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气流输送棉苗移栽机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气流输送棉苗移栽机具,特别是利用气流输送装置螺旋布置的气针和圆周分布的气孔来完成棉苗的输送和扶持,并且能够完成储苗、覆土和浇灌等工作,属于农用机具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大规模棉花种植生产需求,人们对低成本、高效率的机具化棉苗移栽要求日益增强。多年来棉花育苗移栽是以有土营养钵育苗为主,这种方式不仅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而且苗钵移栽过程易碎、移栽效率低。如专利号ZL02283242.4的棉花钵体移栽机由推移杆、输送带、窝型夹板来完成苗钵移栽过程的输送和夹持,移栽过程中机械不可避免会对钵体挤压和碰撞,从而造成钵体破碎,影响移栽质量。制钵育苗还破坏土地资源,随着棉花育苗技术的改变和棉花产业化发展的需求,棉花无土育苗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但现有的无土棉苗移栽机在送苗、投苗、扶苗的过程中存在机械损伤棉苗的问题,如专利号ZL200620022720.9的半自动裸苗移栽机采用了由滑轮组和传送带组成的扶苗送苗装置,在送苗和扶苗过程中由于用V带夹紧棉苗,将对苗株造成损伤,影响了棉苗的成活率。气流输送棉苗移栽机具是借助气流对棉苗的输送和扶持,避免了对苗株的直接伤害,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该气流输送棉苗移栽机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高效地实现棉苗移栽,是现代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流输送棉苗移植机具,是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功能完善的机械,能够保证棉苗移栽过程的闻效性、准确性、无损伤。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气流输送棉苗移栽机具,它由机架、投苗装置、气流输送装置、开沟覆土装置、浇灌装置、传动机构、旱地叶轮、苗箱、水箱、座椅构成,其特征在于:气流输送装置安装在机架后端中部,在气流输送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投苗装置,在气流输送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开沟覆土装置,在两开沟覆土装置之间设置浇灌装置,苗箱和旱地叶轮分别位于机架的前、后端两侧,水箱放置在机架的前端中部,其上装有座椅。所述的气流输送装置包括上端密封盖、内管、外管、下端密封盖、进气接口,其中在内管壁上螺旋状布置有气针或气口,在内管壁下部圆周分布有小气孔。所述的投苗装置包括橡胶套、转盘支撑法兰、苗杯、转盘上体架、下体托盘,其中转盘上体架周边均布若干个苗杯,苗杯下端套上活动橡胶套与下体托盘接触,转盘上体架的中部通过转盘支撑法兰与转盘传动轴连接。所述的开沟覆土装置包括开沟器筋板、U型螺杆、开沟器、覆土板固定装置、覆土板,其中开沟器装在开沟器筋板上,再通过U型螺杆将开沟器筋板紧固定在后梁上,覆土板通过覆土板固定装置与开沟器固连。所述的浇灌装置包括水箱、水泵。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叶轮轴、叶轮轴链轮、链、传动轴、大链轮、小锥齿轮、传动轴中部链轮、转盘传动轴、大锥齿轮、中部传送链、蜗杆轴、蜗杆轴链轮、蜗轮轴、蜗轮、凸轮。所述的机架包括支撑斜板、连接头板、座椅安装架、投苗装置支撑架、气流输送管支撑架、固定卡、后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1.采用气流的方式来实现棉苗的输送和扶持,避免了传统的移栽机在棉苗移栽过程中对棉苗造成机械损伤,保证了移栽过程的准确性和成活率。2.投苗装置拥有多个苗杯可保证棉苗移栽连续性,苗杯上的活动橡胶套可通过自身重力调节与下体托盘的间隙,保护苗根在传送过程中损伤,并能及时清除转盘上残留的土块。3.开沟覆土和浇灌装置完美组合,一次完成棉苗的移栽和移栽后续的浇水工作,提高了棉苗的成活率。4.机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双排同时进行移栽,其移栽效率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图4为采用气针的气流输送装置零件图;图5为采用气口的气流输送装置零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 5,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流输送棉苗移栽机具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气流输送棉苗移栽机具主要包括机架1、投苗装置2、气流输送装置3、开沟覆土装置4、浇灌装置5、传动机构6、旱地叶轮7、苗箱8、座椅9,其中气流输送装置3通过固定卡1.6安装在机架I后端中部的气流输送管支撑架1.5上,气流输送装置3的上方与投苗装置2相连,投苗装置2又安装在投苗装置支撑架1.4上,气流输送装置3下端设有开沟覆土装置4,开沟覆土装置4通过U型螺杆4.4固定在后梁1.7上,在两开沟覆土装置4之间设置浇灌装置5,苗箱8和旱地叶轮7分别位于机架I的前、后端两侧,水箱5.1放置在机架I的前端中部,其上装有座椅9。所述的气流输送装置3包括上端密封盖3.1、内管3.2、气针3.1.1或气口
3.2.1.2、外管3.3、下端密封盖3.4、进气接口 3.5,其中内管3.2和外管3.3同轴线放置,并由上端密封盖3.1和下端密封盖3.4焊接固定;在内管3.2壁上螺旋状布置有气针3.1.1或气口 3.2.1.2,在内管3.2壁下部圆周分布有小气孔3.1.2。气流输送装置3的作用在于:当进气接口 3.5接入压缩空气后,内管3.2和外管3.3夹层中的压缩气体则会通过内管3.2壁上螺旋状布置的气针3.1.1喷出,在气流输送装置3内形成旋流,一旦苗杯2.3中的棉苗落入气流输送装置3中时,棉苗受旋流作用会加速垂直下落,在受到气流输送装置3下端的圆周小气孔3.1.2吹出水平气流的作用下进行扶持以保证棉苗移栽时瞬间覆土,由于棉苗在输送和扶持过程中不受机械夹持因而避免了损伤。所述的投苗装置2包括橡胶套2.1、转盘支撑法兰2.2、苗杯2.3、转盘上体架2.4、下体托盘2.5,其中转盘上体架2.4周边均布若干个苗杯2.3,苗杯2.3下端套有活动橡胶套2.1与下体托盘2.5接触,转盘上体架2.4的中部通过转盘支撑法兰2.2与转盘传动轴6.4.1连接。投苗装置2作用在于:可旋转的转盘上体架2.4周边均布若干个苗杯2.3,能保证棉苗在移栽过程中供苗的连续性,苗杯2.3下端的活动橡胶套2.1受自身重力作用能自动调节与下体托盘2.5间的间隙,能有效保护苗根在传送过程免受损伤,并及时清除转盘上残留的土块。所述的开沟覆土装置4包括开沟器筋板4.1、U型螺杆4.4、开沟器4.5、覆土板固定装置4.2、覆土板4.3,其中开沟器4.5固定在开沟器筋板4.1上,开沟器筋板4.1又通过U型螺杆4.4固定在后梁1.7上,覆土板4.3通过覆土板固定装置4.2与开沟器4.5固连,开沟覆土装置4作用在于:完成对棉苗移栽过程中的开沟和对落入沟中的棉苗覆土工作。所述的浇灌装置5包括水箱5.1、水泵5.2,其作用在于:储水和完成棉苗移栽后的浇灌工作。所述的传动机构6包括叶轮轴6.1.1、叶轮轴链轮6.1.2、链6.2、传动轴6.3.1、大链轮6.3.2、小锥齿轮6.3.3、传动轴中部链轮6.3.4、转盘传动轴6.4.1、大锥齿轮6.4.2、中部传送链6.5、蜗杆轴6.6.1、蜗杆轴链轮6.6.2、蜗轮轴6.7.1、蜗轮6.7.2、凸轮6.7.3,其
作用在于:协调和保证各个装置有序的完成工作。所述的机架包括支撑斜板1.1、连接头板1.2、座椅安装架1.3、投苗装置支撑架
1.4、气流输送管支撑架1.5、固定卡1.6、后梁1.7,其中两根支撑斜板1.1通过螺栓安装于机架I前端的横梁上;座椅安装架1.3焊接于机架I中部,即水箱5.1的上方;投苗装置支撑架1.4焊接于机架I的两边纵梁上;气流输送管支撑架1.5焊接于机架I后梁1.7上;固定卡1.6用来固定气流输送装置;连接头板1.2和支撑斜板1.1通过螺栓与拖拉机牵挂系统相连接,拖拉机为移栽机具提供牵引动力。所述的旱地叶轮7,其作用在于:在大田中可以稳定的滚动前行而不打滑,保证棉苗移栽间距的均匀;为传动机构6提供驱动力。实施例的气流输送移栽机具的工作过程如下:拖拉机牵引本棉苗移栽机具前行时开沟覆土装置4开始工作,同时带动旱地叶轮7转动,旱地叶轮7驱动移栽机具的传动机构6也开始工作;旱地叶轮7带动叶轮轴6.1.1及其上的叶轮轴链轮6.1.2转动,叶轮轴链轮6.1.2通过链6.2又带动同轴安装于转动轴6.3.1上的大链轮6.3.2、小锥齿轮6.3.3和传动轴中部链轮6.3.4 —同转动;小锥齿轮
6.3.3的转动带动了安装于转盘传动轴6.4.1上的大锥齿轮6.4.2转动,驱动了投苗装置2的旋转;传动轴中部链轮6.3.4的转动带动了中部传送链6.5的运动,并使得安装有蜗杆轴链轮6.6.2的蜗杆轴6.6.1转动,同时使得与蜗杆轴6.6.1配合的蜗轮6.7.2、蜗轮轴6.7.1及凸轮6.7.3 一同转动,凸轮6.7.3驱动浇灌装置5中的水泵对棉苗实施间歇浇灌。由传动机构6配合各装置协同工作,本气流输送棉苗移栽机具便可顺利完成棉苗的移栽。投苗过程:当移栽机具在工作中,人工将棉苗放入苗杯2.3中,并在苗杯2.3转送到气流输送装置3之前,提前放苗。送苗过程:当苗杯2.3随投苗装置2转动到气流输送装置3上方时,由于重力和下方气流的作用,棉苗向下运动进入气流输送装置3,随着旋流的作用,棉苗加速下降,当棉苗下降至气流输送装置3下端时,内管3.2壁下部圆周分布的小气孔3.1.2吹出水平气流,可对棉苗进行瞬间扶持。开沟覆土过程:移栽机具在工作中,由开沟器4.5开出小沟,并由开沟覆土装置4上的覆土板4.3对瞬间扶持棉苗进行覆土掩埋。浇灌过程:在移栽机具工作过程中浇灌装置5在不断的运转,当棉苗掩埋工作进行的同时,洒水装置5通过凸轮6.7.3的连续转动,间歇的推动水泵5.2工作,及时对移栽的棉苗进行浇水。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凡在此结构原理基础上所做的构件替代、或所述技术领域人员显而易见的结构变化,均当属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气流输送棉苗移栽机具,它由机架(I)、投苗装置(2)、气流输送装置(3)、开沟覆土装置(4)、浇灌装置(5)、传动机构(6)、旱地叶轮(7)、苗箱(8)、水箱(5.1)、座椅(9)构成,其特征在于:气流输送装置(3)安装在机架(I)后端中部,在气流输送装置(3)的上方设置有投苗装置(2),在气流输送装置(3)的下端设置有开沟覆土装置(4),在两开沟覆土装置(4)之间设置浇灌装置(5),苗箱(8)和旱地叶轮(7)分别位于机架(I)的前、后端两侧,水箱(5.1)放置在机架(I)的前端中部,其上装有座椅(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输送棉苗移栽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输送装置(3)包括上端密封盖(3.1)、内管(3.2)、外管(3.3)、下端密封盖(3.4)、进气接口(3.5),其中在内管(3.2)壁上螺旋状布置有气针(3.1.1)或气口 (3.2.1.2),在内管(3.2)壁下部圆周分布有小气孔(3.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输送棉苗移栽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苗装置(2)包括橡胶套(2.1)、转盘支撑法兰(2.2)、苗杯(2.3)、转盘上体架(2.4)、下体托盘(2.5),其中转盘上体架(2.4)周边均布若干个苗杯(2.3),苗杯(2.3)下端套上活动橡胶套(2.1)与下体托盘(2.5)接触,转盘上体架(2.4)的中部通过转盘支撑法兰(2.2)与转盘传动轴(6.4.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输送棉苗移栽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沟覆土装置(4)包括开沟器筋板(4.1)、U型螺杆(4.4)、开沟器(4.5)、覆土板固定装置(4.2)、覆土板(4.3),其中开沟器(4.5)装在开沟器筋板(4.1)上,再通过U型螺杆(4.4)将开沟器筋板(4.1)紧固定在后梁(1.7)上,覆土板(4.3)通过覆土板固定装置(4.2)与开沟器(4.5)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输送棉苗移栽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灌装置(5)包括水箱(5.1)、水泵(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输送棉苗移栽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6)包括叶轮轴(6.1.1)、叶轮轴链轮(6.1.2)、链(6.2)、传动轴(6.3.1)、大链轮(6.3.2)、小锥齿轮(6.3.3)、传动轴中部链轮(6.3.4)、转盘传动轴(6.4.1)、大锥齿轮(6.4.2)、中部传送链(6.5)、蜗杆轴(6.6.1)、蜗杆轴链轮(6.6.2)、蜗轮轴(6.7.1)、蜗轮(6.7.2)、凸轮(6.7.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输送棉苗移栽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I)包括支撑斜板(1.D、连接头板(1.2)、座椅安装架(1.3)、投苗装置支撑架(1.4)、气流输送管支撑架(1.5)、固定卡(1.6)、后梁(1.7)。
专利摘要气流输送棉苗移栽机具,其结构是气流输送装置在机架的后端中部,在气流输送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投苗装置,在气流输送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开沟覆土装置,在两开沟覆土装置之间设置浇灌装置,苗箱和旱地叶轮分别位于机架的前、后端两侧,水箱放置在机架的前端中部,其上装有座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利用气流输送装置形成的旋流气体,将投苗装置中的棉苗垂直输送到气流输送装置下端,棉苗受下端圆周水平气流的作用被瞬间扶持,由开沟覆土装置对棉苗进行覆土,这就保证了棉苗移栽在输送和扶持过程中免受机械损伤,提高了棉苗移栽的成活;该机具不仅适合于棉苗的移栽,也适用于其它茎叶类苗株的移栽,同时对移栽后的苗株进行浇灌。
文档编号A01C11/02GK203040168SQ201320043449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
发明者尹业宏, 吴程伟, 黄旺, 閤栓, 李文俊, 龚伟, 王悦, 许富源 申请人:湖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