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野生露蕊乌头种子萌发率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野生露蕊乌头种子萌发率的方法,是将野生露蕊乌头种子去壳消毒后,用1000mg/L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4h,分别在光照和黑暗,18℃(12h)~25(12h)℃变温培养促使种子萌发的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植物激素GA3处理野生露蕊乌头种子,在光照下,能使露蕊乌头种子萌发率从原来的7%提高到91.7%,黑暗条件下提高到95.7%,其优点是:方法简单,经济,不受季节、气候、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利用这种技术可以解决露蕊乌头种子繁殖能力低、资源匮乏、人工驯化栽培对露蕊乌头种子的需求,对保护野生露蕊乌头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专利说明】一种提高野生露蕊乌头种子萌发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提高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野生露蕊乌头种子萌发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露蕊乌头(Aconitumgymnandrum Maxim.)是毛茛科(Ranunculaceae)翠雀族(tribe Delphinieae)乌头属(Aconiturn L )露蕊乌头亚属(subgen.Gymnaconitum(Stapf) Rapaics)的唯一物种,仅分布在中国一喜马拉雅植物亚区系及近邻地区,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西部、青海、甘肃南部,生长于海拔1550-3800 m间的山地草坡、田边草地和河边砂地。露蕊乌头与川乌、草乌等名贵中药材亲缘关系接近,其叶、花、根皆可入药,味辛,性温,具祛风镇静、驱虫杀蛆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关节疼痛、风湿等症,全草有毒。
[0003]但近年来,由于露蕊乌头的药用和经济价值过度采挖或掠夺式开发,其已面临资源逐渐萎缩,草地退化,草地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局面,因此,加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及人工驯化栽培已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研究发现,野生露蕊乌头种子萌发率很低已成为限制其繁衍和栽培的首要因素,目前在野生露蕊乌头研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有效成分和药理药效等方面,而关于野生露蕊乌头种子破眠机理和破除方法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少。赤霉素GA3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具有破除休眠的作用,在其它植物及种子萌发研究中有相关的研究报道,而在野生露蕊乌头破眠机理和破除方法方面还鲜有研究。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 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赤霉素处理,从而提高野生露蕊乌头种子萌发率的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野生露蕊乌头种子萌发率的方法,是将野生露蕊乌头种子去壳消毒后。用浓度为1000mg/ L的赤霉素(GA3)溶液浸泡露蕊乌头种子24h,分别在光照和黑暗的条件下,18°C (12h)~25 (12h) °C变温培养至萌发,从而提高野生露蕊乌头种子萌发率的方法。
[0006]进一步,上述的一种提高野生露蕊乌头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野生露蕊乌头的种子,将种子风干,人工去掉果壳,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保存,得到去壳露蕊乌头种子;
2)将步骤I)得到去壳露蕊乌头种子进行挑选,挑选大小一致、颗粒饱满的露蕊乌头种子,先用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灭菌5-10min,再以蒸馏水冲洗2_3次,得到消毒后露蕊乌头种子;
3)将步骤2)得到的消毒后露蕊乌头种子在1000mg/L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h,然后置于垫有两层滤纸的培养皿中,每皿放置100粒,设置有三个重复,得到赤霉素处理后露蕊乌头种子;
4)将步骤3)得到的赤霉素处理后露蕊乌头种子置于两个培养箱中,分别在3000LX光照和黑暗,18°c (12h)~25(12h) °C变温条件下培养,即可得到萌发露蕊乌头萌发种子。
[0007]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赤霉素在提高野生露蕊乌头种子萌发率中的应用。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利用植物激素GA3处理野生露蕊乌头种子的方法打破休眠,其优点是:在光照下,能使露蕊乌头种子萌发率从原来的7%提高到91.7%,黑暗条件下提高到95.7%,方法简单,经济,不受季节、气候、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利用这种技术可以解决露蕊乌头种子繁殖能力低、资源匮乏、人工驯化栽培的种质问题,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种质和人工栽培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
一种提高野生露蕊乌头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材料为野生露蕊乌头种子,采于海拔2960-2970m的甘肃省天祝县抓喜草原,在露蕊乌头的植株上直接采集,后将种子风干,人工去掉果壳,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保存备用;
2、挑选大小一致、饱满的露蕊乌头种子,先用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灭菌5min,然后用蒸馏水冲洗2次,将露蕊乌头种子在1000 mg/L GA3溶液中浸泡24h,然后置于垫有两层滤纸的培养皿(0 9cm)中,每皿放置100粒,每个浓度设三个重复;
3、将所有培养皿置于两个培养箱中,分别在3000LX光照和黑暗,18°C(12h)~25 (12h) °C变温条件下培养,以种子露白作为萌发标志,每天统计发芽率,共统计8d,第5d测定发芽势,第8d测定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
4、种子萌发测定公式如下`: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X 100% ;
发芽势(%)= (5d内发芽的种子粒数/供发芽种子粒数X 100%);
发芽指数(Gi)= E Gt/Dt ;其中Gt为8d的发芽数,Dt为发芽日;
活力指数(VI)=发芽指数X幼苗平均鲜重(g)。
[0010]5,GA3处理极显著促进了露蕊乌头种子的萌发Gd < 0.01),表1和2显示,对照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仅分别为7%和24.3%,在不同浓度GA3处理中,以1000mg/L萌发率提高最为显著,GA3浓度1000mg/L+光照时萌发率可提高到91.7%,1000mg/L+黑暗条件下萌发率达95.7%,经1000mg/L的GA3处理的露蕊乌头种子其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0° < 0.01),光照条件下,分别比对照高出:48.7%、16.3%;黑暗条件下,分别高出:74.3%、17.6%。其中,表1为不同浓度GA3溶液对露蕊乌头种子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的影响,表2为不同浓度GA3溶液对露蕊乌头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率的影响。
[0011]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野生露蕊乌头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野生露蕊乌头种子去壳消毒后,以赤霉素溶液处理,分别在光照和黑暗条件进行萌发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野生露蕊乌头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野生露蕊乌头的种子,将种子风干,人工去掉果壳,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保存,得到去壳露蕊乌头种子; 2)将步骤I)得到去壳露蕊乌头种子进行挑选,挑选大小一致、颗粒饱满的露蕊乌头种子,先用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灭菌5-10min,再以蒸馏水冲洗2_3次,得到消毒后露蕊乌头种子; 3)将步骤2)得到的消毒后露蕊乌头种子在1000mg/L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h,然后置于垫有两层滤纸的培养皿中,每皿放置100粒,设置有三个重复,得到赤霉素处理后露蕊乌头种子; 4)将步骤3)得到的赤霉素处理后露蕊乌头种子置于两个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分别在3000LX光照和黑暗,180C (12h)~25(12h) °C变温条件下培养,即可得到萌发露蕊乌头萌发种子。
3.赤霉素在提高野生露蕊乌头种子萌发率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01C1/02GK103766040SQ201410020367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7日
【发明者】魏小红, 曹丽, 龙雨, 刘文瑜, 赵萌, 许可成 申请人:甘肃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