中心排水,将生产中桶内气石由8根变为1根,准确置于底部中心。

底部中心设排水孔及排水管,排水管设有开关一个,用于调节排水速度。在排水孔处设计一种将栓子和筛网结合的一种水栓,用于在排水时过滤走水中杂质、残饵、粪便等而保证虾苗不被排走。

优选地,步骤S3中饲养密度为3500~4500尾虾苗每立方米水体。

在选苗过程中,本发明选取由糠虾期变为仔虾期后5天的仔虾进行标粗,以肉眼观察,选取外观活动力强,将其置于小白碗中用嘴吹气,能逆水波游动的虾苗,同时观察虾苗的肠道及肝脏,以肠道饱满有完整肠线,肝脏呈黑色为优,虾苗的大小规格越统一越好。在肉眼观察基础上从虾苗中选择至少10尾进行显微镜下镜检,镜检指标包括寄生虫,肌肉损伤,附肢整洁等。同时选择10尾仔虾进行全虾弧菌测定。

选苗过程中弧菌测定的方法为,取5尾虾苗,分别放入已加有1ml生理盐水的匀浆器中匀浆至均匀,从每个匀浆器中取出0.1ml涂布于TCBS选择培养皿上,每尾虾的匀浆液做三个重复。将所有培养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28℃培养24h,观察弧菌生长情况,最终以培养皿上黄菌数量<1000个,绿菌数量<10个为优质虾苗,若菌数过大,则不应选用该批仔虾进行标粗。

优选地,所述虾苗选取后,在虾苗投入到养殖容器中之前,将待放养虾苗置于含有维生素C的溶液中浸泡5~15分钟,维生素C溶液浸入到虾苗体内可以进一步增加虾苗的抵抗病菌的能力,保证虾苗的成活率。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养殖过程中8天后到强化阶段前的换水量为总水量的四分之一,最后强化阶段的换水量为总水量的三分之一。随着虾苗的生长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也越强,增大换水量,可以保证饲养水质。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泼洒的EM菌浓度为50~100 ppm。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虾苗强化处理,泼洒维生素C溶液的浓度为0.5~1 g/m³。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每天定时7:00开始投喂。早上7点是虾苗经过一夜后摄食量最大的时候,这时候开始投喂,可以促进虾苗的生长。

更优选地,标粗阶段的养殖时间为7:00;8:30;10:00;11:30;13:00;14:30;16:00;17:30;19:00;20:30;22:00;23:30。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投喂的饲料的原料包括:蛋白源原料69.75~79.47wt.%,脂肪源原料4~7wt.%,糖源原料5wt.%,饲料黏合剂3wt.%,抗氧化剂0.3~1.2wt.%,诱食剂1.6wt.%,复合维生素1wt.%,复合矿物盐1~4wt.%。

优选地,所述饲料的配方包含所述投喂的饲料包含鱼粉52wt.%、蛋白水解物20wt.%、磷虾粉3wt.%、啤酒酵母3wt.%、a-淀粉8.15~8.75wt.%、卵磷脂2wt.%、复合维生素1wt.%、复合矿物盐1wt.%、维生素C磷酸酯0.65wt.%、蛋氨酸1wt.%、色氨酸0.5wt.%、赖氨酸1wt.%、氯化胆碱1wt.%、褐藻酸钠3wt.%、磷酸二氢钙3wt.%。

优选地,所述投喂饲料还包括0.2~0.6 wt.%的柠檬酸。在饲料中添加柠檬酸,柠檬酸改变虾体肠道的pH而抑制弧菌在肠道附生,从而可以提高虾苗的抗病菌能力。

一般在养殖开始时,投喂的饲料使用40目筛网,在10天后转成30目,在16天后转为20目,养殖结束前的3~5天可以直接投喂1.2mm饲料。

标粗养殖结束后,还要对虾苗进行弧菌测定,方法为取15尾仔虾,以5尾尾一个单位取出其肝脏,放入已加有1ml生理盐水的匀浆器中匀浆至均匀,在离心管中将匀浆液稀释1000倍后从每个离心管中取出0.1ml涂布于TCBS选择培养皿上,每尾虾的匀浆稀释液做三个重复。将所有培养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28℃培养24h,观察弧菌生长情况,最终以培养皿上黄菌数量<1000个,绿菌数量<10个为优质虾苗,若菌数过大,则不应选用该批仔虾进行后期的池塘养殖。

标粗养殖结束后,还要对虾苗进行盐度应激,方法为取出30尾仔虾放入小桶中,将桶中海水盐度由35‰用淡水稀释至6‰,连续观察6h,以最终成活率在50%以上为合格仔虾,可进入下一阶段的池塘养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采用载水量为0.1~0.5吨的小水体进行南美对虾的标粗阶段养殖,通过缩小水体养殖可以大大提高仔虾标粗阶段的成活率,降低发病的概率,降低因疾病造成的大规模大批量仔虾死亡的风险。同时小水体养殖更易控制投喂的量,不容易投料过多或过少造成水体污染,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氨氮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在饲养的前8天,由于仔虾还很脆弱饲养环境不能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前8天的饲养是不换水的。并且在这8天内每隔一天向容器中泼洒EM菌,可以进一步抑制有害病菌的滋生。8天后仔虾长到一定的程度,每天进行换水并往容器中泼洒EM菌,可以保持饲养水体氨氮含量在较低的水平,也可以保证水体不产生有害病菌。仔虾在标粗阶段就不会受到病菌的感染,成活率升高。强化过程,每天泼洒维生素C溶液,可以进一步增强虾苗的抵抗病菌能力,保证成活率。将一般养殖模式中的每天投喂次数由6次改为12次,观察到虾苗在进食1.5~2小时后再次进入摄食高峰期,间隔1.5~2小时投喂使得饲料转化及沉积率大大提高。在虾苗每次进入摄食高峰期时进行投喂,虾苗对饲料的利用率更高,生长速度更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各实施例所述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和成活率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

增重率(%)=100×(末重-初重)/初重;

成活率(%)=(实验结束时的条数/实验开始时的条数)×100%。

表1 各实施例饲料配方及营养成分分析

实施例1

一种南美白对虾标粗阶段室内小水体高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容器和水体消毒:在放入虾苗之前,先对容量为0.2吨的缸体和水体进行消毒,缸体先采用草酸浸泡刷洗,冲洗净后注入新鲜海水,使用强氯精进行消毒,在静置2天后使用余氯试剂盒检测水体余氯含量,并通过硫代硫酸钠(大苏打)调节至安全浓度。

S2. 选取健康无病害的虾苗:在选苗过程中,我们选取由糠虾期变为仔虾期后5天的仔虾进行标粗,以肉眼观察,选取外观活动力强,将其置于小白碗中用嘴吹气,能逆水波游动的虾苗,同时观察虾苗的肠道及肝脏,以肠道饱满有完整肠线,肝脏呈黑色为优,虾苗的大小规格越统一越好。在肉眼观察基础上从虾苗中选择至少10尾进行显微镜下镜检,镜检指标包括寄生虫,肌肉损伤,附肢整洁等。同时选择10尾仔虾进行全虾弧菌测定。在虾苗放苗前,将待放虾苗置于含有维C的小桶中浸泡15分钟后转入标粗养殖系统中。

S3. 标粗养殖:养殖周期为25天,养殖前8天不进行换水,在9~21天每天进行换水,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4,养殖第22~25天的强化处理阶段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3。同时整个养殖周期中前8天每隔一天向系统中泼洒浓度为50 ppm EM菌,8天之后在每次换水结束后及时泼洒浓度为50 ppm EM菌。环境管理方面,将养殖系统置于相同的光照条件下,在前8天对系统进行部分遮光处理,在8天后可进行正常的自然光养殖。投喂管理方面,将制作得的饲料进行破碎后利用筛网分级进行投喂,每天进行12次投喂,时间为7:00;8:30;10:00;11:30;13:00;14:30;16:00;17:30;19:00;20:30;22:00;23:30。后期强化方面,在养殖结束后期,即养殖第22~25天,对虾苗进行强化处理,每天泼洒浓度0.5g/m³维C溶液。标粗阶段投喂的饲料见表1中的配方1的饲料,投喂管理时,将制备好的粒径1.2mm的饲料用研磨机研磨后,用筛网进行分级,养殖1~5天内投喂40目筛网筛下物(200~400um),6-10天投喂40目筛上物(400um),11~15天投喂30目筛上物(600um),16~20天投喂20目筛上物(800um),21~25天投喂1.2mm饲料。同时做对照处理,对照处理是使用传统的标粗养殖方法+传统商业微颗粒饲料喂养进行标粗养殖。

在初始体重(初始体重2.3mg)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所采用的养殖模式与一般传统养殖场的养殖模式(对照)相比,终末体重提高了38%(本发明模式养殖得到仔虾平均末体重为0.207g,商业微颗粒饲料喂养的末体重为0.15g),增重率(WG)提高了21.7%(本发明饲料喂养的WG是9003.90,商业饲料喂养的WG是7400),成活率提高55.7%(本发明饲料喂养的成活率为93.4%,商业微颗粒饲料喂养的成活率为60%)。

在养殖中期,连续七天测定传统养殖模式下和小水体养殖模式下水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浓度。通过对比发现,传统模式下氨氮一般浓度在0.3~0.55mg/L的范围,而小水体模式下氨氮浓度在0.1~0.28mg/L之间,后者明显低于前者。同时传统模式下亚硝酸盐浓度在0.17~0.28mg/L,小水体模式下亚硝酸盐浓度在0.01~0.04mg/L范围内,可见相对于传统模式,小水体模式在氨氮,亚硝酸盐的控制上有极大的优越性,水质指标的优越也进一步解释了存活率升高的原因。

实施例2

一种南美白对虾标粗阶段室内小水体高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养殖方法同实施例1,养殖使用的饲料为表1中配方2的饲料。同时设立同实施例1相同的对照组。

在初始体重(初始体重2.3mg)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所采用的养殖模式与一般传统养殖场的养殖模式(对照)相比,增重率提高了23.3%,成活率提高了49%(本发明饲料喂养的WG是9125.5,商业饲料喂养的WG是7400;本发明饲料喂养的成活率为89.4%,商业微颗粒饲料喂养的成活率为60%)。

在养殖中期,连续七天测定传统养殖模式下和小水体养殖模式下水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浓度。通过对比发现,传统模式下氨氮一般浓度在0.3~0.55mg/L的范围,而小水体模式下氨氮浓度在0.1~0.28mg/L之间,后者明显低于前者。同时传统模式下亚硝酸盐浓度在0.17~0.28mg/L,小水体模式下亚硝酸盐浓度在0.01~0.04mg/L范围内,可见相对于传统模式,小水体模式在氨氮,亚硝酸盐的控制上有极大的优越性,水质指标的优越也进一步解释了存活率升高的原因。

实施例3

一种南美白对虾标粗阶段室内小水体高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养殖方法同实施例1,养殖使用的饲料为表1中配方3的饲料。同时设立同实施例1相同的对照组。

在初始体重(初始体重2.3mg)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所采用的养殖模式与一般传统养殖场的养殖模式(对照)相比,增重率提高了25.9%,成活率提高了48.25%(本发明饲料喂养的WG是9318.2,商业饲料喂养的WG是7400;本发明饲料喂养的成活率为88.95%,商业微颗粒饲料喂养的成活率为60%)。

在养殖中期,连续七天测定传统养殖模式下和小水体养殖模式下水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浓度。通过对比发现,传统模式下氨氮一般浓度在0.3~0.55mg/L的范围,而小水体模式下氨氮浓度在0.1~0.28mg/L之间,后者明显低于前者。同时传统模式下亚硝酸盐浓度在0.17~0.28mg/L,小水体模式下亚硝酸盐浓度在0.01~0.04mg/L范围内,可见相对于传统模式,小水体模式在氨氮,亚硝酸盐的控制上有极大的优越性,水质指标的优越也进一步解释了存活率升高的原因。

实施例4

一种南美白对虾标粗阶段室内小水体高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养殖方法同实施例1,养殖使用的饲料为表1中配方4的饲料。同时设立同实施例1相同的对照组。

在初始体重(初始体重2.3mg)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所采用的养殖模式与一般传统养殖场的养殖模式(对照)相比,增重率提高了10.6%,成活率提高了37.9%(本发明饲料喂养的WG是8183.0,商业饲料喂养的WG是7400;本发明饲料喂养的成活率为82.75%,商业微颗粒饲料喂养的成活率为60%)。

在养殖中期,连续七天测定传统养殖模式下和小水体养殖模式下水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浓度。通过对比发现,传统模式下氨氮一般浓度在0.3~0.55mg/L的范围,而小水体模式下氨氮浓度在0.1~0.28mg/L之间,后者明显低于前者。同时传统模式下亚硝酸盐浓度在0.17~0.28mg/L,小水体模式下亚硝酸盐浓度在0.01~0.04mg/L范围内,可见相对于传统模式,小水体模式在氨氮,亚硝酸盐的控制上有极大的优越性,水质指标的优越也进一步解释了存活率升高的原因。

由实施例1~4的结果可知,与传统养殖模式进行对比,本发明的小水体室内养殖在增重率与成活率方面显著提高,同时在相同养殖模式下,在饲料中添加0.4%柠檬酸可以显著提高仔虾的增重率且对成活率没有显著性影响。

实施例5

一种南美白对虾标粗阶段室内小水体高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容器和水体消毒:在放入虾苗之前,先对容量为0.1吨的缸体和水体进行消毒,缸体先采用草酸浸泡刷洗,冲洗净后注入新鲜海水,使用强氯精进行消毒,在静置2天后使用余氯试剂盒检测水体余氯含量,并通过硫代硫酸钠(大苏打)调节至安全浓度。

S2. 选取健康无病害的虾苗:在选苗过程中,我们选取由糠虾期变为仔虾期后5天的仔虾进行标粗,以肉眼观察,选取外观活动力强,将其置于小白碗中用嘴吹气,能逆水波游动的虾苗,同时观察虾苗的肠道及肝脏,以肠道饱满有完整肠线,肝脏呈黑色为优,虾苗的大小规格越统一越好。在肉眼观察基础上从虾苗中选择至少10尾进行显微镜下镜检,镜检指标包括寄生虫,肌肉损伤,附肢整洁等。同时选择10尾仔虾进行全虾弧菌测定。在虾苗放苗前,将待放虾苗置于含有维C的小桶中浸泡5分钟后转入标粗养殖系统中。

S3. 标粗养殖:在养殖周期为20天的前8天不进行换水,在9~17天进行换水,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4,在养殖第18~20天的强化处理阶段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3。同时整个养殖周期中前8天每隔一天向系统中泼洒浓度为100 ppm EM菌,8天之后在每次换水结束后及时泼洒浓度为100 ppm EM菌。环境管理方面,将养殖系统置于相同的光照条件下,在前8天对系统进行部分遮光处理,在8天后可进行正常的自然光养殖。投喂管理方面,将按照表1中的配方3制作得的饲料进行破碎后利用筛网分级进行投喂,每天进行12次投喂,时间为10:00;11:30;13:00;14:30;16:00;17:30;18:00;19:30;20:00;21:30;23:00;1:30。后期强化方面,在养殖结束后期,即养殖第18~20天,对虾苗进行强化处理,每天泼洒维浓度1g/m³C溶液。

实施例6

一种南美白对虾标粗阶段室内小水体高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容器和水体消毒:在放入虾苗之前,先对容量为0.5吨的缸体和水体进行消毒,缸体先采用草酸浸泡刷洗,冲洗净后注入新鲜海水,使用强氯精进行消毒,在静置2天后使用余氯试剂盒检测水体余氯含量,并通过硫代硫酸钠(大苏打)调节至安全浓度。

S2. 选取健康无病害的虾苗:在选苗过程中,我们选取由糠虾期变为仔虾期后5天的仔虾进行标粗,以肉眼观察,选取外观活动力强,将其置于小白碗中用嘴吹气,能逆水波游动的虾苗,同时观察虾苗的肠道及肝脏,以肠道饱满有完整肠线,肝脏呈黑色为优,虾苗的大小规格越统一越好。在肉眼观察基础上从虾苗中选择至少10尾进行显微镜下镜检,镜检指标包括寄生虫,肌肉损伤,附肢整洁等。同时选择10尾仔虾进行全虾弧菌测定。在虾苗放苗前,将待放虾苗置于含有维C的小桶中浸泡8分钟后转入标粗养殖系统中。

S3. 标粗养殖:在养殖周期为30天的前8天不进行换水,在9~25天每天进行换水,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4,在养殖第18~20天的强化处理阶段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3。同时整个养殖周期中前8天每隔一天向系统中泼洒浓度为80 ppm EM菌,8天之后在每次换水结束后及时泼洒泼洒浓度为80 ppm EM菌。环境管理方面,将养殖系统置于相同的光照条件下,在前8天对系统进行部分遮光处理,在8天后可进行正常的自然光养殖。投喂管理方面,将按配方3制作得的饲料进行破碎后利用筛网分级进行投喂,每天进行12次投喂,时间为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2:00;4:00。后期强化方面,在养殖结束后期,即养殖第26~30天,对虾苗进行强化处理,每天泼洒维浓度1g/m³C溶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