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液态驱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77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热液态驱蚊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蚊装置,尤其是一种电热液态驱蚊器。
背景技术
夏天蚊虫横行,人们经常因为蚊虫的叮咬导致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而且蚊虫叮咬时还会传播疾病,造成细菌感染,弓I起登革热、疟疾等传染病,严重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在于蚊虫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尝试了多种方法,比如利用蚊帐、纱窗等物理隔离的方法,或者用固体蚊香、液体蚊香的熏蒸方法,还有用杀虫剂的化学杀灭和灭蚊灯的物理消灭方法,这些传统的方法都不能有效地消灭蚊虫,如蚊帐、纱窗还是不能够根本地防止蚊虫钻进室内,同时使用起来非常麻烦。而固体液体蚊香采用的是有毒物质,对人体也会产生副作用害处,并且在长期使用后会让蚊虫产生抗药性。同样杀虫剂、灭蚊灯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些传统方法不仅费用高,效果差,对环境产生各种污染,在使用上也很不方便。针对上述问题,有人发明了电热驱蚊器,即用电热的方式加热蚊香片,能够持续缓慢地产生驱蚊的味道,最大程度地减少烟雾和对人体的伤害。目前的电热驱蚊器的原理是利用含药性的蚊香片加热缓慢释放出药味以达到驱蚊的目的,这种方式产生的主要是固态的气体,污染严重,而且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好现有技术的问题,弥补现有目前市场上驱蚊产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 了一种电热液态驱蚊器,由外部的壳体、上端的盘面和下部的底座构成,壳体包裹在整个驱蚊器的外部四周,盘面的表面中间处设置有搁置槽,在搁置槽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储液囊。优选的,上述底座上设置有开关。优选的,上述底座上设置有插孔。优选的,上述储液囊内存储有药液。优选的,上述搁置槽内设置有加热金属片。 优选的,上述插孔与外部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液态驱蚊器与传统的驱蚊器相比,改变了传统的蚊香片加热模式,而是利用储液囊内存储有液态的驱蚊液,通过加热液态驱蚊液来缓慢释放出气体,效率高,不会造成污染,使用简单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_壳体;2-盘面;3-底座;4_搁置槽;5-开关;6-插孔;7_储液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的电热液态驱蚊器,主体上由外部的壳体1、上端的盘面2和下部的底座3构成,盘面2呈圆形,底座3呈方形,盘面2和底座3之间用螺纹连接,盘面2的内侧设置有凸出螺纹,底座3的外侧设置有凹陷螺纹道,壳体I用塑料制成,从图上可以看出,壳体I包裹在整个驱蚊器的外部四周。而在盘面2的表面中间处设置有搁置槽4,搁置槽4内设置有加热金属片,用于加热普通的电热蚊香片。底座3上设置有开关5。为了给驱蚊器提供电源,在底座3上设置有插孔6,插孔6与外部电源连接即可通电。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和创新点在于:在搁置槽4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储液囊7,储液囊7内存储有药液,药液包括杀蚊灵等,一般是通过一定比例的配方混合而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液态驱蚊器与传统的驱蚊器相比,改变了传统的蚊香片加热模式,而是利用储液囊内存储有液态的驱蚊液,通过加热液态驱蚊液来缓慢释放出气体,效率高,不会造成污染,使用简单方便。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
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
,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液态驱蚊器,由外部的壳体(I)、上端的盘面(2)和下部的底座(3)构成,壳体(I)包裹在整个驱蚊器的外部四周,其特征在于:盘面(2)的表面中间处设置有搁置槽(4),在搁置槽(4)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储液囊(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液态驱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开关(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液态驱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插孔(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液态驱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囊(7)内存储有药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液态驱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置槽(4)内设置有加热金属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液态驱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6)与外部电源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液态驱蚊器,由外部的壳体(1)、上端的盘面(2)和下部的底座(3)构成,壳体(1)包裹在整个驱蚊器的外部四周,盘面(2)的表面中间处设置有搁置槽(4),在搁置槽(4)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储液囊(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液态驱蚊器与传统的驱蚊器相比,改变了传统的蚊香片加热模式,而是利用储液囊内存储有液态的驱蚊液,通过加热液态驱蚊液来缓慢释放出气体,效率高,不会造成污染,使用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A01M13/00GK203120813SQ2013200738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7日
发明者张陈斌 申请人:张陈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