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花龙葵根组织培养方法建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839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少花龙葵根组织培养方法建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少花龙葵根组织培养方法是首先利用15%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种子,时间15分钟,然后在超净工作台把用无菌水清洗后的种子放置在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光照培养,待20天后取无菌苗的根,制备外植体,放置在诱芽培养基上培养,待芽长到2-3cm时切下来,放置在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待幼苗的根长到3-4cm时,即可炼苗移栽。
【专利说明】少花龙葵根组织培养方法建立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少花龙葵根组织培养方法建立。

【背景技术】
[0002]少花龙葵{Solariumphoteinocarpum Nakamuraet Odashima)别名白花菜、扣子草等,是茄科(Solanaceae)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多生长在果园、田边、村边路旁等。少花龙葵主治痢疾、高血压和黄疸等。外治皮肤湿毒、乌疱和老鼠咬伤等。它不仅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同时也可以食用,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人们已经建立少花龙葵子叶、龙葵叶、原生质体和幼茎表皮细胞再生体系,曾祥伟等利用野生少花龙葵种子萌发后长出的无菌苗子叶作为外植体,通过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
6-BA和NAA诱导分化出胚状体,再通过对幼苗诱导生根最后培养成完整植株。刘连芬等利用龙葵幼苗的叶片经表面消毒后制备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添加0.5mg/L 6BA和2 mg/LIAA能够诱导出芽,在MS培养基中添加0.05mg/L 6BA和1 mg/L IAA能够诱导出根。王光远等利用从龙葵叶肉细胞分离出的原生质体进行组织培养,最后再生成完整的植株。何奕昆等利用龙葵表皮及皮下1-6层细胞为实验材料,通过添加一定浓度的6-BA和2,4-D,能够诱导出幼芽。但截至目前为止未见根组织培养方法相关研究。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少花龙葵根组织培养方法是首先利用15%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种子,时间15分钟,然后在超净工作台用无菌水清洗5次,把消毒后的种子放置在MS基本培养基上,25°C光照培养,待培养20天后在超净工作台取无菌苗的根,用无菌水洗去琼脂后切成l-2cm数段,作为外植体,放置诱芽培养基培养,该培养基配方是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lmg/L 6BA 、0.25 mg/L TDZ和0.2 mg/L IAA。待幼芽长到2_3cm时切下,放置在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生根培养基配方是在MS基本培养基添加0.5mg/L NAA ;待幼苗的根长到3-4cm时,即可炼苗移栽。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少花龙葵根组织培养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少花龙葵种子的消毒方法。
[0006]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少花龙葵根诱芽培养基的配方。
[0007]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芽诱导生根培养基的配方。
[0008]关于少花龙葵根组织培养方法,国内外至今未见报道。本发明首先利用15%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种子,然后利用培养20天后无菌苗的根,制备外植体,进行诱芽培养,待芽长到2-3cm时切下来,放置在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待幼苗的根长到3-4cm时,即可炼苗移栽。
【权利要求】
1.利用15%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少花龙葵种子,时间15分钟,然后在超净工作台用无菌水清洗5次,用于制备无菌苗。
2.在超净工作台取生长20天少花龙葵无菌苗的根,用无菌水清洗后切成l-2cm数段,放置在诱芽培养基培养,该培养基配方是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lmg/L 6BA 、0.25 mg/LTDZ 和 0.2 mg/L ΙΑΑ。
3.待幼芽长到2-3cm时切下,放置在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该培养基配方是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5mg/L NAA,待幼苗的根长到3_4cm时,即可炼苗移栽。
【文档编号】A01H4/00GK104273026SQ201310272723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