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杀虫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578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杀虫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领域中消灭有害动物或有害植物运用技术中利用诱捕技术的领域,尤指一种杀虫盒,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杀虫盒。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杀虫盒,包括盒体(1),以及设置于盒体(1)顶部的上盖(2)和设置于盒体(1)底部的下盖(9),所述上盖(2)上设置吊环(7),所述盒体(1)底部设置料筒(6);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上还设置诱捕孔(5),所述下盖(9)上设置挥发孔(10)与滤网(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设备简单、稳定可靠,环保效益高,同时诱杀效果显著的新型杀虫盒。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杀虫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领域中消灭有害动物或有害植物运用技术中利用诱捕技术的领域,尤指一种杀虫盒,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杀虫盒。
【背景技术】
[0002]苍蝇、蚊子、飞蛾、甲虫等飞虫经常影响人们的生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环境害虫。目前市场上的捕虫用具一般是利用光源吸引飞虫,再通过高压触电法、粘捕法或水淹法将害虫消灭。高压触电法中电网通电后会产生静电磁场,昆虫飞到电网一定的范围时会感应到该磁场,而无法将飞虫吸引到电网上,造成飞虫绕着光源转圈,一方面不能有效消灭害虫,另一方面还会引来更多的同类昆虫的结集交配,繁育后代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即使有那么几个老弱病残的昆虫被触死,尸体也给局部的环境造成污染。粘捕式虽有进步,但它必须是要昆虫触碰到粘板时才会有效,并且触碰的位置上要没有被粘上的昆虫才行。粘板每天会粘黏大量害虫,需要每天更换,费时费力,也会增加灭虫成本。水淹法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捕虫手法,由于有些害虫本身就不怕水,灭虫效果差。因此利用诱捕器(机)诱杀是降低其危害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最环保、最经济的灭杀方法。然而,这些诱捕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引诱源的关系,诱捕器的支架一般都是为箱体的,只是在箱体的一侧开设有进口,这就使得引诱源发挥的效果较差且会阻挡一部分虫进入诱捕盒,降低捕虫效率;同时,由于现目前的引诱源大部分采用固体状引诱源,由于自身状态的限定,使得引诱源效果的不确定性;因此,现有些厂家开始使用效果更佳有效的液体状引诱源,但是由于其设计自身的缺陷使得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就是液体状引诱源设置于杀虫盒上方导致引诱源效果由于挥发效果降低从而导致诱杀效果低;第二就是液体引诱源设置于杀虫盒下端致使虫尸掉落影响引诱源本身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备简单、稳定可靠,环保效益高,同时诱杀效果显著的新型杀虫盒。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杀虫盒,包括盒体,以及设置于盒体顶部用于密封的上盖和设置于盒体底部的下盖,所述上盖上设置吊环,所述盒体底部设置料筒;所述盒体上还设置诱捕孔,所述下盖上设置挥发孔与滤网。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诱捕孔为双排式设置,诱捕孔两排对应设置,所述诱捕孔两排之间设置透气孔。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诱捕孔由诱捕叶片组成,所述诱捕孔呈环形阵列设置于盒体上,诱捕孔为内凹形诱捕孔,这样的设计使得害虫通过引诱源引诱之后容易爬入盒体内部,同时进入之后不会爬出盒体。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诱捕叶片由竖片与横片两部分所组成,所述竖片与横片呈垂直设置,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得诱捕叶片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设备变形而导致害虫能够从盒体内部跑出,延长了杀虫盒的使用寿命。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挥发孔均布于下盖上,所述挥发孔为通孔且所述挥发孔贯穿下盖。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盖与滤网接触式配合,所述滤网设置于下盖上端,所述滤网与下盖通过卡扣卡接。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盖外缘设置定位扣,所述卡扣外缘设置定位扣,所述卡扣通过定位扣套接于下盖外侧。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①、本实用新型设备简单、稳定可靠,环保效益高;
[0013]②、本实用新型引诱源使用效果高效,诱捕效果佳,同时诱捕孔的使用寿命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盒体内部俯视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下盖俯视图;(放大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卡扣俯视图;(放大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下盖剖视图;(放大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诱捕叶片示意图;(放大图)
[0021]图中1-盒体、2-上盖、3-卡扣、4-定位扣、5-诱捕孔、51-诱捕叶片、511-竖片、512-横片、6_料筒、7_吊环、8_透气孔、9_下盖、10-挥发孔、11-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f图6所示的一种新型杀虫盒,包括盒体1,以及设置于盒体I顶部用于密封的上盖2和设置于盒体I底部的下盖9,所述上盖2上设置吊环7,所述盒体I底部设置料筒6 ;所述盒体I上还设置诱捕孔5,所述下盖9上设置挥发孔10与滤网11 ;所述诱捕孔5为双排式设置,诱捕孔5两排对应设置,所述诱捕孔5两排之间设置透气孔8 ;所述诱捕孔5由诱捕叶片51组成,所述诱捕孔5呈环形阵列设置于盒体I上,诱捕孔5为内凹形诱捕孔5,这样的设计使得害虫通过引诱源引诱之后容易爬入盒体I内部,同时进入之后不会爬出盒体I ;所述诱捕叶片51由竖片511与横片512两部分所组成,所述竖片511与横片512呈垂直设置,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得诱捕叶片51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设备变形而导致害虫能够从盒体I内部跑出,延长了杀虫盒的使用寿命;所述挥发孔10均布于下盖9上,所述挥发孔10为通孔且所述挥发孔10贯穿下盖9 ;所述下盖9与滤网11接触式配合,所述滤网11设置于下盖9上端,所述滤网11与下盖9通过卡扣3卡接;所述下盖9外缘设置定位扣4,所述卡扣3外缘设置定位扣4,所述卡扣3通过定位扣4套接于下盖9外侧。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杀虫盒,包括盒体(1),以及设置于盒体(I)顶部的上盖(2)和设置于盒体(I)底部的下盖(9),所述上盖(2)上设置吊环(7),所述盒体(I)底部设置料筒(6);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I)上还设置诱捕孔(5 ),所述下盖(9 )上设置挥发孔(10 )与滤网(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杀虫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孔(5)为双排式设置,诱捕孔(5 )两排对应设置,所述诱捕孔(5 )两排之间设置透气孔(8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杀虫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孔(5)呈环形阵列设置于盒体(I)上,诱捕孔(5)形状为内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杀虫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孔(5)由诱捕叶片(51)组成,所述诱捕叶片(51)由竖片(511)与横片(512)两部分所组成,所述竖片(511)与横片(512)呈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杀虫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挥发孔(10)均布于下盖(9)上,所述挥发孔(10)为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杀虫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9)与滤网(11)接触式配合,所述滤网(11)设置于下盖(9)上端,所述滤网(11)与下盖(9)通过卡扣(3)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杀虫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9)外缘设置定位扣(4),所述卡扣(3)外缘设置定位扣(4),所述卡扣(3)通过定位扣(4)套接于下盖(9)外侧。
【文档编号】A01M1/02GK203523614SQ201320670704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陈嘉雄 申请人:昆明统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