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尾皇冠人工苗种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20042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尾皇冠人工苗种培育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红尾皇冠人工苗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培育设施:正方形池塘,池底平坦,淤泥较少,排灌方便,平均水深0.8m。鱼种下塘前10d,用10mg/L强氯精进行消毒。保持水质清瘦,pH为7.8,受精卵在池塘中经2~3d孵出仔鱼,再过5~6d仔鱼就能自由游动,到处觅食,起初投喂丰年虫或小型水蚤,每天四次;半个月后可喂红虫(枝角类);一个月后改喂人工配合饲料,最好选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新鲜鱼肉、虾仁、螺蛳肉,也能摄取配合饲料,在繁殖季节,为加强营养,促进亲鱼的性腺发育,通常投喂动物性饲料。
【专利说明】一种红尾皇冠人工苗种培育方法【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的方法,尤其是一种红尾皇冠人工苗种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红尾皇冠(Aequidens rivulatus)属慈鲷科,是一种较为大型的观赏鱼,成鱼体长达25 cm,原产地南美洲。雄鱼体长可达20 cm左右,雌鱼个体要小些。该鱼背鳍很长,从鳃盖后缘一直延伸到尾柄前端,性成熟个体的尾鳍和背鳍边缘呈金黄色或红色,因此而得名。鳃盖下半部分有鲜艳的绿色条纹,所以又称绿面皇冠鱼(Green Teiror)。红尾皇冠鱼性情凶猛,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稍大后即能吞食小鱼小虾。在性成熟前,种内能和好相处,性成熟后对环境领地占有性很强,雌雄鱼会自行配对。该鱼的适应能力较强,能长期生活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肥水中,最适水质条件为,PH值6.5~8.0,硬度6~15bdGH,水温21~25度。对低温有一定耐受性,在17度的水温中还能摄食。它虽为肉食性鱼类,喜欢捕食大小适口的活饵,但经驯化后可摄食动物蛋白含量较高的颗粒饲料。对水中溶氧要求较高,不耐低氧;对重金属离子,尤其对于汞离子的敏感性较强。因此,若幼鱼罹患小瓜虫病,不宜用硝酸亚汞治疗。外形雍容华丽,因高高隆起的橘黄色额头和带有 金黄色边缘的暗红色尾鳍而得其名。它既有观赏价值又有食用价值,可在水族缸中饲养,亦可在池塘中养殖;对水环境适应性强,且养殖周期短,饲料易解决,经济价值高,因此有很好的养殖前景。1999年从南美输入我国香港,不久传至广州、天津、北京等地。红尾皇冠体高而短,颊部有多个蓝绿点或线纹,眼内眶金橘色,体侧中央有一块暗深色斑,背鳍和尾鳍的边缘呈橘红色。成年雄鱼攻击性强,背鳍、臀鳍末端尖长,头部高耸外突,像戴着皇冠,给人一种长寿、富贵的感觉,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中高档热带淡水观赏鱼。该鱼在繁殖期有“配对”的习性,人工繁殖有一定难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红尾皇冠人工苗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培育设施:
正方形池塘,池底平坦,淤泥较少,排灌方便,面积约为166 m2,平均水深0.8 m。鱼种下塘前10 d,用10 mg /L强氯精进行消毒。保持水质清瘦,pH为7.8,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均较少,池塘四周长有水草。池塘配备水质净化系统,包括珊瑚石、过滤棉、活性碳等。利用微型水泵使水循环流动,既可净化水质又能提高水体的溶氧量,达到长期保持水质清新的目的,缸底放些瓦片或石块,水温保持在26°C~280C,pH在6.5~7.5之间,溶氧不低于6 mg/ L;秋季水温降到20°C时要及时将鱼捕回室内饲养;
饲料准备
受精卵在鱼缸中经疒3 d孵出仔鱼,再过6 d仔鱼就能自由游动,到处觅食,起初投喂丰年虫或小型水蚤,每天四次;半个月后可喂红虫(枝角类);一个月后改喂人工配合饲料,最好选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新鲜鱼肉、奸仁、螺_肉,也能摄取配合饲料,在繁殖季节,为加强营养,促进亲鱼的性腺发育,通常投喂动物性饲料,将冰冻鱼类或鲜鱼切成粒径为I Cm左右的小块,解冻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再投喂,螺蛳需蒸熟去壳,取其肉投喂,龙虾虾仁投喂前需经6%的盐水消毒,以防止带入一些病原菌;
日常管理
当水温在26~28°C,红尾皇冠出现互争地盘并用嘴筑产卵巢的现象时,可以采用换注新水的方法来刺激亲鱼性腺发育,以每天换I /4为宜,保持水质的稳定,整个养殖过程中需不间断充气,pH值宜稳定在7~7.5,水体溶氧量控制在5~8 mg /L,水温在24~32°C,水温变化不宜超过2°C,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应小于I mg /L,亚硝酸盐含量应在0.1mg /L以下,饲料投喂需要做到“定时”和“定质”,日投2次,投饲量一般为亲鱼体质量的5% ~8 % ;
饵料投喂
散投人工投喂动物性饵料,包括低值小杂鱼、虾、畜禽内脏、猪血、牛血,或植物性饵料,包括全价河蟹颗粒料,豆类、麦类、玉米、高粱,以及青饲料,如瓜类,蔬菜类,水草,及时投饵应根据渔时季节及河蟹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进行投饵,每天投喂两次,早8点和晚5点各投喂一次,应以傍晚投饵为主,白天投饵为辅,其晚间投饵量应占全天投饵量的70%,白天占30%,投饵量以河蟹吃饱又不剩残饵为度,总的投饵原则是“两头精,中间青,精青结合,荤素搭配”即春秋季节的投饵以精料为主,夏季投饵以青饲料为主;
病虫害防控
纤毛虫病:防治方法一是增加换水的次数,使水质一直保持清新,换水量为池水的1/3, 二是使用浓度为2(T30 mg/kg的生石灰对整个池塘泼洒,连续泼洒3次,当池水的透明度达到40 cm以上时即可,三是使用30%甲醛在整个池塘内泼洒,使最后的甲醛浓度为5"?0 mg/kg,四是使用浓度为0.3 mg/kg的硫酸锌在整个池塘内泼洒;聚缩虫病:一是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细心操作勿使蟹体受伤,二是放养前将河蟹置于2 mg/kg呋喃唑酮溶液中浸泡数分钟后投放,三是用土霉素或呋喃唑酮全池泼洒达到0.5^1.0 mg/kg,四是用生石灰全池泼洒达到15~20 mg/kg,每天I次,连续2~3 d,五是用呋喃唑酮全池泼洒达到
0.1-0.2 mg/kg,水肿病:一是在养殖过程中,尤其是蜕壳时,尽量减少对河蟹的惊扰,以免受伤,二是用土霉素或呋喃西啉全池泼洒达到0.5^1.0 mg/kg,三是用呋喃唑酮全池泼洒达到0.1-0.2 mg/kg,四是按每I kg蟹用0.1-0.2 g 土霉素或红霉素拌饵投喂,每7 d为I个疗程。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科学化、精细化饲养,短时间内增产效果明显、生活率高、适合产业化大规模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0004]以下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05]培育设施:
正方形池塘,池底平坦,淤泥较少,排灌方便,面积约为166 m2,平均水深0.8 m。鱼种下塘前10 d,用10 mg /L强氯精进行消毒。保持水质清瘦,pH为7.8,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均较少,池塘四周长有水草。池塘配备水质净化系统,包括珊瑚石、过滤棉、活性碳等。利用微型水泵使水循环流动,既可净化水质又能提高水体的溶氧量,达到长期保持水质清新的目的,缸底放些瓦片或石块,水温保持在26°C~280C,pH在6.5~7.5之间,溶氧不低于6 mg/ L;秋季水温降到20°C时要及时将鱼捕回室内饲养;
饲料准备
受精卵在鱼缸中经疒3 d孵出仔鱼,再过6 d仔鱼就能自由游动,到处觅食,起初投喂丰年虫或小型水蚤,每天四次;半个月后可喂红虫(枝角类);一个月后改喂人工配合饲料,最好选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新鲜鱼肉、奸仁、螺_肉,也能摄取配合饲料,在繁殖季节,为加强营养,促进亲鱼的性腺发育,通常投喂动物性饲料,将冰冻鱼类或鲜鱼切成粒径为I cm左右的小块,解冻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再投喂,螺蛳需蒸熟去壳,取其肉投喂,龙虾虾仁投喂前需经6%的盐水消毒,以防止带入一些病原菌;
日常管理
当水温在26~28°C,红尾皇冠出现互争地盘并用嘴筑产卵巢的现象时,可以采用换注新水的方法来刺激亲鱼性腺发育,以每天换I /4为宜,保持水质的稳定,整个养殖过程中需不间断充气,pH值宜稳定在7~7.5,水体溶氧量控制在5~8 mg /L,水温在24~32°C,水温变化不宜超过2°C,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应小于I mg /L,亚硝酸盐含量应在0.1mg /L以下,饲料投喂需要做到“定时”和“定质”,日投2次,投饲量一般为亲鱼体质量的5% ~8 % ;
饵料投喂
散投人工投喂动物性饵料,包括低值小杂鱼、虾、畜禽内脏、猪血、牛血,或植物性饵料,包括全价颗粒料,豆类、麦类、玉米、高粱,以及青饲料,如瓜类,蔬菜类,水草,及时投饵应根据渔时季节及河蟹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进行投饵,每天投喂两次,早8点和晚5点各投喂一次,应以傍晚投饵为主,白天投饵为辅,其晚间投饵量应占全天投饵量的70%,白天占30%,投饵量以吃饱又不剩残饵为度,总的投饵原则是“两头精,中间青,精青结合,荤素搭配”即春秋季节的投饵以精料为主,夏季投饵以青饲料为主;
病虫害防控
纤毛虫病:防治方法一是增加换水的次数,使水质一直保持清新,换水量为池水的1/3, 二是使用浓度为2(T30 mg/kg的生石灰对整个池塘泼洒,连续泼洒3次,当池水的透明度达到40 cm以上时即可,三是使用30%甲醛在整个池塘内泼洒,使最后的甲醛浓度为5"?0 mg/kg,四是使用浓度为0.3 mg/kg的硫酸锌在整个池塘内泼洒;聚缩虫病:一是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细心操作勿使蟹体受伤,二是放养前将河蟹置于2 mg/kg呋喃唑酮溶液中浸泡数分钟后投放,三是用土霉素或呋喃唑酮全池泼洒达到0.5^1.0 mg/kg,四是用生石灰全池泼洒达到15~20 mg/kg,每天I次,连续2~3 d,五是用呋喃唑酮全池泼洒达到
`0. 0.2 mg/kg,水肿病:一是在养殖过程中,尤其是蜕壳时,尽量减少对河蟹的惊扰,以免受伤,二是用土霉素或呋喃西啉全池泼洒达到0.5^1.0 mg/kg,三是用呋喃唑酮全池泼洒达到0. 0.2 mg/kg,四是按每I kg蟹用0. 0.2 g 土霉素或红霉素拌饵投喂,每7 d为I个疗程。
[0006]通过近4个月的池塘养殖后,采用皮条网起捕,共捕获910尾红尾皇冠大规格鱼种,培育成活率为90.10 %。经测量,最大的个体全长为12.58 cm,最小的全长为5.20 cm,全长在9 cm以上的大规格鱼种超过了 55 %。
【权利要求】
1.一种红尾皇冠人工苗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培育设施:正方形池塘,池底平坦,淤泥较少,排灌方便,面积约为166 m2,平均水深.0.8 m0
2.鱼种下塘前10d,用10 mg /L强氯精进行消毒。
3.保持水质清瘦,pH为7.8,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均较少,池塘四周长有水草。
4.池塘配备水质净化系统,包括珊瑚石、过滤棉、活性碳等。
5.利用微型水泵使水循环流动,既可净化水质又能提高水体的溶氧量,达到长期保持水质清新的目的,缸底放些瓦片或石块,水温保持在26°C~280C,pH在6.5~7.5之间,溶氧不低于6 mg/ L;秋季水温降到20°C时要及时将鱼捕回室内饲养; 饲料准备:受精卵在池塘中经疒3 d孵出仔鱼,再过6 d仔鱼就能自由游动,到处觅食,起初投喂丰年虫或小型水蚤,每天四次;半个月后可喂红虫(枝角类);一个月后改喂人工配合饲料,最好选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新鲜鱼肉、虾仁、螺蛳肉,也能摄取配合饲料,在繁殖季节,为加强营养,促进亲鱼的性腺发育,通常投喂动物性饲料,将冰冻鱼类或鲜鱼切成粒径为I cm左右的小块,解冻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再投喂,螺蛳需蒸熟去壳,取其肉投喂,龙虾虾仁投喂前需经6%的盐水消毒,以防止带入一些病原菌; 日常管理:当水温在26~28°C,红尾皇冠出现互争地盘并用嘴筑产卵巢的现象时,可以采用换注新水的方法来刺激亲鱼性腺发育,以每天换I /4为宜,保持水质的稳定,整个养殖过程中需不间断充气,pH值宜稳定在7~7.5,水体溶氧量控制在5~8 mg /L,水温在24~32°C,水温变化不宜超过2°C,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应小于I mg /L,亚硝酸盐含量应在0.1 mg /L以下,饲料投喂需要做到“定时”和“定质”,日投2次,投饲量一般为亲鱼体质量的5 %~8 % ; 饵料投喂:散投人工投喂动物性饵料,包括低值小杂鱼、虾、畜禽内脏、猪血、牛血,或植物性饵料,包括全价颗粒料,豆类、麦类、玉米、高粱,以及青饲料,如瓜类,蔬菜类,水草,及时投饵应根据渔时季节及河蟹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进行投饵,每天投喂两次,早8点和晚5点各投喂一次,应以傍晚投饵为主,白天投饵为辅,其晚间投饵量应占全天投饵量的70%,白天占30%,投饵量以吃饱又不剩残饵为度,总的投饵原则是“两头精,中间青,精青结合,荤素搭配”即春秋季节的投饵以精料为主,夏季投饵以青饲料为主; 病虫害防控:纤毛虫病:防治方法一是增加换水的次数,使水质一直保持清新,换水量为池水的1/3,二是使用浓度为2(T30 mg/kg的生石灰对整个池塘泼洒,连续泼洒3次,当池水的透明度达到40 cm以上时即可,三是使用30%甲醛在整个池塘内泼洒,使最后的甲醒浓度为5~10 mg/kg,四是使用浓度为0.3 mg/kg的硫酸锌在整个池塘内泼洒;聚缩虫病:一是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细心操作勿使蟹体受伤,二是放养前将河蟹置于2 mg/kg呋喃唑酮溶液中浸泡数分钟后投放,三是用土霉素或呋喃唑酮全池泼洒达到0.5^1.0 mg/kg,四是用生石灰全池泼洒达到15~20 mg/kg,每天I次,连续2~3 d,五是用呋喃唑酮全池泼洒达到0.1~0.2 mg/kg,水肿病:一是在养殖过程中,尤其是蜕壳时,尽量减少对河蟹的惊扰,以免受伤,二是用土霉素或呋喃西啉全池泼洒达到0.5^1.0 mg/kg,三是用呋喃唑酮全池泼洒达到0.f 0.2 mg/kg,四是按每I kg蟹用0.f 0.2 g 土霉素或红霉素拌饵投喂,每7 d为I个疗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尾皇冠人工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草的品种要多样化,草质要优良化,不但要有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还应有沉水植物,如芦苇、稗草、蒲草、马蹄莲、浮萍、水 花生、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535299SQ201310485184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7日
【发明者】张伟 申请人:苏州市阳澄湖渔业科技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