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温室大棚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室大棚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温室大棚是农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蔬菜可以促进其早熟和丰富其产量,延长蔬菜的供应期,是扩大蔬菜生产、实现周年供应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发展“三高”农业、振兴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标志之一。尤其对于我国北方地区无霜期短,冬天日夜温差大,而长江流域地区虽然冬季能生产一些耐寒蔬菜,但种类单调,且若遇冬季寒潮或夏秋暴雨,连绵阴雨等灾害性天气,则早春育苗和秋冬蔬菜生产都可能会受到较大的损失,影响蔬菜的供应。而利用温室大棚进行蔬菜栽培可利用保护设备在冬、春、秋进行蔬菜生产,以获得多样化的蔬菜产品。温室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系会从土壤孔隙中吸取水分,我国现阶段大多温室管理水平落后,灌溉系统多采用定时控制或者手动控制方式,不能根据不同作物及其不同发育期和作物根系的需水量供水,容易出现浇水不及时、不均、灌水不足或过量灌水等现象,不能保证植物良好的生长状态,不利于温室作物的优质高产,水利用率和灌溉精准度也低,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精确灌溉、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温室大棚灌溉系统。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温室大棚灌溉系统,包括设置在温室大棚外部的蓄水区,以及设置在温室大棚内部的灌溉管路,所述灌溉管路与蓄水区连接,灌溉管路上设有供水阀和分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管路与蓄水区连接处设有过滤器,所述温室大棚内设有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室大棚外设有微电脑控制器,所述微电脑控制器分别与土壤湿度传感器和供水阀电连接。所述分支管路上间隔设有喷水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土壤湿度传感器能实时监控温室大棚内土壤的湿度,然后将采集到的土壤湿度参数信息传输至微电脑控制器,微电脑控制器发出是否灌水指令,直到土壤湿度维持在我们预先设定的灌溉阈值时停止灌水。还可以根据不同作物及其不同深造发育期,设定灌水阈值,使土壤湿度达到预期的标准,达到节水和精确灌溉的目的,操作灵活方便,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和提高温室作物的产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蓄水区、2-灌溉管路、3-过滤器、4-供水阀、5-分支管路、6_ 土壤湿度传感器、7-微电脑控制器、8-喷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一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一种温室大棚灌溉系统,包括设置在温室大棚外部的蓄水区1,以及设置在温室大棚内部的灌溉管路2,灌溉管路2与蓄水区I连接,灌溉管路2上设有供水阀4和分支管路5,灌溉管路2与蓄水区I连接处设有过滤器3,温室大棚内设有土壤湿度传感器6,温室大棚外设有微电脑控制器7,微电脑控制器7分别与土壤湿度传感器6和供水阀4电连接,分支管路5上间隔设有喷水口 8。土壤湿度传感器6对温室作物根系的土壤湿度进行实时监测,获得作物根系的需水量,以此作为灌溉依据,通过微电脑控制器7适时、适量地灌水,在节省水、人工和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均有良好成效,可显著提高灌溉精确度,提高水的利用率,过滤器3对输送的水质进行过滤,防止堵塞管道。以上对本 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温室大棚灌溉系统,包括设置在温室大棚外部的蓄水区(1),以及设置在温室大棚内部的灌溉管路(2),所述灌溉管路(2)与蓄水区(I)连接,灌溉管路(2)上设有供水阀(4)和分支管路(5),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管路(2)与蓄水区(I)连接处设有过滤器(3),所述温室大棚内设有土壤湿度传感器(6),温室大棚外设有微电脑控制器(7),所述微电脑控制器(7)分别与土壤湿度传感器(6)和供水阀(4)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路(5)上间隔设有喷 水口(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室大棚灌溉系统,包括设置在温室大棚外部的蓄水区,以及设置在温室大棚内部的灌溉管路,灌溉管路与蓄水区连接,灌溉管路上设有供水阀和分支管路,其特征在于灌溉管路与蓄水区连接处设有过滤器,温室大棚内设有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室大棚外设有微电脑控制器,微电脑控制器分别与土壤湿度传感器和供水阀电连接。土壤湿度传感器能实时监控温室大棚内土壤的湿度,通过微电脑控制器发出是否灌水指令,能够根据不同作物及其不同深造发育期,使土壤湿度达到预期的标准,达到节水和精确灌溉的目的,操作灵活方便,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和提高温室作物的产量。
文档编号A01G9/24GK203152141SQ20132016642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7日
发明者张新娥, 夏志颖, 李博文 申请人:天津百利种苗培育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