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施栽培使用二氧化碳肥的方法

文档序号:14309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设施栽培使用二氧化碳肥的方法
一种设施栽培使用二氧化碳肥的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施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施栽培使用二氧化碳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是使温室或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甚至达到临界点。降低了光合作用从而减低了产量。所以需要人工补充二氧化碳。但为了保持设施温室或棚内的温度不能大量通风换气,为此,向作物生长环境中补充二氧化碳,是以促进植株光合作用的一种施肥措施。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为300-330m/L,如能将其浓度提高到 1000mg/L左右,就可以使作物广量提闻30%以上,并加速果菜类蔬菜的果实膨大,减少崎形果的发生以提闻蔬菜的商品性。
设施栽培土壤湿度大,地面水分蒸发及蔬菜作物的蒸腾量也大。覆盖塑料膜的密闭条件下,不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使设施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比较高,一般是50%-95%,尤其在晚上覆盖草帘或棉被等情况下,空气相对湿度在90%-95%,甚至达到空气水分饱和状态。硝酸钙吸湿性强,在湿度大的环境中可潮解自溶。设施栽培温室或大棚内的温度晚上特别是半夜较低,在0°以下,早晨7度左右,白天一般在20度-25度,有时可达到30度以上。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其水溶液在20度时开始缓慢分解出二氧化碳和碳酸钠。
现有的技术是成本高、费工、污染环境且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好控制。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施栽培使用二氧化碳肥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技术是成本高、费工、污染环境且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好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设施栽培使用二氧化碳肥的方法,该方法用I 份碳酸氢钠和3份硝酸钙的比例混合均匀,取250克混合物承装在长12厘米、宽6厘米、高 5厘米的塑料盒内密封;
使用时以不同的方式按每亩温室或大棚30-40盒放在其内,打开盒的上盖,上层的碳酸氢钠利用硝酸钙吸收的水分在白天温度20度以上时就缓慢释放二氧化碳供作物需要,随着硝酸钙的不断吸收进行到中层,而后到下层。
进一步,使用时以不同的方式按每亩温室或大棚30-40盒放在其内,因二氧化碳的密度为44可下沉,最好悬挂在温室或大棚不同位置的悬梁上。
本发明成本低、操作方便、无污染环境、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浓度)便于控制。采用硝酸钙、碳酸氢钠组配充分利用各自的化学性质产生二氧化碳供作物需要,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广品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 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设施栽培使用二氧化碳肥的方法用I份碳酸氢钠和3份硝酸钙的比例混合均匀,取250克混合物承装在长12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塑料盒内密封。使用时以不同的方式按每亩温室或大棚30-40盒放在其内(因二氧化碳的密度为44可下沉,最好悬挂在温室或大棚不同位置的悬梁上),打开盒的上盖,上层的碳酸氢钠利用硝酸钙吸收的水分在白天温度20度以上时就缓慢释放二氧化碳供作物需要,随着硝酸钙的不断吸收进行到中层,而后到下层。有效期20-30天。硝酸 钙主要是晚间吸收水分,供白天光照好、温度高(20度以上)碳酸氢钠分解释放二氧化碳需用。但晚间和阴雨雪天气没有光照加之温度低于20度,碳酸氢钠不释放二氧化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设施栽培使用二氧化碳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用I份碳酸氢钠和3份硝酸钙的比例混合均匀,取250克混合物承装在长12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塑料盒内密封;使用时以不同的方式按每亩温室或大棚30-40盒放在其内,打开盒的上盖,上层的碳酸氢钠利用硝酸钙吸收的水分在白天温度20度以上时就缓慢释放二氧化碳供作物需要, 随着硝酸钙的不断吸收进行到中层,而后到下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栽培使用二氧化碳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碳肥使用时以不同的方式按每亩温室或大棚30-40盒放在其内,最好悬挂在温室或大棚不同位置的悬梁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施栽培使用二氧化碳肥的方法,该方法用1份碳酸氢钠和3份硝酸钙的比例混合均匀,取250克混合物承装在长12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塑料盒内密封;使用时以不同的方式按每亩温室或大棚30-40盒放在其内,打开盒的上盖,上层的碳酸氢钠利用硝酸钙吸收的水分在白天温度20度以上时就缓慢释放二氧化碳供作物需要,随着硝酸钙的不断吸收进行到中层,而后到下层。本发明成本低、操作方便、无污染环境、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浓度)便于控制。采用硝酸钙、碳酸氢钠组配充分利用各自的化学性质产生二氧化碳供作物需要,提高了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
文档编号A01G9/18GK103053365SQ20131002605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1日
发明者刘树堂, 孙滢, 宋祥云 申请人:青岛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