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品种龙纹斑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635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品种龙纹斑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龙纹斑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具体包括养殖池塘准备、培育水生植物、培育鲜活饵料生物链、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五方面。通过本发明的工艺养殖出的龙纹斑,生长快、营养均衡,免疫力强、含肉率高、成活率保持在95%以上,并且保留有野生龙纹斑的鲜味,具有独特的品质、风味和丰富的营养,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专利说明】一种新品种龙纹斑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品种龙纹斑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背景技术】
[0002]龙纹斑学名“墨瑞雪”(Murrayco天),属鲈形目,鯧鲈科,鳕鲈属,原产澳洲墨瑞河,属暖水性淡水鱼,因肉质结实,白而嫩,味道鲜美有澳洲“国宝鱼”美称。本世纪中国开始引进苗种养殖,养殖成功的案例很少,更不要说规模化养殖,江苏中洋集团经过多年研究,取得了池塘规模化养殖经验,引进苗种已性成熟,并且成功攻克了澳洲龙纹斑繁殖的难关。本发明即公开了一种新品龙纹斑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发明内容】

[0003]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品种龙纹斑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便于在全国向广大养殖户推广。
[0004]技术方案: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品种龙纹斑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包括养殖池塘准备、培育水生植物、培育鲜活饵料生物链、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五方面。
[0005]1.养殖池塘准备
养殖面积10-20亩,池深2.8m,水深2.5m,溶解氧> 6.0mg/1,氨氮〈0.5mg/L,亚硝酸盐〈0.0111^/1,?!1是7-8.5 ;
放养前15天加水0.1 m深,用生石灰75g/m2~100g/m2或漂白粉10g/m2~15g/m2全池泼洒消毒;鱼苗下池前7天~10天,培育池进水0.5m深,施尿素2mg/L~5mg/L,培养饵料生物,要求轮虫量达5000个/L~10000个/L ;放养池水温与孵化桶水温温差应小于
2V,放养密度150尾/m2~250尾/m2。
[0006]2.培育水生植物
建水生生物浮床,用带孔的泡沫塑片建水生生物浮床,长5米,宽2米,孔中种植水生植物如水芹菜,空心菜等;将浮床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使其不会随风漂流,浮床面积占总养殖池塘面积的1/5-1/6 ;此水生植物浮床既可以为龙纹斑提供遮蔽场所,避免因强光产生应激和互相撕咬,同时可以吸收细菌降解水中富集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培育的水生植物还可以作为绿色食品摄食。
[0007]3.培育鲜活饵料生物链
投放有益微生物,其中复合芽孢杆菌0.5%-1%,光合细菌1%,EM菌5-8mg/kg,200_300g/亩;小球藻,浓度200个/ml,200-300 L/亩等有益藻类;鲢鱼鱼苗100-300尾/亩、鳙鱼鱼苗100-300尾/亩、沼虾2000-5000尾/亩、青虾2000-5000尾/亩;有益微生物分解残饵粪便等有机质为藻类提供营养,生长旺盛的藻类又被水中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摄食,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又成为鲢鱼鱼苗、鳙鱼鱼苗、沼虾、青虾的天然饵料,鱼苗、沼虾、青虾又可以被龙纹斑摄食,形成天然生态食物链。[0008]4、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每10-15天使用有益微生物进行水质净化,有益微生物为:光合细菌l%,1.5-3kg/亩.米;枯草芽孢杆菌0.5%-l%, 200-300g/亩.米;地衣芽孢杆菌0.5%-1%,150-200g/亩.米;硝化细菌200亿个/ml, 100-200g/亩.米等。
[0009]5.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55%以上,具体配方为进口白鱼粉30%-35%,进口红鱼粉30%-40%,谷朊粉3%-5%,膨化玉米2%-5%,膨化豆柏(43%蛋白)5%_6%,啤酒酵母1%-2%,高筋面粉(蛋白> 13%) 10%-20%,赖氨酸0.1%-0.5%,复合多维0.5%-1.5%,复合多矿
0.5%-1.0%, VC 0.1%-0.3%,磷酸二氢钙0.5%-1.0%,进口鱼油1% ;安全要求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2.0%,每天早5:00-7:00、晚17:00-19:00各投喂I次,做到定时、定点、定量。
[0010]作为优选:培养鲜活饵料生物链,投放有益生物,其中复合芽孢杆菌0.5%,光合细菌1%,EM菌5mg/kg,200g/亩;小球藻,浓度200个/ml,200 L/亩等有益藻类;鲢鱼鱼苗200尾/亩、鳙鱼鱼苗200尾/亩、沼奸2000尾/亩、青奸5000尾/亩。
[0011]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投放有益生物:光合细菌1%,1.5kg/亩.米;枯草芽孢杆菌
1.0%,300g/亩?米;地衣芽孢杆菌0.5%,200g/亩?米;硝化细菌200亿个/ml,200g/亩?米
坐寸ο
[0012]投放人工配合饲料配方:进口白鱼粉31 %,进口红鱼粉35 %,谷朊粉3 %,膨化玉米2%,膨化豆柏(43%蛋白)5%,啤酒酵母1%,高筋面粉(蛋白> 13%) 20.0%,赖氨酸0.1%,复合多维0.8%,复合多矿0.5%, VC 0.1%,磷酸二氢钙0.5%,进口鱼油1%。
[0013]作为优选,培养鲜活饵料生物链,投放有益生物,其中复合芽孢杆菌1%,光合细菌1%,EM菌8mg/kg,300g/亩;小球藻,浓度200个/ml, 300 L/亩等有益藻类;鲢鱼300尾/亩、鳙鱼100尾/亩、沼虾5000尾/亩、青虾2000尾/亩。
[0014]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投放有益微生物,光合细菌1%,3kg/亩.米;枯草芽孢杆菌
0.5%,200g/亩.米;地衣芽孢杆菌1%,150g/亩.米;硝化细菌200亿个/ml, 100g/亩.米
坐寸ο
[0015]投放人工配合饲料配方,进口白鱼粉30%,进口红鱼粉40%,谷朊粉4%,膨化玉米3%,膨化豆柏(43%蛋白)6%,啤酒酵母2%,高筋面粉(蛋白> 13%) 10%,赖氨酸0.3%,复合多维1.5%,复合多矿1.0%, VC 0.2%,磷酸二氢钙1%,进口鱼油1%。
[0016]作为优选,培养鲜活饵料生物链,投放有益生物,其中复合芽孢杆菌0.75%,光合细菌1%,EM菌7mg/kg,250g/亩;小球藻,浓度200个/ml,250 L/亩等有益藻类;鲢鱼鱼苗150尾/亩、鳙鱼鱼苗200尾/亩、麻虾3000尾/亩、青虾3000尾/亩。
[0017]微生态直接调节水质,投放有益微生物,光合细菌1%,2公斤/亩?米;枯草芽孢杆菌0.75%,250克/亩?米;地衣芽孢杆菌0.75%,150克/亩?米;硝化细菌200亿个/ml,150克/亩.米等。
[0018]投放人工配合饵料配方,进口白鱼粉30 %,进口红鱼粉30 %,谷朊粉5%,膨化玉米5%,膨化豆柏(43%蛋白)5%,啤酒酵母1%,高筋面粉(蛋白> 13%) 20.0%,赖氨酸0.5%,复合多维0.5%,复合多矿0.7%, VC 0.3%,磷酸二氢钙1%,进口鱼油1%。
[0019] 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的工艺养殖出的龙纹斑,生长快、营养均衡,免疫力强、含肉率高、成活率保持在95%以上,并且保留有野生龙纹斑的鲜味,具有独特的品质、风味和丰富的营养,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0021]实施例1:
1.养殖池塘准备
养殖面积10亩,池深2.8m,水深2.5m,溶解氧> 6.0mg/1,氨氮〈0.5mg/L,亚硝酸盐〈0.01mg/L, pH 是 7-8.5 ;
放养前15天加水0.1 m深,用生石灰75g/m2或漂白粉10g/m2全池泼洒消毒。鱼苗下池前7天,培育池进水0.5m深,施尿素2mg/L,或使用发酵并消毒的有机肥,培养饵料生物,要求轮虫量达5000个/L。
[0022]放养池水温与孵化桶水温温差应小于2V。放养密度150尾/m2。
[0023]2.培育水生植物
建水生生物浮床。用带孔的泡沫塑片建水生生物浮床,长5米,宽2米,孔中种植水生植物如水芹菜,空心菜等。将浮床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使其不会随风漂流,浮床面积占总养殖池塘面积的1/5-1/6。此水生植物浮床既可以为龙纹斑提供遮蔽场所,避免因强光产生应激和互相撕咬,同时可以吸收细菌降解水中富集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培育的水生植物还可以作为绿色食品摄食。
[0024]3.培育鲜活饵料生物链
投放有益微生物,其中复合芽孢杆菌0.5%,光合细菌1%,EM菌5mg/kg,200g/亩;小球藻,浓度200个/ml,200 L/亩等有益藻类;鲢鱼鱼苗200尾/亩、鳙鱼鱼苗200尾/亩、沼虾2000尾/亩、青虾5000尾/亩。
[0025]4、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每10天使用有益微生物进行水质净化。有益微生物为:光合细菌1%,1.5kg/亩?米;枯草芽孢杆菌1.0%,300g/亩.米;地衣芽孢杆菌0.5%,200g/亩.米;硝化细菌200亿个/ml, 200g/ 亩.米等。
[0026]5.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具体配方为进口白鱼粉31 %,进口红鱼粉35 %,谷朊粉3 %,膨化玉米2%,膨化豆柏(43%蛋白)5%,啤酒酵母1%,高筋面粉(蛋白> 13%) 20.0%,赖氨酸0.1%,复合多维0.8%,复合多矿0.5%,VC 0.1%,磷酸二氢钙0.5%,进口鱼油1%。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55%以上,安全要求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每天早5:00-7:00、晚17:00-19:00各投喂I次,做到定时、定点、定量。
[0027]实施例2:
1.养殖池塘准备
养殖面积20亩,池深2.8m,水深2.5m,溶解氧> 6.0mg/1,氨氮〈0.5mg/L,亚硝酸盐〈0.01mg/L, pH 是 7-8.5 ; 放养前15天加水0.1 m深,用生石灰100g/m2或漂白粉15g/m2全池泼洒消毒。鱼苗下池前10天,培育池进水0.5m深,施尿素5mg/L,或使用发酵并消毒的有机肥,增氧机为河豚养殖的常用水质调节设备,12:00-14:00,21:00—6:00开动增氧机,培养饵料生物,要求轮虫量达10000个/L。
[0028]放养池水温与孵化桶水温温差应小于2 V。放养密度250尾/m2。
[0029]2.培育水生植物
建水生生物浮床。用带孔的泡沫塑片建水生生物浮床,长5米,宽2米,孔中种植水生植物如水芹菜,空心菜等。将浮床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使其不会随风漂流,浮床面积占总养殖池塘面积的1/5-1/6。此水生植物浮床既可以为龙纹斑提供遮蔽场所,避免因强光产生应激和互相撕咬,同时可以吸收细菌降解水中富集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培育的水生植物还可以作为绿色食品摄食。
[0030]3.培育鲜活饵料生物链
投放有益微生物,其中复合芽孢杆菌1%,光合细菌1%,EM菌8mg/kg,300g/亩;小球藻,浓度200个/ml,300 L/亩等有益藻类;鲢鱼300尾/亩、鳙鱼100尾/亩、沼虾5000尾/亩、青虾2000尾/亩。
[0031]4、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每15天使用有益微生物进行水质净化。有益微生物为:光合细菌l%,3kg/亩?米;枯草芽孢杆菌0.5%,200g/亩.米;地衣芽孢杆菌1%,150g/亩.米;硝化细菌200亿个/ml,100g/亩.米等,水质标准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0032]5.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55%以上,具体配方为进口白鱼粉30%,进口红鱼粉40 %,谷朊粉4 %,膨化玉米3%,膨化豆柏(43%蛋白)6%,啤酒酵母2 %,高筋面粉(蛋白> 13%) 10%,赖氨酸0.3%,复合多维1.5%,复合多矿1.0%,VC 0.2%,磷酸二氢钙1%,进口鱼油1%。安全要求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每天早5:00-7:00、晚17:00-19:00各投喂I次,做到定时、定点、定量。
[0033]实施例3:
1.养殖池塘准备
养殖面积15亩,池深2.8m,水深2.5m,溶解氧> 6.0mg/1,氨氮〈0.5mg/L,亚硝酸盐〈0.01mg/L, pH 是 7-8.5 ;
放养前10天加水0.1 m深,用生石灰80g/m2或漂白粉12g/m2全池泼洒消毒。鱼苗下池前8天,培育池进水0.5m深,施尿素4mg/L,或使用发酵并消毒的有机肥,培养饵料生物,要求轮虫量达6000个/L。
[0034]放养池水温与孵化桶水温温差应小于2V。放养密度180尾/m2。
[0035]2.培育水生植物
建水生生物浮床。用带孔的泡沫塑片建水生生物浮床,长5米,宽2米,孔中种植水生植物如水芹菜,空心菜等。将浮床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使其不会随风漂流,浮床面积占总养殖池塘面积的1/5-1/6。此水生植物浮床既可以为龙纹斑提供遮蔽场所,避免因强光产生应激和互相撕咬,同时可以吸收细菌降解水中富集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培育的水生植物还可以作为绿色食品摄食。
[0036]3.培育鲜活饵料生物链
投放有益微生物,其中复合芽孢杆菌0.75%,光合细菌1%,EM菌7mg/kg,250g/亩;小球藻,浓度200个/ml,250 L/亩等有益藻类;鲢鱼鱼苗150尾/亩、鳙鱼鱼苗200尾/亩、麻虾3000尾/亩、青虾3000尾/亩。
[0037]4、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每12天使用有益微生物进行水质净化。有益微生物为:光合细菌1%,2公斤/亩?米;枯草芽孢杆菌0.75%,250克/亩?米;地衣芽孢杆菌0.75%,150克/亩?米;硝化细菌200亿个/ml,150克/亩.米等。
[0038]5.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55%以上。具体配方为进口白鱼粉30%,进口红鱼粉30 %,谷朊粉5%,膨化玉米5%,膨化豆柏(43%蛋白)5%,啤酒酵母1%,高筋面粉(蛋白> 13%) 20 .0%,赖氨酸0.5%,复合多维0.5%,复合多矿0.7%, VC 0.3%,磷酸二氢钙1%,进口鱼油1%。安全要求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0%,每天早5:00-7:00、晚17:00-19:00各投喂I次,做到定时、定点、定量。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品种龙纹斑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塘准备、培育水生植物、培育鲜活饵料生物链、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五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品种龙纹斑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塘准备: 养殖面积10-20亩,池深2.8m,水深2.5m,溶解氧> 6.0mg/1,氨氮〈0.5mg/L,亚硝酸盐〈0.01mg/L, pH 是 7-8.5 ; 放养前15天加水0.1 m深,用生石灰75g/m2~100g/m2或漂白粉10g/m2~15g/m2全池泼洒消毒;鱼苗下池前7天~10天,培育池进水0.5m深,施尿素2mg/L~5mg/L,培养饵料生物,要求轮虫量达5000个/L~10000个/L ;放养池水温与孵化桶水温温差应小于2 V,放养密度150尾/m2~250尾/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品种龙纹斑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水生植物: 建水生生物浮床,用带孔的泡沫塑片建水生生物浮床,长5米,宽2米,孔中种植水生植物如水芹菜,空心菜等;将浮床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使其不会随风漂流,浮床面积占总养殖池塘面积的1/5-1/6 ;此水生植物浮床既可以为龙纹斑提供遮蔽场所,避免因强光产生应激和互相撕咬,同时可以吸收细菌降解水中富集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培育的水生植物还可以作为绿色食品摄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品种龙纹斑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鲜活饵料生物链: 投放有益微生物,其中复合芽孢杆菌0.5%-1%,光合细菌1%,EM菌5-8mg/kg,200_300g/亩;小球藻,浓度200个/ml,200-300 L/亩等有益藻类;鲢鱼鱼苗100-300尾/亩、鳙鱼鱼苗100-300尾/亩、沼虾2000-5000尾/亩、青虾2000-5000尾/亩;有益微生物分解残饵粪便等有机质为藻类提供营养,生长旺盛的藻类又被水中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摄食,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又成为鲢鱼鱼苗、鳙鱼鱼苗、沼虾、青虾的天然饵料,鱼苗、沼虾、青虾又可以被龙纹斑摄食,形成天然生态食物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品种龙纹斑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每10-15天使用有益微生物进行水质净化,有益微生物为:光合细菌l%,1.5-3kg/亩.米;枯草芽孢杆菌0.5%-l%, 200-300g/亩.米;地衣芽孢杆菌0.5%-1%,150-200g/亩.米;硝化细菌200亿个/ml, 100-200g/亩.米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品种龙纹斑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55%以上,具体配方为进口白鱼粉30%-35%,进口红鱼粉30%-40%,谷朊 粉3%-5%,膨化玉米2%-5%,膨化豆柏(43%蛋白)5%_6%,啤酒酵母1%-2%,高筋面粉(蛋白> 13%) 10%-20%,赖氨酸0.1%-0.5%,复合多维0.5%-1.5%,复合多矿0.5%-1.0%, VC0.1%-0.3%,磷酸二氢钙0.5%-1.0%,进口鱼油1% ;安全要求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2.0%,每天早5:00-7:00、晚17:00-19:00各投喂1次,做到定时、定点、定量。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891653SQ201410146331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4日
【发明者】蔡星, 秦巍仑, 周忠良 申请人: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