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树树体生境模拟构建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树树体生境模拟构建系统,用来模拟大树树体生境,大树根部具有较大的土球,大树的生境体系包括地下境和地上境,在移植地点设置用来容纳土球的坑穴,在土球正下方从下到上分别设置:碎石排水层、原土、配制营养土,抽水管倾斜插入至碎石排水层中部,形成地下境。本实用新型所述模拟构建系统,根据大树树体生境进行生态模拟,充分考虑水分、养分等因素,能很好地构建树木在新植地与原地的生境尽可能一样,确保树木保活与保鲜,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前景,实施效果好。
【专利说明】一种大树树体生境模拟构建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树树体生境模拟构建系统,属于生态复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大树生境是指大树生活的空间和全部生态因子,包括光照、温度、水分、透气等非生物因子以及养分、病虫害等生物因子的总和。大树生境模拟的目的是,构建树木在新植地与原地的生境尽可能一样,让树木保活与保鲜。在现有的生态复绿【技术领域】,经常对树木进行移植与栽培,但很少对大树树体生境进行生态模拟,以至于一些稀有珍贵品种的树体,在移植或人工栽培后发生营养不良或发生病虫害,最终导致枯萎或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大树树体生境模拟构建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大树树体生境模拟构建系统,用来模拟大树树体生境,大树根部具有较大的土球,大树的生境体系包括地下境和地上境,在移植地点设置用来容纳土球的坑穴,在土球正下方从下到上分别设置:碎石排水层、原土、配制营养土,抽水管倾斜插入至碎石排水层中部,形成地下境。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碎石排水层为粒径为3cnT5Cm的碎石铺垫而成,碎石排水层的厚度h2为8cnTl2cm。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碎石排水层的厚度h2为10cm。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配制营养土与土球底部之间的间距h3为10cm?20cm。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抽水管为直径6cnT8cm的PVC管,抽水管插入碎石排水层,另一端高出地平面的高度hi为5cnTlOCm。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地上境包括:防倒伏支撑、紧固件、遮荫支撑,防倒伏支撑包括多个支撑杆,由支撑杆围绕大树,支撑杆底部深入树穴至穴壁,并利用紧固件将多个支撑杆与大树固定在一起,形成防倒伏支撑。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构成防倒伏支撑的支撑杆的直径为6cnT8cm,支撑杆底部插入树穴处至原土的30cm处。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大树树体生境模拟构建系统,根据大树树体生境进行生态模拟,充分考虑水分、养分等因素,能很好地构建树木在新植地与原地的生境尽可能一样,确保树木保活与保鲜,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前景,实施效果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大树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大树生境模拟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0018]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大树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大树10,其躯干直径为15cm以上,根部具有较大的土球11,土球11直径为T。土球11为大树10的原生土,完全包覆大树10的根部。这样,利于大树10的保鲜与移植。
[0019]大树10的生境体系包括地下境20和地上境30,如图2。为进一步阐述各个细节,对图2进行局部放大,如图3所示。地下境20主要是坑穴与土球空间环境系统,包括:碎石排水层21、原土 22、配制营养土 23以及用来地下境20排水的抽水管24。在移植地点挖掘坑穴,用来容纳土球11,在土球11正下方从下到上分别设置:碎石排水层21、原土 22和配制营养土 23。抽水管24倾斜插入至碎石排水层21中部。碎石排水层21为粒径为3cnT5cm的碎石铺垫而成,碎石排水层21的厚度h2为8cnTl2cm,优选为10cm。原土 22为大树苗源地土壤或新配制土。在碎石排水层21的上方均匀铺垫配制营养土 23,配制营养土 23与土球11底部之间的间距h3为lOcmlOcm,配制营养土 23掺配质量百分比为30%~50%有机肥料等营养成分。抽水管24为直径6cnTlOCm的PVC管,抽水管24插入碎石排水层21,另一端高出地平面的高度hi为5cnTl0cm。
[0020]生境体系的地上境30主要是地形、防倒伏、遮荫、节水喷药补肥、避雷与安全防护等环境,包括:防倒伏支撑31、紧固件32、遮荫支撑33。防倒伏支撑31包括多个支撑杆,由支撑杆围绕大树10,并利用紧固件32将多个支撑杆与大树10固定在一起,形成防倒伏支撑31。支撑杆的直径为ecnTScm,支撑杆底部插入树穴处至原土 22的30cm处,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代替了传统的脚桩,支撑杆方向保持一致,确保整齐美观。遮荫支撑33设置在大树10的外围,并将大树10遮蔽起来,并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
[0021]根据上述生境体系,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大树树体生境模拟构建系统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步骤一、测土
[0023]种植前对待移栽区及苗源地土壤进行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及大量营养元素检测,通过对比进行配方改土,以创造出与苗源地生境相近的土壤条件;
[0024]步骤二、挖坑
[0025]用树穴挖掘机等工具开挖树坑,挖出的土原状堆放在树穴周围,当树穴大小满足土球11大小时,采用铁锹或铲子等工具由人工对穴壁和底部进行深挖,保证树穴规则平滑,树穴直径Φ0大于苗木土球11的直径T,且两者之差为60cnT80cm,树穴深度大于土球11 高度 30cm~40cm ;
[0026]步骤三、建地下排水 [0027]树穴底部铺垫8cnTl2cm厚的粒径为3_5cm的碎石,形成碎石排水层21,再倾斜插入直径为ecnTScm的抽水管24至碎石排水层21的中部,抽水管24另一端高出地平面5cm~IOcm ;[0028]步骤四、铺改良土
[0029]在碎石排水层21上均匀铺垫厚为10cnT20cm的改良土,形成配制营养土 23,配制营养土 23掺配质量百分比为30%~50%有机肥料等营养成分;
[0030]步骤五、栽植
[0031]采用吊机等吊装机械将大树10移入树穴中,扶正,用改良土填平树穴;
[0032]步骤六、构建地上境30
[0033]采用多个直径为6cnT8cm的支撑杆,将支撑杆底部插入树穴处至原土 22的30cm处,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再用紧固件32将多个支撑杆与大树10固定在一起,形成防倒伏支撑31。
[0034]冬天时,采用直径lcmlcm的草绳缠绕树干至分支点,草绳外层包裹密度为
0.92g/cm2~0.94g/cm2PE 薄膜或 180g/m2~220g/m2 无纺布。
[0035]夏季时,可在大树10外围搭`建遮荫支撑33,并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大树树体生境模拟构建系统,用来模拟大树(10)树体生境,大树(10)根部具有较大的土球(11),大树(10)的生境体系包括地下境(20)和地上境(30),其特征是,在移植地点设置用来容纳土球(11)的坑穴,在土球(11)正下方从下到上分别设置:碎石排水层(21)、原土(22)、配制营养土(23),抽水管(24)倾斜插入至碎石排水层(21)中部,形成地下境(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树树体生境模拟构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碎石排水层(21)为粒径为3cnT5cm的碎石铺垫而成,碎石排水层(21)的厚度h2为8cnTl2c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大树树体生境模拟构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碎石排水层(21)的厚度h2为IOcm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树树体生境模拟构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配制营养土(23)与土球(11)底部之间的间距h3为lOcmlO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树树体生境模拟构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抽水管(24)为直径6cnT8Cm的PVC管,抽水管(24)插入碎石排水层(21),另一端高出地平面的高度hi为5cm?10cmo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树树体生境模拟构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地上境(30)包括:防倒伏支撑(31)、紧固件(32)、遮荫支撑(33),防倒伏支撑(31)包括多个支撑杆,由支撑杆围绕大树(10),支撑杆底部深入树穴至穴壁,并利用紧固件(32)将多个支撑杆与大树(10)固定在一起,形成防倒伏支撑(3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大树树体生境模拟构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构成防倒伏支撑(31)的支撑杆的直径为6cnT8cm,支撑杆底部插入树穴处至原土(22)的30cm处。
【文档编号】A01G23/04GK203661735SQ201320734742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胡优华, 朱歆华, 江录颖 申请人: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