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芍药利用自然低温春节促成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24975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芍药利用自然低温春节促成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适于芍药盆花春节促成栽培的自然低温围合冷藏方法,当室外夜间温度降至0℃以下后,将芍药盆花紧密摆放,四周用盛有草炭的基质袋堆垒,高50~70cm,宽35cm,上方用盛有松针的基质袋覆盖,厚20~30cm,使所保护的内部环境保持稳定的温度,当外界温度变化幅度为-15~10℃时,围合的芍药所处环境温度稳定在-4~2℃,冷藏时间为4~7周。本发明方法解决了促成栽培中露天自然低温满足冷量需要时间长,赤霉素处理浓度不易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冷库冷藏时冷库面积对催花规模的限制及成本高、耗能多的问题,在节约能源的情况下实现了芍药盆花春节期间开花,较自然花期提前80~90天,且成品率达到了90%,生长开花优于大田常规栽培。
【专利说明】一种芍药利用自然低温春节促成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花卉盆花生产技术和花期调控【技术领域】,涉及芍药春苄基质栽培产业化盆花生产方法,具体涉及前期准备(苗木、基质、场地),上盆,养根,室外人工低温冷藏,温室栽培等步骤。
【背景技术】
[0002]SMiPaeonia lactiflora PalL )是中国传统名花,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其花色丰富,花朵硕大,花型多样,栽培管理简单,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莲台’作为芍药的一个传统优良品种,花粉红色,花杆挺直,寓意吉祥,无论作为盆花还是切花都很合适,非常适合作为商品推广,而春节前后集中了元旦、春节、情人节等几个重要节日,实现芍药春节供花对提高其商品价值,丰富春节花卉种类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国内芍药生产仍然以露地栽培为主,主要供花季节为4-6月份,为延长其供应期,扩宽其市场应用,近年来针对芍药促成栽培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现在芍药促成栽培的方法主要由以下几种:自然低温冷藏,赤霉素处理和冷库冷藏。其中自然低温冷藏要达到需冷量时间较长,花期较自然花期只能提前1个多月,不能实现春节供花;赤霉素处理能实现春节开花,但使用赤霉素容易破坏芍药的激素平衡,浓度不易控制,易导致成花品质变差、败育等问题,不利于标准化生产;冷库低温冷藏的方法能实现芍药春节开花,开花质量也较好,但其耗能大、成本高、且对催花规模有限制,在将研究成果进行实际生产应用时中发现利用冷库低温冷藏打破休眠进行催花,要达到消费者能接受的售价,生产者利润率不高。因而亟需从技术方法上进行创新,以降低成本,扩大规模,实现芍药产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芍药盆花春节促成栽培的自然低温围合冷藏方法以及一种芍药春节促成栽培方法。
[0005]首先,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芍药盆花春节促成栽培的自然低温围合冷藏方法,当室外夜间温度降至0°c以下后,将芍药盆花紧密摆放,四周用盛有草炭的基质袋堆垒,高50~70cm,宽35cm,上方用盛有松针的覆盖,厚20~30cm,使所保护的内部环境保持稳定的温度,当外界温度变化幅度为-15KTC时,围合的芍药所处环境温度稳定在-4~2°C,冷藏时间为4~7周。
[0006]其中,所述的芍药盆花为无土栽培,无土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3:1:1的混合基质。
[0007]其中,芍药盆花按5盆X 20盆紧密摆放。
[0008]其中,所述的芍药品种优选为‘莲台’。
[0009]本发明所述的芍药盆花围合冷藏方法适用于11月到12月份环境温度在-15~10°C的地区。
[0010]在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 方案中,围合所用材料为装有松针的尼龙材质基质袋和装有草炭的尼龙材质基质袋,每袋装入松针或草炭的体积为50L,装满捆扎后基质袋长65cm,宽35cm,厚20cm;该草炭主要化学指标为:有机质平均含量70%左右,腐殖酸平均含量35.41%,氮平均含量0.81%,钾平均含量0.05%,PH值5.5至6.5 ;另外,该草炭持水量很高,通气性良好,通气空隙在27%~29%之间。围合的芍药每盆盛有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3:1:1的混合基质20L,每盆基质高于芍药芽顶端5cm。具体围合方法为:芍药盆按5盆X 20盆紧密摆放,四周用盛有草炭的基质袋三个一摞平放堆垒,高5(T70cm,宽35cm ;盆上方用盛有松针的单层基质袋平铺覆盖,厚2(T30cm。
[00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芍药春节促成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苗木准备:9月下旬到10月中旬,选取3~4年生植株,待地上器官枯萎后,挖出,分株,晾晒2-3天;
2)基质准备:按照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3:1:1混合作为栽培基质,基质内拌入2^5kg/方N、P、K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4%、14%、14%的长效缓释肥作为基肥,基质混合的过程中同时喷洒800倍的多菌灵进行消毒;
3)场地准备:场地要求地形平坦,排水良好,清除全部杂草后在地上覆盖黑色遮阳网或无纺布,四周固定;
4)上盆:将晾晒后变软的芍药用800倍多菌灵浸泡20分钟,进行根部消毒,用所述基质上盆,上盆后,将芍药移入塑料大棚内,养根两周,之后移到室外,按照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冷藏方法进行围合冷藏;
5)温室栽培: 冷藏结束后,将芍药移入温室,浇一遍透水;逐步升高温度,移入温室前20天,温度控制在1(T15°C,之后升高温度,控制在15~28°C ;
光照控制:当芍药植株移入温室全部萌芽后,对其进行补光,每天补光时间为5 h,补光后植株顶端光照强度应达到200 μ mol/m2s ;
配套的施肥方法:萌芽后,追施一次300ppm的N、P、K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4%、0%、14%的水溶性复合肥;现蕾至花败期间每隔7天追施一次300ppm的N、P、K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0%、10%、20%的水溶性复合肥。
[0012]其中,步骤5)中的补光时间段为早上6:00至8:00,晚上16:30至19:30。
[0013]其中,所述的芍药的品种为‘莲台’。
[0014]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一方面克服了芍药冷库冷藏规模受限及成本高、耗能多的问题且操作较简单,另一方面能保证芍药正常开花,为芍药盆花春节促成栽培提供了新途径。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在夜间自然温度达O °C以下后开始进行露地围合,在外界温度变化幅度为-15~10°c时,围合的芍药所处环境温度能稳定在-4~2°C,能达到冷库冷藏的效果。且该方法对场地没有限制,可在任意空旷地实施,覆盖材料成本较低且能重复利用,避免了租用冷库,解决了常规冷库冷藏对冷库面积的要求,降低了成本,也具节能环保的优点。使用该技术生产的‘莲台’盆花,产品在北京地区花期比大田花期提前80-90天,成品率达90%,花径在13~16cm,株高为45~60cm,花色和花型正常,可以作为芍药‘莲台’盆花产业化生产使用。
[0015]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0016]实施例1
2012年10月10日,将芍药盆栽用基质以草炭:蛭石:珍珠岩按照体积比3:1:1混合均匀,基质内拌入N、P、K质量百分比为14%、14%、14%的的长效缓释肥(成分:氮肥14%,磷肥14%,钾肥14%,其中铵态氮7%,硝态氮7 % ) 3kg/方作为基肥,基质混合的过程中同时喷洒800倍的多菌灵进行消毒,并用聚乙烯膜覆盖就地堆放。
[0017]2012年10月11日从大田挖取3~4年生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大小较一致的芍药品种‘莲台’种苗,分株,去除腐、烂根和部分生长过密的根,按盆尺寸(32cmX28cm)适当短截过长的根,并在伤口涂抹草木灰,同时去除干瘪芽、适当疏减饱满芽,饱满芽数控制在6-10个。晾晒2天,用800倍多菌灵浸泡20分钟后100株栽植于大田,常规管理,作为对照?’另100株上盆,上盆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3:1:1的混合基质,盆中基质量为20L,每盆基质高于芍药芽顶端5cm,于栽种后浇一次透水,整齐摆放于塑料大棚内,缓苗两周后移入室外,放置在铺有黑色遮阳网的排水良好的场地上。
[0018]盆栽芍药于2012年11月18日,室外夜间温度已经降至0°C以下后,进行围合保护,围合所用材料为装有松针的尼龙材质基质袋和装有草炭的尼龙材质基质袋,每袋装入松针或草炭的体积为50L,装满捆扎后基质袋长65cm,宽35cm,厚20cm ;该草炭主要化学指标为:有机质平均含量70%左右,腐殖酸平均含量35.41%,氮平均含量0.81%,钾平均含量0.05%, PH值5.5至6.5 ;另外,该草炭持水量很高,通气性良好,通气空隙在27%~29%之间。
[0019]芍药盆按5盆Χ20盆紧密摆放,四周用盛有草炭的基质袋三个一摞平放堆垒,高60cm,宽35cm;盆上方用盛有松针的单层基质袋平铺覆盖,厚20cm。
[0020]2012年12月26日,将盆栽芍药移入连栋温室,放于高15cm的5孔穴盘上,浇一遍透水。温室内采用地温加热,逐步加温,前20天,温度保持在1(T15°C,20天后,温度逐步升高,保持在15~28°C。
`[0021]2013年I月15日当盆栽芍药全部萌芽后,对其进行补光,补光时间为早上6:00至8:00,晚上16:30至19:30,植株顶端光照强度要达到20(^11101/11128。种苗上盆后浇一遍透水,之后保持基质湿润,加温催花过程中,温室湿度控制在40-80%。
[0022]萌芽后,追施一次300ppm的N、P、K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4%、0%、14%的水溶性复合肥;现蕾至花败期间每隔7天追施一次300ppm的N、P、K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0%、10%、20%水溶性复合肥;每次浇至肥水从盆下方小孔露出为止,施肥与浇水相隔2天,以防漏肥;芍药于2013年2月28日开花,同年自然初花期为5月24日,花期提前88天,成品率达90%,花色和花型正常。促成栽培的效果如表1所示:
表1利用自然低温围合冷藏法进行春节促成栽培‘莲台’生长开花情况
I花枝长/cm I花径/cm I成花率/% I成品率/% I开花曰/ (月/曰) I单朵花期/天
对照 53.3±0.42 14.7±0.18 73.38±0.09 92_5/24_5.52±0.10
促成|51.7±1.28 |?5.2±0.23 |82.51±0.09 |θ3\2/28|7.85±0.16
以上各表中的各指标的测定方法如下:
成花率(% )=成花数/蕾数X 100%
成品率)=开花量大于等于3的植株数/处理植株数X 100%
从表1可以看出,该促成栽培方法下,‘莲台’较常规大田地栽花枝长,成品率相差不大,但成花品质显著提高,花径、成花率均优于对照,花期显著提前。另外,由于温室光照较弱,‘莲台’单朵花期显著增加,有利于延长其观赏期。
[0023]该实验表明,利用室外围合冷藏的方法能实现芍药春节催花,且成花品质优良,可推广用作工厂化、规模化生产。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适于芍药盆花春节促成栽培的自然低温围合冷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室外夜间温度降至0°c以下后,将芍药盆花紧密摆放,四周用盛有草炭的基质袋堆垒,高5(T70cm,宽35cm,上方用盛有松针的覆盖,厚2(T30cm,使所保护的内部环境保持稳定的温度,当外界温度变化幅度为-15~10°C时,围合的芍药所处环境温度稳定在-4~2°C,冷藏时间为 7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芍药盆花为无土栽培,无土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3:1:1的混合基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方法,其特征在于,芍药盆花按5盆X20盆紧密摆放。
4.如权利要求f3任一项所述的冷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11月到12月份环境温度在-15~10°C的地区。
5.一种芍药春节促成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苗木准备:9月下旬到10月中旬,选取3~4年生植株,待地上器官枯萎后,挖出,分株,晾晒2-3天; 2)基质准备:按照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3:1:1混合作为栽培基质,基质内拌入2^5kg/方N、P、K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4%、14%、14%的长效缓释肥作为基肥,基质混合的过程中同时喷洒800倍的多菌灵进行消毒; 3)场地准备:场地要求地形平坦,排水良好,清除全部杂草后在地上覆盖黑色遮阳网或无纺布,四周固定; 4 )上盆:将晾晒后变软的芍药用800倍多菌灵浸泡20分钟,进行根部消毒,用所述基质上盆,上盆后,将芍药移入塑料大棚内,养根两周,之后移到室外,按照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冷藏方法进行围合冷藏; 5)温室栽培: 冷藏结束后,将芍药移入温室,浇一遍透水;逐步升高温度,移入温室前20天,温度控制在1(T15°C,之后升高温度,控制在15~28°C ; 光照控制:当芍药植株移入温室全部萌芽后,对其进行补光,每天补光时间为5 h,补光后植株顶端光照强度应达到200ymol/m2s ; 配套的施肥方法:萌芽后,追施一次300ppm的N、P、K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4%、0%、14%的水溶性复合肥;现蕾至花败期间每隔7天追施一次300ppm的N、P、K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0%、10%、20%的水溶性复合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补光时间段为早上6:00至8:00,晚上 16:30 至 19:30。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芍药的品种为‘莲台’。
【文档编号】A01G31/00GK103858740SQ201410121345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刘燕, 孙晓梅, 张启翔, 吴婷, 李丽芳, 赵志琴, 刘利刚, 韩婧, 尚盼盼, 赵琳, 张嘉 申请人: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