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池防逃进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鱼池防逃进水装置,包括池体和与池体连通的进水管,其中进水管主体成U型管结构,U型管一端与来水管道连通,另一端具有与池体连通的出水口,U型管底部高于池体水面设置。本实用新型将进水管采用U型管,且底部高于池体水面布置,其一可提高进水垂直向下的流速,增加逆流的难度,其二断水后,由于U型管的底部高于水面,自然切断鱼类回游的通道,再者,在静态环境,鱼类也很少垂直向上游动。本结构具有不减来水速度,又可切断鱼类回游通道的特点。
【专利说明】养鱼池防逃进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养鱼池防逃进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工厂化水产养殖池,尤其是鱼类养殖池,为了达到池体自清或自洁,对池体、以及进水口和排水口均需特别设计。如CN2652132Y,公开的高密旋流循环净水养鱼池装置,该养鱼池池体采用圆形或椭圆形结构,在圆形池体边缘切线方向设有一进水口,利用水平方向的出水带动池中的蓄水旋转。由于鱼类有逆流回游的特性,往往顺着进水管逃出,尤其是类似鳗鱼苗等细小的鱼类。为此,在出水口处往往需加设防逃网,导致出水口水流分散和流速减慢。如何设计进水管,使其提高逃生难度,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成U型管结构,且底部高于水面的养鱼池防逃进水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养鱼池防逃进水装置,包括池体和与池体连通的进水管,其特征是进水管主体成U型管结构,U型管一端与来水管道连通,另一端具有与池体连通的出水口,U型管底部高于池体水面设置。
[0005]所述U型管整体布 置在池体内,其与来水管道连通的一端穿过池底,并固定在池底上。
[0006]本实用新型将进水管采用U型管,且底部高于池体水面布置,其一可提高进水垂直向下的流速,增加逆流的难度,其二断水后,由于U型管的底部高于水面,自然切断鱼类回游的通道,再者,在静态环境,鱼类也很少垂直向上游动。本结构具有不减来水速度,又可切断鱼类回游通道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08]图1矩形养鱼池立体示意图
[0009]其中
[0010]I一池体11 一池底2—U型管21—出水口
[0011]22 — U型管底部3—来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照图1,为养鱼池的整体结构,该防逃进水装置,包括池体I和U型管2,U型管2一端与来水管道3连通,另一端具有与池体连通的出水口 21,U型管底部22高于池体水面设置,停水后能实现断流,切断鱼类回游通道,此时,即无需在出水口 21处回设防逃网。
[0013]进一步,U型管2整体布置在池体I内,其与来水管道3连通的一端穿过池底11,并固定在池底11上,保持池体I外沿的简洁。当然也不排除U型管2整体布置在池体I外侦牝而保留出水口 21连通池体I的做法。
【权利要求】
1.一种养鱼池防逃进水装置,包括池体和与池体连通的进水管,其特征是进水管主体成U型管结构,U型管一端与来水管道连通,另一端具有与池体连通的出水口,U型管底部高于池体水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鱼池防逃进水装置,其特征是U型管整体布置在池体内,其与来水管道连通的一端穿过池底,并固定在池底上。
【文档编号】A01K63/00GK203590851SQ201320797715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5日
【发明者】林经师 申请人:南国风(福建)水产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