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芽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521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催芽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催芽带。该催芽带由布条缝制而成,所述布条设置两层,该催芽带包括催芽区和由所述催芽区两端延伸的延长区。所述催芽区包括扎线条和条形布袋。所述条形布袋由扎线条以均等间距分隔而成。其中,所述布条由一块布料或两块布料缝制而成,从而由扎线条分隔而成七个条形布袋。通过条形布袋使种子能有序排放和设置一布条的中间开口并用拉链连接,这样既保证了发芽时受热均匀,也避免了隔一段时间将种子待的里外面调换的工作量,从而使人们实施时更加方便、快捷。
【专利说明】一种催芽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催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催芽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处理的种子较少时通常采用人体催芽法。往往人们会将种子用湿纱布包好,装入完整无损的两层塑料袋内,扎好袋口,放在紧靠身体的最内一层衣服外面,再用绳或带捆到身上,或扎紧外侧衣服以防漏掉,从而达到利用人体的热量催芽的目的。但是,由于受热不均匀,会隔一段时间将种子待的里外面调换一下,从而在人们实施时较不方便。
[0003]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解决在人体催芽时使用方便、受热均匀的催芽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解决在人体催芽时使用方便、快捷、受热均匀的催芽带。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催芽带,包括催芽区,所述催芽区由布条缝制而成,布条设置两层,催芽区包括扎线条和条形布袋,条形布袋由扎线条以均等间距分隔而成;还包括催芽区两端延伸的延长区,延长区通过连接部与固定绳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催芽区中部设置一中间开口,该中间开口通过拉链缝合。
[0007]优选地,所述催芽区的长度为0.67米-1.00米,宽度为0.14米-0.18米。
[0008]优选地,所述布条设置两层是由二块布料重叠而成。
[0009]优选地,所述布条也可以由一块布料对折而成。
[0010]优选地,催芽区设置七条扎线条,将催芽区均分为七等分,以便于排放种子。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通过条形布袋使种子能有序排放,利于受热均匀,操作方便;而通过设置一布条的中间开口并用拉链连接,达到方便快速的取出发芽完成的种子的效果,让操作更加快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实施例1所述催芽带的主视图。
[0013]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
[0014]图3是实施例1所述催芽带的仰视图。
[0015]图4是实施例2所述催芽带的主视图。
[0016]图中,11.布条;12.固定绳;13.连接部;14.拉链;111.催芽区;112.延长区;113.扎线条;114.条形布袋;115.中间开口 ;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手段及运作过程有更进一步之认识与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如下。[0018]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催芽带,包括催芽区111,所述催芽区111由布条11缝制而成,布条11设置两层,催芽区111包括扎线条113和条形布袋114,条形布袋114由扎线条113以均等间距分隔而成;还包括催芽区111两端延伸的延长区112,延长区112通过连接部13与固定绳12连接。
[0019]为了使种子能方便放入催芽区111中,催芽区111部设置一中间开口 115,该中间开口 115通过拉链14缝合。
[0020]催芽区111的长度为0.67米-1.00米,宽度为0.14米-0.18米。
[0021]本实施例的催芽区111由一块布料对折而成。催芽区111设置七条扎线条113,将催芽区111均分为七等分,以便于排放待催芽种子。
[0022]在使用的时候,把经处理的种子放入到催芽区111的条形布袋114中,再把催芽袋缠绕到人体腰部,再通过固定绳12固定,待种子开始发芽后,取下种子播种。有条形布袋114的作用,可以使种子在催芽袋内排列整齐,并且种子不会产生堆积,影响催芽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催芽带适合西瓜籽,南瓜籽等农作物种子的催芽。
[0023]实施例2:
[0024]如图4所示,一种催芽带,包括催芽区111,所述催芽区111由布条11缝制而成,布条11设置两层,催芽区111包括扎线条113和条形布袋114,条形布袋114由扎线条113以均等间距分隔而成;还包括催芽区111两端延伸的延长区112,延长区112通过连接部13与固定绳12连接。
[0025]为了使种子能方便放入催芽区111中,催芽区111中部设置一中间开口 115,该中间开口 115通过拉链14缝合。
[0026]催芽区111的长度为0.67米-1.00米,宽度为0.14米-0.18米。
[0027]布条11是由二块布料重叠而成。催芽区111设置八条扎线条113,将催芽区111均分为七等分,
[0028]在使用的时候,把经处理的种子放入到催芽区111的条形布袋114中,再把催芽袋缠绕到人体腰部,再通过固定绳12固定,待种子开始发芽后,取下种子播种。有条形布袋114的作用可以使种子在催芽袋内排列整齐,并且种子不会产生堆积,影响催芽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催芽带适合西瓜籽,南瓜籽等农作物种子的催芽。
[0029]藉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通过条形布袋114使种子能有序排放和设置其中一布条11的中间开口 115并用拉链14连接,这样既保证了发芽时受热均匀,也避免了隔一段时间将种子待的里外面调换一下的工作量,从而使人们实施时更加方便、快捷。
[0030]综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催芽带,其特征是包括催芽区(111),所述催芽区由布条(11)缝制而成,布条(11)设置两层,催芽区(111)包括扎线条(113)和条形布袋(114),条形布袋(114)由扎线条(113)以均等间距分隔而成;还包括催芽区(111)两端延伸的延长区(112),延长区(112)通过连接部(13)与固定绳(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芽带,其特征是:所述催芽区(111)中部设置一中间开口(115),该中间开口(115)通过拉链(14)缝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芽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催芽区(111)的长度为0.67米-1.0O米,宽度为0.14米-0.18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催芽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条(11)设置两层是由二块布料重叠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催芽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条(11)是由一块布料对折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催芽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催芽区(111)设置七条扎线条(113),将催芽区(111)均分为七等分。
【文档编号】A01C1/02GK203407166SQ201320500718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6日
【发明者】唐朝庆, 唐压平 申请人:乐至县吉祥猪业循环经济专业合作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