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孢子附着部件的可控温大型藻类悬浮培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5989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孢子附着部件的可控温大型藻类悬浮培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孢子附着部件的可控温大型藻类悬浮培养装置,其部件包括培养瓶、胶塞、供气管、导气管、棉塞、气体分布器、热交换器、支撑杆、孢子收集器。该装置能够保证溶氧充足、透光率高,适于藻类生长;将热交换器置于瓶内直接控制温度,既不会影响光能利用率同时还保证了温度控制的快速精确;通过在瓶内增设孢子收集器可以在培养过程中收集藻类孢子、大大简化了传统培养过程提取孢子的操作,便于藻种培养的进一步放大;此外,本实用新型拆装简便,便于清洁,灭菌方式简单,尤其适用于大型藻类的纯培养。
【专利说明】一种带有孢子附着部件的可控温大型藻类悬浮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藻类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孢子附着部件的可控温大型藻类悬浮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大型藻类在淡水水体、海水水体中均有大量分布,其用途范围广泛,根据品种的不同可以作为食品直接食用或者用于功效成分的提取。无论哪种应用形式,都必须有高效的培养技术作为支撑。
[0003]现有的大型藻类培养技术可以分为开放式培养和封闭式培养两类,其中开放式培养通常在露天环境中进行,藻体及培养基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这种培养方法相对粗放,环境条件控制精度较低,主要应用于对产品纯度要求较低的用途。而封闭式培养通常是指在密闭环境中利用灭菌后的培养基接种藻种进行培养,可以有效避免外界污染,提高培养纯度和精度。
[0004]大型藻类的封闭式培养,一方面要求有高效、优化的培养工艺,另一方需要功能全面、设计合理的培养装置予以支撑。所谓功能全面、设计合理是指培养装置的设计选型能够充分满足培养工艺的需求,通常应当满足以下条件:具有良好的透光率;能够有效控制温度条件;能够为藻类生长提供充足、均匀的无菌气体;其他功能性特征。
[0005]现有技术的藻类封闭式培养装置,通常都考虑到了满足良好透光率以及充足气体供给的条件,但是其温度控制普遍通过外界环境温度调节或者在培养装置外部设置热交换夹套来实现,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明显的缺陷:前者温度调节缓慢、能耗大;后者影响透光率。
[0006]此外,在藻类的培养过程中、尤其在纯培养过程通常需要获取其子代用于放大培养或者保藏,但是现有技术的藻类封闭式培养装置通常不具有相应的设计,因此导致在培养过程中获取大型藻类孢子的操作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更优温度控制能力、能够在培养的同时高效收集藻类孢子的用于大型藻类封闭式培养的装置。
[0008]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带有孢子附着部件的可控温大型藻类悬浮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瓶、胶塞、供气管、导气管、棉塞、气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器、支撑杆、孢子收集器,其中,胶塞塞紧培养瓶的瓶口 ;供气管贯穿于胶塞中间并竖直插入培养瓶内部;导气管呈直角形状,其中一个边贯穿于胶塞中间并竖直插入培养瓶内部、另一个边以及直角顶点位于培养瓶外部;棉塞置于上述导气管另一个边的内部、靠近端口的位置;气体分布器位于培养瓶内部并与供气管下端固定连接;热交换器贯穿于胶塞中间并竖直插入培养瓶内部;支撑杆贯穿于胶塞中间并竖直插入培养瓶内部;孢子收集器位于培养瓶内部并与支撑杆下端固定连接。
[0010]其中,所述热交换器下端到培养瓶瓶底的距离为培养瓶瓶口到瓶底距离的1/6 ;所述气体分布器下端到培养瓶瓶底的距离为培养瓶瓶口到瓶底距离的1/3 ;所述支撑杆下端到培养瓶瓶底的距离为培养瓶瓶口到瓶底距离的2/3 ;所述导气管下端高于所述支撑杆下端,同时所述导气管下端与所述支撑杆下端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为3-5cm。
[0011]该装置在使用时,先将上述所有部件进行灭菌处理,而后在无菌环境中将所有部件按照上述结构特征连接完毕,再将待培养的藻种绑缚于气体分布器外周,再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加入到瓶内,使培养基液面到瓶底的距离为瓶口到瓶底距离的2/3 ;而后,利用热交换器将瓶内液体环境温度调整至事宜范围内;再将供气管上部端口与外界无菌空气来源连接,进行通气,开始培养。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孢子附着部件的可控温大型藻类悬浮培养装置,能够保证溶氧充足、透光率高,适于藻类生长;将热交换器置于瓶内直接控制温度,既不会影响光能利用率同时还保证了温度控制的快速精确;通过在瓶内增设孢子收集器可以在培养过程中收集藻类孢子、大大简化了传统培养过程提取孢子的操作,便于藻种培养的进一步放大;此外,本实用新型拆装简便,便于清洁,灭菌方式简单,尤其适用于大型藻类的纯培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
[0015]1、培养瓶2、胶塞3、供气管
[0016]4、导气管5、棉塞6、气体分布器
[0017]7、热交换器 8、支撑杆 9、孢子收集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取培养瓶1、胶塞2、供气管3、导气管4、棉塞5、气体分布器6、热交换器7、支撑杆
8、孢子收集器9,将以上部件加热灭菌,同时将用于藻类培养的培养基配制完毕并灭菌。
[0019]将以上灭菌完毕的部件、培养基以及待培养的藻种在无菌环境中进行以下连接:
[0020]( 1)将胶塞2塞紧培养瓶I的瓶口;
[0021](2)将供气管3贯穿于胶塞2中间并竖直插入培养瓶I内部;
[0022](3)将气体分布器6置于培养瓶I内部并与供气管3下端固定连接,并保证气体分布器6下端到培养瓶I瓶底的距离为培养瓶I瓶口到瓶底距离的1/3,而后将待培养的藻种绑缚于气体分布器外周;
[0023](4)将热交换器7贯穿于胶塞2中间并竖直插入培养瓶I内部,并保证其下端到培养瓶I瓶底的距离为培养瓶I瓶口到瓶底距离的1/6 ;
[0024](5)将支撑杆8贯穿于胶塞2中间并竖直插入培养瓶I内部,使其下端到培养瓶I瓶底的距离为培养瓶I瓶口到瓶底距离的2/3
[0025](6)将孢子收集器9置于培养瓶I内部并与支撑杆8下端固定连接
[0026](7)将导气管4其中一个边贯穿于胶塞2中间并竖直插入培养瓶I内部,保证其下端比支撑杆8下端在垂直方向上高5cm,同时,其另一个边和直角顶点位于培养瓶I外部[0027](8)将棉塞5置于上述导气管4另一个边的内部、靠近端口的位置,呈虚掩状。
[0028]在完成以上连接步骤以后,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加入到瓶内,使培养基液面到瓶底的距离为瓶口到瓶底距离的2/3;而后,利用热交换器7将瓶内液体环境温度调整至事宜范围内;再将供气管3上部端口与外界无菌空气来源连接,进行通气,开始培养。
[002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孢子附着部件的可控温大型藻类悬浮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瓶(I)、胶塞(2)、供气管(3)、导气管(4)、棉塞(5)、气体分布器(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器(7)、支撑杆(8)、孢子收集器(9),其中,胶塞(2)塞紧培养瓶(I)的瓶口 ;供气管(3)贯穿于胶塞(2)中间并竖直插入培养瓶(I)内部;导气管(4)呈直角形状,其中一个边贯穿于胶塞(2)中间并竖直插入培养瓶(I)内部、另一个边以及直角顶点位于培养瓶(I)外部;棉塞(5)置于上述导气管(4)另一个边的内部、靠近端口的位置;气体分布器(6)位于培养瓶(I)内部并与供气管(3)下端固定连接;热交换器(7)贯穿于胶塞(2)中间并竖直插入培养瓶(I)内部;支撑杆(8)贯穿于胶塞(2)中间并竖直插入培养瓶(I)内部;孢子收集器(9)位于培养瓶(I)内部并与支撑杆(8)下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孢子附着部件的可控温大型藻类悬浮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7)下端到培养瓶(I)瓶底的距离为培养瓶(I)瓶口到瓶底距离的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孢子附着部件的可控温大型藻类悬浮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布器(6 )下端到培养瓶(I)瓶底的距离为培养瓶(I)瓶口到瓶底距离的 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孢子附着部件的可控温大型藻类悬浮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8)下端到培养瓶(I)瓶底的距离为培养瓶(I)瓶口到瓶底距离的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孢子附着部件的可控温大型藻类悬浮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4)下端高于所述支撑杆(8)下端,同时所述导气管(4)下端与所述支撑杆(8)下端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为3-5cm。
【文档编号】A01G33/00GK203505236SQ201320582671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钱浩, 刘芝亮, 赵大虎, 郎明远, 周鹏, 吕晓燕, 杜学芳 申请人: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