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养鱼池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养鱼池增氧装置涉及池塘养殖增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态养殖中,池塘水的溶解氧是水质的重要指标,若缺氧就要导致鱼虾死亡。池塘中水体轻度缺氧可使鱼虾浮头、平侧,严重时会使得鱼虾窒息死亡。特别是在阴霾天气,气压低或水体生物耗氧过大时,水体严重缺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保持水中足够的溶氧量,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如:水中有机物(粪便、残饵、尸体等)产生的氨和硫化氢,在充足的溶氧条件下,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氨会转化为亚硝酸盐,再转化成硝酸盐;硫化氢则被转化成硫酸盐,均产生无毒的最终产品,并被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所吸收。增氧的方法大致可分为气泡增氧法和表面增氧法。随着集约化养鱼和精养鱼塘的发展,各类增氧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现有技术的表面增氧法增氧机,设备复杂、动力消耗大、维护运行成本高;气泡增氧法由于受增氧鼓泡角度的限制,易产生池底死角,如ZL200710021242.9。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投资少,运行维护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无溶氧死角的富氧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7]一种养鱼池增氧装置包括:微孔布气装置1、养鱼池底2、养鱼池3、进气管4、进气阀5、养鱼池壁6、布气微孔1-1,其特征在于:微孔布气装置I为倒圆锥体形状,微孔布气装置I倒圆锥体的底面在微孔布气装置I的顶部,微孔布气装置I倒圆锥体的底面为外凸面,微孔布气装置I倒圆锥体的侧面为内凹的弧面;微孔布气装置I倒圆锥体的内凹侧面上有均匀排布的布气微孔1-1 ;微孔布气装置I位于养鱼池3中,微孔布气装置I底部连接进气管4 ;进气管4的进气端横穿养鱼池壁6 ;在养鱼池壁6外侧的进气管4上装有进气阀5。所述的布气微孔1-1的孔径=0.08 0.12mm。所述的微孔布气装置I的倒圆锥体侧面的内凹弧面上的布气微孔1-1的孔中心线与内凹弧面垂直,(即由下至上微孔方向为由水平逐渐向垂直方向过度)。所述的进气管4距养鱼池底2的距离=200 280mm。所述的微孔布气装置1、进气管4和进气阀5均为不锈钢材料。有益效果1、一种养鱼池增氧装置的突出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一次安装好,长期运行,几乎不需要维护;[0017]2、通过微孔布气装置I倒圆锥体的侧面的布气微孔1-1溢出的气泡,初速度方向以微孔布气装置I的管中心线向四周运动,辐射体积广,因由下至上先是横向运动,受气泡的浮力上升,因此运行轨迹长,增加了溶氧量;又因微孔布气装置I的倒圆锥体的内凹侧面上布气微孔1-1的由下至上微孔方向为由水平逐渐向垂直方向过度,微孔布气装置I倒圆锥形侧面上方的布气微孔1-1溢出的气泡可直达养鱼池底2,不留布气死角,又因气泡先朝下运动,再受浮力上升,同样运行轨迹更长,大大增加了气泡在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进而增进了溶氧量。3、由于布气微孔1-1位于微孔布气装置I倒圆锥体的侧面四周底部,因此,不容易被养鱼池中的沉淀物堵塞。
图1: 一种养鱼池增氧装置俯视图;图2:—种养鱼池增氧装置局部示意图;图3:微孔布气装置I局部放大剖视图;图4:微孔布气装置IA向视图中:I微孔布气装置、2养鱼池底、3养鱼池、4进气管、5进气阀、6养鱼池壁、1-1布气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养鱼池增氧装置包括:微孔布气装置1、养鱼池底2、养鱼池3、进气管4、进气阀5、养鱼池壁6、布气微孔1-1,其特征在于:微孔布气装置I为倒圆锥体形状,微孔布气装置I倒圆锥体的底面在微孔布气装置I的顶部,微孔布气装置I倒圆锥体的底面为外凸面,微孔布气装置I倒圆锥体的侧面为内凹的弧面;微孔布气装置I倒圆锥体的内凹侧面上有均匀排布的布气微孔1-1 ;微孔布气装置I位于养鱼池3中,微孔布气装置I底部连接进气管4 ;进气管4的进气端横穿养鱼池壁6 ;在养鱼池壁6外侧的进气管4上装有进气阀5。所述的布气微孔1-1的孔径=0.08mm。所述的微孔布气装置I的倒圆锥体侧面的内凹弧面上的布气微孔1-1的孔中心线与内凹弧面垂直,(即由下至上微孔方向为由水平逐渐向垂直方向过度)。所述的进气管4距养鱼池底2的距离=200mm。所述的微孔布气装置1、进气管4和进气阀5均为不锈钢材料。实施例2一种养鱼池增氧装置包括:微孔布气装置1、养鱼池底2、养鱼池3、进气管4、进气阀5、养鱼池壁6、布气微孔1-1,其特征在于:微孔布气装置I为倒圆锥体形状,微孔布气装置I倒圆锥体的底面在微孔布气装置I的顶部,微孔布气装置I倒圆锥体的底面为外凸面,微孔布气装置I倒圆锥体的侧面为内凹的弧面;微孔布气装置I倒圆锥体的内凹侧面上有均匀排布的布气微孔1-1 ;微孔布气装置I位于养鱼池3中,微孔布气装置I底部连接进气管4 ;进气管4的进气端横穿养鱼池壁6 ;在养鱼池壁6外侧的进气管4上装有进气阀5。所述的布气微孔1-1的孔径=0.1mm。所述的微孔布气装置I的倒圆锥体侧面的内凹弧面上的布气微孔1-1的孔中心线与内凹弧面垂直,(即由下至上微孔方向为由水平逐渐向垂直方向过度)。所述的进气管4距养鱼池底2的距离=240mm。所述的微孔布气装置1、进气管4和进气阀5均为不锈钢材料。实施例3一种养鱼池增氧装置包括:微孔布气装置1、养鱼池底2、养鱼池3、进气管4、进气阀5、养鱼池壁6、布气微孔1-1,其特征在于:微孔布气装置I为倒圆锥体形状,微孔布气装置I倒圆锥体的底面在微孔布气装置I的顶部,微孔布气装 置I倒圆锥体的底面为外凸面,微孔布气装置I倒圆锥体的侧面为内凹的弧面;微孔布气装置I倒圆锥体的内凹侧面上有均匀排布的布气微孔1-1 ;微孔布气装置I位于养鱼池3中,微孔布气装置I底部连接进气管4 ;进气管4的进气端横穿养鱼池壁6 ;在养鱼池壁6外侧的进气管4上装有进气阀5。所述的布气微孔1-1的孔径=0.12mm。所述的微孔布气装置I的倒圆锥体侧面的内凹弧面上的布气微孔1-1的孔中心线与内凹弧面垂直,(即由下至上微孔方向为由水平逐渐向垂直方向过度)。所述的进气管4距养鱼池底2的距离=280mm。所述的微孔布气装置1、进气管4和进气阀5均为不锈钢材料。
权利要求1.一种养鱼池增氧装置包括:微孔布气装置、养鱼池底、养鱼池、进气管、进气阀、养鱼池壁、布气微孔,其特征在于: 微孔布气装置为倒圆锥体形状,微孔布气装置倒圆锥体的底面在微孔布气装置的顶部,微孔布气装置倒圆锥体的底面为外凸面,微孔布气装置倒圆锥体的侧面为内凹的弧面;微孔布气装置倒圆锥体的内凹侧面上有均匀排布的布气微孔; 微孔布气装置位于养鱼池中,微孔布气装置底部连接进气管; 进气管的进气端横穿养鱼池壁;在养鱼池壁外侧的进气管上装有进气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鱼池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气微孔的孔径=0.08 0.1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鱼池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孔布气装置的倒圆锥体侧面的内凹弧面上的布气微孔的孔中心线与内凹弧面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鱼池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距养鱼池底的距离=200 28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鱼池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孔布气装置、进气管和进 气阀均为不锈钢材料。
专利摘要一种养鱼池增氧装置涉及池塘养殖增氧技术领域。一种养鱼池增氧装置,包括微孔布气装置、养鱼池底、养鱼池、进气管、进气阀、布气微孔,其特征是微孔布气装置为倒圆锥体形状,微孔布气装置倒圆锥体的底面在微孔布气装置的顶部,微孔布气装置倒圆锥体的底面为外凸面,微孔布气装置倒圆锥体的侧面为内凹的弧面;微孔布气装置倒圆锥体的内凹侧面上有均匀排布的布气微孔;布气微孔的孔径=0.08~0.12mm;微孔布气装置位于养鱼池中,微孔布气装置底部连接进气管;进气管距养鱼池底的距离=200~280mm。本装置突出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一次安装好,几乎不需要维护;布气均匀不留溶氧死角;气泡的运动轨迹长、平均停留时间长,溶解氧的效率高;不易堵塞。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3120737SQ201320168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日
发明者陈烨 申请人: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