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水产养殖用砂滤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水产养殖用砂滤池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中的滤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砂滤池。
背景技术:
[0002]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然而,水产养殖产业效益的高低与水质条件密不可分。特别是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水的净化处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水质的好坏决定了养殖的成败,也关系到养殖的直接经济效益。目前,在工厂化养殖模式下,水处理的方法大多采用沉淀、沙滤的方式。在养殖用水量的高峰期,砂滤池的净水速率会因为砂滤池表层杂质的堆积而降低。由于常规的砂滤池表层均为细沙,清洗过程中需要剔除大量的细沙,费时费力。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清理的水产养殖用砂滤池。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用砂滤池,便于清洗,有利于提高砂滤池的使用周期。[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用砂滤池,包括设有进水阀门和出水口的水泥池,所述水泥池底部铺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上方铺设有中沙层;所述中沙层上方铺设有细沙层;所述细沙层上方放置有一层双层化纤毯,所述双层化纤毯内设有用于过滤的填 充物。[0005]所述双层化纤毯四周缝合。[0006]所述填充物为活性炭颗粒。[0007]所述中沙层中沙粒大小为0.35-0.50mm。[0008]所述细沙层中沙粒大小为0.25-0.35mm。[0009]有益效果[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便于清洗砂滤池,有利于提高砂滤池的使用周期。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00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砂滤池,由带有进水阀门7和出水口8的水泥池1、碎石层2、中沙层3、细沙层4、双层化纤毯5、活性炭颗粒6组成。碎石层2放于水泥池I底部,中沙层3放于碎石层2上方,细沙层4放于中沙层3上方。细沙层4上方放置一层双层化纤毯5,双层化纤毯5的四周缝合,夹层内放置有活性炭颗粒6。其中,所述中沙层3中沙粒大小为0.35-0.50mm。所述细沙层4中沙粒大小为0.25-0.35mm。需要说明的是双层化纤毯5的夹层内还可以放置其他用于过滤的填充物。[001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碎石、中沙、细沙按照先后顺序放入水泥池,细沙上面放置一张双层化纤毯,在双层化纤毯中间放置一层活性炭颗粒后将双层化纤毯四周缝合,打开进水阀门进行沙滤净水 。沙滤结束后,关掉进水阀门,将双层化纤毯取出进行清理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水产养殖用砂滤池,包括设有进水阀门(7)和出水口(8)的水泥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池(I)底部铺设有碎石层(2 );所述碎石层(2 )上方铺设有中沙层(3 );所述中沙层(3)上方铺设有细沙层(4);所述细沙层(4)上方放置有一层双层化纤毯(5),所述双层化纤毯(5)内设有用于过滤的填充物(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用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化纤毯(5)四周缝入口 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用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6)为活性炭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用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沙层(3)中沙粒大小为 0.35-0.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用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沙层(4)中沙粒大小为 0.25-0.35 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砂滤池,包括设有进水阀门和出水口的水泥池,所述水泥池底部铺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上方铺设有中沙层;所述中沙层上方铺设有细沙层;所述细沙层上方放置有一层双层化纤毯,所述双层化纤毯内设有用于过滤的填充物。本实用新型便于清洗,有利于提高砂滤池的使用周期。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3105365SQ20132011032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1日
发明者彭士明, 王建钢, 高权新, 尹飞, 施兆鸿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