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41阅读:1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按照本发明处方方案的设计,其特征在于A剂与B剂共用,以A剂中安息香酸或其钠盐、碧秀丹(氯溴异氰尿酸)、1-溴-3-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1,3-二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所组成为主药;B剂以磷酸三钠、碳酸氢钠及碳酸氢钾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为协同增效剂,两剂共用,处于碱性条件下使用,增强对本发明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主要有效成分的协同发挥,从而提高本发明最大药效作用,杀菌范围更广谱、腐蚀性更低、性能稳定、不污染环境、高效快速、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以及该消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本发明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可以应用于所有桑蚕养殖业,也可以应用于各种动物养殖场等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或者空间,同时也包括环境保护领域和农业种植业领域使用。
[0002]背景及技术
[0003]蚕病是影响蚕茧质量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尤其在蚕区比较集中的地区,由于养蚕量的逐年增多和批次过密,蚕病的大面积发生也日趋频繁起来。很多蚕农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不能严格遵守基本的消毒制度和程序,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消毒方法和对蚕药的基本认识,消毒过程随机而定,消毒药品盲目配制,并且消毒次数少,用药、消毒、防病意识没有贯穿整个养蚕过程,造成了养蚕空间及环境的病原积累,造成蚕病频发而导致的产量大幅度减产。不仅给蚕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更是影响了整个蚕丝行业的健康发展。
[0004]现有蚕用消毒剂的种类、特征及其作用机理:
[0005]根据有关文献及生产实践,蚕病种类繁多,市场上推广使用的消毒剂种类也很多。不同品种针对不同病原及不同的使用条件和施药方法,以国家农业部蚕药目录和药品许可代码中所列目录。可将一般蚕用消毒剂分为含氯消毒剂、醛类消毒剂、表面活性剂、含硫消毒剂、石灰等。以下简单介绍各类型消毒剂的特征及作用机理。
[0006]1、含氯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制剂(如次氯酸钠、漂白粉、漂白精等)和有机氯制剂(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和氯铵T等)。含氯消毒剂是广谱消毒剂,对大多数蚕病病原都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是目前应用最广、种类最多的一类消毒剂。对病毒、细菌、真菌和微粒子孢子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均有较强的杀灭能力。含氯消毒剂以次氯酸形式发挥杀菌作用,消毒作用的强弱与次氯酸浓度有关,通常有效氯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但有效氯浓度与消毒效果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正比关系。PH值越低,酸度越大,未分解的次氯酸越多,杀菌作用越强;随PH值上升,越来越多的次氯酸分解成氢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而失去杀菌作用。温度对消毒效果也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能增强消毒作用,但温度升高时,次氯酸分解挥发速度也加快,从而降低消毒效率。
[0007]含氯消毒剂的不足之处是,消毒效果受有效氯浓度、酸碱度、时间、温度和水中有机物浓度等影响。易受有机物与酸碱度的影响,有机物会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消毒效果。对金属器具、棉质物品等有腐蚀作用,个别种类稳定性差、易分解失效。
[0008]2、醛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主要有甲醛、戊二醛及其复配产品,主要包括以甲醛为有效成分的福尔马林甲醛水溶液,以聚甲醛为主要成分的毒消散及防病I号、戊二醛及其复配产品等。
[0009]醛类消毒剂对几乎所有病原微生物都具有较强的杀灭能力,包括对芽孢的杀灭,其杀菌作用不受有机物的影响,对金属、颜料、纤维均无腐蚀作用。醛类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多用作气体熏蒸消毒,可将细微孔隙中的病原微生物杀灭,气态后的醛类消毒剂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杀菌作用增强。
[0010]醛类消毒剂的缺点是易挥发,使用过程中有效浓度下降快,对人及动物的皮肤、眼睛、粘膜有刺激性,有些产品不能与碱性产品混用。
[0011]3、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四大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杀菌作用,但去污能力较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帮助去除物体表面沾染的微生物,但杀菌作用较弱,只具轻度抑菌作用,并与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拮抗作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受PH值影响,在水中不电离,具有良好的去污和去表面沾染微生物的功能。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兼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去垢能力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杀菌作用:目前用于蚕业消毒药品主要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如洁尔灭、新洁尔灭、蚕康宁等。表面活性剂对皮肤、粘膜无刺激,腐蚀性低。 但此类消毒剂杀菌谱窄,灭菌浓度要求较高,只对家蚕的病原细菌、真菌有一定的杀灭效果,对其它大多数病原微生物都基本无效,对细菌芽胞几乎不能杀灭。与其他消毒剂配合使用(如石灰浆混合液),可提高消毒效果。
[0012]表面活性剂消毒剂的不足:对机物的存在、溶液的酸碱度均可降低其杀菌效果,PH值越低,杀菌所需浓度就越高。对配制消毒剂溶液用水的硬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同时拮抗物质的存在也可降低其杀菌能力。
[0013]4、含硫消毒剂:含硫消毒剂主要指硫磺及硫的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含硫消毒剂的杀菌成分是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同其它气体消毒剂一样,具有很强的弥散性,能渗入细微的缝隙,达到不留死角的效果。但其杀菌范围较窄,仅对真菌和壁虱有效,对其它病原菌效果不大,并且要求在密闭性的环境下、有较高的湿度和温度的情况下才能有效。
[0014]5、石灰:石灰是常见的建筑原料,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是消毒杀菌的有效成分。石灰的强碱性可使病毒多角体外壳迅速溶解,使病毒粒子裸露易被杀死,因此,对家蚕的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都具有预防和控制的作用,但单独使用对其它病原微生物作用不大。在水中溶解度低,故澄清石灰水消毒效果远不如石灰浆强。石灰能与其它有些药物混合使用,以拓宽杀菌谱,提高消毒效果。
[0015]石灰的不足:生石灰吸收空气中水分后,就失去消毒作用。在用新鲜石灰桨粉刷蚕室及四壁时,必须加大用灰量,一般需要15% -20%的石灰用量,不仅浪费,而且对环境也造成污染。
[0016]基于以上各蚕药的不足,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蚕病病源,研发了不同的蚕药,这些蚕药在广大的养蚕业地区得到了推广应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0017]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养蚕区发展了越来越多的规模化养蚕业,由于区域集中、规模增大、批次过密,因此给蚕病的大面积发生也造成可能。再加之蚕农没有严格的基本消毒制度和程序,消毒过程随机而定,对药品盲目配制;更由于现有蚕药的性能、配药方法跟不上规模化、集约化、密集化的产业发展需要,因此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0018]蚕药的现代发展趋势,必须应该回应养蚕业规模化、集约化、密集化的产业发展需要,同时更加注重对环境的友好,对养蚕人和蚕体的毒性于刺激性、腐蚀性要更加安全。
[0019]回顾已有蚕药技术发展路线,对本专利蚕药处方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0020]已有专利CN200610042500.7报道了一种养蚕消毒液,该消毒液是由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苯扎溴胺、聚乙氧烯羧基胍及乙醇经加温、溶解、混合、冷却等工艺制成。正如发明人说,以上各药品均为中、低效消毒剂,属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发明人将以上原药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复方后,期望通过各药的协同作用杀死细菌芽孢。该发明专利只提到对细菌芽孢的杀灭,并没有涉及到对其他病毒的杀灭,从该专利复方成分分析,其对病毒的效果不可能有特别的效果,而养蚕业中两个病原体NPV和CPV病毒是困扰蚕农的主要问题,蚕农们希望一种蚕药最好能够解决更多的消毒问题。
[0021]已有专利CN96116140.X,发明了一种蚕用消毒剂,该消毒剂以辅剂与主剂构成一种处方,辅剂主要是以多聚甲醛配以主剂包含十二烷基苯磺酸及氯化磷酸三钠,将十二烷基苯磺酸及氯化磷酸三钠搅拌均匀后与多聚甲醛分别包装,然后一起装入同一袋中即构成该专利处方的全部体系。处方中十二烷基苯磺酸(C18H3tlO3S),简称(LAS),也叫做直链烷基苯、十二烷基苯磺酸,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LAS具有环境的持久作用,据报道动物摄入后表现为血液中胆固醇增高,摄入量为0.25~50mg/kg时,血液中胆固醇平均提高22~48%,据认为是由于LAS的存在有利于小肠对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率、提高血浆阻留胆固醇的能力和加快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速度。有报道表明,LAS能刺激体重增加,可引起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的变化。关于该专利中的辅剂——多聚甲醛,人们都知道醛类消毒剂的缺点是易挥发,使用过程中有效浓度下降快,对人及动物的皮肤、眼睛、粘膜有刺激性,有些产品不能与碱性产品混用等局限性。
[0022]发明专利CN200410065225.1,涉及蚕用消毒剂。该专利的特点是:配方中包括二氧化氯、十六烷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本发明消毒剂所使用的主剂是二氧化氯,该药的适宜使用PH值范围最好在 较低的区间,而杀灭养蚕业中两个主要病原体NPV和CPV病毒的适宜PH值范围在比较高的区间。
[0023]现有的蚕用消毒剂,大多主要以有机、无机氯系原料药为主要成分,确在强碱性条件下使用。由于一般有机、无机氯系消毒剂在强碱性条件下有效氯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造成现在的蚕业养殖者以1%的大使用量进行配制消毒剂,不仅成本高、工作量大,而且污染环境;实际上一般的氯系消毒剂均适合于在偏酸的条件下发挥作用,在偏酸的溶液里其有效的次氯酸才能更好地释放,发挥出最大的杀菌消毒效果。上述已经论及,含氯消毒剂以次氯酸形式发挥杀菌作用,消毒作用的强弱与次氯酸浓度有关,通常有效氯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但有效氯浓度与消毒效果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正比关系。PH值越低,酸度越大,未分解的次氯酸越多,杀菌作用越强;随PH值上升,越来越多的次氯酸分解成氢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而失去杀菌作用。但是这个特点恰恰不适用于养蚕业,因为养蚕业中的病毒必须在强碱性条件下才能够彻底杀灭,如果为了用氯系消毒剂在养蚕业上应用,只能以牺牲有效氯为代价,采用高浓度。
[0024]所以,现代蚕药的开发研究,必须要满足现代养蚕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适用于对规模化、集约化、大密度蚕桑生产中的蚕室、蚕具、养蚕环境以及桑叶叶面的消毒处理,将所有这些环境中的传染性疾病及传染性病毒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有效地防疫各种蚕病的发生和流行,同时还要具备安全、高效、快速、无毒副作用、广谱、经济性、使用方便等现代养蚕业的需要。
[0025]本发明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特征在于A剂与B剂共用,以A剂为主药,B剂为协同增效剂,两剂共用,使本发明的杀菌范围更加广谱,腐蚀性更低,完全在碱性条件下使用,其目的就在于满足上述消毒剂存在的不足,迎合现代养蚕业的实际需要,克服已有消毒剂的缺陷,提供一种适宜于大面积集约化、高密度的现代养蚕业的消毒技术,安全无刺激性、消毒范围广谱全面、配制方法简单、不污染环境、高效快速、无毒副作用的更加适合于养蚕业消毒特点的新一代消毒剂。

【发明内容】
[0026]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按照本发明处方方案的设计,主要是针对上述已公开的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其特征在于A剂与B剂共用,以A剂为主药,B剂为协同增效剂,两剂共用,使本发明的杀菌范围更加广谱,腐蚀性更低,主要体现在为了提高本发明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处方设计原则是安全无刺激性、消毒范围广谱全面、配制方法简单、性能稳定、不污染环境、高效快速、无毒副作用的新一代消毒剂。
[0027]本发明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由A剂和B剂两大部分构成。
[0028]其中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A剂中包括安息香酸或其钠盐、碧秀丹(氯溴异氰尿酸)、1_溴_3_氯-5, 5- 二甲基乙内酸服、1,3— 二溴-5, 5- 二甲基海因、1,3- 二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所组成。1,3_ 二溴-5,5-二甲基海因,又称1,3_ 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1,3-二溴-5,5-二甲基-2,4-咪唑烷二酮等,是二甲基乙内酰脲的一种卤化衍生物,对细菌、真菌、病毒具有广谱的杀灭作用。
[0029]所述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A剂中的安息香酸或其钠盐,是指其钠盐苯甲酸钠。苯甲酸钠无毒性,安全性能好,能增强碧秀丹(氯溴异氰尿酸)、1-溴-3-氯_5,5-二甲基乙内酸服、13-2- 二溴-5, 5- 二甲基海因、1,3- 二氯-5, 5- 二甲基乙内酸服的抑菌力,苯甲酸钠是一种金属缓蚀剂,其水溶液呈碱性,能降低消毒液的氧化电位而起缓蚀剂作用。
[0030]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中B剂是复合增效剂,所谓复合增效剂,在本发明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中主要是以磷酸三钠、碳酸氢钠及碳酸氢钾组成。
[0031]技术方案实现
[0032]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按照本发明处方方案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但本发明的实际使用并不局限于下述比例):
[0033]基于A、B两剂的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中,所述A剂中含有包括安息香酸或其钠盐、碧秀丹(氯溴异氰尿酸)、1-溴-3-氯_5,5- 二甲基乙内酰脲、1,3— 二溴-5,5-二甲基海因、1,3-二氯_5,5-二甲基乙内酰脲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所组成。
[0034]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所述B剂为复合增效剂,所谓复合增效剂,主要是以磷酸三钠、碳酸氢钠及碳酸氢钾的混合物或其中的一种组成。
[0035]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所述A剂中任一项所述特征,有下述重量分数的物质组成:安息香酸或其钠盐2-6 %,碧秀丹(氯溴异氰尿酸)6-65 %,1-溴-3-氯-5,5- 二甲基乙内酸服5-65%, I, 3— 二漠_5,5- 二甲基海因9-95% ,1,3- 二氣-5, 5- 二甲基乙内酰脲5-65% ;上述重量分数的物质也可以由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组成。
[0036]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所述B剂中为下述重量分数的物质组成:磷酸三钠25-95%、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两者以1:1混合或其中的一种组成,其比例为占B剂总比例的10-45%,也可以是两项或者其中的任意一项与磷酸三钠配伍。
[0037]—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的用途范围,适宜于所有桑蚕养殖业领域,包括规模化、集约化、大密度养蚕及家庭养蚕户,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各种动物养殖场等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或者空间,其中也包括环境保护领域和农业种植业(包括桑叶种植业)领域中应用。[0038]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39]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按照本发明处方方案的设计,其特征在于A剂与B剂共用,以A剂为主药,B剂为协同增效剂,两剂共用,使本发明的杀菌范围更加广谱,腐蚀性更低。主剂A剂采用非氯系消毒剂原药,从而避免了已有的蚕用消毒剂主要以氯系原药为主要成分,确又在强碱性条件下使用的尴尬,因为在强碱性条件下有效氯实际上被白白的浪费了。而本发明中避免采用氯系原料,同时以添加增效剂的方式,能够增强对本发明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本发明的最大药效作用。
[0040]上述已有论及,现有的蚕用消毒剂主要以如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等有机、无机氯系原药为主要成分,确又不得不在强碱性条件下使用的尴尬局面。由于一般有机、无机氯系消毒剂在强碱性条件下有效氯是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因此造成现在的蚕业养殖者以1%的大使用量进行配制消毒剂,不仅成本高、工作量大,而且污染环境;而氯系消毒剂一般在中性偏酸条件下更加有效,实际上一般的氯系消毒剂均适合于在偏酸的条件下发挥作用,在偏酸的溶液里其有效的次氯酸才能更好地释放,发挥出最大的杀菌消毒效果。但是这个特点恰恰不适合于养蚕业,因为养蚕业中的病毒必须在强碱性条件下才能够彻底杀灭。如果为了使氯系消毒剂在养蚕业上应用,就只能以牺牲有效氯为代价,采用高浓度,既浪费又污染环境,增加使用成本和劳动强度。 [0041]本发明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满足了养蚕业消毒特点,迎合了现代养蚕业的实际需要,克服了已有蚕业领域消毒剂的缺陷,提供出一种适宜于大面积集约化、高密度的现代养蚕业的消毒技术,安全无刺激性、消毒范围广谱全面、配制方法简单、不污染环境、高效快速、对蚕体蚕座及养蚕环境、桑叶的细菌、真菌、病毒具有广谱的杀灭、无毒副作用,是更加适合于养蚕业消毒特点的新一代消毒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中的各组分的份数均为百分比(但本发明的实际使用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比例)。
[0043]实施例1:
[0044]—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中A剂:安息香酸或其钠盐I %,碧秀丹(氯溴异氰1尿酸)11 %,1_漠_3_氣-5, 5_二甲基乙内酸服23%, I, 3— 二漠-5, 5-二甲基海因40%,1,3-二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25%,先将以上原料分别置于六十五度恒温干燥箱干燥6小时,取出,分别按处方比例称量,依次加入旋转着的不锈钢搅拌釜内混合50分钟后以每代50克分装。
[0045]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中B剂:磷酸三钠50%,碳酸氢钠30%,碳酸氢钾20%,先将以上原料分别置于六十五度恒温干燥箱干燥6小时,取出,分别按处方比例称量,依次加入旋转着的不锈钢搅拌釜内混合50分钟后以每代500克分装。
[0046]使用时,将上述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中的A剂,以1000倍比例溶于50升自来水中,搅拌10分钟均匀后加入B剂,再搅拌10分钟均匀后即为使用浓度的消毒剂(但本发明的实际使用浓度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比例)。
[0047]实施例2:
[0048]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中A剂:安息香酸或其钠盐I %,碧秀丹(氯溴异氰尿酸)10%,1,3— 二溴-5,5- 二甲基海因59%,1,3- 二氯-5,5- 二甲基乙内酰脲30%,先将以上原料分别置于六十五度恒温干燥箱干燥6小时,取出,分别按处方比例称量,依次加入旋转着的不锈钢搅拌釜内混合50分钟后以每代50克分装。
[0049]—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中B剂:磷酸三钠65%,碳酸氢钠35%,先将以上原料分别置于六十五度恒温干燥箱干燥6小时,取出,分别按处方比例称量,依次加入旋转着的不锈钢搅拌釜内混合50分钟后以每代500克分装。
[0050]使用时,将上述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中的A剂以1000倍比例溶于50升自来水中,搅拌10分钟均匀后加入B剂,再搅拌10分钟均匀后即为使用浓度的消毒剂(但本发明的实际使用浓度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比例)。
[0051]实施例3:
[0052]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中A剂:安息香酸或其钠盐I %,1-溴-3-氯-5,5- 二甲基乙内酰脲54 %,1,3— 二溴-5,5- 二甲基海因50 %,先将以上原料分别置于六十五度恒温干燥箱干燥6小时,取出,分别按处方比例称量,依次加入旋转着的不锈钢搅拌釜内混合50分钟后以每代50克分装。
[0053]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中B剂:磷酸三钠80%,碳酸氢钾20%,先将以上原料分别置于六十五度恒温干燥箱干燥6小时,取出,分别按处方比例称量,依次加入旋转着的不锈钢搅拌釜内混合50分钟后以每代500克分装。
[0054]使用时,将上述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中的A剂以1000倍比例溶于50升自来水中,搅拌10分钟均匀后加入B剂,再搅拌10分钟均匀后即为使用浓度的消毒剂(但本发明的实际使用浓度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比例)。
[0055]实施例4:
[0056]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中A剂:安息香酸或其钠盐I %,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74%,I,3-二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25 %,先将以上原料分别置于六十五度恒温干燥箱干燥6小时,取出,分别按处方比例称量,依次加入旋转着的不锈钢搅拌釜内混合50分钟后以每代50克分装。
[0057]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中B剂:磷酸三钠80%,碳酸氢钠10%,碳酸氢钾10%,先将以上原料分别置于六十五度恒温干燥箱干燥6小时,取出,分别按处方比例称量,依次加入旋转着的不锈钢搅拌釜内混合50分钟后以每代500克分装。
[0058]使用时,将上述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中的A剂以1000倍比例溶于50升自来水中,搅拌10分钟均匀后加入B剂,再搅拌10分钟均匀后即为使用浓度的消毒剂(但本发明的实际使用浓度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比例)。
[0059]实施例5:
[0060]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中A剂:安息香酸或其钠盐I %,碧秀丹(氯溴异氰尿酸)9 %,I,3—二溴-5,5-二甲基海因90 %,先将以上原料分别置于六十五度恒温干燥箱干燥6小时,取出,分别按处方比例称量,依次加入旋转着的不锈钢搅拌釜内混合50分钟后以每代50克分装。
[0061]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中B剂:磷酸三钠90%,碳酸氢钠5%,碳酸氢钾5%,先将以上原料分别置于六十五度恒温干燥箱干燥6小时,取出,分别按处方比例称量,依次加入旋转着的不锈钢搅拌釜内混合50分钟后以每代500克分装。[0062]使用时,将上述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中的A剂以1000倍比例溶于50升自来水中,搅拌10分钟均匀后加入B剂,再搅拌10分钟均匀后即为使用浓度的消毒剂(但本发明的实际使用浓度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比例)。
[0063]实施例6:
[0064]—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中A剂:安息香酸或其钠盐6%, 1,3—二溴-5,5- 二甲基海因94%,先将以上原料分别置于六十五度恒温干燥箱干燥6小时,取出,分别按处方比例称量,依次加入旋转着的不锈钢搅拌釜内混合50分钟后以每代50克分装。
[0065]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中B剂:磷酸三钠100%,先将以上原料分别置于六十五度恒温干燥箱干燥6小时,取出,分别按处方比例称量,依次加入旋转着的不锈钢搅拌釜内混合50分钟后以每代500克分装。
[0066]使用时,将上述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中的A剂,以1000倍比例溶于50升自来水中,搅拌10分钟均匀后加入B剂,再搅拌10分钟均匀后即为使用浓度的消毒剂(但本发明的实际使用浓度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比例)。
[0067]以上所述的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现场使用时主要是以纯净的自来水配置即可,现用现配置。
[0068]以上所述的本专利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的用途范围,可以是所有桑蚕养殖业的各个需要消毒的生产环节,包括桑叶、蚕体、蚕座、地面、墙壁、养蚕废弃物等消毒,也可以在其他各种动物养殖场、水产业等用于消毒的场所,也包括环境保护领域和农业种植业领域、包括桑叶种植业使用。
[0069]以本发明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中6个配比处方,其1000倍消毒液体的杀灭病毒效果是一样的,以下是以本发明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1000倍消毒液体杀灭NPV和N.b的试验:
[0070]作用浓度:使用浓度(1/1000液)。
[0071]病原:(I)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NPV):以血液型脓病病蚕的血液作为病原样品;
(2)家蚕微粒子孢子(N.b):以适量纯化孢子液离心,去掉上清,加入正常蚕体血液,配置成IXlO8个孢子/mL。
[0072]试验方法:
[0073]采用玻璃片载体法,分别取0.2mL NPV病原样品和微粒子孢子样品滴在载玻片上,均匀涂抹成1.5 X 1.5cm,阴干,分别放入消毒液中,静置相应时间(2min、4min、6min、8min)后,取出载破片,用无菌水冲洗掉消毒液,再分别用0.2mL无菌水洗出菌面,涂布在等量桑叶片上添食2龄起蚕(每区30头蚕),12h后改用普通桑叶饲养,同时设清水处理病原作为阳性对照。NPV病原舔食区饲养4天开始调查发病率,微粒子孢子舔食区饲养家蚕到5龄起蚕(约12d),然后逐头镜检,调查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率。即可调查出消毒剂杀灭NPV和微粒子孢子的效果
[0074]
【权利要求】
1.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特征在于A剂由包括安息香酸或其钠盐、碧秀丹(氯溴异氰尿酸)、1-溴-3-氯_5,5- 二甲基乙内酰脲、I,3— 二溴-5,5- 二甲基海因、I,3- 二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所组成,其中B剂包括由磷酸三钠、碳酸氢钠及碳酸氢钾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中A剂含有安息香酸或其钠盐,以降低本发明消毒剂使用浓度的腐蚀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中,所述A剂中安息香酸或其钠盐的重量分数在2-6%。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中,所述A剂中任一项所述特征有下述重量分数的物质组成:安息香酸或其钠盐2-6%,碧秀丹(氯溴异氰尿酸)6-65 %,1-溴-3-氯-5,5- 二甲基乙内酰脲5-65 %,1,3— 二溴-5,5- 二甲基海因9-95%, 1,3- 二氯_5,5- 二甲基乙内酰脲5-65% ;上述重量分数的物质也可以由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所述B剂中任一项所述特征以下述重量分数的物质组成:磷酸三钠20-100%,碳酸氢钠9-25%,碳酸氢钾8-35%。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所述A剂与B剂以质量比为I: 13以内的比例混合使用,尤其是质量比为50: 530以内的比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其中,根据使用要求,所述消毒剂的PH值在9-12之间调整,特别为9-11.6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一种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所述任何一项杀灭桑蚕病毒的消毒剂的用途,可以应用于所有桑蚕养殖业,也可以应用于各种动物养殖场、水产业等需要消毒的场所,同时也包括环境保护领域和农业种植业领域使用,也包括桑叶种植业。
【文档编号】A01N37/10GK103636677SQ201310713444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莫海仪, 李公, 朱方容, 黄旭华, 李济锋 申请人:莫海仪, 李公, 李济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