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虫鱼饵挂钩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945阅读:10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虫鱼饵挂钩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虫鱼饵挂钩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控饵转子、外壳和中空穿针,控饵转子包括手柄和定饵区,定饵区与外壳间隙配合,定饵区的侧面水平设置有一圈贯穿定饵区左右的凹槽,手柄与外壳之间为综合容饵室,外壳的侧面水平设置有贯穿外壳左右的细长缺口,细长缺口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定饵槽和穿针套管,定饵槽的左端设置有固定鱼钩的定钩口。本实用新型以中空穿针作为辅助工具将软虫导入鱼钩,不仅可以完全杜绝手与软虫的直接接触,而且不论眼力好坏,技术熟生,都可以准确无误地将软虫饵穿到鱼钩上,避免软虫被鱼拖食的发生。
【专利说明】一种软虫鱼饵挂钩用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虫鱼饵挂钩用具。
【背景技术】
[0002]垂钓是现代人业余生活的一种,而垂钓的鱼饵通常采用软虫(蚯蚓),主要是软虫(蚯蚓)是鱼最喜欢的一种食物,能大大提高鱼儿上钩的机率,但是,软虫(蚯蚓)需要人用手穿到鱼钩上,不仅是一门技术活,鱼饵穿的不好,容易被鱼拖食,而且对于爱干净的人来说,更加不能忍受这种滑腻腥臭,导致许多想要钓鱼的人放弃了钓鱼这个爱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提出一种软虫鱼饵挂钩用具。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0005]一种软虫鱼饵挂钩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控饵转子、外壳和中空穿针,所述的控饵转子包括手柄和定饵区,所述的定饵区与外壳间隙配合,定饵区的侧面水平设置有一圈贯穿定饵区左右的凹槽,所述的手柄与外壳之间为综合容饵室,所述外壳的侧面水平设置有贯穿外壳左右的细长缺口,细长缺口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定饵槽和穿针套管,定饵槽的左端设置有固定鱼钩的定钩口。
[0006]作为优选,所述手柄的外径从右往左逐渐变大至定饵区的外径。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穿针套管与凹槽间隙配合,穿针套管的内径大于中空穿针的外径。
[0008]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右端设置有定位槽。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中空穿针的右端针尾设置有向外凸起的推尾。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推尾上设置有用于绕线的凹陷区。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定钩口为磁性定钩口。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细长缺口在定饵区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毛条,毛条可以有效防止软虫在定饵区时从细长缺口向外滑出。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以中空穿针作为辅助工具将软虫导入鱼钩,不仅可以完全杜绝手与软虫的直接接触,而且不论眼力好坏,技术熟生,都可以准确无误地将软虫穿到鱼钩上,避免软虫被鱼拖食的发生;
[0015]2、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用来穿软虫,而且可以将储备的软虫存于本实用新型中,随时对鱼钩进行穿软虫;
[0016]3、本实用新型的控饵转子上设置有一圈凹槽,在穿软虫时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软虫;
[0017]4、穿针套管的设计,能够使穿针准确地穿入软虫中,并且在穿软虫时推动饵软虫穿入鱼钩中;[0018]5、磁性定钩口的设计,使得鱼钩的固定更加准确牢固;
[0019]6、穿针的右端设置了推尾,并在推尾上设置了凹陷区,不仅便于人对穿针的控制,而且凹陷区便于鱼线的缠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1 ]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饵转子的右视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壳的右视图;
[0023]图中:1.控饵转子,2.外壳,3.中空穿针,4.手柄,5.定饵区,6.综合容饵室,
7.定钩口,8.穿针套管,9.推尾,10.凹陷区,11.细长缺口,12.定饵槽,1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软虫鱼饵挂钩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控饵转子1、外壳2和中空穿针3,所述的控饵转子I包括手柄4和定饵区5,所述的定饵区5与外壳2间隙配合,定饵区5的侧面水平设置有一圈贯穿定饵区5左右的凹槽13,所述的手柄4与外壳2之间为综合容饵室6,所述外壳2的侧面水平设置有贯穿外壳2左右的细长缺口 11,细长缺口 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定饵槽12和穿针套管8,定饵槽12的左端设置有固定鱼钩的定钩口 7。
[0026]所述手柄4的外径从右往左逐渐变大至定饵区5的外径。
[0027]所述的穿针套管8与凹槽13间隙配合,穿针套管8的内径大于中空穿针3的外径。
[0028]所述外壳2的右端设置有定位槽。
[0029]所述的中空穿针3的右端针尾设置有向外凸起的推尾9。
[0030]所述的推尾9上设置有用于绕线的凹陷区10。
[0031 ] 所述的定钩口 7为磁性定钩口。
[0032]所述的细长缺口 11在定饵区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毛条。
[003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软虫放入综合容饵室6,软虫自行钻入控饵转子I侧面的凹槽13内,将中空穿针3从右向左依次穿过穿针套管8、凹槽13和定饵槽12,再将需要穿饵的鱼钩固定在与定饵槽12对应的定钩口 7上,拉紧鱼线使得鱼钩穿过细长缺口 11,直到鱼钩钩尖钩入中空穿针3的孔中,再把鱼线缠绕于推尾9的凹陷区10上,握住推尾9,将中空穿针3往右退回,软虫在穿针套管8的阻挡下穿到鱼钩上,此时再松开鱼线,即可进行钓鱼。
[003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核心技术特征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软虫鱼饵挂钩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控饵转子(I)、外壳(2)和中空穿针(3),所述的控饵转子(I)包括手柄(4)和定饵区(5),所述的定饵区(5)与外壳(2)间隙配合,定饵区(5)的侧面水平设置有一圈贯穿定饵区(5)左右的凹槽(13),所述的手柄(4)与外壳(2)之间为综合容饵室(6),所述外壳(2)的侧面水平设置有贯穿外壳(2)左右的细长缺口(11),细长缺口( 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定饵槽(12 )和穿针套管(8 ),定饵槽(12 )的左端设置有固定鱼钩的定钩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虫鱼饵挂钩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的外径从右往左逐渐变大至定饵区(5)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虫鱼饵挂钩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针套管(8)与凹槽(13)间隙配合,穿针套管(8)的内径大于中空穿针(3)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虫鱼饵挂钩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右端设置有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虫鱼饵挂钩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穿针(3)的右端针尾设置有向外凸起的推尾(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虫鱼饵挂钩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尾(9)上设置有用于绕线的凹陷区(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虫鱼饵挂钩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钩口(7)为磁性定钩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虫鱼饵挂钩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长缺口(11)在定饵区(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毛条。
【文档编号】A01K83/06GK203416733SQ201320512637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2日
【发明者】陈戚景 申请人:陈戚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