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栽培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8267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柱栽培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柱栽培装置,包括槽底和槽帮,栽培槽的中间位置设有固定管,固定管、槽底和槽帮形成的空腔为栽培基质槽;栽培基质槽内设有贯通槽底的回液管,回液管的高度低于槽帮的高度;槽帮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四个定植槽,四个定植槽与栽培基质槽连通;固定管的高度与槽帮的高度相同,栽培槽可以用于水耕立体栽培,当若干个栽培槽上下拼接时,上层栽培槽的槽底可以插入下层栽培槽的顶部帮内,第一台阶起到阻挡作用;下层栽培槽的回液管可以插入上层栽培槽的回液管内,第二台阶起到阻挡作用;方便运输、安装拆卸方便、重复利用率高,美观。立柱栽培装置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美化环境,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和利用率。
【专利说明】一种立柱栽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以一种栽培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叶菜类、草药类及花卉类植物的立体基质或水培的立柱栽培装置,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无土栽培的立柱栽培技术已经在局部推广应用,传统的立柱栽培装置由于结构复杂,造成安装和拆卸繁琐,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用的材料多是聚苯乙烯泡沫材质,重复利用率低,长途运输破损率高,观赏效果差,栽培管理不方便。因此,限制了这种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很难满足普通人们对新型栽培技术的渴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运输、重复利用率高的立柱栽培装置。
[0004]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柱栽培装置,包括若干栽培槽,栽培槽包括槽底和槽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的中间位置设有固定管,固定管、槽底和槽帮形成的空腔为栽培基质槽;
[0005]所述栽培基质槽内设有贯通槽底的回液管,回液管的高度低于槽帮的高度;
[0006]所述槽帮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四个定植槽,四个定植槽与栽培基质槽连通;
[0007]所述固定管的高度与槽帮的高度相同。
[0008]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栽培槽的槽底形状与栽培槽的上部槽帮形状相对应,栽培槽的槽底外缘大小等于栽培槽的上部槽帮的内缘大小。
[0009]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栽培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台阶。
[0010]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回液管底部内缘的形状与回液管上部外缘形状相对应,回液管底部内缘的大小与回液管上部外缘大小相同。
[0011]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回液管的底部设有第二台阶。
[0012]一种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栽培槽用塑料一次注塑成型制成。
[0013]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了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回液管具有溢流和定水位的功能,栽培槽可以用于水耕立体栽培,如果将槽底用电钻开孔,可以改为基质型立柱栽培槽;栽培材质用塑料一次注塑成型,当若干个栽培槽上下拼接时,上层栽培槽的槽底可以插入下层栽培槽的顶部帮内,第一台阶起到阻挡作用;下层栽培槽的回液管可以插入上层栽培槽的回液管内,第二台阶起到阻挡作用;方便运输、安装拆卸方便、重复利用率高,美观。立柱栽培装置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美化环境,可以自动满足植物健壮生长的营养、水分的供应,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和利用率。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5]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柱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是附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槽底,2-槽帮,3-回液管,4-固定管,5-栽培基质槽,6_第一定植槽,7_第二定植槽,8-第三定植槽,9-第四定植槽,10-第一台阶,11-第二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实施例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核心内容。
[0020]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立柱栽培装置,包括若干栽培槽,栽培槽包括槽底1和槽帮2,栽培槽的中间位置设有固定管4,固定管4的高度与槽帮2的高度相同,固定管4、槽底1和槽帮2形成的空腔为栽培基质槽5。
[0021]栽培基质槽5内设有贯通槽底1的回液管3,回液管3的高度低于槽帮2的高度,槽帮2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四个定植槽,四个定植槽包括第一定植槽6、第二定植槽7、第三定植槽8和第四定植槽9,第一定植槽6、第二定植槽7、第三定植槽8和第四定植槽9与栽培基质槽5连通,立柱栽培槽用塑料一次注塑成型制成。
[0022]栽培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台阶10,栽培槽的槽底形状与栽培槽的上部槽帮形状相对应,栽培槽的槽底外缘大小等于栽培槽的上部槽帮的内缘大小,当若干个栽培槽上下拼接时,上层栽培槽的槽底1可以插入下层栽培槽的顶部帮内,第一台阶起到阻挡作用。
[0023]回液管3的底部设有第二台阶11,回液管3底部内缘的形状与回液管3上部外缘形状相对应,回液管3底部内缘的大小与回液管3上部外缘大小相同,当若干个栽培槽上下拼接时,下层栽培槽的回液管可以插入上层栽培槽的回液管内,第二台阶起到阻挡作用。
[0024]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立柱栽培装置,包括若干栽培槽,栽培槽包括槽底(1)和槽帮(2),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的中间位置设有固定管(4),固定管(4)、槽底(1)和槽帮(2)形成的空腔为栽培基质槽(5);所述栽培基质槽(5)内设有贯通槽底(1)的回液管(3),回液管(3)的高度低于槽帮(2)的高度;所述槽帮(2)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四个定植槽,四个定植槽与栽培基质槽(5)连通;所述固定管(4)的高度与槽帮(2)的高度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的槽底(1)形状与栽培槽的上部槽帮(2)形状相对应,栽培槽的槽底(1)外缘大小等于栽培槽的上部槽帮(2)的内缘大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柱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台阶(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柱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管(3)底部内缘的形状与回液管(3)上部外缘形状相对应,回液管(3)底部内缘的大小与回液管(3)上部外缘大小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柱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管(3)的底部设有第二台阶(11)。
6.如权利要求1-5其中之一所述的立柱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用塑料一次注塑成型制成。
【文档编号】A01G9/02GK203492457SQ201320657167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0日
【发明者】张万萍, 王海鹏, 赵继平, 柳学, 李光宏, 崔健, 张淑霞, 宋健坤 申请人:王海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