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9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题目是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一种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包括一介质、多个第一植物种子以及多个第二植物种子。介质界定至少两种植区,其中的一种植区构成一图样。这些第一植物种子设置于构成图样的种植区。这些第二植物种子设置于非构成图样的其它种植区,且第一植物种子与第二植物种子为不同品种。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由多个植物芽苗构成图样的植物芽苗组。
【专利说明】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演进,现在社会中的年轻及儿童族群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日益减少,每天所面对的几乎都是各式的电子产品,而在长期鲜少与自然环境接触的情况下,许多年轻人及儿童对于植物的相关知识更是日渐薄弱。然而,即便年轻族群或孩童的家长意识到该点不足,进而开始添购盆栽,试图藉此教育孩童。但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园艺花草贩卖,其多半先经由专业栽植人员给予适当照料后始贩卖于市场,故常有消费者购买后,始有盆栽植物因经过环境迁徙后适应不良,而造成盆栽植物的寿命普遍不长的情形。也因此,造成消费者的热情减却,更无法达到教育孩童的目的。
[0003]再者,现代人对于饮食仅偏重精致美味口感,而忽略了营养均衡,造成许多文明病症的发生。但却也进而引起一群重视健康的人,寻求各式各样的养生之道,而最显而易见的便是多食用蔬菜,此种简单且容易达成的方法。然而,由于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是将蔬菜类煮熟后才食用,但也造成许多营养在煮熟的过程中流失。另外,大部分的蔬菜于生长时,皆有经过农药处理以防止虫害,故更令人担忧的问题是蔬菜上农药残留的问题。
[0004]因此,如何提 供一种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令使用者能够以非常简单且方便的方式,于自家内、办公室或其它任何地方培育植物,且可由植物种子便开始操作,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更甚者,培育完成后的植物,更可加以食用,使用者可完全的掌控其生长历程,以确保其食用上的安全性,实为当前重要的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令使用者能够以非常简单且方便的方式,于自家内、办公室或其它任何地方培育植物,且可由植物种子便开始操作,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更甚者,培育完成后的植物,更可加以食用,使用者可完全的掌控其生长历程,以确保其食用上的安全性。
[0006]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包括一介质、多个第一植物种子以及多个第二植物种子。介质界定至少两个种植区,其中的一种植区构成一图样。这些第一植物种子设置于构成图样的种植区。这些第二植物种子设置于非构成图样的其它种植区,且第一植物种子与第二植物种子为不同品种。
[0007]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包括一介质、一模板、多个第一植物种子以及多个第二植物种子。模板设置于介质上,模板与介质共同界定至少两种植区,其中的一种植区构成一图样。这些第一植物种子设置于构成图样的种植区,而分布于介质。这些第二植物种子设置于非构成图样的其它种植区,而分布于介质,且第一植物种子与第二植物种子为不同品种。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模板具有至少一开口区,开口区构成图样。这些第一植物种子经由开口区而设置于介质,这些第二植物种子邻设于这些第一植物种子。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模板具有多个开口区,至少其中的一开口区构成图样。这些第一植物种子经由构成图样的开口区而设置于介质,这些第二植物种子邻设于这些第一植物种子。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更包括一培养容器,其容置介质、模板、这些第一植物种子及这些第二植物种子。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培养容器为可透光的材质。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培养容器包括一容器本体及一盖体,容器本体具有一开口,盖体设置于开口。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介质具有多个孔隙。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这些第一植物种子与这些第二植物种子发芽后的颜色不相同。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这些第一植物种子及这些第二植物种子包括蔬菜种子,其发芽期为3至9天。
[0016]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由多个植物芽苗构成图样的植物芽苗组,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的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其中这些第一植物种子及这些第二植物种子发芽形成芽苗。 [0017]承上所述,一种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通过其介质、第一植物种子以及第二植物种子的组合,令使用者能够以非常简单且方便的方式,于自家内、办公室或其它任何地方培育植物,且由植物种子便开始操作,可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另外,更可通过构成多样化的图样的设计,以增添其趣味性。另外,第一植物种子以及第二植物种子经培育而生长成芽苗后,更可依据所界定的多个种植区,而呈现其特定的图样,同样富有趣味性。且培育完成后的芽苗,更可加以食用,使用者可完全的掌控其生长历程,确保其食用上的安全性。
[0018]【附图简述】
[0019]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2A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2B为图2A所示的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的组合示意图。
[0022]图2C为图2A所示的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另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3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模板的示意图。
[0024]图4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模板的示意图。
[0025]图5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一种模板的示意图。
[0026]图6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由多个植物芽苗构成图样的植物芽苗组的示意图。
[0027]【实施方式】
[0028]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其中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组件符号加以说明。
[0029]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的分解示意图,请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1,其包括一介质11、多个第一植物种子12以及多个第二植物种子13。其中,介质11界定出至少两种植区llla、lllb,而本实施例以两个种植区IllaUllb为例。而其中的一种植区Illa构成一图样112,而图样112可以为文字、数字、图案、符号、或其组合,亦可以为不同区块的相互组合,而区块可以为多边形或封闭曲线,以形成具有意义的排列,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第一实施例中,并可直接以绘制或压制的方式将图样112形成于介质11,并同时界定出种植区llla、lllb。而第一植物种子12设置于构成图样112的种植区111a,第二植物种子13设置于非构成图样112的其它种植区111b,且第一植物种子12与第二植物种子13为不同品种。
[0030]其中,介质11为第一植物种子12及第二植物种子13生长所必须,详而言之,介质11为第一植物种子12及第二植物种子13于生长时所需附着的媒介,故介质11较佳具有多个孔隙,可例如但不限于不织布、纱布、滤纸、细沙或泥土的堆栈等具有孔隙,且可将图样112直接绘制或压制而成的材质。须注明的是,由于孔隙相当微小,故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并未显不O
[0031]图2A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的分解示意图,请参考图2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2,其包括一介质21、一模板22、多个第一植物种子23以及多个第二植物种子24。其中,模板22设置于介质21上,即介质21设置于模板22的其中一侧。于第二实施例中,介质21较佳为具有韧性或可挠性的材质,可例如但不限于不织布、纱布、滤纸等具有孔隙及可挠性的材料,其可配合模板22的构型而改变,进而贴合于模板22。其中,模板22具有至少一开口区221,于本实施例中以一开口区221为例,开口区221将模板22区分为多个区块。因此,模板22与介质21可共同界定出至少两个种植区221a、221b,于本实施例以两个种植区221a、221b为例、其中的一种植区221a构成一图样222,换言之,开口区221亦可对应于种植区221a,而图样222的构型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于此不加赘述。需特别注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介质21不具有图样222,其通过模板22的开口区221的结构,与模板22共同界定种植区221a、221b,故于本实施例的附图,于介质21使用虚线表示图样222。
[0032]于第二实施例中,通过种植区221a与种植区221b的高度差异,即种植区221a的高度小于种植区221b,即形成自种植区221b的表面凹陷的图样222,藉此界定出两个区域,即种植区221a、221b。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亦可为种植区221a的高度大于种植区221b,以形成凸起的图样222,而由于本实施例的介质21为具有韧性或可挠性的材质,故不论是凹陷或是凸起的图样222,介质21皆可贴合于模板22。
[0033]图2B为图2A所示的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的组合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A及图2B所示。其中,第一植物种子23设置于构成图样222的种植区221a,而分布于介质21 ;而第二植物种子24设置于非构成图样222的另一种植区221b,而分布于介质21。换言之,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皆设置于介质21的一侧,而介质21的另一侧贴合于模板22,且第一植物种子23设置于由模板22与介质21共同界定的种植区221a,而第二植物种子24则设置于模板22的种植区221b。另外,本实施例通过模板22的设置,并于介质21共同界定种植区221a、221b,可使种植区221a、221b之间的分界更为明显,便利于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的设置。于操作上,可由使用者自行将第一植物种子23设置于种植区221a,而第二植物种子24设置于种植区221b。
[0034]于其它实施例中,介质21亦可以为细沙或泥土的堆栈,即具有孔隙,可供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于生长时具有附着的媒介,同时介质21可配合模板22的构型而改变,使介质21与模板22共同界定出图样222。除此之外,于其它实施例中,介质21的材质亦可不须随着模板22的构型而改变,仅须变更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2的操作方式。举例而言,先将第一植物种子23设置于种植区221a,及第二植物种子24设置于种植区221b,再将介质21设置于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之上,接着反转模板22,使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同时分布于介质21,并保有分别设置于种植区221a、221b的态样。
[0035]另外,于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植物种子23与第二植物种子24为不同品种,且较佳的,第一植物种子23与第二植物种子24发芽后的颜色不相同,故第一植物种子23与第二植物种子24依据种植区221a、221b所界定的边界而排列成图样22,于发芽后,由于颜色的不同,使得图样222可更加明显的呈现(可先参考图6),以增加植物培育的趣味性,达寓教于乐的功效。另外,更佳的,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包括蔬菜种子,其发芽期为3至9天,较佳可为5至7天。其中,发芽期从种子萌芽后开始计算,再继续生长5至7天为较佳的状态,当然亦可为3至9天。而限定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的发芽期为3至9天,可确保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生长速度可尽量维持一致,有利于发芽后,图样222的形成(可先参考图6所示)。其中,蔬菜种子发芽后进而生长为幼苗,即一般所称的芽苗(或称芽菜)。进而言之,芽苗就是作物的幼苗,由种子发芽而成,可作为食用蔬菜的来源之一。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不限定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为蔬菜种子,亦可为其它作物的种子。
[0036]图2C为图2A所示的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另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请参考图2C所示。较佳的,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2更包括一培养容器25,当然,其同样可以应用于第一实施例的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2。培养容器25用于容置介质21、模板22、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较佳的,培养容器25包括一容器本体251及一盖体252,容器本体251具有一开口 0,而介质21、模板22、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经由开口 O置入容器本体251内,而盖体252设置于开口 0,以遮蔽或盖阖开口 0,藉此形成一个独立包装的形式,具有便于收取且运送方便的功效。于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通过介质21而设置于模板22,故其一并置入容器本体251内,于其它实施例中,亦可仅有介质21、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置入容器本体251内,及如前述将模板22反转使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分布于介质21,并将介质21连同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 —并置入容器本体251。而当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发芽后,可直接于培养容器25继续生长成芽苗,故较佳的,培养容器25可以为可透光的材质,以利于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发芽后的生长。
[0037]另外,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于发芽初期,及芽未露出的时期,必须先经过暗处理,故更可于培养容器25的外侧进一步包装,可包装成礼品的模式,富有趣味性,同时亦可遮蔽光线。
[0038]图3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模板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A及图3所示。第三实施例的组件结构及连接关系大致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因此,第三实施例便以模板32搭配图2A及第二实施例的介质21、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的方式说明,其余相同的技术特征便不加赘述。模板32同样具有一开口区321,以构成一图样322,于第三实施例中,模板32即为具有图样322,或可界定图样322的分隔件,开口区321为中空的结构。
[0039]另外,模板32直接设置于介质21上(搭配图2A所示),故于第三实施例中,可将模板32摆放于介质21上,而当模板32设置于介质21上,即可与介质21共同界定出图样322区域(即开口区321),其可对应于第二实施例的种植区221a ;以及非图样322区域(即开口区321外缘),其可对应于种植区221b。其中,第一植物种子23经由开口区321而设置于介质21,第二植物种子24同样设置于介质21,且第二植物种子24邻设于第一植物种子23。换言之,第一植物种子23设置于图样322区域(即开口区321),而第二植物种子24设置于非图样322区域(即开口区321外缘)。因此,当第一植物种子23与第二植物种子24发芽后并生长为芽苗时,便可通过模板32的界定,而形成图样322,其细节可参考第二实施例,于此不加赘述。
[0040]图4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模板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A及图4所示。同样的,第四实施例的组件结构及连接关系大致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因此,第四实施例便以模板42搭配图2A及第二实施例的介质21、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的方式说明,其余相同的技术特征便不加赘述。其中,模板42具有一开口区421,开口区421构成一图样422,于第四实施例中,图样422为数字为例,当然亦可以为其它文字、符号或其组合。其中,模板42设置于第二实施例的介质21后(搭配图2A所示),开口区421可对应于第二实施例的种植区221a,而开口区421的外缘,S卩非开口区423a、423b则可对应于种植区221b。而于第四实施例中,非开口区423a、423b并非连续的图样,即非连通的结构,其被形成图样422的开口区421分隔为两个区域,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其可被分隔为更多的区域。
[0041]另外,于第四实施例中,其模板42设置于介质21的方式可参考第二实施例,于此不赘述。其中,模板42设置于介质21的其中一侧,而第一植物种子23与第二植物种子24则设置于介质21的另一侧。第一植物种子23经由构成图样422的开口区421而设置于介质21,而第二植物种子24邻设于第一植物种子23,即对应于非开口区423a、423b设置。同样的,当第一植物种子23与第二植物种子24发芽后并生长为芽苗时,便可通过模板42与介质21的界定,而形成图样422,其细节可参考第二实施例,于此不加赘述。
[0042]图5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一种模板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A及图5所示。同样的,第五实施例的组件结构及连接关系大致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因此,第五实施例便以模板52搭配图2A及第二实施例的介质21、第一植物种子23及第二植物种子24的方式说明,其余相同的技术特征便不加赘述。其中,模板52具有多个开口区521,至少其中的一开口区521构成一图样522,而本实施例以各开口区521皆构成其独立的图样522为例,而于其它实施例中,例如所构成的图样522为文字时,亦可以为多个开口区521构成一图样522,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其中,模板52设置于第二实施例的介质21后(搭配图2A所示),开口区521可对应于第二实施例的种植区221a,开口区521的外缘则可对应于种植区221b。
[0043]另外,于第五实施例中,其模板52设置于介质21的方式可参考第二实施例,于此不赘述。其中,第一植物种子23经由构成图样522的开口区521而设置于介质21,而第二植物种子24邻设于第一植物种子23,即对应于开口区521的外缘设置。同样的,当第一植物种子23与第二植物种子24发芽后并生长为芽苗时,便可通过模板52的界定,而形成图样522,其细节可参考第二实施例,于此不加赘述。
[0044]图6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由多个植物芽苗构成图样的植物芽苗组的示意图,请参考图6所示。另外,本实用新型更提供一种由多个植物芽苗构成图样的植物芽苗组6,其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的植物种子培育图形套组,即由介质61、模板62、多个第一植物种子63以及多个第二植物种子64所共同组成,其中第一植物种子63及第二植物种子64发芽形成芽苗(图6直接标示芽苗为第一植物种子63及第二植物种子64),即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可置入冰箱中保存的状态。其详细组件结构与连结关系已详述于第一至第五实施例,可参考前述,于此不加赘述。
[0045]综上所述,一种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通过其介质、第一植物种子以及第二植物种子的组合,令使用者能够以非常简单且方便的方式,于自家内、办公室或其它任何地方培育植物,且由植物种子便开始操作,可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另外,更可通过构成多样化的图样的设计,增添其趣味性。另外,第一植物种子以及第二植物种子经培育而生长成芽苗后,更可依据所界定的多个种植区的构型,而呈现其特定的图样,同样富有趣味性。且培育完成后的芽苗,更可加以食用,使用者可完全的掌控其生长历程,确保其食用上的安全性。
[0046]以上所述仅是举例性,而非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0047]【符号说明】
[0048]〔习知 〕
[0049]无
[0050]〔本实用新型〕
[0051]1、2: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
[0052]11、21、61:介质
[0053]12、22、32、42、52、62:模板
[0054]llla、lllb、221a、221b:种植区
[0055]112、222、322、422、522:图样
[0056]12、23、63:第一植物种子
[0057]13、24、64:第二植物种子
[0058]25:培养容器
[0059]251:容器本体
[0060]252:盖体
[0061]221、321、421、521:开口区
[0062]423a、423b:非开口区
[0063]6:植物芽苗组
[0064]O:开口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包括: 一介质; 一模板,具有至少一开口区,所述模板设置于所述介质上,所述模板与所述介质共同界定至少两个种植区,所述开口区与其中的一种植区共同构成一图样; 多个第一植物种子,设置于构成所述图样的所述种植区,而分布于所述介质;以及 多个第二植物种子,设置于非构成所述图样的其它所述种植区,而分布于所述介质,且所述第一植物种子与所述第二植物种子为不同品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其中所述第一植物种子经由所述开口区而设置于所述介质,所述第二植物种子邻设于所述第一植物种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其中所述模板具有多个开口区,所述第一植物种子经由构成所述图样的所述开口区而设置于所述介质,所述第二植物种子邻设于所述第一植物种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更包括: 一培养容器,容置所述介质、所述模板、所述第一植物种子及所述第二植物种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其中所述培养容器为可透光的材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其中所述介质具有多个孔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其中所述第一植物种子与所述第二植物种子发芽后的颜色不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子培育图样套组,其中所述第一植物种子及所述第二植物种子包括蔬菜种子,其发芽期为3至9天。
【文档编号】A01G9/10GK203735115SQ201320414372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2日
【发明者】林郁文 申请人:勃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