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初孵仔鱼培育的开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2486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初孵仔鱼培育的开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初孵仔鱼的开鳔装置,属于水产育苗装置领域,它包括:主直连接管、阻膜连接管、拦膜连接管、拢膜连接管、多孔充气管、90°弯头、135°弯头和连接管堵头;所述的主直连接管一端利用连接管堵头堵塞,另一端通过90°弯头与阻膜连接管相连;所述的拦膜连接管一端通过90°弯头与阻膜连接管相连,另一端通过135°弯头与拢膜连接管相连,拢膜连接管另一端利用连接管堵头堵塞;所述多孔充气管固定在主直连接管和拢膜连接管上方,多孔充气管靠近主直连接管的一端用连接管堵头堵塞。本发明能够向装置内斜下方45°水面均匀吹气,吹动初孵仔鱼培育池水体表面漂浮油膜向装置内流动、富集,从而使水中形成洁净的微小气泡,开鳔期仔鱼吞食洁净的小气泡,从而达到提高仔鱼开鳔率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初孵仔鱼培育的开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水产育苗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初孵仔鱼的开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大多海水游泳鱼类都有鳔器官,鳔器官能够调节身体密度、辅助呼吸和接受声音等作用。管鳔类和大多数闭鳔鱼类从卵中孵出时鳔中没有气体,而是在人工培育鱼苗过程中,通过吞食水体中的气泡将气体通过鳔管充入鳔器中。海水鱼类人工育苗开鳔过程中,仔鱼易发生鳔的充气不良、开鳔管大小不均、不开鳔等现象,影响稚鱼的开鳔率,造成大量畸形及死亡。因此,鳔器官的发育对仔稚鱼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海水鱼类人工育苗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0003]人工繁育条件下,通常利用充气石充气的方式进行鱼的开鳔,这种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点:(I)充气量难以控制,充气量过大或过小都容易降低鳔的充气率(2)充气气泡的大小不均匀,造成鳔发育异常(3)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水面具有一层饵料产生的油膜,充气石产生的气泡易与油膜结合,鱼吞食结合油膜的气泡,影响鳔的充气率。目前,现有技术尚无使初孵仔鱼吞食洁净大小均一气泡、提高成活率、操作简单的开鳔装置。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初孵仔鱼的开鳔装置,该装置结构组合简单、制作成本低,能够使仔鱼吞食洁净、大小均匀的小气泡,提高仔鱼的充气率和幼苗成活率,并且还能有效的清除水面油膜,确保水质清新。
[0005]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用于初孵仔鱼的开鳔装置,开鳔装置具有一个弯度斜边的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底端为一多孔充气管,多孔充气管向装置内充气。
[0007]进一步,所述的开鳔装置的弯度斜边是由135°弯头连接形成。
[0008]一种用于初孵仔鱼的开鳔装置,它包括:主直连接管、阻膜连接管、拦膜连接管、拢膜连接管、多孔充气管、90°弯头、135°弯头和连接管堵头;
[0009]所述的主直连接管一端利用连接管堵头堵塞,另一端通过90°弯头与阻膜连接管相连;
[0010]所述的拦膜连接管一端通过90°弯头与阻膜连接管相连,另一端通过135°弯头与拢膜连接管相连,135°是开鳔装置的外角,拢膜连接管另一端利用连接管堵头堵塞;
[0011]所述多孔充气管固定在主直连接管和拢膜连接管上方,多孔充气管的气孔朝向装置内水面,优选方式为多孔充气管的气孔朝装置内侧斜下45°,多孔充气管靠近主直连接管的一端用连接管堵头堵塞,另一端为充气管连接处。
[001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0013]1)本发明能够通过多孔充气管上的气孔向直角梯形结构内斜下方45°水面均匀吹气,吹动池水表面的油膜向直角梯形的顶端流动、聚集,使直角梯形靠近多孔充气管区域水面保持洁净,从而使水中形成洁净的微小气泡,开鳔期仔鱼吞食洁净的小气泡,从而达到提高仔鱼开鳔率的目的。
[0014]2)本发明通过水面给气的方法,给气量均匀、稳定、容易调节,并且能够缓解集中给气造成养殖池中浮游仔鱼苗聚集。
[0015]3)使用本发明将吹动初孵仔鱼培育池水体表面漂浮油膜向梯形结构顶端区域内流动、富集,有效收集培育池水体表面的油膜,为水体中形成大小均匀的洁净气泡提供前提。
[0016]4)本发明结构组合简单、制作成本低,适于大规模工厂化培育生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1_主直连接管,2-阻膜连接管,3-拦膜连接管,4-拢膜连接管,5-多孔充气管,6-气孔,a-90°弯头,b-135°弯头,c_连接管堵头,d_充气管连接处,A区-直角梯形的底端,B区-直角梯形的顶端,L-A区跨距。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做进一步的解释,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0020]实施例1
[0021]图1所示:一种用于初孵仔鱼的开鳔装置,用于工厂化鱼类育苗池培育开鳔期的仔鱼。2011年4月在烟台市海阳某养殖大菱鲆养殖公司进行试验,育苗池建造规格为6mX 6m,面积为 36m2。
[0022]开鳔装置具有一个弯度斜边的直角梯形,其弯度由135°弯头连接形成,直角梯形的底端为A区,直角梯形的顶端为B区,A区跨距L为125cm。它的结构包括主直连接管1、阻膜连接管2、拦膜连接管3、拢膜连接管4、多孔充气管5、90°弯头a、135°弯头b和连接管堵头c ;其中主直连接管1、阻膜连接管2、拦膜连接管3、拢膜连接管4的管壁厚均为1.2mm,管直径50mm,多孔充气管5管壁厚5mm,管直径20mm,主直连接管I长120cm,阻膜连接管长32cm,拦膜连接管长36cm,拢膜连接管长94cm,多孔充气管5长140cm,气孔6直径
1.0mm,气孔间隔为9mm。主直连接管I 一端利用连接管堵头c堵塞,另一端通过90°弯头a与阻膜连接管2相连,拦膜连接管3 —端通过90°弯头与阻膜连接管2相连,另一端通过135°弯头b与拢膜连接管4相连,135°是开鳔装置的外角,拢膜连接管4另一端利用连接管堵头c堵塞,多孔充气管5固定在主直连接管I和拢膜连接管4上方,多孔充气管的气孔6朝向装置内侧斜下45°,多孔充气管5靠近主直连接管I的一端用连接管堵头c堵塞,另一端为充气管连接处d。
[0023]共设置10个试验组,试验动物为未开鳔的初孵大菱鲆仔鱼,5个试验组在池子中安装本装置进行初孵仔鱼的开鳔,育苗池的规格为6mX6m,面积为36m2,安装两个开鳔装置,分别安装于养殖池的斜对角,距池边lm。其它5个试验组利用目前最常用的开鳔方式微孔气石充微小气泡进行开鳔,试验期间统一养殖管理,开鳔期过后,统计本发明装置开鳔与目前常用开鳔方法在开鳔率、成活率及畸形情况的差异。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开鳔装置平均开鳔率为91%,成活率达67%,仔鱼基本无畸形,微孔气石充气组平均开鳔率为60%,成活率为43%,畸形仔鱼较多。
[0024]实践表明:本发明的开鳔装置给气均匀、便于控制充气量、能够有效富集水面漂浮油膜、使水体中溶解洁净小气泡、提高仔鱼开鳔率,有效开鳔率达91%,该装置与气石充气方法提高31%,仔鱼的成活率提高24%。初孵仔鱼开鳔装置成本低、便于操作等优点,适于大规模工厂化培育生产。
[002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6]本发明是由pvc塑料管组成的具有一个弯度斜边的直角梯形,其弯度由135°弯头连接形成,Pvc塑料管为中空,连接后漂浮于水面。将该装置固定于育苗池中,多孔充气管通过气孔向直角梯形结构内侧斜下45°水面均匀吹气,吹动培育池水体表面的漂浮油膜,油膜通过拢膜连接管的收拢从直角梯形的A区进入B区,在阻膜连接管和拦膜连接管的作用下,油膜聚集在直角梯形的B区,使直角梯形靠近多孔充气管区域水面保持洁净,在多孔充气管的作用下使水中形成洁净大小均匀的小气泡,开鳔期的仔鱼通过吞食洁净的大小均匀的小气泡,使洁净的气体通过鳔管纳入鳔中,提高开鳔率。同时,将吹动培育池水体表面漂浮油膜向直角梯形结构内A区流动富集,然后漂浮油膜通过A区进入B区收集,定期清理A区和B区的漂浮油膜,还能达到清除培育池水体表面油膜的目的。
[0027]实施例2
[0028]图1所示:一种用于初孵仔鱼的开鳔装置,用于工厂化仔鱼开鳔期的育苗池。2011年5月在威海市荣成某牙鲆养殖公司进行生产使用,育苗池规格为4mX6m,面积为24m2。
[0029]开鳔装置具有一个弯度斜边的直角梯形,其弯度由135°弯头形成,直角梯形的底端为A区,直角梯形的顶端为B区,A区跨距L为100cm。它的结构包括主直连接管1、阻膜连接管2、拦膜连接管3、拢膜连接管4、多孔充气管5、90°弯头a、135°弯头b和连接管堵头c组成;其中主直连接管I长100cm`,管壁厚1.2mm,管直径50mm,阻膜连接管2长27cm,管壁厚1.2mm,管直径50mm,拦膜连接管3长30cm,管壁厚1.2mm,管直径50mm,拢膜连接管4长78cm,管壁厚1.2mm,直径50mm,多孔充气管5长I IOcm,管壁厚5mm,直径20mm,气孔6直径0.8mm,气孔间隔为7mm ;主直连接管I 一端利用连接管堵头c堵塞,另一端通过90°弯头a与阻膜连接管2相连,拦膜连接管3 —端通过90°弯头与阻膜连接管2相连,另一端通过135°弯头b与拢膜连接管4相连,135°是开鳔装置的外角,垄膜连接管4另一端利用连接管堵头c堵塞,多孔充气管5固定在主直连接管I和拢膜连接管4上方,多孔充气管的气孔6朝装置内侧斜下45°,多孔充气管5靠近主直连接管I的一端用连接管堵头c堵塞,另一端为充气管连接处d。
[0030]共设置6个试验水泥池,试验动物为未开鳔的初孵牙鲆仔鱼,3个试验组利用本发明进行开鳔,24m2的养殖水泥池内均匀的安装两个本发明的开鳔装置,3个试验组利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微孔气石充气的方式进行开鳔,试验过程中对6个试验组进行统一管理。开鳔期过后,本发明的开鳔装置平均开鳔率为92%,成活率达65%,仔鱼基本无畸形,微孔气石充气组平均开鳔率为58%,成活率为41%,畸形仔鱼较多。
[0031]实践表明:初孵仔鱼开鳔装置能够有效富集水面漂浮油膜、使水体中溶解洁净小气泡,有助于仔鱼开鳔,开鳔率达92%,本发明比利用充气石充气方法的开鳔率提高34%,成活率提高24%,并且该装置给气均匀、便于控制充气量、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适于仔.鱼培育期生产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初孵仔鱼的开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鳔装置具有一个弯度斜边的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底端为一多孔充气管(5),多孔充气管(5)向装置内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初孵仔鱼的开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鳔装置的弯度斜边是由135°弯头(b)连接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初孵仔鱼的开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直连接管(I)、阻膜连接管(2)、拦膜连接管(3)、拢膜连接管(4)、多孔充气管(5)、90°弯头(a)、135°弯头(b)和连接管堵头(c); 所述的主直连接管(I) 一端利用连接管堵头(c)堵塞,另一端通过90°弯头(a)与阻膜连接管(2)相连; 所述的拦膜连接管(3) —端通过90°弯头(a)与阻膜连接管(2)相连,另一端通过135°弯头(b)与拢膜连接管(3)相连,135°是开鳔装置的外角,拢膜连接管(3)另一端利用连接管堵头(C)堵塞; 所述多孔充气管(5)固定在主直连接管(I)和拢膜连接管(3)上方,多孔充气管(5)的气孔朝向装置内水面,多孔充气管(5)靠近主直连接管(I)的一端用连接管堵头(c)堵塞,另一端为充气管连接处(d)。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初孵仔鱼的开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充气管(5)的气孔(6)朝装置内侧斜下45°。
【文档编号】A01K63/04GK103583454SQ201310547190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7日
【发明者】陈贵平, 李彬, 荣小军, 王印庚, 廖梅杰, 张正, 王岚, 吴秉慧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