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甘蔗叶片和叶梢制作鸡腿菇栽培料的方法

文档序号:22271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甘蔗叶片和叶梢制作鸡腿菇栽培料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为一种鸡腿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以甘蔗叶片和叶梢为主要原料,辅以棉籽壳、麸皮、尿素、过磷酸钙、石膏粉等辅料,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本
【发明内容】
还包括该栽培料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是蔗叶、蔗梢经过日光暴晒、尿素水预湿及堆积发酵处理,使粗纤维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有利于鸡腿菇菌丝吸收的简单物质,促进了鸡腿菇菌丝的生长;二是栽培料配比合理,营养均衡,鸡腿菇长势好,产量高,其生物学效率达106.3%-118.2%;三是不仅为甘蔗叶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还为鸡腿菇栽培找到了一种新的基质。
【专利说明】一种利用甘蔗叶片和叶梢制作鸡腿菇栽培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利用甘蔗叶片和叶梢制作鸡腿菇栽培料,包括栽培料的配伍,及该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鸡腿菇,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珍稀食用菌,形似鸡腿,肉质脆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g干菇中含粗蛋白25.4g,脂肪3.3g,总糖58.8g,鸡腿菇中还含多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鸡腿菇又是一种药用真菌,具有助消化,健脾胃,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0003]鸡腿菇属草腐土生菌,抗逆性强。目前它的人工栽培用料主要是棉籽壳、稻草、麦杆等,但随着鸡腿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这些传统的栽培原料日益紧缺,价格持续上涨,因此各生产单位都十分重视物色价廉物美的替代原料。
[0004]我国是甘蔗种植大国,自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甘蔗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世界第三的位置。甘蔗叶片和叶梢是甘蔗收获后的剩余废弃物,甘蔗收获期全部蔗叶、蔗梢干重约为生物产量干重的15%,2008年我国甘蔗叶总产量达1873.8万t。这一庞大的原料资源,其利用率不到20%,现今主要的处理方式是直接田间焚烧,由此带来对环境和安全等方面的诸多隐患。在我国每年都可以看到政府禁止蔗叶田间焚烧的公告。
[0005]据测定,甘蔗叶梢(风干物)含有粗纤维32.45%、粗蛋白7.13%、总糖分(蔗糖、还原糖)32%、矿物质5.42%以及一定数量的脂肪、淀粉、维生素、酶等。甘蔗成熟期叶片氮、磷、钾含量约为1.5%、0.23%和0.55%。蔗梢、蔗叶含有栽培鸡腿菇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可以作为鸡腿燕的栽培原料。·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有如下二方面内容:
1、一种以甘蔗叶片和叶梢为主要原料的鸡腿菇栽培料配伍
2、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鸡腿菇栽培料配伍,有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甘蔗叶(叶片和叶梢)68%-78%,棉籽壳10%-20%,麸皮5%,尿素3%,过磷酸钙2%,石膏粉2%,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
100% ο
[0007]甘蔗叶:甘蔗收获后,收集新鲜的蔗叶、蔗梢,将其暴晒干,贮藏备用。
[0008]麸皮:小麦在加工面粉过程中所分离的麦皮层。麸皮含有丰富的酶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
[0009]尿素:提供氮源。适当的碳氮比例,有助于微生物发酵分解,提高堆料的发酵效果。
[0010]过磷酸钙:是水溶性速效磷肥,提供磷、硫营养成分。
[0011]石膏粉:提供钙质、调节稳定栽培料的酸碱度。[0012]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甘蔗叶预湿:堆料前把甘蔗叶粉碎成2cm-3cm长的小段,用3%的尿素兑水后泼撒到甘蔗叶上,不停的翻拌,等甘蔗叶吃透水后,直接建堆;
②建堆:将甘蔗叶堆成高1.4m-l.5m,宽2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堆积完毕,堆底有少量水渗出时,表明水量最适宜,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建堆前先在底部放两根大竹竿,并每隔2m插一木棍,建好堆后同时抽出大竹竿与木棍,形成上下左右相通的通道,以保证发酵质量);
③翻堆:建堆后,每隔4d翻堆1次,每次翻堆时把旁边的甘蔗叶料翻入堆中心,共翻堆3-4次,时间持续16d-20d,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石膏粉,第二次翻堆时加入过磷酸钙,最后一次翻堆时加入棉籽壳、麸皮,并视堆料的含水量补充水分,终止发酵时,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
[0013]发酵好的栽培料,在铺畦或铺到床架后,须摊晾10h_15h,以散除氨味,然后播种、
覆土栽培。
[0014]本发明以甘蔗叶片和叶梢为主要原料,辅以棉籽壳、麸皮、尿素、过磷酸钙、石膏粉等辅料,制作鸡腿菇栽培料。其优点在于:一是蔗叶、蔗梢经过日光暴晒、尿素水预湿及堆积发酵处理,使粗纤维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有利于鸡腿菇菌丝吸收的简单物质,促进了鸡腿菇菌丝的生长;二是栽培料配比合理,营养均衡,鸡腿菇长势好,产量高,其生物学效率达106.3%-118.2% ;三是不仅为甘蔗叶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还为鸡腿菇栽培找到了一种新的基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方式1:本实施例中鸡腿菇栽培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甘蔗叶(叶片和叶梢)68%,棉籽壳20%,麸皮5%,尿素3%,过磷酸钙2%,石膏粉2%,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ο
[0016]制作方法:
①甘蔗叶预湿:堆料前把甘蔗叶粉碎成2cm-3cm长的碎片,用3%的尿素兑水后泼撒到甘蔗叶上,不停的翻拌,等甘蔗叶吃透水后,直接建堆;
②建堆:将甘蔗叶堆成高1.4m,宽2m的梯形堆,堆积完毕,堆底有少量水渗出,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建堆前先在底部放两根大竹竿,并每隔2m插一木棍,建好堆后同时抽出大竹竿与木棍,形成上下左右相通的通道,以保证发酵质量);
③翻堆:建堆后,每隔4d翻堆I次,每次翻堆时把旁边的甘蔗叶料翻入堆中心,共翻堆3次,时间持续16d,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石膏粉,第二次翻堆时加入过磷酸钙,最后一次翻堆时加入棉籽壳、麸皮,并视堆料的含水量补充水分,终止发酵时,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
[0017]发酵好的栽培料,在铺畦摊晾15h后,然后播种、覆土栽培。鸡腿菇的生物学效率达 118.2%ο
[0018]方式2:本实施例中鸡腿菇栽培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甘蔗叶(叶片和叶梢)73%,棉籽壳15%,麸皮5%,尿素3%,过磷酸钙2%,石膏粉2%,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制作方法参考方式1。鸡腿菇的生物学效率达113.9%。[0019]方式3:本实施例中鸡腿菇栽培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甘蔗叶(叶片和叶梢)78%,棉籽壳10%,麸皮5%,尿素3%,过磷酸钙2%,石膏粉2%,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制作方法参考方式I。鸡腿菇的生物学效率达106.3%。
[0020]表不同方式的栽培料对鸡腿菇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鸡腿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含有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甘蔗叶(叶片和叶梢)68%-78%,棉籽壳10%-20%,麸皮5%,尿素3%,过磷酸钙2%,石膏粉2%,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鸡腿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蔗叶是甘蔗收获时,剥下的叶片,割下的叶梢,经暴晒干,贮藏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鸡腿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麸皮为小麦在加工面粉过程中所分离的麦皮层。
4.一种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鸡腿燕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甘蔗叶预湿:堆料前把甘蔗叶粉碎成2cm-3cm长的小段,用3%的尿素兑水后泼撒到甘蔗叶上,不停的翻拌,等甘蔗叶吃透水后,直接建堆; ②建堆:将甘蔗叶堆成高1.4m-l.5m,宽2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堆积完毕,堆底有少量水渗出时,表明水量最适宜,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建堆前先在底部放两根大竹竿,并每隔2m插一木棍,建好堆后同时抽出大竹竿与木棍,形成上下左右相通的通道,以保证发酵质量); ③翻堆:建堆后,每隔4d翻堆I次,每次翻堆时把旁边的甘蔗叶料翻入堆中心,共翻堆3-4次,时间持续16d-20d,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石膏粉,第二次翻堆时加入过磷酸钙,最后一次翻堆时加入棉籽壳、麸皮,并视堆料的含水量补充水分,终止发酵时,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
5.利用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鸡 腿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发酵好的栽培料,在铺畦或铺到床架后,须摊晾10h-15h,以散除氨味,然后播种、覆土栽培。
【文档编号】C05F17/00GK103539506SQ201310550862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9日
【发明者】邬方成 申请人:邬方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