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大麦虫的人工化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的化蛹方法,尤其涉及人工繁育天敌昆虫替代寄主大麦虫的化蛹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大麦虫幼虫化蛹需要安静的环境,大麦虫的幼虫通常是群居饲养,成熟的大麦虫幼虫在群居饲养的情况下,互相干扰,互相残杀,化蛹率低。因此在化蛹时需要把成熟的幼虫挑选出来放在单独的容器内,提高出蛹率。常规的化蛹方法是在木质或塑料箱子内摆放一层塑料杯,然后把挑选的成熟大麦虫幼虫放在塑料杯内,这种方法占地面积大,不便于操作和观察,费时费力,成本较高。针对常规方法存在的缺陷,特设计本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繁育天敌昆虫替代寄主大麦虫的化蛹生产方法,该方法是使用透明塑料容器作为大麦虫的化蛹室,塑料容器的高度为5-7cm,距离容器底部
1.2cm处有一收缩台阶,从而保证两个容器重叠时有1.2cm的间距。每个塑料容器只装一头成熟且健康的大麦虫幼虫(体长4-5cm)。把装有幼虫的塑料容器重叠20-30个为一摞,摆放在室内养虫架上,在常规温湿度条件化蛹。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节约空间,便于观察和操作,节省劳动力,节约成本。
图1为原有平面设置方式,
图2本发明的人工化蛹设置方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一种人工繁育天敌昆虫替代寄主大麦虫的化蛹生产方法,具体实施方式
用一实例加以说明:选用透明塑料杯,杯高7cm,上径5.5cm,下径4.4cm,距离杯口 1.2cm处有一收缩缢口塑料杯作为大麦虫的化蛹室,两个杯子重叠时有1.2cm的间距。操作时,先将成熟健康的大麦虫幼虫挑选在一个容器内,左手分捡成熟幼虫在塑料杯中,右手重叠塑料杯,重叠到20-30个时为一摞,每摞间竖立摆放在室内养虫架上,然后进行下一个分检和重叠。这样可以快速地完成幼虫分捡装杯操作。在常规温湿度条件化蛹。在观察化蛹情况时,将每叠塑料杯对着光源可清楚快捷地观察到每个塑料杯的化蛹情况。发现有蛹时,可直接打开杯子将蛹倒出使用,然后将塑料杯重新重叠放回架内,待下次观察,直至所有塑料杯中的大麦虫幼虫化蛹结束。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工繁育天敌昆虫替代寄主大麦虫的化蛹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透明塑料容器作为大麦虫的化蛹室,透明塑料容器的高度为5-7cm,距离容器底部1.2cm处有一收缩台阶,从而保证两个容器重叠时有1.2cm的间距,每个塑料容器只装一头成熟且健康的大麦虫幼虫,体长4-5cm,把装有幼虫的塑料容器重叠20-30个高为一摞,竖立摆放在室内养虫架上,在常规温湿度条件化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繁育天敌昆虫替代寄主大麦虫的化蛹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塑料容器为塑料杯,杯高7cm,上径5.5cm,下径4.4cm,距离杯口·1.2cm处有一收缩缢口塑料杯作为大麦虫的化蛹室,两个杯子重叠时有1.2cm的间距,操作时,先将成熟健康的大麦虫幼虫挑选在一个容器内,左手分捡成熟幼虫在塑料杯中,右手重叠塑料杯,重叠到20-30个时为一摞,每摞间竖立摆放在室内养虫架上,然后进行下一个分检和重叠;这样可以快速地完成幼虫分捡装杯操作,在常规温湿度条件化蛹,在观察化蛹情况时,将每叠塑料杯对着 光源可清楚快捷地观察到每个塑料杯的化蛹情况,发现有蛹时,可直接打开杯子将蛹倒出 使用,然后将塑料杯重新重叠放回架内,待下次观察,直至所有塑料杯中的大麦虫幼虫化 蛹结束。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繁殖天敌昆虫的替代寄主大麦虫的化蛹生产方法,该方法使用特选的塑料杯作为大麦虫的化蛹室,塑料杯的高度为7cm,上径5.5cm,下径4.4cm,距离杯口1.2cm处有一收缩缢口,从而保证两个杯子重叠时有1.2cm的间距。每个塑料杯只装一头成熟且健康的大麦虫幼虫(体长4-5cm)。把装有幼虫的塑料杯重叠20个摆放在室内养虫架上,在常规温湿度条件化蛹。该方法节约空间,便于观察,节省劳动力,节约成本。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3109782SQ20131008954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0日
发明者司徒春南, 王健, 付甫永, 路纪芳, 周勇 申请人: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