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可旋转式三次升运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种可旋转式三次升运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旋转式三次升运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使用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的升运器,其升运器壳体大都是条形,上下两端固定,存在的问题是:要么升运器输送角度大,上端高度过高影响稳定性,同时影响驾驶平台的空间,如有的会占据一部分驾驶室空间,使驾驶人员操作不便;要么就是输送角度小,升运器壳体太长,使得整机尺寸变长或变小粮仓,同时影响下面发动机等部件的安装。而且前面与割台连接的接口在割台升高时会留空隙,容易掉穗。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旋转式三次升运器,它具有结构简单、结构设计合理等特点;该升运器采用可旋转连接与角度过渡的构造,增加了果穗升运高度,缩短了前后距离,降低了整机装配后升运器的高度,避免了割台与升运器之间的缝隙, 达到输送平稳机身紧凑的效果。[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0005]包括传动链和升运器壳体,升运器壳体包括上段壳体,上端壳体位于驾驶舱与果穗箱之间,上段壳体的上端出口位于果穗箱进口上端,其下端与位于驾驶舱底部的中段壳体呈钝角固定连接,中段壳体的另一端与下段壳体铰连,下段壳体的另一端与割台连接。[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0007]中段壳体与水平夹角为13° -17°。[0008]上段壳体与中段壳体连接角度为140° -160°。[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0010]升运器壳体包括上段壳体,上端壳体位于驾驶舱与果穗箱之间,上段壳体的上端出口位于果穗箱进口上端,其下端与位于驾驶舱底部的中段壳体呈钝角固定连接,中段壳体的另一端与下段壳体铰连,下段壳体的另一端与割台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结构设计合理等特点;玉米收获机安装此种结构的升运器,增加了果穗升运高度,缩短了前后距离,降低了整机装配后升运器的高度,避免了割台与升运器之间的缝隙,达到输送平稳机身紧凑的效果。使整体车身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0011]图 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2]在附图中:1、上段壳体;2、中段壳体;3、下段壳体;4、连接销轴;5、连接角钢;6、 连接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由图1所示的实施例可知,包括传动链和升运器壳体,升运器壳体包括上段壳体1,上端壳体I位于驾驶舱与果穗箱之间,上段壳体I的上端出口位于果穗箱进口上端,其下端与位于驾驶舱底部的中段壳体2呈钝角固定连接,中段壳体2的另一端与下段壳体3铰连,下段壳体3的另一端与割台连接。中段壳体2与水平夹角为13° -17°。根据驾驶室底部与果穗箱空间位置设定。上段壳体I与中段壳体2连接角度为140° -160°。根据驾驶室与果穗箱空间位
置设定。安装方法:该新型升运器主要包括上段壳体,中段壳体,下段壳体;中段壳体和上段壳体组成的焊合体作为升运器的上部分,通过连接销轴与下段壳体进行过渡连接,整机装配时升运器上部分通过连接 角钢与驱动桥前支架固定连接,上段壳体上的连接耳与升运器后支架固定连接;下段壳体则通过割台搅龙上的下托杆的支撑来固定;整机工作时下段壳体随割台升降通过连接轴做往复式旋转。
权利要求1.一种可旋转式三次升运器,包括传动链和升运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运器壳体包括上段壳体(I),所述上端壳体(I)位于驾驶舱与果穗箱之间,所述上段壳体(I)的上端出口位于果穗箱进口上端,其下端与位于驾驶舱底部的中段壳体(2)呈钝角固定连接,所述中段壳体(2)的另一端与下段壳体(3)铰连,所述下段壳体(3)的另一端与割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式三次升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壳体(2)与水平夹角为13° -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旋转式三次升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壳体(I)与中段壳体( 2)连接角度为140° -16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旋转式三次升运器,包括传动链和升运器壳体,升运器壳体包括上段壳体,上端壳体位于驾驶舱与果穗箱之间,上段壳体的上端出口位于果穗箱进口上端,其下端与位于驾驶舱底部的中段壳体呈钝角固定连接,中段壳体的另一端与下段壳体铰连,下段壳体的另一端与割台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结构设计合理等特点;玉米收获机安装此种结构的升运器,增加了果穗升运高度,缩短了前后距离,降低了整机装配后升运器的高度,避免了割台与升运器之间的缝隙,达到输送平稳机身紧凑的效果。使整体车身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文档编号A01D57/00GK203152041SQ20132018564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5日
发明者李德权, 郭连增, 邵群 申请人:河北中农博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