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蟹脱壳用吊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1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河蟹脱壳用吊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笼,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河蟹脱壳用吊笼。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河蟹就是中国食品中的传统美食佳肴,深受人们的欢迎,但目前的河蟹养殖以养大蟹为主要理念影响着养殖户,养殖出来的河蟹在规格上形成了两极分化。殊不知,这种充斥在市场上的大蟹价格让老百姓望而却步,严重阻碍了老百姓的购买欲望,反而造成了老百姓的“吃大蟹难”的问题。目前,河蟹养殖基本为土池塘,此类池塘都是养殖户自己挖掘,水深多在1.5-1.Sm,其养殖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池塘水体较少,水深不够,蟹岛太少,投放苗种数量较少。另外,河蟹平时均在池底生活,使得河蟹极易发生细菌性疾病,造成河蟹的大量死亡,导致减产,影响养殖成效。对大多数养殖户而言,河蟹养殖期间保持水草的正常生长有一定的困难,导致河蟹蜕壳时很难找到一个隐蔽的空间,易受其他养殖生物的干扰,导致蜕壳失败或蜕壳过程中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河蟹高密度养殖用的吊笼。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河蟹脱壳用吊笼,它包括骨架、网片及三角形网·带,所述骨架由若干个不等直径的圆环,按直径从小到大的顺序由上而下排列,每个圆环环面铺设有网片,圆环a与圆环b之间用三角形网带连接,形成圆锥状的整体结构;所述每个铺有网片的圆环上面铺设有尼龙编织袋,为河蟹的蜕壳创造隐蔽的空间;所述网片与圆环之间用聚乙烯线缝合。所述圆环采用铁丝或钢丝制成。所述圆环包括圆环a及圆环b。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占用水体空间大,在蟹岛区与蟹岛区之间的深沟区挂大量吊笼,一是为河蟹构筑水体中的空中楼阁,让河蟹自己选择合适的生长水层,为河蟹创造良好的蜕壳环境;二是让河蟹远离池塘底部的淤泥层,减少了疾病的发生的机率。吊笼吊置在水中,不影响原有水域的养殖产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网片的示意图。图中1、圆环2、网片3、三角形网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
图1、2所示的一种河蟹脱壳用吊笼,它包括骨架、网片2及三角形网带3,所述骨架由若干个不等直径的圆环1,按直径从小到大的顺序由上而下排列,每个圆环I环面铺设有网片2,圆环a与圆环b之间用三角形网带3连接,形成圆锥状的整体结构;所述每个铺有网片2的圆环I上面铺设有尼龙编织袋,为河蟹的蜕壳创造隐蔽的空间;所述网片2与圆环I之间用聚乙烯线缝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就是在蟹岛与蟹岛之间的深沟内用竹竿搭架子,把吊笼悬挂在架子上,作为河蟹 蜕壳时的暂居地。
权利要求1.一种河蟹脱壳用吊笼,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骨架、网片(2)及三角形网带(3),所述骨架由若干个不等直径的圆环(O,按直径从小到大的顺序由上而下排列,每个圆环(I)环面铺设有网片(2),圆环a与圆环b之间用三角形网带(3)连接,形成圆锥状的整体结构;所述每个铺有网片(2)的圆环(I)上面铺设有尼龙编织袋;所述网片(2)与圆环(I)之间用聚 乙烯线缝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笼,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河蟹脱壳用吊笼,它包括骨架、网片2及三角形网带3,所述骨架由若干个不等直径的圆环1,按直径从小到大的顺序由上而下排列,每个圆环1环面铺设有网片2,圆环a与圆环b之间用三角形网带3连接,形成圆锥状的整体结构;所述每个铺有网片2的圆环1上面铺设有尼龙编织袋,为河蟹的蜕壳创造隐蔽的空间;所述网片2与圆环1之间用聚乙烯线缝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占用水体空间大,在蟹岛区与蟹岛区之间的深沟区挂大量吊笼,一是为河蟹构筑水体中的空中楼阁,让河蟹自己选择合适的生长水层,为河蟹创造良好的蜕壳环境;二是让河蟹远离池塘底部的淤泥层,减少了疾病的发生的机率。吊笼吊置在水中,不影响原有水域的养殖产量。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3120705SQ201320146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朱光来 申请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