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装置,包括配肥池及设于蔬菜大棚内的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肥池经给水管与滴灌系统水路连接,所述的滴灌系统包括与给水管水路连接且平设于大棚四周部的水压平衡管和若干平行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水压平衡管水路连接的滴灌软管。本发明只要在滴灌系统的基础上,增设四周水压平衡管,就可以避免传统滴灌系统因单边供水,易造成水头、水尾浇水不均,并实现水肥一体化运行,增加少量投资就可节省劳动力投入,能提高浇水和施肥的均匀性效果,而节约用水和肥料,并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属于农业设施。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蔬菜种植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蔬菜大棚设施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这些蔬菜大棚大多数浇水都采用滴灌系统,以减轻蔬菜种植的劳动强度,但在施肥方面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施肥方法,需要大量施肥时间,而且在大棚内施肥劳动强度也大,是个较辛苦的工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是本发明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装置,该设施有利于水和肥料能根据大棚蔬菜生产需要定量均匀施用,起到节约水、肥和和增产效果。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装置,包括配肥池及设于蔬菜大棚内的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肥池经给水管与滴灌系统水路连接。
[0005]其中,所述配肥池底部比要浇灌的大棚高3米以上,所述配肥池与带闸阀的给水
管相连。
[0006]所述与给水管设有用以增加供水`、肥压力的管道泵。
[0007]所述的滴灌系统包括与给水管水路连接且平设于大棚四周的水压平衡管和若干平行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水压平衡管水路连接的滴灌软管。
[0008]所述的滴灌软管上沿轴向每隔60cm设置有一个直径0.5cm的出水孔。
[0009]本发明的另一技术特征在于:一种基于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装置及其实现方法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配肥池;提供一与配肥池连接的给水管,所述给水管设有闸阀或者所述给水管设有用以增加供水、肥压力的管道泵;提供一与给水管连接的滴灌系统,所述滴灌系统包括与给水管水路连接且平设于大棚四周部的水压平衡管和若干平行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水压平衡管水路连接的滴灌软管,所述的滴灌软管上沿轴向每隔60cm设置有一个直径0.5cm的出水孔;按如下步骤进行:
1)将配肥池内放置所需以化肥为溶质的液体;
2)通过与配肥池连接的给水管将液体导向水压平衡管;
3)由水压平衡管将液体通过滴灌软管上的出水孔导向待滴灌蔬菜,从而完成滴灌作业。
[001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装置及其实现方法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给水管通过闸阀实现液体导向水压平衡管;或者,给水管通过管道泵实现液体导向水压平衡管。
[0011]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方便、省工;又可以根据大棚蔬菜不同生育期生产需要定量均匀地提供水、肥;具有显著地节约水、肥、和增产效果,并能避免传统大棚种植容易产生棚内耕地盐化的负面影响;该设施为蔬菜生长创造适宜的条件具
有重要意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的B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6]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发明涉及一种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装置,包括配肥池I及设于蔬菜大棚内的滴灌系统2,所述配肥池I经给水管3与滴灌系统2水路连接。
[0017]在满足上述配肥池I底部比要浇灌的大棚高3米以上时,所述配肥池I与带闸阀4的给水管3相连。
[0018]在配肥池与大棚之间的高度上无法满足时,上述与配肥池I相连的给水管3之间设有管道泵5,通过设备实现增加水、肥的输送压力。
[0019]上述的滴灌系统2包括与给水管水路连接且平设于大棚四周的水压平衡管2-1和若干平行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水压平衡管水路连接的滴灌软管2-2。
[0020]上述的滴灌软管上沿轴向每隔60cm设置有一个直径0.5cm的出水孔。
[0021]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装置及其实现方法的实现方法,提供一配肥池;提供一与配肥池连接的给水管,所述给水管设有闸阀或者所述给水管设有用以增加供水、肥压力的管道泵;提供一与给水管连接的滴灌系统,所述滴灌系统包括与给水管水路连接且平设于大棚四周部的水压平衡管和若干平行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水压平衡管水路连接的滴灌软管,所述的滴灌软管上沿轴向每隔60cm设置有一个直径0.5cm的出水孔;按如下步骤进行:
1)将配肥池内放置所需以化肥为溶质的液体;
2)通过与配肥池连接的给水管将液体导向水压平衡管;
3)由水压平衡管将液体通过滴灌软管上的出水孔导向待滴灌蔬菜,从而完成滴灌作业。
[0022]步骤2中,给水管通过闸阀实现液体导向水压平衡管;或者,给水管通过管道泵实现液体导向水压平衡管。
[0023]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本发明的配肥池容积能满足一个大棚的一次浇水的用量。配肥池底部比要浇灌的大棚高3米以上,那么只要在配肥池底部留一个带闸阀和给水管口,可借助水肥本身重力,将配肥池的肥水通过液体给水管输送到滴灌系统。配肥池底部与要浇灌的大棚若没有高度差,那就在配肥池底部的出水管上装一个管道泵,借助泵的动力将配肥池的肥水通过液体给水管输送到滴灌系统。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肥池的给水管口经给水管与滴灌系统中的与滴灌软管平行向的水压平衡管中间相连接,所述水压平衡管是由直径5cm的给水管绕大棚四周形成封闭的循环管道,有利于快速调节管内水压平衡,减少压差造成局部出水量不平衡。所述滴灌软管是由直径0.5cm的每60cm有I个出水小孔,滴灌软管的两端与水压平衡管相连接。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装置,包括配肥池及设于蔬菜大棚内的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肥池经给水管与滴灌系统水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肥池底部比要浇灌的大棚高3米以上,所述配肥池与带闸阀的给水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管设有用以增加供水、肥压力的管道泵。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灌系统包括与给水管水路连接且平设于大棚四周部的水压平衡管和若干平行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水压平衡管水路连接的滴灌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灌软管上沿轴向每隔60cm设置有一个直径0.5cm的出水孔。
6.一种基于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装置及其实现方法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配肥池;提供一与配肥池连接的给水管,所述给水管设有闸阀或者所述给水管设有用以增加供水、肥压力的管道泵;提供一与给水管连接的滴灌系统,所述滴灌系统包括与给水管水路连接且平设于大棚四周部的水压平衡管和若干平行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水压平衡管水路连接的滴灌软管,所述的滴灌软管上沿轴向每隔60cm设置有一个直径0.5cm的出水孔;按如下步骤进行: 1)将配肥池内放置所需以化肥为溶质的液体; 2)通过与配肥池连接的给水管将液体导向水压平衡管; 3)由水压平衡管将液体通过滴灌软管上的出水孔导向待滴灌蔬菜,从而完成滴灌作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装置及其实现方法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给水管通过闸阀实现液体导向水压平衡管; 或者,给水管通过管道泵实现液体导向水压平衡管。
【文档编号】A01C23/04GK103477918SQ201310371720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林代炎, 叶美锋, 王命福, 吴飞龙, 黄薇 申请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福建莆田炎盛农业设施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