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盆栽防混杂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273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盆栽防混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涉及一种植物盆栽防混杂装置,包括由纵横向隔离板交错形成的隔离框架,所述隔离框架内形成若干个用于放置植物盆栽的型腔,所述型腔四壁的隔离板下端设有排水口。是利用在温室植物盆栽保存时加入防混杂的有机玻璃隔离架,有效预防了因植物种质资源保存过程中因喷水水滴溅落,人工分种的疏忽造成品种材料的混杂,可大大提高植物盆栽保存的存活率及纯度。
【专利说明】一种植物盆栽防混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盆栽防混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温室植物盆栽保存时,现有的保存方法是将植物盆栽直接放置于温室中的栽培床架上,若发生人工分种疏忽则容易使盆栽混杂,尤其如红萍等蕨藻类植物在喷水水滴溅落后也容易发生混杂而影响盆栽的纯度和存活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本发明是利用在温室植物盆栽保存时加入防混杂的有机玻璃隔离架,有效预防了因植物种质资源保存过程中因喷水水滴溅落,人工分种的疏忽造成品种材料的混杂,从而提高植物盆栽的纯度和存活率。
[000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植物盆栽防混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纵横向隔离板交错形成的隔离框架,所述隔离框架内形成若干个用于放置植物盆栽的型腔,所述型腔四壁的隔离板下端设有排水口。
[0005]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框架的四角向下延伸有支撑脚。
[0006]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框架上四角位置还设有可与支撑脚相配合的插槽。
[0007]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框架材料为有机玻璃。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横向隔离板和纵向隔离板交错形成的隔离框架,有效预防了因植物种质资源保存过程中因喷水水滴溅落,人工分种的疏忽造成品种材料的混杂,可大大提高植物盆栽保存的存活率及纯度;(2)隔离板下端设有排水口,以便喷水时多余的水及时排出;(3)本实用新型该不仅结构简单,功能合理,制作方便,材料采用有机玻璃透光性能好,可利于植物的生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隔离框架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左视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有支撑脚隔离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图2与图3的隔离框架堆叠状态示意图。
[0013]图中:1-隔离板,2-隔离框架,3-型腔,4-排水口,5-支撑脚,6_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如图1?2所示,一种植物盆栽防混杂装置,包括由纵横向隔离板I交错形成的隔离框架2,所述隔离框架内形成若干个用于放置植物盆栽的型腔3,所述型腔四壁的隔离板I下端设有排水口 4。所述排水口用于喷水时多余的水及时排出。[0016]所述隔离框架2的可四角延伸有支撑脚5,所述隔离框架2上四角位置还可以设有与支撑脚5相配合的插槽6。在进行植物盆栽保存时,可以根据盆栽高度定制隔离框架2高度,以保证隔离框架2框架高度高于内置盆栽高度。另外,也可以利用隔离框架上的插槽6与向下延伸的支撑脚5根据植物盆栽的高度进行多层堆叠来实现高度的增加。
[0017]所述隔离框架材料为有机玻璃,透光性能好,可利于植物的生长。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物盆栽防混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纵横向隔离板交错形成的隔离框架,所述隔离框架内形成若干个用于放置植物盆栽的型腔,所述型腔四壁的隔离板下端设有排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盆栽防混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框架的四角向下延伸有支撑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盆栽防混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框架上四角位置还设有可与支撑脚相配合的插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盆栽防混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框架材料为有机玻璃。
【文档编号】A01G9/00GK203378315SQ201320469857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日
【发明者】郑向丽, 徐国忠, 王俊宏, 黄毅斌, 林永辉 申请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