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山核桃云斑天牛的方法

文档序号:245794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山核桃云斑天牛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山核桃云斑天牛的方法,通过在林间选择受山核桃天牛危害严重的且有新鲜排粪孔排出的单株,调查每株的虫孔密度,清理干净从排粪孔排出的木屑以及虫粪;选择在天气晴朗的傍晚或者天黑以后,对所选择的单株进行花绒寄甲卵或花绒寄甲成虫的释放,调查标记排粪孔的数量作为虫口数来统计防治效果。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防治山核桃云斑天牛,并且对花绒寄甲防治山核桃云斑天牛方面的后续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专利说明】—种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山核桃云斑天牛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病虫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山核桃云斑天牛的方法。
【背景技术】[0002]花绒寄甲是大型天牛类林木蛀干害虫最为有效的天敌昆虫。国内外学者对花绒寄甲的生物学特性和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天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花绒寄甲能够外寄生于松褐天牛、云斑天牛、锈色粒肩天牛、栗山天牛以及光肩星天牛等多种蛀干性害虫。但是运用花绒寄甲防治山核桃中多种天牛危害实属先例。如今针对山核桃经济林中天牛危害的方法主要有施加农药(会造成农药残留),人工物理方法用铁丝勾取树干中的幼虫,或砍伐植株去除天牛幼虫(损害植株)。引诱剂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现效果也不明显,而运用花绒寄甲进行天敌生物防治首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山核桃云斑天牛的方法,旨在解决充分高效的利用花绒寄甲对山核桃云斑天牛进行防治的问题。
[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山核桃云斑天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I)在林间选择受山核桃天牛危害严重的且有新鲜排粪孔排出的单株,调查每株的虫孔密度,清理干净从排粪孔排出的木屑以及虫粪;
[0006](2)选择在天气晴朗的傍晚或者天黑以后,对所选择的单株进行花绒寄甲卵或花绒寄甲成虫的释放,调查标记排粪孔的数量作为虫口数来统计防治效果。
[0007]优选地,在步骤⑵中,所述花绒寄甲卵的释放为:将花绒寄甲卵制成卵卡并标记,将每个卵卡钉在排粪孔处,每卵卡距离排粪孔不超过10cm,且每个排粪孔挂一个卵卡。
[0008]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花绒寄甲成虫的释放为:将所述花绒寄甲与虫孔数按I~2:1释放。
[0009]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调查标记排粪孔的数量作为虫口数来统计防治效果为:
[0010]A、设置释放组和对照组,释放组为山核桃天牛新鲜排粪孔处释放了花绒寄甲卵或花绒寄甲成虫的植株,所述对照组为没有释放花绒寄甲卵或花绒寄甲成虫的植株;
[0011]B、以天牛幼虫的排粪孔已干且排粪孔周围没有羽化孔作为判断天牛幼虫被花绒寄甲寄生致死的标准,并定义为有效排粪孔;
[0012]C、统计释放花绒寄甲卵或花绒寄甲成虫后天牛幼虫虫孔减退率以及防治效果,其中,虫孔减退率(%)=[(释放前的原排粪孔数-释放后的有效排粪孔数)/释放前的原排粪孔数]Xioo;防治效果(%)=[(处理组虫口减退率-对照组虫口减退率)/(100-对照组虫口减退率)]X 100。[0013]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山核桃云斑天牛的方法,通过在林间选择受山核桃天牛危害严重的且有新鲜排粪孔排出的单株,调查每株的虫孔密度,清理干净从排粪孔排出的木屑以及虫粪;选择在天气晴朗的傍晚或者天黑以后,对所选择的单株进行花绒寄甲卵或花绒寄甲成虫的释放,调查标记排粪孔的数量作为虫口数来统计防治效果。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防治山核桃云斑天牛,并且对花绒寄甲防治山核桃云斑天牛方面的后续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5]实施例
[0016]一种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山核桃云斑天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I)在林间选择受山核桃天牛危害严重的且有新鲜排粪孔排出的单株,调查每株的虫孔密度,清理干净从排粪孔排出的木屑以及虫粪;
[0018]在步骤(1)中,花绒寄甲卵卡与成虫由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供,卵卡保存在6°C,成虫保存在25°C。试验地位于临安叶家坞村的山核桃林,该林地主要由云斑天牛天牛危害,危害部位多集中在树杈及树干。
[0019](2)选择在天气晴朗的傍晚或者天黑以后,对所选择的单株进行花绒寄甲卵或花绒寄甲成虫的释 放,调查标记排粪孔的数量作为虫口数来统计防治效果。
[0020]在步骤⑵中,在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时,选择受山核桃天牛危害严重的且有新鲜排粪孔排出的单株进行释放,释放的时间应选择在天气晴朗的傍晚或者天黑以后。释放前应调查每株的虫孔密度,清理干净从排粪孔排出的木屑以及虫粪,并用黑色记号笔进行编号和标记,调查标记排粪孔的数量作为虫口数来统计防治效果。
[0021]当采用花绒寄甲卵卡释放时,将每个卵卡标记,然后用图钉将卵卡钉在山核桃树皮附近的排粪孔处,每卵卡距离排粪孔不超过10cm,一个排粪孔挂I个天敌卵卡。释放林5棵树为一组,对照林3棵树为一组且不进行任何处理。释放天敌林带与对照林带分别位于山核桃林丘陵地带的东西两侧且距离大于约70m,由于所释放的天敌处于卵期,在研究期内不考虑跨树迁移现象,试验设置四个重复。
[0022]当采用花绒寄甲成虫释放时,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处理I为花绒寄甲与虫孔数I: I释放,重复三次;处理2为花绒寄甲与虫孔数按1: 2释放,重复四次;处理3为花绒寄甲与虫孔数按2: I释放,重复5次;处理4为空白对照组,设置4棵树,不释放花绒寄甲。处理1、处理2、处理3与处理4的地理位置相距很远(≥30M)。
[0023]释放花绒寄甲一个月后进行防治效果检查,由于试验林不能通过伐树检查,因此根据排粪孔不再排出新鲜虫粪为准。如果天牛幼虫的排粪孔已干,而且周围也没有羽化孔,即可以天牛幼虫被花绒寄甲寄生致死;如果排粪孔继续排粪,说明天牛幼虫仍然存活。
[0024]统计释放天敌后天牛幼虫虫孔减退率,虫孔减退率(%) = [(释放前的原排粪孔数-释放后的有效排粪孔数)/释放前的原排粪孔数]X100;防治效果(%)=[(处理组虫口减退率-对照组虫口减退率)/(100-对照组虫口减退率)]X 100。[002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0026]效果实施例
[0027]花绒寄甲卵卡试验结果:
[0028]在释放花绒寄甲卵卡一个月后调查释放林与对照林山核桃天牛幼虫有效排粪孔数,统计和计算结果如下表1所示:
[0029]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山核桃云斑天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林间选择受山核桃天牛危害严重的且有新鲜排粪孔排出的单株,调查每株的虫孔密度,清理干净从排粪孔排出的木屑以及虫粪; (2)选择在天气晴朗的傍晚或者天黑以后,对所选择的单株进行花绒寄甲卵或花绒寄甲成虫的释放,调查标记排粪孔的数量作为虫口数来统计防治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山核桃云斑天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花绒寄甲卵的释放为:将花绒寄甲卵制成卵卡并标记,将每个卵卡钉在排粪孔处,每卵卡距离排粪孔不超过10cm,且每个排粪孔挂一个卵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山核桃云斑天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花绒寄甲成虫的释放为:将所述花绒寄甲与虫孔数按I~2:1释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山核桃云斑天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调查标记排粪孔的数量作为虫口数来统计防治效果为: A、设置释放组和对照组,释放组为山核桃天牛新鲜排粪孔处释放了花绒寄甲卵或花绒寄甲成虫的植株,所述对照组为没有释放花绒寄甲卵或花绒寄甲成虫的植株; B、以天牛幼虫的排粪孔已干且排粪孔周围没有羽化孔作为判断天牛幼虫被花绒寄甲寄生致死的标准,并定义为有效排粪孔; C、统计释放花绒寄甲卵或花绒寄甲成虫后天牛幼虫虫孔减退率以及防治效果,其中,虫孔减退率(%)= [(释放前的原排粪孔数-释放后的有效排粪孔数)/释放前的原排粪孔数]XlOO ;防治效果(%)=[(处理组虫口减退率-对照组虫口减退率)/(100-对照组虫口减退率)]X100。
【文档编号】A01M99/00GK103828791SQ201410020915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7日
【发明者】徐华潮, 王佩星 申请人:徐华潮, 王佩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