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菜蛾绒茧蜂的扩繁与田间释放消减小菜蛾的方法

文档序号:144239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通过菜蛾绒茧蜂的扩繁与田间释放消减小菜蛾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绒茧蜂扩繁和田间释放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小菜蛾幼虫为寄主繁殖菜蛾绒茧蜂并将其释放到田间消减小菜蛾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小菜蛾:鱗翅目菜蛾科,英文名:Diamondback moth ;学名:Plutellaxylostella(L);别名 :小青虫、两头尖。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为害特点:低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透明的斑,“开天窗”,第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菜蛾绒苗蜂(Apanteleles plutellae):膜翅目,苗蜂科,是小菜蛾的I种重要的幼虫期的单性内寄生蜂,一般认为它对小菜蛾具有寄生专一性。目前小菜蛾的防治通常采用如下的方法:1、农业防治:选择抗性品种,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片连作,对苗田加强管理,及时防治,收获后,及时处理残株败叶。优点:成本低,可大量降低本田虫源。缺点:不易操作,在主产区很难断开连片作的经济格局。2、物理防治:小菜蛾有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放置黑光灯可诱杀小菜蛾成虫。优点:能杀死一定范围内的成虫;没有化学防治所产生的副作用。缺点:物理防治要安装能源,耗资闻,对天敌的杀伤也大。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细菌防治小菜蛾的I种方法。优点:是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没有或极少污染,有时对某些害虫可以达到长期抑制的作用,而且天敌资源丰富,使用成本较低,便于利用。缺点:天敌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难度较大;能用于大量释放的天敌昆虫种类不多。4、化学防治:利用各种化学物质及其加工产品控制小菜蛾的防治方法。优点: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在面临病害大发生的紧急时刻,甚至是唯一有效的措施。缺点:使用不当可对植物产生药害,引起人畜中毒,杀伤有益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批量繁殖菜蛾绒茧蜂并将其释放到田间消减小菜蛾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过菜蛾绒茧蜂的繁殖与田间释放从而消减小菜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小菜蛾幼虫繁殖1.1小菜蛾卵的收集及消毒处理在大量人工饲养小菜蛾及菜蛾绒茧蜂时,能否及时提供龄期一致的小菜蛾幼虫是批量繁殖的基础,为此,需要随时保证有大量的小菜蛾卵,这就需要引诱小菜蛾成虫能够集中产卵到产卵箔上。1.1.1产卵箔的制备称取约65g的健康无农药残留的甘蓝叶片,将叶片剪碎放入搅拌器中,加入500ml水后将叶片绞碎,制成甘蓝叶的浆液。将甘蓝叶浆液放入高压灭菌锅中,在120°C的条件下消毒处理20min,用过滤器过滤,丢弃滤渣,将事先准备好的锡箔纸条(2X10cm)揉皱后浸泡在甘蓝叶片提取液中30min后取出晾干,用自封袋密封,存放于冰箱(_17°C防止产生霉菌)中备用。1.1.2小菜蛾卵的收集及保存小菜蛾成虫营养补充:在产卵箱内放置约200头小菜蛾蛹,并放入装有20% (v/v)蜂蜜水(含0.02%黄色食用色素(g/ml))的小玻璃瓶,棉球一端露出玻璃瓶口,另一端浸入蜂蜜水中。每3d补充I次蜂蜜水和小菜蛾蛹。小菜蛾卵的收集及长期保存:小菜蛾成虫50%以上羽化后,将卵箔纸吊挂于养虫笼内壁四周,每24h更换I次产卵箔。卵的保存条件:产卵箔放置于4°C的冰箱内保存,保存时间不宜超过2周。小菜蛾卵的快速收集:在室内扩繁过程中,也可用出苗3-4d的萝卜苗放入养虫笼内直接收集小菜蛾卵,24h更换I次萝卜苗,萝卜苗上的卵孵化发育至2龄时可转接到甘蓝苗上寄生饲养。1.1.3小菜蛾卵的消毒
健康、无感病的小菜蛾幼虫是顺利饲养寄生天敌必不可缺的条件之一。将卵箔放Λ 10% (ml/ml)福尔马林液中浸泡15_20min,然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15min2_3次以洗干净残留的福尔马林,将消毒后的小菜蛾卵箔纸用大头针固定于甘蓝叶片上。1.2小菜蛾幼虫的饲养在I盆6周龄的甘蓝苗叶片上放置I块约有400粒卵的卵箔纸,I次接卵6盆。为使小菜蛾能均匀分布在甘蓝植株上,可用剪子将卵箔纸剪成小块均匀放置于甘蓝叶上,在光照比14: 10(小时),温度25土1°C,湿度70-75%的条件下饲养约9d后即可得到长约5.5mm的3龄小菜蛾幼虫,这些3龄的小菜蛾幼虫2盆继续饲养至蛹期以收集小菜蛾的蛹,用于继代繁殖以保证有足够的虫源,另4盆将用于饲养菜蛾绒茧蜂,每半年采集一定数量的田间小菜蛾补充复壮,若长期饲养,要集中驯化培养室内敏感种群。2、菜蛾绒茧蜂的繁育2.1菜蛾绒茧蜂的羽化在繁蜂笼(140cmX45cmX45cm)内放入菜蛾绒茧蜂蛹500个。羽化条件光照比14: 10,温度25±1°C,湿度70-75%,约3-5天后菜蛾绒茧蜂即可羽化,箱内放入20%蜂蜜水以补充营养,每2d更换I次蜂蜜水。在繁蜂笼或繁蜂箱的开口处要进行封闭处理以减少寄生蜂的逃逸。每周补充I次菜蛾绒茧蜂蛹,I次500头。2.2寄生小菜蛾在繁蜂笼内放置4盆约有300头/盆小菜蛾幼虫的甘蓝植株。用废旧A4纸张盖住甘蓝盆上裸露的泥土,在靠近甘蓝盆的四周放置一些甘蓝叶片,避免因寄生从植株上掉落下来的小菜蛾幼虫因缺乏食物而至死亡;寄生24h后,把寄生过的甘蓝苗移出笼子,每盆用剪子或刀片切除后分靠接在两盆新鲜甘蓝植株,视叶片的取食情况再分接I次。同时,将掉落在笼子内叶片上的小菜蛾幼虫转移到新鲜的甘蓝植株上。2.3菜蛾绒茧蜂蛹的收集在光照比14: 10,温度25±1°C,湿度70-75%的饲养条件下,寄生后7-10d菜蛾绒茧蜂的幼虫可发育到化蛹阶段。用小镊子小心将菜蛾绒茧蜂的蛹取下,当天可收集300-500个蜂蛹,间隔2天,再收一次,一批两次可全部收完,收到的蛹放置于4°C的冰箱中,可保存15-30d,最好不超过15d,以免羽化率降低。2.4繁育质量控制甘蓝寄主的营养条件会影响到小菜蛾幼虫及菜蛾绒茧蜂幼虫的发育,如果叶片蜡粉厚且质地老,小菜蛾幼虫取食少发育缓慢。因此,需要保证批量适时的提供营养条件好,质地嫩的甘蓝植株。另外,保证足够的寄生蜂的数量对于持续寄生小菜蛾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有蜜源的条件下,菜蛾绒茧蜂成虫的寿命平均为14d,每5d左右需要补充I次菜蛾绒茧蜂蛹以保证寄生蜂的密度。2.5蜂种的复壮菜蛾绒茧蜂长期同系交配后,会导致后代的性比失调,雌雄比下降。需每年从田间采集菜蛾绒茧蜂蛹2-3次补充到室内种群,以提高绒茧蜂的寄生能力和繁殖能力,调节后代性比。3、养虫室及器具的消毒3.1养虫室消毒在养虫前I周进行,首先将养虫室和养虫架打扫清洗干净,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进行消毒,保持湿润3-4h后,再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紫外灯照射消毒20min,开门通风换气;养虫期再在室内和台面撒新鲜的生石灰或漂白粉。每饲养完一批虫子都要进行I次消毒。3.2器具的消毒每次用完的器具用75%的酒精浸泡30m后凉干,避免发生病毒交叉感染。3.3消毒剂的配制:有效氯I %漂白粉液的配制:用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Ikg加水24kg,先将漂白粉搅成糊状,然后加入总水量,充分拌匀加盖静止0.5-lh,取上清液消毒。消毒粉:用含有效氯26%的漂白粉I份与新鲜石灰粉14份混合。用纱布袋将药粉均匀撒落于养虫台面上,撒药量以养虫架玻璃上落一层薄霜合适。新鲜石灰:将块状的石灰经风化后使用或IOkg生石灰加水2.5kg_3kg,溶化后过筛,用纱布袋将石灰撒在养虫台面上,撒药量以养虫架玻璃上落一层薄霜合适。防病一号:用1.2%甲醛50g加新鲜石灰粉3kg,拌匀。用纱布袋将药粉均匀撒落于养虫台面上,撒药量以养虫架玻璃上落一层薄霜合适。4菜蛾绒茧蜂田间释放方法4.1田间小菜蛾虫量的调查放蜂指标:甘蓝苗期0.54头/株,莲座期0.91头/株,结球始期0.67头/株,结球中后期6.08头/株。放蜂量:成蜂1500头/ha, 蜂蛹2250头/ha。4.2配套措施
Bt杀虫剂的配套施用:若田间幼虫量大于200头/百株,可在放蜂前配合施用Bt制剂。菜蛾绒茧蜂田间增殖措施:田间小面积(ImXlm)笼罩甘蓝、花椰菜等寄主植物,人工接入小菜蛾蛹和绒茧蜂蛹,纱网笼内及田埂边零星种植小面积的菜心等蜜源植物。在夏季20d,秋季30-40d菜蛾绒茧蜂完成I个世代后,揭开纱网笼,让菜蛾绒茧蜂扩散至周围田块,同时在周围田块放置小菜蛾性诱剂及诱捕器,降低未被寄生的小菜蛾对周围寄主植物的影响。5注意事项5.1在批量繁殖菜蛾绒茧蜂的过程中,由于饲养密度比田间大,疾病等容易流行,导致小菜蛾幼虫的死亡,除做好消毒外,还需适当通风2-3h/d。5.2为保证菜蛾绒茧蜂的羽化率和生命力,保证足够的寿命及产卵量,菜蛾绒茧蜂的蛹存放于冰箱的时间不宜超过15d,每3d需更换I次20%蜂蜜水,羽化条件控制在温度25±1°C,湿度75%条件下。5.3寄生蜂扩繁时,菜蛾绒茧蜂和小菜蛾的比例为1: 30-40(头/头)为宜。本发明的优点: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全国各地的小菜蛾,如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菜区小菜蛾已经产生很强的抗药性,小菜蛾天敌昆虫又因化学农药、杀虫灯的使用大量被杀伤,致使小菜蛾在十字花科蔬菜主产区猖獗为害。菜蛾绒茧蜂对环境适应性较广,我国大部分菜区都有其分布,对小菜蛾种群有较好的控制效能。本发明能够在室内批量繁殖菜蛾绒茧蜂,田间释放成本低、简便、易行,在田间能成功定殖,有利于小菜蛾的持续控制,对发展绿色无污 染的蔬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图1为菜蛾绒茧蜂室内繁育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菜蛾绒茧蜂的室内繁育如图1所示。1、材料:小菜蛾:田间采集,供室内多代繁殖饲养。菜蛾绒茧蜂:田间采集,供室内多代繁殖饲养。2、仪器设备2.1养虫室,带光源养虫架,养虫笼养虫室:要求能保温、保湿、光线明亮而均匀,又便于换气。屋顶应有天花板、南北开窗。养虫室的布置应根据饲养的数量决定,室内两侧放带光源的养虫架,规格为140 X 45 X 200cm,每养虫架共4层,每层高度间距40_45cm。养虫笼:木质框架,规格为35X35X35cm,顶面、底面玻璃或塑料板,其余侧面用40目沙网,做密封处理,防止小菜蛾成虫的逃逸,选任I侧面,用黑布罩套住,留有I个直径15cm的换料口以更换蜂蜜水、小菜蛾蛹等。2.2调节温湿度所用仪器设备
除湿机、空调、温湿度仪。2.3特殊仪器设备小型料理机(家庭用)、灭菌锅、冰箱。2.4用于消毒的药品生石灰、福尔马林、漂白粉和75%酒精。3、寄主 植物的准备3.1甘蓝种植器具30 X 40cm 的育苗盘,22 X 18cm 花盆。3.2 品种京丰一号或中甘11。3.3 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PH值6-7,团粒结构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菜园土 6份,腐熟有机肥4份,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Ikg三元复合肥、80g多菌灵混均作栽培土,在生长期间还应施用一定量的肥料N、P、K的比例为3:1: 4。3.4水分条件甘蓝适宜在湿润气候条件下生长,不耐干旱,土壤湿度70-80%。3.5 温度甘蓝喜温和冷凉气候,比较耐寒,生长温度范围较宽,一般在7_25°C温度条件下能正常生长。3.6 光照甘蓝属长日照喜光作物,需较强光照。3.7栽培技术育苗盘浇小水,待水渗下后再播种,选晴暖天气上午干种点播,点播的距离为5cmX7cm,点播后上覆细土 1cm,覆膜保湿,3_4d出苗及时揭膜练苗,定期浇水施肥,当幼苗长至2-3片真叶后移栽至直径15cm的塑料花盆中,当移植5-6周,甘蓝10-12片叶时可接种小菜蛾幼虫进行饲养、寄生。播种前忌浸种,浸泡过的种子播在刚浇过透水的苗床上,缺氧加上低温,很易发生烂种,影响出苗率。在长期栽培过程中注意更换或轮换曝晒栽培土,防止小苗的猝倒病,大苗的根腐病和缺素症。4、小菜蛾幼虫繁殖4.1小菜蛾卵的收集及消毒处理在大量人工饲养小菜蛾及菜蛾茧蜂时,能否及时提供龄期一致的小菜蛾幼虫是批量繁殖的基础,为此,需要随时保证有大量的小菜蛾卵,这就需要引诱小菜蛾成虫能够集中产卵到产卵箔上。4.1.1产卵箔的制备称取约65g的健康无农药残留的甘蓝叶片,将叶片剪碎放入搅拌器中,加入500ml水后将叶片绞碎,制成甘蓝叶的浆液。将甘蓝叶浆液放入高压灭菌锅中,在120°C的条件下消毒处理20min,用过滤器过滤,丢弃滤渣,将事先准备好的锡箔纸条(2X10cm)揉皱后浸泡在甘蓝叶片提取液中30min后取出晾干,用自封袋密封,存放于冰箱(_17°C防止产生霉菌)中备用。
4.1.2小菜蛾卵的收集及保存小菜蛾成虫营养补充:在产卵箱内放置约200头小菜蛾蛹,并放入装有20% (v/v)蜂蜜水(含0.02% (g/ml)黄色食用色素)的小玻璃瓶,棉球一端露出玻璃瓶口,另一端浸入蜂蜜水中。每3d补充I次蜂蜜水和小菜蛾蛹。小菜蛾卵的收集及长期保存:小菜蛾成虫50%以上羽化后,将卵箔纸吊挂于养虫笼内壁四周,每24h更换I次产卵箔。卵的保存条件:产卵箔放置于4°C的冰箱内保存,保存时间不宜超过2周。小菜蛾卵的快速收集:在室内扩繁过程中,也可用出苗3-4d的萝卜苗放入养虫笼内直接收集小菜蛾卵,24h更换I次萝卜苗,萝卜苗上的卵孵化发育至2龄时可转接到甘蓝苗上寄生饲养。4.1.3小菜蛾卵的消毒健康、无感病的小菜蛾幼虫是顺利饲养寄生天敌必不可缺的条件之一。将卵箔放Λ 10% (w/w)福尔马林液中浸泡15-20min,然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15min2_3次以洗干净残留的福尔马林,将消毒后的小菜蛾卵箔纸用大头针固定于甘蓝叶片上。4.2小菜蛾幼虫的饲养在I盆6周龄的甘蓝苗叶片上放置I块约有400粒卵的卵箔纸,I次接卵6盆。为使小菜蛾能均匀分布在甘蓝植株上,可用剪子将卵箔纸剪成小块均匀放置于甘蓝叶上,在光照比14: 10(小时),温度25土1°C,湿度70-75%的条件下饲养约9d后即可得到长约
5.5mm的3龄小菜蛾幼虫,这些3龄的小菜蛾幼虫2盆继续饲养至蛹期以收集小菜蛾的蛹,用于继代繁殖以保证有足够的虫源,另4盆将用于饲养菜蛾绒茧蜂,每半年采集一定数量的田间小菜蛾补充复壮,若长期饲养,要集中驯化培养室内敏感种群。5、菜蛾绒茧蜂的繁育5.1菜蛾绒茧蜂的羽化在繁蜂笼(140cmX45cmX45cm)内放入菜蛾绒苗蜂蛹500个。羽化条件为光照比14: 10,温度25±1°C,湿度70-75%,约3-5d后菜蛾绒茧蜂即可羽化,箱内放入20%蜂蜜水以补充营养,每2d更换I次蜂蜜水。在繁蜂笼或繁蜂箱的开口处要进行封闭处理以减少寄生蜂的逃逸。每周补充I次菜蛾绒茧蜂蛹,I次500头。5.2寄生小菜蛾在繁蜂笼内放置4盆约有300头/盆小菜蛾幼虫的甘蓝植株。用废旧A4纸张盖住甘蓝盆上裸露的泥土,在靠近甘蓝盆的四周放置一些甘蓝叶片,避免因寄生从植株上掉落下来的小菜蛾幼虫因缺乏食物而至死亡;寄生24h后,把寄生过的甘蓝苗移出笼子,每盆用剪子或刀片切除后分靠接在两盆新鲜甘蓝植株,视叶片的取食情况再分接I次。同时,将掉落在笼子内叶片上的小菜蛾幼虫转移到新鲜的甘蓝植株上。5.3菜蛾绒茧蜂蛹的收集在光照比14: 10,温度25±1°C,湿度70-75%的饲养条件下,寄生后7-10d菜蛾绒茧蜂的幼虫可发育到化蛹阶段。用小镊子小心将菜蛾绒茧蜂的蛹取下,当天可收集300-500个蜂蛹,间隔2天,再收一次,一批两次可全部收完,收到的蛹放置于4°C的冰箱中,可保存15-30d,最好不超过15d,以免羽化率降低。
5.4繁育质量控制甘蓝寄主的营养条件会影响到小菜蛾幼虫及菜蛾绒茧蜂幼虫的发育,如果叶片蜡粉厚且质地老,小菜蛾幼虫取食少发育缓慢。因此,需要保证批量适时的提供营养条件好,质地嫩的甘蓝植株。另外,保证足够的寄生蜂的数量对于持续寄生小菜蛾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有蜜源的条件下,菜蛾绒茧蜂成虫的寿命平均为14d,每5d左右需要补充I次菜蛾绒茧蜂蛹以保证寄生蜂的密度。5.5蜂种的复壮菜蛾绒茧蜂长期同系交配后,会导致后代的性比失调,雌雄比下降。需每年从田间采集菜蛾绒茧蜂蛹2-3次补充到室内种群,以提高绒茧蜂的寄生能力和繁殖能力,调节后代性比。6、养虫室及器具的消毒

6.1养虫室消毒在养虫前I周进行,首先将养虫室和养虫架打扫清洗干净后,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进行消毒,保持湿润3-4h后,再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紫外灯照射消毒20min,开门通风换气;养虫期再在室内和台面撒新鲜的生石灰或漂白粉。每饲养完一批虫子都要进行I次消毒。6.2器具的消毒每次用完的器具用75%的酒精浸泡30m后凉干,避免发生病毒交叉感染。6.3消毒剂的配制:有效氯1%漂白粉液的配制:用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Ikg加水24kg,先将漂白粉搅成糊状,然后加入总水量,充分拌加盖静止0.5-lh,取上清液消毒。消毒粉:用含有效氯26%的漂白粉I份与新鲜石灰粉14份混合。用纱布袋将药粉均匀撒落于养虫台面上,撒药量以养虫架玻璃上落一层薄霜合适。新鲜石灰:将块状的石灰经风化后使用或IOkg生石灰加水2.5kg_3kg,溶化后过筛,用纱布袋将石灰撒在养虫台面上。防病一号:用1.2%甲醛50g加新鲜石灰粉3kg,拌匀。用纱布袋将药粉均匀撒落于养虫台面上,撒药量以养虫架玻璃上落一层薄霜合适。7菜蛾绒茧蜂田间释放方法7.1田间小菜蛾虫量的调查放蜂指标:甘蓝苗期0.54头/株,莲座期0.91头/株,结球始期0.67头/株,结球中后期6.08头/株。放蜂量:成蜂1500头/ha,蜂蛹1875头/ha。7.2配套措施Bt杀虫剂的配套施用:若田间幼虫量大于200头/百株,可在放蜂前配合施用Bt制剂。菜蛾绒茧蜂田间增殖措施:田间小面积(ImXlm)笼罩甘蓝、花椰菜等寄主植物,人工接入小菜蛾蛹和绒茧蜂蛹,纱网笼内及田埂边零星种植小面积的菜心等蜜源植物。在夏季20d,秋季30-40d菜蛾绒茧蜂完成I个世代后,揭开纱网笼,让菜蛾绒茧蜂扩散至周围田块,同时在周围田块放置小菜蛾性诱剂及诱捕器,降低未被寄生的小菜蛾对周围寄主植物的影响。8注意事项8.1在批量繁殖菜蛾绒茧蜂的过程中,由于饲养密度比田间大,疾病等容易流行,导致小菜蛾幼虫的死亡,除做好消毒外,还需适当通风2-3h/d。8.2为保证菜蛾绒茧蜂的羽化率和生命力,保证足够的寿命及产卵量,菜蛾绒茧蜂的蛹存放于冰箱的时间不宜超过15d,每3d需更换I次20%蜂蜜水,羽化条件控制在T//25 ± I °C,RH//75 % 条件下。8.3菜蛾绒茧蜂和小菜蛾的比例为1: 30-40(头/头)为宜。按上述规程,室内连续饲养,每天可持续收集500个蜂蛹,羽化率可达80%,30天为I个收集周期,田间可控8ha面积,田间寄生率春季可提高60 %,秋季能达40 %,能有效控制小菜蛾发生与危害。`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过菜蛾绒茧蜂的繁殖与田间释放从而消减小菜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繁蜂笼内放入菜蛾绒茧蜂蛹,光照比14: 10,温度24-26 °C,湿度70-75%,约3-5天后菜蛾绒茧蜂即可羽化,笼内放入20% (v/v)蜂蜜水以补充营养,每2d更换I次蜂蜜水,每周补充I次菜蛾绒茧蜂蛹; (2)在繁蜂笼内放置4盆有小菜蛾幼虫的甘蓝植株,寄生24h后,把寄生过的甘蓝苗移出笼子,每盆用剪子或刀片切除后分靠接在两盆新鲜甘蓝植株,视叶片的取食情况再分接I次; (3)在光照比14: 10,温度24-26°C,湿度70-75%的饲养条件下,寄生后7-10d菜蛾绒茧蜂的幼虫可发育到化蛹阶段,用小镊子小心将菜蛾绒茧蜂的蛹取下,当天可收集蜂蛹,后放置于4°C的冰箱中; (4)放蜂指标:甘蓝苗期0.54头/株,莲座期0.91头/株,结球始期0.67头/株,结球中后期6.08头/株;放蜂量:成蜂1500头/ha,蜂蛹2250头/h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5d左右需要补充I次菜蛾绒茧蜂蛹以保证寄生蜂的密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需每年从田间采集菜蛾绒茧蜂蛹2-3次补充到室内种群,以提高绒茧蜂的寄生能力和繁殖能力,调节后代性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若田间幼虫量大于200头/百株,在放蜂前配合施用Bt制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菜蛾绒茧蜂的蛹存放于冰箱的时间不宜超过15d,每3d需更换I次20%蜂蜜水,羽化条件控制在温度24-26 °C,湿度75%条件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菜蛾绒茧蜂扩繁时,菜蛾绒茧蜂和小菜蛾的个数比例为 I: 30-4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菜蛾绒茧蜂消除小菜蛾的方法,通过菜蛾绒茧蜂的羽化、寄生和田间释放从而起到消灭小菜蛾的作用;所述方法生态环保、避免了农业对环境的破坏,且对小菜蛾的消灭作用高效而经济,适合农业上大规模使用。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3168750SQ20131010303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尹艳琼, 谌爱东, 李向永, 赵雪晴, 陈宗麒, 沈慧梅, 陈福寿 申请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