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曝气型涌浪式增氧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582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曝气型涌浪式增氧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增氧机功耗大和效率低的问题。本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包括电机、变速箱、浮体和叶轮,所述变速箱包括壳体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上端通过变速组件与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下端与叶轮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转轴与壳体相连接并能带动壳体转动,所述浮体为圆环状结构,所述浮体的外周沿上设置有若干个涌浪片,所述浮体与壳体固连在一起。它通过电机带动变速箱的壳体转动,并由壳体带动与壳体相固连的浮体转动,使得设置在浮体外周沿上浮体能够随之转动,从而实现涌浪,提高增氧效果。它结构简单、功率小,增氧效果好。
【专利说明】一种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体养殖设备,特别是一种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
【背景技术】
[0002]鱼塘中的鱼类等生物的排泄物大量沉积在鱼塘底部会产生大量的氨气、沼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并溶于鱼塘的水中使之成为这种有害气体的饱和溶液。增氧机是水产养殖中对鱼虾有救生和助长作用的设备,其具有改善净水质量,增加水中溶氧量的功能。现有的机械式增氧机主要有水车式、叶轮式和喷水式三大类型,其中叶轮式增氧机的使用最广,其叶轮沉设在水中,叶轮转动时带动鱼塘中的水流动并扬出水面,只能实现其将内部所溶解的有害气体初步分解排放,并增加少量的溶氧量。中国专利号CN98249570.6公开了一种叶轮增氧机,该增氧机由动力机构电机及叶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增氧机由电机防水罩壳、电机、减速箱、叶轮轴、叶轮法兰、叶轮、浮杆、浮桶组成,其中电机配装在减速箱上面,叶轮轴下端叶轮法兰连接叶轮,浮杆一端固装在减速箱上,另一端套装浮桶,在叶轮法兰连接下面设有分上下两层均布叶片24片的叶轮。该叶轮增氧机虽然能够符合水产养殖的溶氧需要,但是存在着功率较大、使用成本较高的缺点,而且该叶轮增氧机在消耗了大量的电能之后也仅能直接对扬起水面的一部分水体进行增氧,而且扬起的水体落下时杂乱无章的运动也仅能使得小范围内的水流动,增氧效果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它结构简单、功率小,增氧效果好。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包括电机、变速箱、浮体和叶轮,所述变速箱包括壳体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上端通过变速组件与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下端与叶轮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转轴与壳体相连接并能带动壳体转动,所述浮体为圆环状结构,所述浮体的外周沿上设置有若干个涌浪片,所述浮体与壳体固连在一起。
[0005]本技术方案中,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变速箱的壳体转动,并由壳体带动与壳体相固连的浮体转动,使得设置在浮体外周沿上浮体能够随之转动,从而实现涌浪,提高增氧效果O
[0006]在上述的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中,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若干个以输出轴为中心的行星齿轮,所述输出轴和壳体之间通过行星齿轮啮合传动连接。行星齿轮作为传动件,使得转轴能够带动壳体及浮体转动,实现涌浪。
[0007]在上述的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中,所述行星齿轮均匀分布在输出轴的外侧上。均匀分布的行星齿轮能够保证传动的平稳性和壳体转动时的稳定性。
[0008]在上述的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中,所述涌浪片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浮体的外周沿上。均匀分布的涌浪片保证涌浪过程中浮体的稳定性,避免整个增氧设备掀翻。
[0009]在上述的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中,所述涌浪片的个数为2?20个。涌浪片数目越多,涌浪效果越好,但是相对的水流阻力更大,本技术方案中优选为3个、4个、5个、6个和8个。
[0010]在上述的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中,所述变速箱的下部位于浮体的圆环内,所述变速箱的壳体外侧部与浮体的内侧面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杆相连接。连接杆水平横向设置,连接和传递转动都更加平稳。
[0011]在上述的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中,所述叶轮位于浮体的下方。叶轮将水扬起,与空气混合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当叶轮扬起的水冲刷在浮体的内侧面上会向上喷溅,溅出的水珠、水沫增大了与空气接触面积,溶氧效果更好。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一机多用的功能,既能通过叶轮提水曝气,又能通过浮体转动实现涌浪,扩大增氧机的有效增氧面积,而且本实用新型中叶轮扬起的水通过浮体还能进一步向上喷溅,溶氧效果更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5]图中,1、电机;la、转轴;2、变速箱;2a、壳体;2al、内齿环;2b、输出轴;3、浮体;4、叶轮;5、涌浪片;6、连接杆;7、行星齿轮;8、变速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7]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为一种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包括电机1、变速箱2、浮体3和叶轮4,电机I设置在变速箱2的上方,电机I的转轴Ia插接在壳体2a的上端面上,叶轮4设置在变速箱2的下方,浮体3为圆环状结构,浮体3环设在变速箱2的外侧部,变速箱2的下部位于浮体3的圆环内,变速箱2与浮体3通过连接杆6固连在一起。叶轮4位于浮体3的下方。浮体3的外周沿上设置有涌浪片5。
[0018]参照图1,变速箱2包括壳体2a和输出轴2b,输出轴2b的上端通过变速组件8与电机I的转轴Ia传动连接,下端与叶轮4相连接,位于壳体2a内部的输出轴2b侧部啮合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并以输出轴2b为中心的行星齿轮7,行星齿轮7与壳体2a内侧面上设置的内齿环2al啮合连接,当输出轴Ia旋转时,行星齿轮7绕着输出轴Ia旋转的同时,带动壳体2a旋转,壳体2a进而带动固连在一起的浮体3转动,实现涌浪。
[0019]参照图2,涌浪片5均匀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浮体3的外周沿上,个数可以为2?20个,优选为3个、4个、5个、6个和8个。
[0020]参照图2,浮体3的内侧面与变速箱2的壳体2a外侧面通过连接杆6相连接,连接杆6的个数为2?20个,优选为3个、4个、5个、6个和8个,当连接杆6与涌浪片5 —一对应设置时,浮体3的稳定性更好。
[0021]本实施例中的变速组件8可以为齿轮减速组件,也可以采用行星轮减速组件。[002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3]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电机1、转轴la、变速箱2、壳体2a、内齿环2al、输出轴2b、浮体3、叶轮4、输出轴5、连接杆6、行星齿轮7、减速组件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包括电机(I)、变速箱(2)、浮体(3)和叶轮(4),所述变速箱(2 )包括壳体(2a)和输出轴(2b ),所述输出轴(2b )的上端通过变速组件(8 )与电机(I)的转轴(Ia)传动连接,下端与叶轮(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I)的转轴(Ia)与壳体(2a)相连接并能带动壳体(2a)转动,所述浮体(3)为圆环状结构,所述浮体(3)的外周沿上设置有若干个涌浪片(5),所述浮体(3)与壳体(2a)固连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a)内部设置有若干个以输出轴(2b )为中心的行星齿轮(7 ),所述输出轴(2b )和壳体(2 )之间通过行星齿轮(7)啮合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7)均匀分布在输出轴(2b)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涌浪片(5)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浮体(3)的外周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涌浪片(5)的个数为2?20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2)的下部位于浮体(3)的圆环内,所述变速箱(2)的壳体(2a)外侧部与浮体(3)的内侧面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杆(6 )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4)位于浮体(3)的下方。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3446378SQ201320576210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7日
【发明者】张文永 申请人:张文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