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集水给水器、自动给水栽培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集水给水器、自动给水栽培装置及系统。该自动集水给水器包括水箱和设置在水箱中的内腔体,内腔体的上腔室和下腔室通过通水管连通,通水管的口径大于进水孔的口径,通水管顶端的位置高于进水孔的位置,水箱中的水通过进水孔进入到上腔室,随着上腔室水位上升,上腔室内的水通过通水管流向漏水口,在这个过程中,进水孔的进水流量不足以补充通水管的出水流量,这样即在上腔室内形成负压,分隔胶片的边沿部分向上翻起,上腔室内的水即通过分隔胶片的边沿流入下腔室中,实现了水的集中释放,从而可以对芽苗菜进行自动浇水,该自动集水给水器灵敏性较高,其结构严密耐用。
【专利说明】自动集水给水器、自动给水栽培装置及系统【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集水给水器、自动给水栽培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芽苗菜以其新鲜、营养、无公害而成为备受人们喜爱的蔬菜种类。如今已有多种芽苗菜自动化生产设备,可以完成自动上水及芽苗菜用水补给,保证芽苗菜的正常生长。现有的芽苗菜自动浇水装置多是通过平衡及杠杆原理完成集水和水的集中释放,这种结构往往灵敏性较差,且由于结构不严密容易损坏漏水导致无法正常工作,使用寿命较短。
[0003]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集水给水器、自动给水栽培装置及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集水给水器、自动给水栽培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的芽苗菜自动浇水装置灵敏性差、结构不严密、使用易损坏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集水给水器,其包括水箱和设置在水箱中的内腔体,内腔体包括密封连接的上盖和底座,内腔体中设置有将内腔体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分隔胶片,分隔胶片的下面设置有固定在底座内侧的支撑件,内腔体上设置有与上腔室连通的进水孔,内腔体上设置有与下腔室连通的漏水口,该漏水口与水箱外部连通,内腔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通水管,通水管的口径大于进水孔的口径,通水管顶端的位置高于进水孔的位置。
[0008]其中,所述上盖为弧面型,所述底座的横截面为圆形。
[0009]其中,所述通水管的上口连接在上盖顶部的中心处,进水孔设置在上盖顶部的靠近通水管上口的位置,通水管的下端连接在底座的下部。
[0010]其中,所述支撑件为金属片。
[0011]其中,所述漏水口连接有漏水管,该漏水口通过漏水管与水箱外部连通。
[0012]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给水栽培装置,其包括箱体、栽植板、上述的自动集水给水器,所述自动集水给水器、栽植板设置在箱体中,所述栽植板位于自动集水给水器的下方。
[0013]其中,所述栽植板包括多孔塑料底板和设置在多孔塑料底板上的无纺布,多孔塑料底板的一对边与箱体连接,多孔塑料底板的另一对边具有向上翻起的边沿,且该边沿与箱体内侧之间具有间隙。
[0014]其中,多个所述栽植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0015]其中,所述箱体为方斗形。[0016]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给水栽培系统,包括空调及上述的自动给水栽培装置,所述自动给水栽培装置中的水箱的通过管道与空调的排水口连通。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集水给水器、自动给水栽培装置及系统中,分隔胶片将内腔体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和下腔室通过通水管连通,通水管的口径大于进水孔的口径,通水管顶端的位置高于进水孔的位置,水箱中的水通过进水孔进入到上腔室,随着上腔室水位上升,上腔室内的水通过通水管流向漏水口,在这个过程中,进水孔的进水流量不足以补充通水管的出水流量,这样即在上腔室内形成负压,分隔胶片的边沿部分向上翻起,上腔室内的水即通过分隔胶片的边沿流入下腔室中,实现了水的集中释放,从而可以对芽苗菜进行自动浇水,该自动集水给水器灵敏性较高,其结构严密耐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集水给水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集水给水器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给水栽培装置中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水箱;2:内腔体;3:上腔室;4:下腔室;5:分隔I父片;6:铁片;7:通水管;8:漏水管;9:进水孔;10:水源接头;11:把手;12:侧通气口 ;13:轮子;14:进水口 ;15:上通气口 ;21:上盖;22: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集水给水器包括水箱I和设置在水箱I中的内腔体2,水箱I顶部设置有水源接头10,内腔体2包括密封连接的上盖21和底座22,上盖21为弧面型,底座22为相应的圆形,底座22通过胶垫固定设置在水箱I底部,上盖21顶部设置有进水孔9,底座22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口,该漏水口通过一漏水管8与水箱I外部连通,内腔体2中设置有将内腔体2的内腔分隔为上腔室3和下腔室4的分隔胶片5,该分隔胶片为胶皮,分隔胶片5的下面设置有固定在底座22内侧面的金属片,以支撑分隔胶片5,该金属片优选为铁片6,内腔体2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连通上腔室3和下腔室4的通水管7,具体地,通水管7的上口连接在上盖21顶部中心处,通水管7的下口连接在底座22的下部,通水管7的口径大于进水孔9的口径。
[0025]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水箱I中的水位上升时,水箱I中的水通过上盖21顶部的进水孔9进入到上腔室3,随着上腔室3水位上升,上腔室3内的水到达通水管7中,由于通水管7的顶部高于进水孔9的位置,且通水管7的口径大于进水孔9的口径,通水管7中的水到达通水管7顶端时,在水压的作用下,水流向漏水口,同时,进水孔9的进水流量不足以补充通水管7的出水流量,这样即在上腔室3内形成负压,分隔胶片5的边沿部分向上翻起,上腔室3内的水即通过分隔胶片5的边沿流入下腔室4中,实现了水的集中释放,从而可以对芽苗菜进行自动浇水,该自动集水给水器灵敏性较高、结构严密耐用。
[0026]当然,进水孔9的位置不限于设置在上盖21顶部,也可以设置在底座22的侧面,只要满足进水孔9与上腔室3相通即可;通水管7的上口也不限于设置在上盖21上,也可设置在底座22上,只要满足通水管7的顶端的位置高于进水孔9的位置即可。
[0027]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集水给水器主要用于芽菜苗的生产中,当然也可以用在其他植物生产的自动浇水中或其他领域的自动集水放水中。
[0028]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的自动给水栽培装置包括箱体、栽植板及上述的自动集水给水器,自动集水给水器、栽植板设置在箱体中,栽植板位于自动集水给水器的下方,芽菜种子放在栽植板上,自动集水给水器漏下的水洒在栽植板上,以供种子发芽生长所需。
[0029]其中,如图3所示,箱体上开设有进水口 14、上通气口 15、百叶窗式侧通气口 12,上通气口 15和百叶窗式侧通气口 12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氧气,进水口 14与自动集水给水器水箱I上的水源接头10相应,箱体的底部设有轮子13,箱体的上部设有把手11,以推动箱体移动。
[0030]所述栽植板包括多孔塑料底板和设置在多孔塑料底板上的无纺布,多孔塑料底板的一对边与箱体连接,多孔塑料底板的另一对边具有向上翻起的边沿,且该边沿与箱体内侧之间具有间隙。这样,水流到底板上超过边沿后从边沿与箱体内侧之间的间隙流出,同时,通过在多孔塑料底板上设置无纺布,可以蓄水,多余的水分又可通过微孔排出,同时,又可防止芽苗菜扎根与微孔造成排水不畅。
[0031]优选地,多个所述栽植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箱体为方斗形。这样,便于水经过上层栽植板后流到下层栽植板中,同时,闲置时,多个箱体可以套叠在一起,节省占地空间。
[0032]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给水栽培系统,包括空调及上述的自动给水栽培装置,所述自动给水栽培装置中的水箱I的水源接头10通过管道与空调的排水口连通。这样,可以利用空调水生产芽菜苗,节约了水资源。当然,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给水栽培装置也可以与家庭自来水管或者其他水源连接,实现芽菜苗的自动生产。
[003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集水给水器通过内腔体2和通水管7的结构设计,使得内墙体的上腔室3集水后形成负压,完成集中放水,满足了芽苗菜生长过程浇水的需要,该自动集水给水器灵敏性较高、结构严密,可靠耐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给水栽培装置,在满足芽菜生长所需的浇水条件外,通过箱体结构的设置,满足了芽菜生长所需的光气条件,通过栽植板的结构设计可为芽菜苗生长提供适量的水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给水栽培系统通过将水箱I与空调的排水口连通,防止了空调水外排的浪费,节约了水资源。
[00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集水给水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箱和设置在水箱中的内腔体,内腔体包括密封连接的上盖和底座,内腔体中设置有将内腔体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分隔胶片,分隔胶片的下面设置有固定在底座内侧的支撑件,内腔体上设置有与上腔室连通的进水孔,内腔体上设置有与下腔室连通的漏水口,该漏水口与水箱外部连通,内腔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通水管,通水管的口径大于进水孔的口径,通水管顶端的位置高于进水孔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集水给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为弧面型,所述底座的横截面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集水给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的上口连接在上盖顶部的中心处,进水孔设置在上盖顶部的靠近通水管上口的位置,通水管的下端连接在底座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集水给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金属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集水给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口连接有漏水管,该漏水口通过漏水管与水箱外部连通。
6.一种自动给水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箱体、栽植板、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集水给水器,所述自动集水给水器、栽植板设置在箱体中,所述栽植板位于自动集水给水器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给水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植板包括多孔塑料底板和设置在多孔塑料底板上的无纺布,多孔塑料底板的一对边与箱体连接,多孔塑料底板的另一对边具有向上翻起的边沿,且该边沿与箱体内侧之间具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给水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栽植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给水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方斗形。
10.一种自动给水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及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给水栽培装置,所述自动给水栽培装置中的水箱的通过管道与空调的排水口连通。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3748372SQ201320855102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周明, 许勇, 李常保, 刘明池, 郑淑芳, 武占会, 姜立刚, 张丽英 申请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