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捕食螨高效饲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食螨高效饲养器。
背景技术:
捕食螨是公认的生物防治植物害螨的最佳天敌,捕食螨的饲养技术一直是捕食螨研究的重中之重。现在常用的捕食螨饲养方法是自然猎物繁殖法和替代猎物繁殖法。自然猎物繁殖法的基本思路就是先用植物饲养叶螨,然后再以叶螨饲养捕食螨。替代猎物繁殖法是通过麦麸等饲养腐食酪螨再饲养捕食螨。但两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第一种方法技术简单、适合饲养各类捕食螨,但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培养时间较长。第二种方法适合工厂化生产,但是只适合特殊的几类捕食螨。而且长期的室内饲养,可能会出现遗传退化的问题,或是捕食活力的下降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捕食螨高效饲 养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捕食螨高效饲养器,包括上层透明硬质塑料罩(2)、塑料方形容器(3)和塑料底盆(7);上层透明硬质塑料罩(2)上设置小窗(I);塑料方形容器(3)无上底面,其余五面皆为网状;塑料底盆(7)上设置鼓风与营养液加入孔(4)、提手(5)、营养液排出孔¢)、搭扣⑶。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两层结构,上部分为高透光硬质塑料罩且为弧形设计,并在上开若干小窗,利于植株的采光和通风。塑料罩为硬质塑料罩,只要不破裂即可长期使用,减少成本。下部分为塑料的底盆,用于盛放栽培植物用的营养液。并开有营养液的加入、排出阀。鼓气孔内可放入一个增氧泵沙头,用于营养液供氧。在底盆内加入一塑料方形容器,内装小石块用于固定植株的根部,防止植株倒伏。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减少劳动力。配套设计合理,占用空间少,适合在实验室内进行饲养。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I小窗,2上层透明硬质塑料罩,3塑料方形容器,4鼓风与营养液加入孔,5提手,6营养液排出孔,7塑料底盆,8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捕食螨高效饲养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上层透明硬质塑料罩
2、塑料方形容器3和塑料底盆7 ;上层透明硬质塑料罩2,可重复使用;上层透明硬质塑料罩2上设置小窗1,可以开关,用于通风换气;塑料方形容器3无上底面,其余五面皆为网状,里面盛有小石块,用于固定植株根部;塑料底盆7,用于盛放培养液;塑料底盆7上设置鼓风与营养液加入孔4、提手5、营养液排出孔6、搭扣8,通过搭扣8与上层透明硬质塑料罩2固定在一起。在植物萌发生根后,放在塑料方形容器3内,用小石块固定根后放在塑料底盆7内。加入所需要的营养液,扣好上层透明硬质塑料罩2即可。通过鼓风与营养液加入孔4定期给植株通风通氧更换营养液,在适宜环境下植株便可迅速生长。等叶片长到适宜的大小便可接入叶螨,等叶螨数量可观时便可接入捕食螨让其自然繁殖。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 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捕食螨高效饲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透明硬质塑料罩(2)、塑料方形容器(3)和塑料底盆(7);上层透明硬质塑料罩(2)上设置小窗(I);塑料方形容器(3)无上底面,其余五面皆为网状;塑料底盆(7)上设置鼓风与营养液加入孔(4)、提手(5)、营养液排出孔(6)、搭 扣(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捕食螨高效饲养器,包括上层透明硬质塑料罩(2)、塑料方形容器(3)和塑料底盆(7);上层透明硬质塑料罩(2)上设置小窗(1);塑料方形容器(3)无上底面,其余五面皆为网状;塑料底盆(7)上设置鼓风与营养液加入孔(4)、提手(5)、营养液排出孔(6)、搭扣(8)。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两层结构,结构设计合理,占用空间少,适合在实验室内进行饲养。
文档编号A01K67/033GK203120743SQ2013201103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
发明者李庆, 崔琦, 杨群芳, 王海建, 蒋春先 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