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容式盆景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9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容式盆景底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盆景底板,具体为一种增容式盆景底板。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山水盆,水旱盆景、砚式盆景的底盆为了便于表现意境和表现手法,用的都为盆景底板和石板,用土很少,由于种植土少,无法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需求,就需要专业细心的维护才能保证期正常生长。且浇水费事、养护难度大。盆景虽好,喜欢的人也多,但因土少而养护难度大,让众人望而却步,使人们喜欢的盆景艺术很难走进千家万户。因此,提供一种提供容土量大,养护方便,艺术效果好且能够保护植物正常生长的盆景底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盆体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土量大,浇水养护方便,艺术效果好且能够保护植物正常生长的增容式盆景底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增容盆景底板,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在底板I下的容器底座,所述的底板I中设置有与容器底座贯通的种植穴2,以及与种植穴2通过第一渗水孔3连通的蓄水腔4 ;所述底板I上设置有 与蓄水腔4相通的注水孔5 ;所述的种植穴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渗水孔6。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容土量大,养护方便,艺术效果好且能够保护植物正常生长的盆景底板,在使用时,蓄水腔中的水通过渗水孔渗入到种植穴内,保证了种植穴内土壤的湿润,缩短了从盆景表面浇水往下渗的时间,防止浇水时出现半截水,保证了种植穴内土壤湿润均匀,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较好的生存环境。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B-B向剖视图;图中为:底板1、种植穴2、第一渗水孔3、蓄水腔4、注水孔5、第二渗水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增容盆景底板,包括底板I,以及设置在底板I下的容器底座,所述的底板I中设置有与容器底座贯通的种植穴2,以及与种植穴2通过第一渗水孔3连通的蓄水腔4 ;所述底板I上设置有与蓄水腔4相通的注水孔5 ;[0017]所述的种植穴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渗水孔6。底板有与容器底座上下贯通的种植穴,容土量大大增加,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多的土壤及生存的养分,植物养护时,将水从注水孔内注入至蓄水腔内,水通过蓄水腔与种植穴之间的第一渗水孔渗入至种植穴的土壤内,同时从植物的土壤表面进行正常浇水,保证了种植穴内土壤的浇灌均匀,为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了较好的生存环境,且养护方便。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和改进等,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 之内。
权利要求1.增容盆景底板,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在底板(I)下的容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I)中设置有与容器底座贯通的种植穴(2),以及与种植穴(2)通过第一渗水孔(3)连通的蓄水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容盆景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上设置有与蓄水腔(4)相通的注水孔(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容盆景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穴(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渗水孔(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容盆景底板,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在底板(1)下的容器底座,所述的底板(1)中设置有与容器底座贯通的种植穴(2),以及与种植穴(2)通过第一渗水孔(3)连通的蓄水腔(4);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与蓄水腔(4)相通的注水孔(5);所述的种植穴(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渗水孔(6)。本实用新型容土量大,养护方便,艺术效果好且能够保护植物正常生长的盆景底板,在使用时,蓄水腔中的水通过渗水孔渗入到种植穴内,保证了种植穴内土壤的湿润,缩短了从盆景表面浇水往下渗的时间,防止浇水时出现半截水,保证了种植穴内土壤湿润均匀,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较好的生存环境。
文档编号A01G27/02GK203120616SQ201320041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7日
发明者张泽民, 张长画, 张长治 申请人:张泽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