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两用平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3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旱两用平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水旱两用平地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旱两用平地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水旱两用平地机结构设计不合理,整地时与拖拉机悬挂后、左右摇摆、上下颠覆,平整地效果差,不能前刮后推,机器笨重,体积大,消耗功率大。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水旱两用平地机,它主要解决了现有的水旱两用平地机整地时与拖拉机悬挂后左右摇摆、上下颠覆,平整地效果差,体积大,不能前刮后推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水旱两用平地机由:水田搅浆整地机、第一油缸、牵引架、减速箱、第二油缸、第三油缸、内球轴、固定螺栓、牵引座球体、牵引梁、固定梁、连接弯钩、第四油缸、拖板、第五油缸、油缸座、限位座、固定夹构成。水田搅浆整地机通过固定夹与固定螺栓相连接,牵引架前端与水田搅浆整地机相连接,后端与牵引座球体相连接,牵引座球体与牵引梁为一体,内球轴装在牵引座球体内,水田搅浆整地机的两侧装有第一油缸和第三油缸,第二油缸一端与油缸座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弯钩相连接,连接弯钩一端安装在牵引梁上,另一端安装在拖板上,并通过固定梁固定在一起,拖板的两侧装有第四油缸和第五油缸、限位座通过固定夹与水田搅浆整地机相连接,减速箱装在水田搅浆整地机上。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整地时与拖拉机悬挂后,不会出现左右摇摆、上下颠覆,平整地效果好,能够前刮后推,体积小,重量轻,消耗功率小。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旱两用平地机的结构示意图。1 一水田搅浆整地机 2—第一油缸 3—牵引架4 一减速箱 5—第二油缸 6—第二油缸7 —内球轴 8—固定螺栓 9 一牵引座球体10—牵引梁 11一固定梁 12—连接弯钩13—第四油缸 14 一拖板 15—第五油缸16—油缸座 17—限位座 18—固定夹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水旱两用平地机由:水田搅浆整地机1、第一油缸2、牵引架3、减速箱4、第二油缸5、第三油缸6、内球轴7、固定螺栓8、牵引座球体9、牵引梁10、固定梁11、连接弯钩12、第四油缸13、拖板14、第五油缸15、油缸座16、限位座17、固定夹18构成。水田搅浆整地机I通过固定夹18与固定螺栓8相连接,牵引架3前端与水田搅浆整地机I相连接,后端与牵引座球体9相连接,牵引座球体9与牵引梁10为一体,内球轴7装在牵引座球体9内,水田搅浆整地机I的两侧装有第一油缸2和第三油缸6,第二油缸5 —端与油缸座16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弯钩12相连接,连接弯钩12 —端安装在牵引梁10上,另一端安装在拖板14上,并通过固定梁11固定在一起,拖板14的两侧装有第四油缸13和第五油缸15、限位座17通过固定夹18与水田搅浆整地机I相连接,减速箱4装在水田搅浆整地机I上。
权利要求1.一种水旱两用平地机,它由:水田搅浆整地机(I)、第一油缸(2)、牵引架(3)、减速箱(4)、第二油缸(5)、第三油缸(6)、内球轴(7)、固定螺栓(8)、牵引座球体(9)、牵引梁(10)、固定梁(11)、连接弯钩(12)、第四油缸(13)、拖板(14)、第五油缸(15)、油缸座(16)、限位座(17)、固定夹(18)构成,其特征在于:水田搅浆整地机(I)通过固定夹(18)与固定螺栓(8 )相连接,牵引架(3 )前端与水田搅浆整地机(I)相连接,后端与牵弓I座球体(9 )相连接,牵弓I座球体(9)与牵弓丨梁(10)为一体,内球轴(7)装在牵弓I座球体(9)内,水田搅浆整地机Cl)的两侧装有第一油缸(2)和第三油缸(6),第二油缸(5) —端与油缸座(16)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弯钩(1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旱两用平地机,其特征在于:连接弯钩(12)—端安装在牵引梁(10)上,另一端安装在拖板(14)上,并通过固定梁(11)固定在一起,拖板(14)的两侧装有第四油缸(13)和第五油缸(15)、限位座(17)通过固定夹(18)与水田搅浆整地机(I)相连接,减速箱(4 )装在水田搅浆整地机(I) 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旱两用平地机,它由:水田搅浆整地机、第一油缸、牵引架、减速箱、第二油缸、第三油缸、内球轴、固定螺栓、牵引座球体、牵引梁、固定梁、连接弯钩、第四油缸、拖板、第五油缸、油缸座、限位座、固定夹构成。水田搅浆整地机与固定螺栓相连接,牵引架前端与水田搅浆整地机相连接,后端与牵引座球体相连接,内球轴装在牵引座球体内,水田搅浆整地机的两侧装有第一油缸和第三油缸,第二油缸一端与油缸座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弯钩相连接,拖板的两侧装有第四油缸和第五油缸。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整地时与拖拉机悬挂后,不会出现左右摇摆、上下颠覆,平整地效果好,能够前刮后推,体积小,重量轻,消耗功率小。
文档编号A01B59/06GK203105066SQ20132014084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6日
发明者赵建男 申请人:赵建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