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竿仕挂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52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随竿仕挂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随竿仕挂组,包括有一内夹片、一绕线体及一外夹片;其中该内夹片一面端设有至少一装配连结部,而另一面端则设有至少一结合件;其中该绕线体的一面端贴靠在设有结合件的内夹片面端上,且其表面相对该内夹片的结合件位置开设有至少一穿孔,并使该结合件能配合穿伸进入该穿孔内;其中,该外夹片的一面端贴靠在该绕线体的另一面端上,具有能穿伸进入该绕线体的穿孔内并与内夹片所设结合件结合的至少一组接件;通过该结合件与组接件共同在绕线体穿孔内产生导正与扶持的作用,使绕线体在内、外夹片间被夹设固定,获致不偏移、歪斜的质量稳定性。
【专利说明】随竿仕挂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竿组配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随竿仕挂组的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杆仕挂组的收置结构,如台湾地区专利公告第338243号「随杆仕挂组收置结构改良」新型专利案,针对其申请前收置结构,在和钓竿固定的构造上作一改良创作,虽可改进现有构造在钓竿结合时固定性不佳的问题,然而,其钓线缠绕体仍维持以黏胶贴合方式,黏贴于上、下两夹片间,这使钓线缠绕体在与上、下夹片黏结的加工过程容易因位准不易掌握,而易有偏移或歪斜的质量不良情形,且单靠黏剂黏贴固定,容易因(黏剂氧化)钓线缠绕体与夹片黏结不可靠或牢固,钓线缠绕时常有二者或三者发生脱离或损坏分解破坏的问题;另外,有些时候钓鱼者暂时收置钓线时仍会把鱼钩留在钓线,其却有收线时,因鱼钩不方便被固定,而有鱼钩不利收置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竿仕挂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随竿仕挂组包括有一内夹片、一绕线体及一外夹片;其中该内夹片一面端设有至少一装配连结部,而另一面端则设有至少一结合件;其中该绕线体的一面端贴靠在设有结合件的内夹片面端上,且其表面相对该内夹片的结合件位置开设有至少一穿孔,并使该结合件能配合穿伸进入该穿孔内;其中,该外夹片的一面端贴靠在该绕线体的另一面端上,具有能穿伸进入该绕线体的穿孔内并与内夹片所设结合件结合的至少一组接件;
[0006]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能通过该结合件与组接件共同在绕线体穿孔内产生导正与扶持的作用,使绕线体在内、外夹片间被夹设固定,获致不偏移、歪斜的质量稳定性,并能于内、外夹片组装时获得导引对位,以提升组装时的便利性,且当内夹片的装配连结部装设在一钓竿上使用时,更通过所述结合件与组接件共同支撑绕线体,乃使绕线体能有效提高被绕线时的受力,进而产生更佳的钓线缠绕安定性,达到鱼钩便于收置、大幅提升使用便利性、组装便利性与产品实用性等实用效益。
[0007]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主要在于该内、外夹片预定位置设有呈间隔相对配置形态的钓线嵌卡槽,且内、外夹片至少一者表面另开设有能令该绕线体显露的至少一镂空部,使得钓线未解下的鱼钩,则在钓线由该钓线嵌卡槽绕出后,可从该镂空部处直接勾扣在绕线体上,达到鱼钩方便收置的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立体图。[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剖视图。
[0012]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0013]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夹片的结合件与外夹片的组接件配合形态的局部放大图。
[0014]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形态的分解剖视图。
[0015]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形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请参阅图1至4,本实用新型随竿仕挂组随竿仕挂组包括:
[0017]一内夹片10、一绕线体20及一外夹片30 ;该绕线体20实施上可采用具可挠弹性的泡棉、橡胶或软质塑料任其中一种材质,此部分并不局限;其中该内夹片10—面端设有至少一装配连结部11,而另一面端则设有至少一结合件12 ;其中该绕线体20的一面端贴靠在设有结合件12的内夹片10面端上,且其表面相对该内夹片10的结合件12位置开设有至少一穿孔21,并使该结合件12能配合穿伸进入该穿孔21内;其中,该外夹片30的一面端贴靠在该绕线体20的另一面端上,具有能穿伸进入该绕线体20的穿孔21内并与内夹片10所设结合件12结合的至少一组接件31 ;本实用新型的内夹片10的结合件12、外夹片30的组接件31以及绕线体20的穿孔21皆以两组配置形态为例说明;
[0018]承上述创新结构,通过该结合件12与组接件31共同在绕线体20穿孔21内产生导正与扶持的作用,使绕线体20在内、外夹片10、30间被夹设固定,获致不偏移、歪斜的质量稳定性,且能于内、外夹片10、30组装时通过该结合件12与组接件31而获得导引对位,以提升组装时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当内夹片10的装配连结部11装设在一钓竿A上使用时,更通过所述结合件12与组接件31共同支撑绕线体20,乃使绕线体20能有效提高被绕线时的受力(强度),进而产生更佳的钓线(如标示箭号LI)缠绕安定性,而钓线未解下的鱼钩Al,则可直接勾扣在绕线体20上,进而达到鱼钩便于收置、大幅提升使用便利性、组装便利性与产品实用性等实用效益。
[0019]此外,该绕线体20与内、外夹片10、30的接触面能涂设有黏接剂来产生有黏结的作用效果,提升内、外夹片10、30夹设绕线体20的紧固性。
[0020]其中该装配连结部11装设于钓竿A上可利用夹持(如图1所示)、黏贴(如图8所示,为公母黏扣带)、扣合或套设任其中一种结构形态达成,且当该装配连结部11为夹持结构形态时,设为一 C形扣环夹为较佳(如图1所示),但不局限于此。
[0021]另如图1、3所示,其中该内、外夹片10、30至少一者的预定位置设有呈间隔相对配置形态的钓线嵌卡槽40,且内、外夹片10、30至少一者的表面另开设有能令该绕线体20显露的至少一镂空部50,使得钓线由钓线嵌卡槽40绕出后,该钓线的钓钩Al可从该镂空部50处直接勾扣在绕线体20上,达到鱼钩方便收置的效益。
[0022]复如图1、3所示,其中该内夹片10实施上是以塑胶射出成型,而内夹片10—面端所形成的结合件12为中空管体形态,该外夹片30亦由塑料射出成型,该外夹片30 —面端所形成的组接件31为凸柱形态,当外夹片30的组接件31嵌入绕线体20的穿孔21时,通过内夹片10的结合件12表面涂上黏结剂,即可由形结合件12与组接件31间的对接结合,使绕线体20被牢固的夹设在内、外夹片10、30间。
[0023]如图5、6所示,其中该内夹片10实施上同样能以塑料射出成型,而内夹片10—面端所形成的结合件12为中空管体形态,该外夹片30亦由塑料射出成型,该外夹片30 —面端所形成的组接件31为凸柱形态,且该结合件12与组接件31相对位置处设有呈公母配合关系的嵌卡缘部60,以使该结合件12与组接件31间对接结合时能具嵌卡定位效果,令绕线体20能被牢固的夹设在内、外夹片10、30间。
[0024]如图5所示,该内夹片10 —面端所形成的装配连结部11为至少一具弹性的C形扣环夹形态,该装配连接部11表面另包覆有一软橡胶塑料表层13,使装配连结部11以夹扣方式装设于钓竿A使用时,能达到防滑及钓竿A表面防刮的保护效果。
[0025]另配合参阅图4、7,其中该内夹片10与装配连结部11间可为一体式或可拆卸组合任其中一种形态;当该内夹片10与装配连结部11间为可拆卸组合形态时即如图7所示,于该内夹片10与装配连结部11相对位处设置一连结部(如图7标示箭号L2),该连结部可为公母卡扣、磁吸或贴合任其中一种结合形态,此部分并不局限。
[0026]功效说明:本实用新型功效增进的事实如下:
[0027]本实用新型随竿仕挂组主要通过该内夹片所设结合件、外夹片所设组接件以及设于绕线体上能供结合件、组接件穿伸并相互结合的穿孔所构成的创新结构形态,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通过该结合件与组接件共同在绕线体穿孔内产生导正与扶持的作用,使绕线体在内、外夹片间被夹设固定,获致不偏移、歪斜的质量稳定性,且当内夹片的装配连结部装设在一钓竿上使用时,更通过所述结合件与组接件共同支撑绕线体,乃使绕线体能有效提高被绕线时的受力,进而产生更佳的钓线缠绕安定性,达到鱼钩便于收置、大幅提升使用便利性与产品实用性等实用效益。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随竿仕挂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内夹片、一绕线体及一外夹片;其中该内夹片一面端设有至少一装配连结部,而另一面端则设有至少一结合件;其中该绕线体的一面端贴靠在设有结合件的内夹片面端上,且其表面相对该内夹片的结合件位置开设有至少一穿孔,并使该结合件能配合穿伸进入该穿孔内;其中,该外夹片的一面端贴靠在该绕线体的另一面端上,具有能穿伸进入该绕线体的穿孔内并与内夹片所设结合件结合的至少一组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竿仕挂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连结部装设于钓竿上,利用夹持、黏贴、扣合或套设任其中一种结构形态达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竿仕挂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片与装配连结部间为一体式或可拆卸组合任其中一种形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竿仕挂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片是以塑料射出成型,而内夹片一面端所形成的结合件为中空管体形态,该外夹片亦由塑料射出成型,该外夹片一面端所形成的组接件为凸柱形态,当外夹片的组接件嵌入绕线体的穿孔时,通过内夹片的结合件表面涂上黏结剂,即可由形结合件与组接件间的对接结合,使绕线体被牢固的夹设在内、外夹片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竿仕挂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片是以塑料射出成型,而内夹片一面端所形成的结合件为中空管体形态,该外夹片亦由塑料射出成型,该外夹片一面端所形成的组接件为凸柱形态,且该结合件与组接件相对位置处设有呈公母配合关系的嵌卡缘部,以使该结合件与组接件间对接结合时能嵌卡定位,令绕线体能被牢固的夹设在内、外夹片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竿仕挂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体与内、外夹片的接触面,涂设有黏接剂。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其中一项所述的随竿仕挂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夹片至少一者的预定位置设有呈间隔相对配置形态的钓线嵌卡槽;而该内、外夹片至少一者的表面另开设有能令该绕线体显露的至少一镂空部,使得钓线由钓线嵌卡槽绕出后,该钓线的钓钩可从该镂空部处直接勾扣在绕线体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随竿仕挂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体采用具可挠弹性的泡棉、橡胶或软质塑料任其中一种材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竿仕挂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片是以塑料射出成型,且该内夹片一面端所形成的装配连结部为至少一具弹性的C形扣环夹形态,该装配连接部表面另包覆有一软橡胶塑料表层。
【文档编号】A01K97/00GK203608730SQ201320746983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黄永森 申请人:黄永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