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圆盘耙连接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盘耙连接固定装置。
技术背景:圆盘耙是根据耙耕作的原理以成组的凹面圆盘为工作部件,耙片刃口平面同地面垂直并与机组前进方向有一可调节的偏角。作业时在拖拉机牵引力和土壤反作用力作用下耙片滚动前进,耙片刃口切入土中,切断草根和作物残茬,并使土垡沿耙片凹面上升一定高度后翻转下落。作业时能把地表的肥料、农药等同表层土壤混和,普遍用于作物收获后的浅耕灭茬、早春保墒和耕翻后的碎土等作业,也可用作飞机播种后的盖种作业。按耙组的配置形式可分为单列式、双列对置式和偏置式三种。通常的圆盘耙的框架都是由几个架子连接在一起他,通过螺栓等固定,虽然多个架子的稳定性高,但是由于多个架子的造价成本比较高,并且难以维修,而且通过多个架子的安装,整个设备也并不是非常的美观,这样可能就对销售带来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稳定性强的一种圆盘耙连接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圆盘耙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连接框,所述下连接框上设有连接孔,所述下连接框设有两组,所述下连接框一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每组下连接框上都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孔设在下连接框另一侧的中间部位,所述连接杆上端安装有上连接框,所述两个连接杆形成的角度为55° 75°,所述上连接框一侧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固定杆设有两个,所述两个固定杆形成的角度为60° 80° ,所述一个固定杆与一个连接杆形成的角度为55° 6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四个支架起到了连接以及固定的作用,并且通过一个上连接框将四个支架全部连接,这样就可以非常的方便,每两个支架可以是三角形的两个边,这样稳定性非常的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稳定性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一种圆盘耙连接固定装置,包括下连接框1,下连接框I上设有连接孔2,下连接框I设有两组,下连接框I 一侧连接有连接杆3,每组下连接框I上都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孔2设在下连接框I另一侧的中间部位,连接杆3上端安装有上连接框4,两个连接杆3形成的角度为55° 75°,上连接框4 一侧连接有固定杆5,固定杆5为圆柱形结构,固定杆5设有两个,两个固定杆5形成的角度为60° 80° ,—个固定杆5与一个连接杆3形成的角度为55° 6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圆盘耙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连接框,所述下连接框上设有连接孔,所述下连接框设有两组,所述下连接框一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每组下连接框上都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孔设在下连接框另一侧的中间部位,所述连接杆上端安装有上连接框,所述上连接框一侧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有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盘耙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杆形成的角度为55° 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盘耙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固定杆形成的角度为60° 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盘耙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固定杆与一个连接杆形成的角度为55° 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盘耙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为圆柱形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圆盘耙连接固定装置,涉及农具生产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连接框,所述下连接框上设有连接孔,所述下连接框设有两组,所述下连接框一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每组下连接框上都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孔设在下连接框另一侧的中间部位,所述连接杆上端安装有上连接框,所述两个连接杆形成的角度为55°~75°,所述上连接框一侧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固定杆设有两个,所述两个固定杆形成的角度为60°~80°,所述一个固定杆与一个连接杆形成的角度为55°~65°。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稳定性强。
文档编号A01B23/04GK203151952SQ20132002068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5日
发明者时配江 申请人:霍邱县夏时农机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