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废菌棒二次高产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242阅读:1751来源:国知局
杏鲍菇废菌棒二次高产技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杏鲍菇废菌棒二次高产技术,包含辅助栽培的温室大棚本体(1)、栽培畦(2)、浸泡液(3)、覆土层(4),在所述温室大棚本体(1)里进行开挖栽培畦(2),栽培畦(2)里添加浸泡液(3),当杏鲍菇废菌棒(5)浸泡到一定时间后,在菌棒上面覆盖覆土层(4)。该杏鲍菇废菌棒二次高产技术,原理简单,可在温室大棚中进行再生产,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专利说明】杏鲍菇废菌棒二次高产技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杏鲍菇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杏鲍菇废菌棒二次高产技术。【背景技术】
[0002]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推广杏鲍菇栽培,杏鲍菇产量也在逐年增多。但杏鲍菇出菇期的温度范围窄,工厂化生产一般只采收I潮菇,生物学效率也较低,营养利用率低,而且菌棒普遍未充分利用,部分生产企业将菌棒作为燃料,大部分生产者将菌棒随意丢弃,任其腐烂发霉,不但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影响次年的生产。废弃菌棒的营养较丰富,若能重复利用,对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让工厂化已出完菇的杏鲍菇废菌棒二次高产技术”。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杏鲍菇废菌棒二次高产技术,原理简单,可在温室大棚中进行再生产,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杏鲍菇废菌棒二次高产技术,包含辅助栽培的温室大棚本体、栽培畦、浸泡液、覆土层,在所述温室大棚本体里进行开挖栽培畦,栽培畦里添加浸泡液,当杏鲍菇废菌棒浸泡到一定时间后,在菌棒上面覆盖覆土层。
[0005]进一步的,所述温室大棚本体的温室大棚高不低于2.Sm,有后墙,有供水设施。
[0006]进一步的,所述栽培日圭为一个长8m、宽1.5m、高25cm的长方体栽培田圭。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浸泡液是含有2.0%葡萄糖PN溶液含量和2.0%煤基酸JFA的干基水溶酸。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覆土层的土层厚度为3_5cm。
[0009]进一步的,它的使用方法为:第一步,先将栽培畦挖好;第二步,将脱了袋的杏鲍菇废菌棒坚立在栽培畦内;第三步,将浸泡液加入栽培畦内浸泡;第四步,将浸泡好的杏鲍菇废菌棒进行覆土 ;第五步,进行出菇管理。
[0010]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它技术简单,可在温室大棚中进行再生产,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栽培示意图;
[0012]其中:1、温室大棚本体;2、栽培畦;3、浸泡液;4、覆土层;5、杏鲍菇废菌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所示,杏鲍菇废菌棒二次高产技术,包含辅助栽培的温室大棚本体1、栽培畦2、浸泡液3、覆土层4,在温室大棚本体I里进行开挖栽培畦2,栽培畦2里添加浸泡液3,当杏鲍菇废菌棒5浸泡到一定时间后,在菌棒上面覆盖覆土层4。
[0015]本实施例中,温室大棚本体I的温室大棚高不低于2.8m,有后墙,有供水设施。
[0016]本实施例中,栽培畦2为一个长8m、宽1.5m、高25cm的长方体栽培畦。
[0017]本实施例中,浸泡液3是含有2.0 %葡萄糖PN溶液含量和2.0 %煤基酸JFA的干基水溶酸。
[0018]本实施例中,覆土层4的土层厚度为3_5cm。
[0019]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0]第一步,先将栽培畦2挖好;
[0021]第二步,将脱了袋的杏鲍菇废菌棒5坚立在栽培畦2内;
[0022]第三步,将浸泡液3加入栽培畦2内浸泡;
[0023]第四步,将浸泡好的杏鲍菇废菌棒5进行覆土 ;第五步,进行出菇管理。
[0024]综上所述,本发明技术简单,可在温室大棚中进行再生产,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0025]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杏鲍菇废菌棒二次高产技术,其特征在于,包含辅助栽培的温室大棚本体(I)、栽培畦(2)、浸泡液(3)、覆土层(4),在所述温室大棚本体(I)里进行开挖栽培畦(2),栽培畦(2)里添加浸泡液(3),当杏鲍菇废菌棒(5)浸泡到一定时间后,在菌棒上面覆盖覆土层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废菌棒二次高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大棚本体(I)的温室大棚高不低于2.8m,有后墙,有供水设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废菌棒二次高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畦(2)为一个长8m、宽1.5m、高25cm的长方体栽培田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废菌棒二次高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液(3)是含有2.0%葡萄糖PN溶液含量和2.0%煤基酸JFA的干基水溶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废菌棒二次高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土层(4)的土层厚度为3-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废菌棒二次高产技术,其特征在于,它的使用方法为:第一步,先将栽培畦(2)挖好;第二步,将脱了袋的杏鲍菇废菌棒(5)坚立在栽培畦(2)内;第三步,将浸泡液(3)加入栽培畦(2)内浸泡;第四步,将浸泡好的杏鲍菇废菌棒(5)进行覆土;第五步,进行出菇.管理。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460996SQ201310403902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1日
【发明者】杨槐俊, 郭素萍, 张治家, 李新冬, 杨文彬, 孙聪聪 申请人: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