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潮汐栽培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031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介质潮汐栽培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包括:一储液槽、至少一植栽区、一输液模块,以及一回液模块;其中,各植栽区具有至少一呈水平配置的养液管,在各养液管的上方管壁处设有多个与养液管相通的植生筒;可利用植栽区的植生筒放置所欲种植的植物,且在植生筒中预先盛装适合该植物的介质,提供适合植物生长的介质及供应植物充足的养液;以及,在输液模块及回液模块的运作下,可令养液管内的养液产生如潮汐般的养液水位涨退变化效果,让所种植的植物根部有机会曝露在高湿高含氧的环境条件当中,使植物根部的根毛发育相对较为旺盛、快速,进而提升植物的生产质量。
【专利说明】介质潮丨夕栽培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质潮汐栽培设备,特别是一种可提供适合植物的介质,且令植物的养液水位产生如潮汐般涨退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农作物生产方式,大多是采用土耕方式进行种植,业者会将种子或幼苗种植于土壤上,且定期地对土壤施予肥料与灌溉,以供农作物能藉由其深入土壤的根部吸收所需的养分、氧气与水分。
[0003]随着有机健康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对于食材是否来自无污染的环境也越发地重视,加上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因为快速的进步而与科技息息相关,在农业的发展上更是影响巨大;其中,利用水耕种植的作法即为近年来广受欢迎的农作物生产方式
之一 O
[0004]原则上,水耕种植只要能够让植物在水中(养液)获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与元素,即可能够生产大量作物,由于可降低或避免采用大量的土壤与土地,且可于室内进行耕种,相对更容易控制其生长环境。
[0005]由于水对于植物栽培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尽管水耕栽培的空间利用较传统土耕来得简便,但仍需特别注意植栽区的养液水位控制管理,目前常用的水耕栽培仅能够做到让水耕植物根部浸润得到养液为原则,其灌溉方式多以补足养液的水位高度,或是定时换新养液为主。
[0006]然而,传统水耕栽培并未提供适合作物的介质,且传统水耕栽培所常用的灌溉方式并无法提供潮汐般的灌溉效果,亦即水耕植物根部全时浸润在养液中,将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量,不但可能因为根毛发育不良而影响水耕植物的栽种质量,更有可能因为导致水耕植物根部腐烂坏死。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尤指一种可提供适合植物的介质,且令植物的养液水位产生如潮汐般涨退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
[0008]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基本上包括:一储液槽,供储存灌溉系统运作所需的养液;至少一植栽区,具有至少一呈水平配置的养液管,在各养液管的上方管壁处设有多个与养液管相通的植生筒,各植生筒且伸出养液管的管壁预定高度;一输液模块具有至少一连接植栽区的养液管与储液槽之间的输液管,供将储液槽内的养液送入植栽区的养液管中;一回液模块,具有至少一连接于植栽区的养液管与储液槽之间供引导养液管内的养液回流至储液槽的回液管,该至少一回液管在与养液管的衔接处形成一相对高于养液管的管壁的转折区段,使得以形成高水位的回液管路;以及,在该至少一回液管处设有一控制所属回液管的管路导通与否的阀件。
[0009]本实用新型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在使用时,可利用植栽区的植生筒放置所欲种植的植物,且在植生筒中预先盛装适合该植物的介质,再依照所种植的植物特性,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液储存于养液管中,以便提供适合植物生长的介质及供应植物充足的养液;以及,在输液模块及回液模块的运作下,可令养液管内的养液产生如潮汝般的养液水位涨退变化效果,让所种植的植物根部有机会曝露在高湿高含氧的环境条件当中,使植物根部的根毛发育相对较为旺盛、快速,进而提升植物的生产质量。
[0010]为达上述目的,所述输液模块具有一连接于储液槽与各输液管间的泵浦;该介质潮汐栽培设备设有多个分层配置的植栽区,该回液模块具有多个分别连接于各植栽区的养液管与储液槽之间的回液管,其设于各回液管处的阀件分别为一电磁阀;该介质潮汐栽培设备且进一步包括一与泵浦及各电磁阀电气连接的控制电路。
[0011]上述控制电路被设定依序对其中一电磁阀通电,同时将其它电磁阀断电的控制模式,轮流让各层植栽区的养液管内部保持满水位的养液。
[0012]为达上述目的,所述介质潮汐栽培设备进一步包括多个供分别套置于各植生筒的介质容器;各介质容器为具有多个通孔的凹杯状结构体。
[0013]为达上述目的,所述介质潮汐栽培设备进一步包括多个供分别套置于各植生筒的介质容器,各介质容器为具有多个通孔的凹杯状结构体,且在各介质容器盛装有预定容量的介质。
[0014]上述各介质容器所盛装的介质为泡棉、培养土、椰壳纤维、蛭石、发泡炼石和岩棉
之一 O
[0015]为达上述目的,所述介质潮汐栽培设备进一步包括多个分别设于各植栽区上方处且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的光电模块。
[0016]上述各光电模块是在一基板上数有多个产生预定光色的发光二极管。
[0017]所述储液槽内养殖有预定数量的水产。
[0018]上述水产为鱼、虾、贝类之一或其组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外观立体图;
[0020]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中介质容器的安装示意图;
[0021]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侧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1 植物
[0024]12 鱼
[0025]20储液槽
[0026]30植栽区
[0027]31养液管
[0028]311植生筒
[0029]32介质容器
[0030]40输液模块
[0031]41输液管
[0032]42 泵浦[0033]50回液模块
[0034]51回液管
[0035]511转折区段
[0036]52电磁阀
[0037]60控制电路
[0038]70光电模块
[0039]71基板
[0040]72发光二极管
[0041]80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43]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 一种可提供适合植物的介质,且令植物的养液水位产生如潮汐般涨退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介质容器的安装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基本上包括:一储液槽20、至少一植栽区30、一输液模块40,以及一回液模块50 ;其中:
[0044]该储液槽20为一具预定容积的槽体,以供储存整体介质潮汐栽培设备灌溉运作所需的养液;至于,所储存的养液可以照所种植的植物需求调整不同的养份浓度。
[0045]该至少一植栽区30具有至少一呈水平配置的养液管31,在各养液管31的上方管壁处设有多个与养液管31相通的植生筒311,各植生筒311且伸出养液管31的管壁预定高度,以供利用植生筒311放置所欲种植的植物11及适合植物11生长的介质80 ;在本实施例中,整体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其设有多个分层配置的植栽区30,且在各层植栽区30设有多个平行配置的养液管31,达到可在小面积地坪空间种植大量植物,以及在同一地坪空间内种植不同植物的目的。
[0046]该输液模块40,用于将储液槽20内的养液送入植栽区30的养液管31中;在本实施例中,整个输液模块40,其具有至少一连接植栽区30的养液管31与储液槽20之间的输液管41,以及一连接于储液槽20与各输液管41之间的泵浦42。
[0047]该回液模块50具有至少一连接于植栽区30的养液管31与储液槽20之间供引导养液管31内的养液回流至储液槽20的回液管51,该至少一回液管51在与养液管31的衔接处形成一相对高于养液管31的管壁的转折区段511,使得以形成高水位的回液管路;以及,在该至少一回液管51处设有一控制所属回液管51的管路导通与否的阀件(如图所示的电磁阀52)。
[0048]原则上,本实用新型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在使用时,其可利用植栽区30的植生筒311放置所欲种植的植物11,且在植生筒311中预先盛装适合该植物生长的介质80,再依照所种植的植物特性,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液储存在养液管31中,俾可提供适合植物11生长的介质及供应植物充足的养液。
[0049]以及,在输液模块40及回液模块50的运作下,可令养液管31内的养液产生如潮汐般的养液水位涨退变化效果,让所种植的植物11根部有机会曝露在高湿高含氧的环境条件当中,使植物11根部的根毛发育相对较为旺盛、快速,进而提升植物的生产质量。
[0050]再者,如第2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其可进一步包括多个供分别套置于各植生筒311的介质容器32 ;各介质容器32为具有多个通孔的凹杯状结构体;以及,在各介质容器32当中盛装有预定容量的介质80 ;至于,各介质容器32所盛装的介质80,可以依照所种植的植物特性为泡棉、培养土、椰壳纤维、蛭石、发泡炼石和岩棉之一。
[0051]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在上述设有多个分层配置的植栽区的结构形态下,可透过分层供水的控制模式,达到减轻整体介质潮汐栽培设备载重与耗水量的效果;在实施时,该回液模块50具有多个分别连接于各植栽区30的养液管31与储液槽20之间的回液管51,其设于各回液管51处的阀件分别为一电磁阀52 ;整体介质潮汝栽培设备且进一步包括一与泵浦42及各电磁阀52电气连接的控制电路60。
[0052]以及,该控制电路60被设定依序对其中一电磁阀52通电,同时将其它电磁阀52断电的控制模式(使通电的电磁阀52所属的回液管51所连接的养液管31内部保持满水位的养液),亦即透过分层供水的控制模式,轮流让各层植栽区30的养液管31内部保持满水位,使能够有效减轻整体介质潮汐栽培设备的载重与耗水量。
[0053]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可如图3所示,在储液槽20当中养殖有预定数量的水产,所述水产可以为鱼12或虾、贝类之一或其组合,可利用鱼、虾的排泄物以及介质本身养分作为植物生长的养份,达到渔菜共生而不使用化学肥料作为有机栽培的手段;甚至可进一步包括多个分别设于各植栽区30上方处且与控制电路60电气连接的光电模块70 ;在实施时,各光电模块70是在一基板71上数有多个产生预定光色的发光二极管72。俾可在控制电路60的操控下,依照各植栽区30所种植的植物生长需求,控制光照时间及调整光源波长,以相对更为积极可靠的手段控制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条件。
[0054]与传统惯用技术相较,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可以产生下列功效:
[0055]1.可针对所种植的植物特性,提供适合植物生长的介质及供应植物充足的养液。
[0056]2.可针对所种植的植物特性,令养液管内的养液产生如潮汐般的养液水位涨退变化效果,让所种植的植物根部有机会曝露在高湿高含氧的环境条件当中,使植物根部的根毛发育相对较为旺盛、快速,进而提升植物的生产质量。
[0057]3.还可透过分层供水的控制模式,达到减轻整体介质潮汐栽培设备载重与耗水量的效果。
[0058]4.尤适合建构立体的植物生产基地,有助于掌控植物的产能及生产质量。
[0059]5.还可利用储液槽养殖鱼或虾、贝类等水产,利用鱼、虾的排泄物以及介质养分作为植物生长的养份,达到渔菜共生而不使用化学肥料作为有机栽培的手段。
[006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较佳可行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巳描述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士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而作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包括: 一储液槽,供储存灌溉系统运作所需的养液; 至少一植栽区,具有至少一呈水平配置的养液管,在各养液管的上方管壁处设有多个与养液管相通的植生筒,各植生筒且伸出养液管的管壁预定高度; 一输液模块,具有至少一连接植栽区的养液管与储液槽之间的输液管,供将储液槽内的养液送入植栽区的养液管中; 一回液模块,具有至少一连接于植栽区的养液管与储液槽之间供引导养液管内的养液回流至储液槽的回液管,该至少一回液管在与养液管的衔接处形成一相对高于养液管的管壁的转折区段;以及, 在该至少一回液管处设有一控制所属回液管的管路导通与否的阀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输液模块具有一连接于储液槽与各输液管之间的泵浦;该介质潮汐栽培设备设有多个分层配置的植栽区,该回液模块具有多个分别连接于各植栽区的养液管与储液槽之间的回液管,其设于各回液管处的阀件分别为一电磁阀;该介质潮汐栽培设备且进一步包括一与泵浦及各电磁阀电气连接的控制电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被设定依序对其中一电磁阀通电,同时将其它电磁阀断电的控制模式,轮流让各层植栽区的养液管内部保持满水位的养液。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多个供分别套置于各植生筒的介质容器;各介质容器为具有多个通孔的凹杯状结构体。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多个供分别套置于各植生筒的介质容器,各介质容器为具有多个通孔的凹杯状结构体,且在各介质容器盛装有预定容量的介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各介质容器所盛装的介质为泡棉、培养土、椰壳纤维、蛭石、发泡炼石和岩棉之一。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多个分别设于各植栽区上方处且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的光电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光电模块是在一基板上数有多个产生预定光色的发光二极管。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储液槽内养殖有预定数量的水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介质潮汐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水产为鱼、虾、贝类之一或其组合。
【文档编号】A01G31/06GK203407312SQ201320483377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8日
【发明者】陈兴, 陈伟豪, 谢燕琳 申请人:绿四季农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