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河堤构建的方法

文档序号:143347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态河堤构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海地区滨海河道的生态河堤构建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河岸堤坝整体破碎、植物生长困难并提高防洪效果的生态河堤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沿海地区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城市对水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河道的防洪、排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加强对滨海河道的冲刷、水土保持、景观生态、生物连通的研究颇为重要。传统的河道边坡结构形式主要包括干砌石、浆砌石、混凝土预制板及现浇混凝土等几种。这种设计更多的是考虑边坡结构破坏的外部因素,如抗雨水波浪冲刷等,整个护岸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只考虑了河道的安全性,而忽略了内部因素及功能性相对单一,因此造成了自身不具反滤功能,耐久性和结构稳定性不高的缺点。同时现有技术中,没有考虑环境和生态问题,致使水生植物难以在坡面上生存,破坏了水生生物生存栖息繁衍的生境,不利于河体的水体进化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失去了河道的生态廊道作用,影响自然景观。同时,造成水体与堤坝完全隔离,地下水与河水也不能及时的沟通,水循环过程被隔断,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统的隔离。目前很多河流的防洪多采用浆砌、干砌石块或者现浇混凝土、多孔水泥板块等护坡方式,这种传统的硬质护岸对河流的生态环境不仅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河道变成了只进不出的封闭水体,从而有悖于城市的生态化建设。但是如何在硬质化的河体上面铺设合适的利于植物生长的基质,保水抗冲刷的能力,基质的配制比例及填充方式,并且筛选适合在这种潮起潮落的环境中生长的植物,是对硬质防洪护坡进行生态修复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生态堤岸护坡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植物或植物与土工材料的结合,这样做,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减轻坡面及坡脚的不稳定性和侵蚀,同时能够实现多种生物的共生与繁殖、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具有净化功能、可自由呼吸的水工结构。如土工格栅边坡加固技术、干砌护坡技术、利用植物根系加固边坡的技术、渗水混凝土技术、石笼、生态袋、生态砌块等。但是,堤岸护坡建造初期植物的养护,以及后期的防护有一定的季节限制,常限于植物休眠的季节。因此,根据河口的水位特征及植物生长特性,来筛选适合的树种至关重要,不仅要达到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层次感分明,而且要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例如,在水际边缘地带要选择抗逆性好、管理粗放、植物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的植物,尽量选择适宜本地区气候环境的物种,同时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如何将生态学、工程学、水利学的知识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形成一套有效的河口生态修复技术需要不断加强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生态河堤构建技术,使城市河道恢复自然净化、环境优美的生态护坡结构。成本低廉,操作方法简单,易于修理或改造时的拆装更新,适合于沿海地区河道护岸的各种防护性工程技术。一种生态河堤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在需要防浪护坡的地段铺装防浪护坡板块;步骤B、在板块的中空部分填充种植土 ;步骤C、在种植土上种植物。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该技术是在滨海河口堤岸铺设连锁混凝土生态型结构板块构筑植物生境,板块规格根据河堤大小类型而定。这样做不仅可以防止波浪冲刷种植土,还为植物的正常生长提供了条件,利于植物自身的扩散繁殖,加快复绿效
果O优选的,步骤B中,种植土包括壤土、保水材料、杀虫剂、植物种子或者植物幼苗,其中,种植土的质量根据所选择的植物品种生理特性需求配置。如低潮位的虎尾草和醴肠喜湿,抗盐耐瘠,并能在含盐量质量分数达0.45-2.8%的重盐碱地上生长,中潮位的种植土采用沙质土壤(含沙量5 35%),高潮位的种植土含盐量质量分数低于0.45% 土壤含盐量。因此在土壤填充时可以增加湿度及含盐量;假马齿苋、马齿苋、类芦、苦槛蓝、草海桐、老鼠簕、许树、海漆、海檬果、桐花树等可以选择沙质土壤,高潮位的大叶合欢、柽柳、猪屎豆、黄槿、杨叶肖槿、银叶树、海漆、榕树等也可以适当降低土壤含盐量。优选的,边坡淹水时间的长短与所选择的植物品种耐盐、耐淹、消浪、固岸等生理特性相结合。在边坡的低潮位种植耐水淹的耐盐碱的红树植物台湾虎尾草、马齿苋、假马齿苋、醴肠;在中潮位则种植一些复绿效果快的假马齿苋、马齿苋、类芦、苦槛蓝、草海桐、老鼠簕、海漆、海檬果、桐花树等等;在高潮位可以种植大大叶合欢、柽柳、猪屎豆、黄槿、杨叶肖槿、银叶树、海漆、榕树等等,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本发明进一步采用以上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由低潮位、中潮位及高潮位构成,将不同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与河口堤坝护坡的板块特征相结合,种植不同植物可有效抵御洪水的冲刷力,可以实现降低生态修复成本、防止冲击,以及改善景观水体和滨海地区的绿
化环境等多重效益。优选的,本发明中的板块采用联锁拼板的板块,在需要防浪护坡的地段铺设新型的板块联锁拼接板块。板块呈正三棱柱型,边长为800-1200mm(可根据河道大小类型变更),上下面各有一个孔,上面空心孔径为300-400mm,下面孔径为350-500mm,上孔径要小于下孔径,且孔径边缘都为非光滑的不规则的波浪形,所述上孔径小于所述下孔径,所述上孔和下孔的边缘是非光滑的高度差为5-10mm凸凹单元体,板块的厚度为600至800mm,侧面孔径大小为300-450mm。板块三个侧立面主要设计为两种类型,一种为侧面凸出一部分的结构,一种为侧面对应部分凹进去的结构,分别位于侧面孔径的左侧边缘80mm处,凸出部分大小与凹陷部分大小保持一致,为150mm*250mm或者200mm*300mm,拼接时板块之间通过这种锁扣进行固定。板块易于拼接,板块内有钢筋骨架结构,单块重量不少于11KG,稳定性高。本发明进一步采用以上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这种正三角边型立体板块的结构,最大的利用了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空间,避免了其它多边体结构板块拼接之间板块加厚而占用空间的问题;正面孔径和侧面孔径均设置为波浪形,板块之间保持相通的,更有利于植物的自身生长与繁殖扩散。板块形体和重量可以根据防洪防浪需要,按比例扩大。优选的,所述的C中的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根据工地范围及水位、品种的不同特性,选择在低水位直接种植生态苗袋,每个板块种植3-50株的幼苗;中高潮位可以选择喷播或植生袋苗的方式。在种植初期,为防止被波浪冲刷,在种植土表面铺盖生态过滤网,既可保水又防止冲刷,提高萌发率。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I本发明通过防浪护坡板块,联锁拼接板块的设计,使得护坡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空隙率增大,种植植物,不仅可以防止波浪冲刷种植土,还为植物的正常生长提供了条件,利于植物自身的扩散繁殖,加快复绿效果。2本发明将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及河道水源的特性相结合,打破了传统的硬质体坡面护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态护坡技术,综合考虑了防浪、防冲刷、水体自我净化、生物活动空间及生物交换的效果。3本发明根据河道边坡淹水时间的长短划分为低潮位(或低水位)、中潮位(或中水位)及高潮位(或高水位)区域,然后在不同潮位的区域种植不同的植物。在低潮位种植草本类水生植物或耐盐性强或耐水浸时间长的植物,中潮位种植耐盐性的灌草本植物,而高潮位种植一些小乔木,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效应。4本发明的成本较低,对于维护和管理也较为简单,且主要集中在修复前期。当植物存活可以正常生长后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对于整个河道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及海岸景观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图1本发明生态河堤构建技术板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本发明生态河堤构建技术板块的堆砌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板块呈正三棱柱,边长为1000mm,三角形面的上下面各有一个正面孔I,上面空心孔径为400mm,下面空心孔径为450mm,板块的厚度为800mm,侧面孔2的孔径为450mm,孔径边缘都设计为波浪形。板块易于拼接,单块重量为11KG,稳定性高,且易于植物的自身生长与繁殖扩散。实施例2将新型的拼接联锁板块6按图2所示,采用错缝干砌的方式将边坡粗糙化,在拼接板块的中间填充种植土及杀虫剂等,填入量约中空部分的1/2-2/3的容积,然后根据水位的情况,在低水位的区域直接种植台湾虎尾草、假马齿苋、醴肠,老鼠簕,桐花树;为防止冲刷种植土,在其表面覆盖亚麻过滤网,为种植植物提供一个生存的空间;在中高潮位则种植海漆、苦槛蓝、草海桐、许树。实施例3如图2所示,板块三个侧立面主要设计为两种类型,一种为侧面凸出一部分的结构,另一种为侧面对应部分凹进去的结构,分别位于侧面孔2的左侧边缘80mm处,拼接时板块之间通过锁扣3进行固定,凸出部分大小与凹陷部分大小保持一致,为150mm*250mm或者200mm*300mm,拼接时板块之间通过这种凹凸锁扣3进行固定。同时,板块的侧面孔2之间是保持相通的,其内径边缘为波浪形,以便增加与生物的接触面,便于提供植物一定的根系生长空间,加固河堤5的稳定性。选择在低水位直接种植生态苗袋4:台湾虎尾草、马齿苋、假马齿苋、醴肠每个板块种植15-50株的幼苗在中高潮位直接喷播猪屎豆和类芦草种。本实施例2和3建造的防浪护坡区域,植物能够在很好的生长,且复绿效果和景观效果都很好,具有很好的消浪和固堤的效果,将水生生态系统及陆生生态系统很好的连接起来,植物不仅在改善了景观,同时净化了水质,为水生生物、微生物等提供了很好的栖息环境。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生态河堤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需要防浪护坡的地段铺装防浪护坡板块; 步骤B、在板块的中空部分填充种植土 ; 步骤C、在种植土上种植物。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块呈正三棱柱型,上三角形面上设有上孔,下三角形面设有下孔,所述上孔径小于所述下孔径,所述上孔和下孔的边缘是非光滑的高度差为5-10_凸凹单元体,所述凹凸单元体为方形或者弧形。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种植土包括:壤土、保水材料、杀虫剂、植物种子或者植物幼苗。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河堤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低潮位可选择草本类植物,中潮位种植草灌类植物,高潮位种植乔木类植物。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河堤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潮位种植台湾虎尾草、马齿苋、假马齿苋和醴肠中的至少一种;中潮位种植假马齿苋、马齿苋、类芦、苦槛蓝、草海桐、老鼠簕、海漆、海檬果和桐花树中的至少一种;高潮位种植大叶合欢、柽柳、猪屎豆、黄槿、杨叶肖槿、银叶树、海漆和榕树中的至少一种。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块的边长为800至1200mm,上孔径为300至400mm,下孔径为350至500mm,板块的厚度为600至800mm,板块内采用钢筋骨架结构,板块的重量不少于11KG。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块至少为两个,板块之间相接触的面中,其中一面为凸部,另一面为与所述凸部相匹配的凹部,拼接时板块之间通过所述凸部和凹部进行固定。
8.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块的四方形侧面均设置有孔,所述孔径为300-450mm,各侧面孔之间是相通的。
9.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和凹部分别位于侧面孔径的左侧边缘80mm处,所述为凸部和凹部为方形,大小采用150mm*250mm或者200mm*300mm。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低潮位的种植土采用含盐量达0.45-2.8%的重盐碱地,中潮位的种植土采用含沙量5 35%的沙质土壤,高潮位的种植土含盐量低于0.45% 土壤含盐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河堤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在需要防浪护坡的地段铺装防浪护坡板块;步骤B、在板块的中空部分填充种植土;步骤C、在种植土上种植物。本发明通过新型的防浪护坡板块,联锁拼接板块的设计,使得护坡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空隙率增大,种植植物,不仅可以防止波浪冲刷种植土,还为植物的正常生长提供了条件,利于植物自身的扩散繁殖,加快复绿效果。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088787SQ20131003751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0日
发明者昝启杰, 许会敏, 程华荣, 昝欣, 程丛星, 黄嫦娥, 周海旋, 杨元铿 申请人:深圳市东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