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坚果碎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18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坚果碎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坚果碎壳机,属于坚果加工制造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山核桃类坚果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零食,但是由于该类坚果外壳坚硬,食用时难以打开,需要借助外力才能打开,造成食用的不便;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虎钳工具,虎钳工具使用虽然方便,但是由于虎钳本身的设计造成坚果受力不均,容易破碎。中国专利CN201243609Y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山核桃类坚果的破碎问题,但是该专利存在的问题是破碎机器庞大,设计复杂,生产维护成本高,加上该专利产品对山核桃类坚果的外壳破碎不完整,所以该专利产品难以推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生产维护成本低,破壳均勻的坚果碎壳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坚果碎壳机,它主要由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坚果碎壳装置组成;所述的坚果碎壳装置由可以相对移动的左支架和右支架组成,所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夹持装置和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的右支架呈圆筒,该圆筒内设置有控制第一夹持装置移动的移动杆;所述的移动杆上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来控制第一夹持装置前后移动,容易控制力度,不会造成坚果本身破碎。
所述的移动杆上固定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上设置有可以转动的摇杆;使用一个较小的力,通过利用杠杆原理可以轻松的控制移动杆移动。
`[0007]所述的左支架上设置有固定第二夹持装置的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上设置有螺纹并通过六角螺母固定在左支架上。
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坚果收集装置。所述的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的端面至少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弯爪,所述的弯爪可以根据坚果的形状可以均匀设置,也可以不均匀设置;并且根据坚果的形状可以调整弯爪的宽度和弯度。
所述的弯爪为五个,平均设置在端面上。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山核桃类坚果,具有操作简便,容易控制的功能;使用该实用新型可以保证坚果外壳破裂而果仁完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不,一种坚果碎壳机,它主要由底座I和设置在底座I上的坚果碎壳装置组成;所述的坚果碎壳装置由可以相对移动的左支架2和右支架3组成,所述的左支架2和右支架3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夹持装置11、第一夹持装置7。所述的右支架3呈圆筒,该圆筒内设置有控制第一夹持装置7移动的移动杆5 ;所述的移动杆5上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来控制第一夹持装置7前后移动,容易控制力度,不会造成坚果本身破碎。所述的移动杆5上固定有连接杆10,所述的连接杆10上设置有可以转动的摇杆6 ;使用一个较小的力,通过利用杠杆原理可以轻松的控制移动杆5移动。所述的左支架2上设置有固定第二夹持装置11的固定杆4,所述的固定杆4上设置有螺纹并通过六角螺母9固定在左支架2上。
所述的底座I上设置有坚果收集装置8,用于收集完成碎壳后的坚果。所述的第一夹持装置7、第二夹持装置11的端面至少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弯爪12,所述的弯爪12可以根据坚果的形状可以均匀设置,也可以不均匀设置;并且根据坚果的形状可以调整弯爪12的宽度和弯度。
所述 的弯爪12为五个,平均设置在端面上。
权利要求1.一种坚果碎壳机,它主要由底座(I)和设置在底座(I)上的坚果碎壳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坚果碎壳装置由可以相对移动的左支架(2)和右支架(3)组成,所述的左支架(2)和右支架(3)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夹持装置(11)和第一夹持装置(J)。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碎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支架(3)呈圆筒,该圆筒内设置有控制第一夹持装置(7)移动的移动杆(5);所述的移动杆(5)上设置有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坚果碎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杆(5)上固定有连接杆(10),所述的连接杆(10)上设置有可以转动的摇杆(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碎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支架(2)上设置有固定第二夹持装置(11)的固定杆(4),所述的固定杆(4)上设置有螺纹并通过六角螺母(9)固定在左支架(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碎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I)上设置有坚果收集装置(8)。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坚果碎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持装置(7)和第二夹持装置(11)的端面至少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弯爪(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坚果碎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爪(12)为五个,平均设置在端面上。
专利摘要一种坚果碎壳机,它主要由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坚果碎壳装置组成;所述的坚果碎壳装置由可以相对移动的左支架和右支架组成,所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夹持装置和第一夹持装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山核桃类坚果,具有操作简便,容易控制的功能;使用该实用新型可以保证坚果外壳破裂而果仁完成。
文档编号A23N5/00GK203087475SQ20132006769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
发明者王新昌 申请人:王新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