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耙杈两用农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5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耙杈两用农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耙杈两用农具,包括手柄、农具头和耙齿,手柄与在农具头的中部与农具头垂直连接,所述农具头为中空圆管状,所述农具还包括位于农具头内的活动芯轴和固定活动芯轴的固定结构,农具头的侧壁设有弧形且与农具头同轴的转换滑槽,所述耙齿穿过转换滑槽与活动芯轴固定连接,转换滑槽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定位槽和连接两个定位槽的导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耙杈两用农具在进行耙和杈之间的转换时,无需将所述耙齿拆卸,只需移动活动芯轴,通过农具头上的转换滑槽实现耙齿位置的切换,方便快捷,从而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专利说明】—种耙杈两用农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工具,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耙杈两用农具。
【背景技术】
[0002]耙和杈是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各自作为一个独立的工具存在,都有一个供使用者把持的手柄,当需要共同使用这两种工具时,需要同时携带两种工具,十分不方便。
[0003]目前虽然也有一种耙杈两用农具,但是这种农具在耙和杈之间进行转换时,需要将耙齿全部拆卸后换个位置安装,才能实现,因此转换不方便,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耙杈两用农具,目的是节省耙杈转换所需的时间,提高效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耙杈两用农具,包括手柄、农具头和耙齿,手柄与在农具头的中部与农具头垂直连接,所述农具头为中空圆管状,所述农具还包括位于农具头内的活动芯轴和固定活动芯轴的固定结构,农具头的侧壁设有弧形且与农具头同轴的转换滑槽,所述耙齿穿过转换滑槽与活动芯轴固定连接,转换滑槽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定位槽和连接两个定位槽的导向槽。
[0006]所述活动芯轴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耙齿的第一螺纹孔,耙齿的固定端设有外螺纹。
[0007]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在所述活动芯轴上的固定孔、设在所述农具头上的第二螺纹孔和插入第二螺纹孔、固定孔中的螺栓,第二螺纹孔在农具头上至少设有一处,固定孔在活动芯轴上沿活动芯轴圆周方向至少设有两处。
[0008]所述第二螺纹孔设在所述农具头的两端位置处,所述固定孔设在所述活动芯轴的两端位置处。
[0009]所述农具头至少一端开口。
[0010]所述农具头至少一端开口,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在开口端设置的堵盖和位于所述农具头内的弹簧,弹簧夹在所述活动芯轴的端部和堵盖之间。
[0011]所述堵盖与所述农具头为螺纹连接。
[0012]所述手柄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根筋条。
[001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耙杈两用农具在进行耙和杈之间的转换时,无需将所述耙齿拆卸,只需移动活动芯轴,通过农具头上的转换滑槽实现耙齿位置的切换,方便快捷,从而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耙杈两用农具的分解示意图;
[0015]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手柄;2、活动芯轴;21、弟一螺纹孔;22、固定孔;3、农具头;31、第二螺纹孔;4、耙齿;5、转换滑槽;51、耙定位槽;52、杈定位槽;53、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耙杈两用农具,包括手柄1、农具头3、活动芯轴2和耙齿4,手柄I与在农具头3的中部与农具头3垂直连接。本耙齿4两用农具的农具头3为中空圆管状的结构,活动芯轴2是用于安装耙齿4的,活动芯轴2位于农具头3的内部,且在农具头3内为可直线移动和转动的。农具头3的侧壁设有弧形且与农具头3同轴的转换滑槽5,转换滑槽5沿径向贯穿农具头3的侧壁。耙齿4穿过转换滑槽5与活动芯轴2固定连接,转换滑槽5包括位于两端的两个定位槽和连接两个定位槽的导向槽53,两个定位槽用于卡住耙齿4,两个定位槽沿农具头3的圆周方向间隔有一定的角度,间隔的角度一般为90度。两个定位槽分别为耙定位槽51和杈定位槽52,可以用来确定耙齿4的两个位置,杈定位槽52的位置与手柄I的安装位置是相对的。由于活动芯轴2是可移动的,因此可以在两个定位槽之间根据需要来回调整耙齿4的位置。导向槽53沿轴向的宽度比两个定位槽的宽度要小,因此在两个定位槽之间形成一个挡块,导向槽53的宽度要比耙齿4的宽度略大,确保耙齿4转动换位时能够通过。在使用本农具时,推动耙齿4使其定位在耙定位槽51处,耙齿4与手柄I垂直,本农具即变为耙;推动耙齿4,带动活动芯轴2沿农具头3轴向移动,当耙齿4从耙定位槽51移动至导向槽53处时,再沿着导向槽53的方向向前推动耙齿4,使活动芯轴2大致转动90度后,最终使耙齿4移动至杈定位槽52处,耙齿4与手柄I平行,本农具即变为杈。固定结构是在耙杈转换完成后用来固定活动芯轴2的,从而在使用时,活动芯轴2不会移动,耙齿4固定,确保农具能够正常使用,实现相应的功能。
[0017]根据活动芯轴2需要的转动角度,转换滑槽5的弧度大致在100至150度范围内。
[0018]耙齿4是与活动芯轴2螺纹连接的,活动芯轴2上设有用于安装耙齿4的第一螺纹孔21,耙齿4的一端为尖头,另一端为固定端,固定端上设有外螺纹。第一螺纹孔21的个数至少要比耙齿4的个数多,第一螺纹孔21沿活动芯轴2的轴向呈直线设置,转换滑槽5的个数与第一螺纹孔21的个数相等,转换滑槽5是沿农具头3的轴向呈直线设置,且与第一螺纹孔21的位置对齐,耙齿4的固定端穿过转换滑槽5插入活动芯轴2的第一螺纹孔21中固定。
[0019]实施例一
[0020]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耙齿4的个数共有五个,相应的,第一螺纹孔21和转换滑槽5都设有五个。
[0021]固定结构包括设在活动芯轴2上的固定孔22、设在农具头3上的第二螺纹孔31和插入第二、第二螺纹孔31中的螺栓,第二螺纹孔31在农具头3上至少设有一处,由于活动芯轴2需要变换位置,为了在耙杈转换后活动芯轴2都能够固定,固定孔22在活动芯轴2上沿活动芯轴2圆周方向至少设有两处,这两处固定孔22间隔的角度一般也为90度。第二螺纹孔31可以沿农具头3径向贯穿农具头3,相应的固定孔22可以是贯穿活动芯轴2的光孔或者螺纹孔。螺栓插入第二螺纹孔31和固定孔22中,将活动芯轴2固定在农具头3中,采用这种固定结构,拆卸和安装都很方便,能够提高耙杈转换效率。
[002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螺纹孔31分别设在农具头3的两端位置处,各端只设有一个,两个第二螺纹孔31且沿着与农具头3轴向平行的直线布置。相应的,固定孔22设在活动芯轴2的两端位置处,且在各端各设有两个。
[0023]在本实施例中,农具头3 —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使活动芯轴2能够从开口端插入农具头3中。农具头3也可以两端都开口,这种便于加工。
[0024]实施例二
[0025]本实施例中,农具头一端开口,固定结构包括在开口端设置的堵盖和位于农具头内的弹簧,弹簧夹在活动芯轴的端部和堵盖之间。在农具头中插入活动芯轴后,调整活动芯轴位置以安装耙齿4,耙齿4安装好后,在农具头开口端放入弹簧,然后开口端用堵盖堵住,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弹簧抵住活动芯轴,最终使耙齿4定位在耙定位槽51中或杈定位槽52中。而且在进行耙杈转换时,只需朝向弹簧的方向移动活动芯轴,使耙齿4能够移动至导向槽53处,然后进行换位。使用这种固定结构,在进行耙杈转换时,无需拆装任何部件,转换更方便,效率更高。
[0026]堵盖与农具头的开口端为螺纹连接,堵盖是旋紧在农具头的开口端。
[0027]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结构与实施例一不同,农具头和活动芯轴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相比,无需设置第二螺纹孔31和固定孔22,其余部件与实施例一的相同。
[0028]实施例三
[0029]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农具,在手柄I的外表面可以设置若干根筋条,筋条沿手柄I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具体个数可以为18-24根,具体部位是在使用者用于握持的部位。增加筋条,可以增加使用者手掌与手柄I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脱手,提高工作效率。
[003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耙杈两用农具,包括手柄、农具头和耙齿,手柄与在农具头的中部与农具头垂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农具头为中空圆管状,所述农具还包括位于农具头内的活动芯轴和固定活动芯轴的固定结构,农具头的侧壁设有弧形且与农具头同轴的转换滑槽,所述耙齿穿过转换滑槽与活动芯轴固定连接,转换滑槽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定位槽和连接两个定位槽的导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耙杈两用农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芯轴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耙齿的第一螺纹孔,耙齿的固定端设有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耙杈两用农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在所述活动芯轴上的固定孔、设在所述农具头上的第二螺纹孔和插入第二螺纹孔、固定孔中的螺栓,第二螺纹孔在农具头上至少设有一处,固定孔在活动芯轴上沿活动芯轴圆周方向至少设有两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耙杈两用农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孔设在所述农具头的两端位置处,所述固定孔设在所述活动芯轴的两端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耙杈两用农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农具头至少一端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耙杈两用农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农具头至少一端开口,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在开口端设置的堵盖和位于所述农具头内的弹簧,弹簧夹在所述活动芯轴的端部和堵盖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耙杈两用农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堵盖与所述农具头为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7所述的耙杈两用农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根筋条。
【文档编号】A01D11/06GK203575076SQ201320765741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7日
【发明者】许火金 申请人:芜湖瑯山愚公绿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