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枝剪刀片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修枝剪刀片组,包括压条、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压条上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形成相对平移往复运动,所述压条的末端还安装有剪刀副,所述剪刀副包括形成相对摆动往复运动的第三刀片和第四刀片,所述第三刀片和第四刀片之间通过枢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压条上,所述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相对平移往复运动时驱动第三刀片与第四刀片做相对摆动往复运动。上述修枝剪刀片组,利用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的相对平移往复运动来驱动第三刀片与第四刀片做相对摆动往复运动,从而使修枝剪刀片组可以在墙边等狭小区域工作。
【专利说明】修枝剪刀片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修枝剪,特别是涉及一种修枝剪刀片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修枝剪刀片组一般包括可相对平移往复运动的两个刀片,两个刀片可以是两个动刀片,也可以是一个动刀片和一个定刀片。两个刀片通常呈长条状,每一个刀片的两侧均设置有锯齿结构。这种修枝剪的刀片组体积相对较大,适合在大区域工作,但不适合在狭小区域工作,例如对靠墙生长的灌木修理工作比较费力,没有进行工作情景细化。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适合在狭小区域工作的修枝剪刀片组。
[0004]一种修枝剪刀片组,包括压条、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压条上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形成相对平移往复运动,所述压条的末端还安装有剪刀副,所述剪刀副包括形成相对摆动往复运动的第三刀片和第四刀片,所述第三刀片和第四刀片之间通过枢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压条上,所述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相对平移往复运动时驱动第三刀片与第四刀片做相对摆动往复运动。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中的一个驱动所述剪刀副中的一个刀片绕所述枢轴转动,或所述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各自驱动所述剪刀副中的一个刀片绕所述枢轴转动。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片与第三刀片中的一个设置有弧形槽,另一个对应设有伸入到所述弧形槽中且可在弧形槽中滑动前进的驱动柱,所述第一刀片往复平移时驱动所述第三刀片绕所述枢轴转动。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片呈长条状且侧边设有多个刀齿,第一刀片末端的一个刀齿上设有驱动柱或弧形槽,所述第三刀片对应设有弧形槽或驱动柱。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刀片与第四刀片中的一个也设置有弧形槽,另一个对应设有伸入到所述弧形槽中且可在弧形槽中滑动前进的驱动柱,所述第二刀片往复平移时驱动所述第四刀片绕所述枢轴转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片与第三刀片之间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形成的刀片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刀片与第四刀片之间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形成的刀片组件的另一侧。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片呈长条状且两侧边设有多个刀齿,第一刀片上的驱动柱或弧形槽设于第一刀片末端的一个刀齿上;所述第二刀片呈长条状且两侧边设有多个刀齿,第二刀片上的驱动柱或弧形槽设于第二刀片末端的一个刀齿上。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枢轴为螺栓,且所述第三刀片和第四刀片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压条、第三刀片和第四刀片并通过螺母锁紧,所述螺栓位于第三刀片和第四刀片的通孔内的部分套接有与第三刀片和第四刀片间隙设置的轴套,所述轴套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螺母和螺栓的头部。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修枝剪刀片组还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和压条并通过螺母锁紧,所述第一螺栓在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通孔内的部分套接有与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间隙设置的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的两端分别抵接压条和第一螺栓的头部。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条设有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一、第二刀片叠放在所述压条的正面,所述第三、第四刀片叠放在所述压条的背面。
[0014]上述修枝剪刀片组,利用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的相对平移往复运动来驱动第三刀片与第四刀片做相对摆动往复运动,从而使修枝剪刀片组可以在墙边等狭小区域工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一的修枝剪刀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修枝剪刀片组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所示修枝剪刀片组沿B-B线的剖视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所示修枝剪刀片组的剪刀副一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1所示修枝剪刀片组的剪刀副的一剪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实施例二的修枝剪刀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图6所示修枝剪刀片组沿C-C线的剖视示意图;
[0022]图8为图6所示修枝剪刀片组沿D-D线的剖视示意图。
[0023]图中的相关元件对应编号如下:
[0024]100、修枝剪刀片组110、压条120、第一刀片
[0025]122、第一刀齿 130、第二刀片 132、第二刀齿
[0026]134、驱动柱140、第三刀片 150、第四刀片
[0027]152、弧形槽160、第一螺栓 170、第一轴套
[0028]180、第二螺栓 190、第二轴套 200、树枝
[0029]300、修枝剪刀片组310、压条320、第一刀片
[0030]322、第一刀齿 324、第一驱动柱330、第二刀片
[0031]332、第二刀齿 334、第二驱动柱340、第三刀片
[0032]342、第一弧形槽 350、第四刀片 352、第二弧形槽
[0033]360、第一螺栓 370、第一轴套 380、第二螺栓
[0034]390、第二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修枝剪刀片组的较佳实施方式。以下实施方式的修枝剪刀片组的构思是:在原有修枝剪刀片组的末端增设剪刀副,利用原有刀片的平移往复运动来驱动剪刀副执行剪切工作,从而修枝剪的末端也可以用来切割,能够在墙边等狭小区域工作。
[0036]请参考图1至图5,实施例一的修枝剪刀片组100包括压条110、可移动地安装在压条110上的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及通过枢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压条110上的第三刀片140和第四刀片150。压条110具有正面和背面,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叠放在压条I1的正面,第三刀片140和第四刀片150叠放在压条110的背面。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可作相对平移往复运动,并在作平移往复运动的同时驱动第三刀片140和第四刀片150形成相对摆动往复运动,即使第三刀片140和第四刀片150形成剪刀副以执行剪切功能。
[0037]请参考图2,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通过第一螺栓160连接在压条110上。具体地,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均设置有通孔(未标号),第一螺栓160依次穿过第一刀片120、第二刀片130及压条110,并通过螺母锁紧。第一螺栓160在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的通孔内的部分套接有与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间隙设置的第一轴套170,并且第一轴套170的两端分别抵接压条110和第一螺栓160的头部。当然,第一轴套170与压条110和第一螺栓160间还可以设置弹垫,增加第一轴套170等元件的耐磨性。这样,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既不会从压条110上脱离,又可以左右滑动。工作时,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可分别来回伸缩,或仅其中一个来回伸缩,这样第一刀片120与第二刀片130配合就可以实现剪切功能。
[0038]第一刀片120呈长条状,其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刀齿122。同样,第二刀片130呈长条状,其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二刀齿132。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组成的刀片组件的两侧均具有剪切功能,应用方便,作业范围也较大。
[0039]请参考图3,第三刀片140和第四刀片150通过第二螺栓180可转动地连接在压条110上。具体地,第三刀片140和第四刀片150均设置有通孔(未标号),第二螺栓180依次穿过压条110、第三刀片140及第四刀片150,并通过螺母锁紧。第二螺栓180在第三刀片140和第四刀片150的通孔内的部分套接有与第三刀片140和第四刀片150间隙设置的第二轴套190,并且第二轴套190的两端分别抵接压条110和第二螺栓180的头部。当然,第二轴套190与压条110和第二螺栓180间也可以设置弹垫。这样,第三刀片140和第四刀片150既不会从压条110上脱离,又能以第二螺栓180为枢轴进行转动。工作时,第三刀片140和第四刀片150中的一个或全部绕第二螺栓180来回摆动,这样第三刀片140和第四刀片150配合就可以实现剪切功能。
[0040]实施例一中,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系作相对平移往复运动,二者的动力来自于修枝剪的输出轴。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实现平移往复运动系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方式: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通过偏心传动机构与修枝剪的输出轴连接,使输出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的往复运动。可以是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均与修枝剪的输出轴通过偏心传动机构连接,此时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均作平移往复运动,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配合实现剪切功能。也可以是,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中只有一个与修枝剪的输出轴通过偏心传动机构连接,另一个固定在修枝剪的机壳上,此时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中只有一个作平移往复运动,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配合同样能实现剪切功能。
[0041]请参考图1和图2,实施例一中,利用第二刀片130的平移往复运动来驱动第四刀片150绕第二螺栓180来回摆动,而第三刀片140无外力驱动不会转动,进而使第四刀片150和第三刀片140配合实现剪切功能。
[0042]具体而言,第二刀片130末端的一个第二刀齿132上凸设有驱动柱134。第四刀片150对应设有容纳驱动柱134的弧形槽152。请参考图4和图5,第二刀片130作平移往复运动时,驱动柱134在弧形槽152中滑动前进同时还推动第四刀片150转动,第四刀片150与第三刀片140配合就可以对树枝200进行剪切。驱动柱134配合弧形槽152的结构设计,可保证第二刀片130推动第四刀片150转动时,第四刀片150的转动不影响第二刀片130作平移运动,即不会导致第二刀片130作平移运动的同时在垂直于其平移运动方向上来回晃动。需要指出,第二刀片130也可以用来驱动第三刀片140转动,同样可以使第三刀片140和第四刀片150配合实现剪切功能。换言之,所谓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刀片的名称只是为了便于描述而命名,不应当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驱动柱134和弧形槽152的位置可以互换,即可以在第二刀片130上设置弧形槽,在第四刀片350上设置驱动柱。
[0043]上述修枝剪刀片组100,利用第二刀片130的往复平移运动来驱动剪刀副执行剪切功能,第三刀片140和第四刀片150可伸入狭小空间内,从而使修枝剪刀片组能够修剪墙角等狭小区域的杂物,细化了工作情景,增强了修枝剪刀片组的剪切能力。剪刀副不需要由修枝剪的输出轴直接提供动力,因此不需要在输出轴和剪刀副之间设置复杂的传动机构,使修枝剪刀片组结构简单。
[0044]请参考图6至图8,实施例二的修枝剪刀片组300,包括压条310、可移动地安装在压条310上的第一刀片320和第二刀片330,及通过枢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压条310上的第三刀片340和第四刀片350。压条310具有正面和背面,第一刀片320和第二刀片330叠放在压条310的正面,第三刀片340和第四刀片350叠放在压条310的背面。第一刀片320和第二刀片330可作相对平移往复运动,并在作平移往复运动的同时驱动第三刀片340和第四刀片350形成相对摆动往复运动,即使第三刀片340和第四刀片350形成了剪刀副以执行剪切功能。
[0045]请参考图7,第一刀片320和第二刀片330通过第一螺栓360连接在压条310上。具体地,第一刀片320和第二刀片330均设置有通孔(未标号),第一螺栓360依次穿过第一刀片320、第二刀片330和压条310,并通过螺母锁紧。第一螺栓360在第一刀片320和第二刀片330的通孔内的部分套接有与第一刀片320和第二刀片330间隙设置的第一轴套370,并且第一轴套370的两端分别抵接压条310和第一螺栓360的头部。当然,第一轴套370与压条310和第二螺栓380间还可以设置弹垫,增加第一轴套370等元件的耐磨性。这样,第一刀片320和第二刀片330既不会从压条310上脱离,又可以左右滑动。工作时,第一刀片320和第二刀片330可分别来回伸缩,这样第一刀片320与第二刀片330配合就可以实现剪切功能。
[0046]请参考图8,第三刀片340和第四刀片350通过第二螺栓380可转动地连接在压条310上。具体地,第三刀片340和第四刀片350均设置有通孔(未标号),第二螺栓380依次穿过压条310、第三刀片340及第四刀片350,并通过螺母锁紧。第二螺栓380在第三刀片340和第四刀片350的通孔内的部分套接有与第三刀片340和第四刀片350间隙设置的第二轴套390,并且第二轴套390的两端分别抵接压条310和第二螺栓380的头部。当然,第二轴套390与压条310和第二螺栓380间也可以设置弹垫。这样,第三刀片340和第四刀片350既不会从压条310上脱离,又可以第二螺栓380为枢轴进行转动。工作时,第三刀片340和第四刀片350分别绕第二螺栓380来回摆动,这样第三刀片340和第四刀片350配合就可以实现剪切功能。
[0047]实施例一中,利用第二刀片130的平移往复运动来驱动第四刀片150绕第二螺栓180来回摆动,而第三刀片140无外力驱动不会转动。而实施例二的修枝剪刀片组300中,同样利用第二刀片330的平移往复运动来驱动第四刀片350绕第二螺栓380来回摆动,同时,还利用第一刀片320的平移往复运动来驱动第三刀片340绕第二螺栓380来回摆动。如此,第三刀片340和第四刀片350均来回摆动,二者配合同样可实现剪切功能。
[0048]具体而言,第一刀片320末端的一个第一刀齿322上凸设有第一驱动柱324。第三刀片340对应设有容纳第一驱动柱324的第一弧形槽342 ;同时,第二刀片330末端的一个第二刀齿332上凸设有第二驱动柱334,第四刀片350对应设有容纳第二驱动柱334的第二弧形槽352。如此,当第一刀片320作平移往复运动时,第一驱动柱324在第一弧形槽342中滑动前进同时推动第三刀片340转动,当第二刀片330作平移往复运动时,第二驱动柱334在第二弧形槽352中滑动前进同时推动第四刀片350转动。由此,第三刀片340和第四刀片350配合就可以对树枝等杂物进行剪切。同样,驱动柱配合弧形槽的结构设计,可保证第三刀片340和第四刀片350转动时不会干扰第一刀片320和第二刀片330的平移往复运动。与实施例一类似,驱动柱和弧形槽的位置可以互换。
[0049]实施例二中,第一刀片320与第三刀片340之间的连接处(即第一驱动柱324和第一弧形槽342)位于第一刀片320与第二刀片330形成的刀条组件的一侧,第二刀片330与第四刀片350之间的连接处(即第二驱动柱334和第二弧形槽352)位于前述刀条组件的另一侧。这样,第三刀片340和第四刀片350受力转动,剪切杂物时轮流担当施力者的角色,可以延长第三刀片340和第四刀片350的使用寿命。
[0050]需要指出,也可以是第一刀片320用来驱动第四刀片350,而第二刀片330用来驱动第四刀片350,这种方式同样可以使第三刀片140和第四刀片150作相对摆动往复运动以实现剪切功能。换言之,所谓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刀片的名称只是为了便于描述而命名,不应当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0051]上述修枝剪刀片组300,同时利用第一刀片320和第二刀片330的往复平移运动来驱动剪刀副执行剪切功能,使修枝剪刀片组能够修剪墙角等狭小区域,细化了工作情景,增强了修枝剪刀片组的剪切能力。剪刀副不需要修枝剪的输出轴直接提供动力,因此不需要在输出轴和剪刀副之间设置复杂的传动机构,使修枝剪刀片组结构简单。
[005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修枝剪刀片组,包括压条、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压条上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形成相对平移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的末端还安装有剪刀畐IJ,所述剪刀副包括形成相对摆动往复运动的第三刀片和第四刀片,所述第三刀片和第四刀片之间通过枢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压条上,所述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相对平移往复运动时驱动第三刀片与第四刀片做相对摆动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剪刀片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中的一个驱动所述剪刀副中的一个刀片绕所述枢轴转动,或所述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各自驱动所述剪刀副中的一个刀片绕所述枢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枝剪刀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与第三刀片中的一个设置有弧形槽,另一个对应设有伸入到所述弧形槽中且可在弧形槽中滑动前进的驱动柱,所述第一刀片往复平移时驱动所述第三刀片绕所述枢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修枝剪刀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呈长条状且侧边设有多个刀齿,第一刀片末端的一个刀齿上设有驱动柱或弧形槽,所述第三刀片对应设有弧形槽或驱动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修枝剪刀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片与第四刀片中的一个也设置有弧形槽,另一个对应设有伸入到所述弧形槽中且可在弧形槽中滑动前进的驱动柱,所述第二刀片往复平移时驱动所述第四刀片绕所述枢轴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修枝剪刀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与第三刀片之间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形成的刀片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刀片与第四刀片之间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形成的刀片组件的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修枝剪刀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呈长条状且两侧边设有多个刀齿,第一刀片上的驱动柱或弧形槽设于第一刀片末端的一个刀齿上;所述第二刀片呈长条状且两侧边设有多个刀齿,第二刀片上的驱动柱或弧形槽设于第二刀片末端的一个刀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修枝剪刀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为螺栓,且所述第三刀片和第四刀片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压条、第三刀片和第四刀片并通过螺母锁紧,所述螺栓位于第三刀片和第四刀片的通孔内的部分套接有与第三刀片和第四刀片间隙设置的轴套,所述轴套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螺母和螺栓的头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修枝剪刀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修枝剪刀片组还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和压条并通过螺母锁紧,所述第一螺栓在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通孔内的部分套接有与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间隙设置的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的两端分别抵接压条和第一螺栓的头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修枝剪刀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设有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一、第二刀片叠放在所述压条的正面,所述第三、第四刀片叠放在所述压条的背面。
【文档编号】A01G3/02GK104247633SQ201310272014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8日
【发明者】汪声艳, 周厚光 申请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