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雾的扦插嫁接繁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莲雾的扦插嫁接繁殖方法,该法在莲雾扦插育苗的基础上,结合种间嫁接,使用蒲桃实生苗为嫁接砧木进行靠接,通过莲雾扦插育苗、蒲桃砧木培育、种间靠接以及后续管理等步骤,实现了高效繁殖莲雾苗木。该法靠接为1株莲雾扦插苗对应1株蒲桃砧木苗,同时生产莲雾扦插苗和嫁接苗,靠接完成后可获得2株莲雾容器苗,其中1株为高度40~50cm的二年生扦插苗,1株为高度30~45cm的一年生嫁接苗。与单独使用扦插育苗或传统嫁接育苗方法相比,本发明的种苗繁殖效率可提高一倍以上,具有嫁接成活率高(达100%)、苗木质量优良、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专利说明】莲雾的扦插嫁接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木本植物嫁接繁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莲雾的扦插嫁接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莲雾(Syzygium samarangense Merr.&Perry)又名洋蒲桃、金山蒲桃,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热带常绿乔木,原产于马来西亚及印度。莲雾树姿优美,枝叶繁茂,花形美丽,果色鲜艳,开花期和挂果期长,观赏价值较高,是庭院绿化与小区绿化的优良树种。莲雾优良品种的生长速度快,结果早,产量高,果实品质好、营养丰富,也是著名的热带水果。我国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均有栽培,其中以台湾地区栽培面积最大。
[0003]莲雾可用播种、扦插、高压和嫁接等方法繁殖,优良品种常采用嫁接、扦插等方法进行无性繁殖。扦插繁殖时,一般选择5年生以上的莲雾成龄果树,采用绿枝、半木质化枝条及一年生成熟枝条扦插,生根率可达60~80%。嫁接繁殖时,接穗多采自产量高、果实品质好的优良母株,砧木可用莲雾实生苗及同属植物蒲桃、乌墨等,常用切接、腹接等方法,嫁接成活率一般约为50~80%。以莲雾实生苗作为砧木,亲和性好,嫁接成活率最高可达90%。但莲雾栽培群体小,种子少,砧木产量较低,难以满足生产需求。蒲桃(Syzygiumjambos(L.) Alston)为莲雾同属植物,华南地区野生植株数量较大,植株种子数量较多。以蒲桃作为莲雾的砧木,现有嫁接方法以小芽切接法为好,成活率可达62%。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繁殖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的莲雾的扦插嫁接繁殖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莲雾的扦插嫁接繁殖方法,在莲雾扦插育苗的基础上,结合种间嫁接,使用蒲桃实生苗为嫁接砧木进行靠接。
[0006]上述莲雾的扦插嫁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I)莲雾扦插育苗:5~6月,选择莲雾的半木质化枝条,剪成长20~25cm的插穗,插穗带3~4个饱满芽,上端保留I~2片完整叶片;配制浓度为300~500mg / L的GGR-6号生根粉水溶液,按溶液质量的1.0~1.5倍加入滑石粉,调成糊状;插穗基部2~3cm处蘸上GGR-6号生根粉糊状物,插入8 X 20cm营养袋中,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3 ;扦插基质按体积比由9份黄心土、1份河沙混合配制;扦插后正常管理,扦插次年的小苗用作靠接接穗;
[0008](2)蒲桃砧木培育:3~4月,从苗圃中挖取高80~100cm、地径0.6~1.0cm的蒲桃实生苗,移植入15X20cm营养袋中;移栽基质按体积比由8份肥沃表土、2份草木灰混合配制;蒲桃实生苗移植后3~4个月作为靠接砧木;
[0009](3)靠接:蒲桃砧木的靠接部位在距离苗木基部20~30cm处,莲雾扦插苗的靠接部位在距离苗木基部40~50cm处;7~8月,把一年生莲雾扦插苗营养袋放置在当年移植的蒲桃砧木苗营养袋上;在两者枝条完全木质化、高度一致的部位,各削出一个靠接斜口,接口长5~7cm、深及木质部;使莲雾扦插苗和蒲桃砧木的切口对齐,对准形成层使其互相接合,使用塑料带绑扎嫁接口 ;嫁接后适度遮阴,注意保湿,及时抹除砧蘖;
[0010](4)后续管理:靠接后40~45天,在接合处隆起时,将莲雾扦插苗自接合部下方剪断,将蒲桃砧木自接合部上方剪去;修剪接穗尾部枝叶,保留10~15cm长枝条和3~4对叶片;适时解除接口处的绑扎带;已剪除主干顶部的莲雾扦插苗,正常管理,注意培育新生主枝。
[0011 ] 靠接为I株莲雾扦插苗对应I株蒲桃砧木苗。
[0012]针对目前莲雾嫁接繁殖中莲雾砧木产量低而蒲桃砧木嫁接成活率低的问题,发明人建立了一种莲雾的扦插嫁接繁殖方法,该法在莲雾扦插育苗的基础上,结合种间嫁接,使用蒲桃实生苗为嫁接砧木进行靠接,通过莲雾扦插育苗、蒲桃砧木培育、种间靠接以及后续管理等步骤,实现了高效繁殖莲雾苗木。该法靠接为I株莲雾扦插苗对应I株蒲桃砧木苗,同时生产莲雾扦插苗和嫁接苗,靠接完成后可获得2株莲雾容器苗,其中I株为高度40~50cm的二年生扦插苗,I株为高度30~45cm的一年生嫁接苗。
[0013]与单独使用扦插育苗或传统嫁接育苗方法相比,本发明的种苗繁殖效率可提高一倍以上,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0014](I)节约繁殖材料,显著提高繁殖效率。单独使用扦插方法育苗,按照70%扦插成活率计算,经过I年时间,100段插条只能获得70株扦插苗;单独采用传统方法嫁接,蒲桃砧木培育和嫁接苗培育共需要2年,按照60%嫁接成活率计算,100段接穗只能获得60株嫁接苗。经过2年时间,传统方法使用 200份莲雾繁殖材料累计可获得70株二年生扦插苗和60株一年生嫁接苗。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100份繁殖材料第I年可获得70株莲雾扦插苗,第2年不需新增繁殖材料,即可新增70株莲雾嫁接苗。经过2年时间,本发明使用100份繁殖材料累计可生产70株二年生扦插苗和70株一年生嫁接苗。
[0015](2)苗木质量优于传统育苗方法,符合生产要求。按照丰产栽培技术要求,莲雾宜采用多干式、开张形整枝方法,在离地面40-60厘米处剪去主干上端,选留3~4条抽出的新枝,培养成为主枝。本发明所获得的二年生扦插苗为苗高40~50cm的去顶苗,符合莲雾整形修剪要求;所获得的I年生嫁接苗为苗高30~45cm的嫁接苗,接穗木质化程度高于传统嫁接方法,略生长后即可进入整形阶段。
[0016](3)经济效益显著。二年生莲雾优良品种扦插苗价格约为20元/株,一年生莲雾优良品种嫁接苗价格约为15元/株。传统方法使用200份莲雾繁殖材料,经过2年时间可生产70株二年生扦插苗和60株一年生嫁接苗,总产值约为2300元;本发明仅使用100份繁殖材料,经过2年时间即可生产70株二年生扦插苗和70株一年生嫁接苗,总产值约为2450元,已超出传统方法使用200份繁殖材料的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莲雾的扦插嫁接繁殖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其中,GGR-6号生根粉糊状物按以下操作制备:配制浓度为300~500mg / L的GGR-6号生根粉水溶液,按溶液质量的1.0~1.5倍加入滑石粉,调成糊状。
[0019]靠接法按以下操作进行:I株莲雾扦插苗对应I株蒲桃砧木苗;蒲桃砧木的靠接部位在距离苗木基部20~30cm处,莲雾扦插苗的靠接部位在距离苗木基部40~50cm处;7~8月,把一年生莲雾扦插苗营养袋放置在当年移植的蒲桃砧木苗营养袋上;在两者枝条完全木质化、高度一致的部位,各削出一个靠接斜口,接口长5~7cm、深及木质部;使莲雾扦插苗和蒲桃砧木的切口对齐,对准形成层使其互相接合,使用塑料带绑扎嫁接口 ;嫁接后适度遮阴,注意保湿,及时抹除砧蘖。
[0020]实施例1
[0021]2010年5月5日,在五年生结果母株上,剪取莲雾半木质化枝条,剪成长20~25cm、带3个芽、上端留I片完整叶片的插穗,插穗的下端长约2cm蘸上GGR-6号生根粉糊状物,插入8 X 20cm塑料营养袋中,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3,基质用90%黄心土与10%河沙混合配制,正常管理,扦插100株,生根成活77株,成活率77%。2011年3月12日,从苗圃带土团移栽高80~100cm、地径0.6~Icm的蒲桃小苗,移入15 X 20cm塑料营养袋,移栽基质由80%肥沃表土、20%草木灰混合配制。2011年7月13日下午,对莲雾扦插苗与蒲桃砧木进行嫁接,用靠接法嫁接77株。2012年8月26日,嫁接44天后进行检查,嫁接接合处明显隆起,表明切口接合处愈合良好,在接合处剪去砧木上部和接穗下部;修剪接穗尾部枝叶,保留10~15cm长枝条和3~4对叶片;剪站后15天解除绑扎的塑料带,并调查成活率,77株全部成活,嫁接成活率达100%。同时,对已剪除主干顶部的莲雾扦插苗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新生主枝培育。最终,100段插穗经过2年培育,共获得二年生扦插苗77株、一年生嫁接苗77株。
[0022]实施例2
[0023]2012年6月3日,在五年生结果母株上,剪取莲雾半木质化枝条,剪成长20~25cm、带3个芽、上端留I片完整叶片的插穗,插穗的下端长约2cm蘸上GGR-6号生根粉糊状物,插入8 X 20cm塑料营养袋中,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3,基质用90%黄心土与10%河沙混合配制,正常管理,扦插100株,生根成活70株,成活率70%。2013年4月28日,从苗圃带土团移栽高80~100cm、地径0.8~Icm的蒲桃小苗,移入15 X 20cm塑料营养袋,移栽基质由80%肥沃表土、20%草木灰混合配制。2011年8月18日,对莲雾扦插苗与蒲桃砧木进行嫁接,用靠接法嫁接70株。2012年10月2日,嫁接45天后进行检查,嫁接接合处明显隆起,表明切口接合处愈合良好,在接合处剪去砧木上部和接穗下部;修剪接穗尾部枝叶,保留10~15cm长枝条和3~4对叶片;剪砧后15天解除绑扎的塑料带,并调查成活率,70株全部成活,嫁接成活率达100%。同时,对已剪除主干顶部的莲雾扦插苗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新生主枝培育。最终,100段插穗经过2年培育,共获得二年生扦插苗70株、一年生嫁接苗70株。
[0024]实施例3
[0025]2012年5月28日,在五年生结果母株上,剪取莲雾半木质化枝条,剪成长20~25cm、带3个芽、上端留I片完整叶片的插穗,插穗的下端长约2cm蘸上GGR-6号生根粉糊状物,插入8X 20cm塑料营养袋中,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3,基质用90%黄心土与10%河沙混合配制,正常管理,扦插100株,生根成活72株,成活率72%。2013年3月26日,从苗圃带土团移栽高80~100cm、地径0.6~Icm的蒲桃小苗,移入15 X 20cm塑料营养袋,移栽基质由80%肥沃表土、20%草木灰混合配制。2011年7月28日,对莲雾扦插苗与蒲桃砧木进行嫁接,用靠接法嫁接72株。2012年9月6日,嫁接40天后进行检查,嫁接接合处明显隆起,表明切口接合处愈合良好,在接合处剪去砧木上部和接穗下部;修剪接穗尾部枝叶,保留10~15cm长枝条和3~4对叶片;剪砧后15天解除绑扎的塑料带,并调查成活率,72株全部成活,嫁接成活率达100%。同时,对已剪除主干顶部的莲雾扦插苗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新生主枝培育。最终,100段插穗经过2年培育,共获得二年生扦插苗72株、一年生嫁接苗72株 。
【权利要求】
1.一种莲雾的扦插嫁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莲雾扦插育苗的基础上,结合种间嫁接,使用蒲桃实生苗为嫁接砧木进行靠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莲雾的扦插嫁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莲雾扦插育苗:5~6月,选择莲雾的半木质化枝条,剪成长20~25cm的插穗,插穗带3~4个饱满芽,上端保留I~2片完整叶片;配制浓度为300~500mg / L的GGR-6号生根粉水溶液,按溶液质量的1.0~1.5倍加入滑石粉,调成糊状;插穗基部2~3cm处蘸上GGR-6号生根粉糊状物,插入8X 20cm营养袋中,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3 ;扦插基质按体积比由9份黄心土、1份河沙混合配制;扦插后正常管理,扦插次年的小苗用作靠接接穗; (2)蒲桃砧木培育:3~4月,从苗圃中挖取高80~100cm、地径0.6~1.0cm的蒲桃实生苗,移植入15X20cm营养袋中;移栽基质按体积比由8份肥沃表土、2份草木灰混合配制;蒲桃实生苗移植后3~4个月作为靠接砧木; (3)靠接:蒲桃砧木的靠接部位在距离苗木基部20~30cm处,莲雾扦插苗的靠接部位在距离苗木基部40~50cm处;7~8月,把一年生莲雾扦插苗营养袋放置在当年移植的蒲桃砧木苗营养袋上; 在两者枝条完全木质化、高度一致的部位,各削出一个靠接斜口,接口长5~7cm、深及木质部;使莲雾扦插苗和蒲桃砧木的切口对齐,对准形成层使其互相接合,使用塑料带绑扎嫁接口 ;嫁接后适度遮阴,注意保湿,及时抹除砧蘖; (4)后续管理:靠接后40~45天,在接合处隆起时,将莲雾扦插苗自接合部下方剪断,将蒲桃砧木自接合部上方剪去;修剪接穗尾部枝叶,保留10~15cm长枝条和3~4对叶片;适时解除接口处的绑扎带;已剪除主干顶部的莲雾扦插苗,正常管理,注意培育新生主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莲雾的扦插嫁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接为I株莲雾扦插苗对应I株蒲桃砧木苗。
【文档编号】A01G1/06GK103718836SQ201310744549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廖美兰, 王华新, 杜铃, 龙定建, 龚建英, 孙丽娜, 黄欣, 杨舒婷, 唐遒冥, 李进华, 林茂, 汪小玉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