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氧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20阅读:15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氧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向鱼缸的水中充入空气的增氧泵。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相类似产品,有的是用干电池作为直流电源,缺点是需要经常更换,连续供电时间短,无法充电反复使用;有的是以蓄电池作为直流电源,缺点是体积大,笨重,不便于携带,而且由于蓄电池在过充过放的情况下,会导致蓄电池的损坏,严重时会发生爆炸事故,带来安全隐患。这些交直流二用增氧泵,只具有增氧的功能,不具有交流断电自动转为直流供电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交直流两用增氧泵,既具有普通增氧泵的功能,同时又具有交流断电自动转为直流供电的应急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增氧泵,包括交流电源、充电器、锂电池和直流气泵,所述交流电源和充电器输入端相连,所述充电器输出端与锂电池和直流气泵相连,所述充电器输出端与直流气泵中间设置有控制开关。优选地,锂电池为带保护板的18650mA锂电池。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交直流两用增氧泵,既具有普通增氧泵的功能,同时又具有交流断电自动转为直流供电的应急功`能,又因配置的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电流平稳,可反复充电的特点,从而使本增氧泵又具有了小巧,超长供电、供电稳定和环保的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增氧泵,包括交流电源1、充电器2、锂电池3和直流气泵4,所述交流电源I和充电器2输入端相连,所述充电器2输出端与锂电池3和直流气泵4相连,所述充电器2输出端与直流气泵4中间设置有控制开关5。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充电器2接入交流电源I中,此时充电器2开始为锂电池3充电,充电饱和后,停止充电,使锂电池3始终处于饱和状态。当打开控制开关5后,充电器2为直流气泵4提供直流电源,直流气泵4开始工作,同时继续为非饱和状态时的锂电池3进行充电。当交流电断电时,锂电池3开始为直流气泵4提供直流电源,直流气泵4开始工作,直流气泵4排气孔开始排气增氧,这就是交流断电自动转为直流供电的功能。当交流电源I恢复通电后,此时由充电器2继续为直流气泵4继续提供直流电源,同时为锂电池3充电。利用锂电池3和充电器2为直流气泵4提供电源,同时为增氧泵的锂电池3进行充电,使锂电池3始终处于饱和状态备用,一旦交流电源I断电,锂电池3开始向直流气泵4供电。
具体实施方式
为:将锂电池3与充电器2直接并联,通过控制开关5与直流气泵4相连接,当闭合控制开关5后,此时充电器2在工作,当交流电源I断电以后,锂电池3开始工作,这样就达到了自动转换的目的。由于选择了带保护板的锂电池3,可以有效的防止锂电池3因过充、过放和短路而损坏,而带有保护板的锂电池3不存在过充过放的问题。很多情况下,交流电源I断电具有不可预知性,又因家中无人,不知交流电源I断电,无法采取应急措施。由于本实用新型较好的解决了交流电源I断电后自动转为锂电池3直流供电的问题,可以有效的防止增氧设备因断电,停止工作所带来的鱼儿缺氧的问题。做为应急泵使用时,主人离开家时,可将本增氧泵打开,回家后可以关掉,这样既可以防止交流断电,又可以节省电能,减少开支。本实用新型体积只有一包香烟大小,锂电池为一枚带保护板的18650mA锂电池3,总重量只有0.18千克,排气量为2.5L/min,锂电池3可连续工作10至12小时,身轻、小巧,功能强大。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内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 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增氧泵,包括交流电源、充电器、锂电池和直流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源和充电器输入端相连,所述充电器输出端与锂电池和直流气泵相连,所述充电器输出端与直流气泵中间设置有控制开关。
2.根据权利要 求1所述的增氧泵,其特征在于:锂电池为带保护板的18650mA锂电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氧泵,包括交流电源、充电器、锂电池和直流气泵,所述交流电源和充电器输入端相连,所述充电器输出端与锂电池和直流气泵相连,所述充电器输出端与直流气泵中间还设置有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的交直流两用增氧泵,既具有普通增氧泵的功能,同时又具有交流断电自动转为直流供电的应急功能,又因配置的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电流平稳,可反复充电的特点,从而使本增氧泵又具有了小巧,超长供电、供电稳定和环保的特点。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3087302SQ2013201343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3日
发明者王忠祥 申请人:王忠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