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漠化土地植树造林方法

文档序号:251828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沙漠化土地植树造林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沙漠化土地植树造林方法,其步骤是: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起苗及运途保湿,起苗后及时进行保湿处理,将已经整地回完土的植树坑挖出一部分土,取出的土量以该树种适宜栽植深度而定,待树坑内的泥浆凝固后,把树苗扶正踏实,再用厚度为0.005mm,80~90cm见方的地膜覆盖在苗木根部的栽植坑上,在栽植覆膜15天后,对所有新植苗木进行墒情检查。
【专利说明】一种沙漠化土地植树造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造林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沙漠化土地植树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传统造林方式多采用打点定穴,统一挖坑,三埋两踩一提苗造林方法,在山区旱作造林,靠自然降水,成活率没有根本性的保证;其原因主要有:在春季干旱无雨情况下(I)挖大坑会引起土壤水分的蒸散,由于挖大坑花费的时间较长,土壤暴露空气中,坑壁和返到地表的土会被风抽干;(2)挖大坑由于地表植被破坏面积较大,会引起地表水土流失现象加剧,不利于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3)挖大坑造林花费人力多,会增加造林成本。(4)造林浇水在平原地区可就地解决水源,但造林成本提高,而山地造林大都远离居民区的偏远山区,取水和拉水上山浇树,因没有路,车不能抵达,靠人工肩扛和挑水运力十分有限,不易推广应用。(5)统一先批量化挖坑,然后批量化栽树的植树模式,不但土壤水分蒸发散失快,坑内坑外被风吹拂形成干土,而且,运抵植树坑边的苗子根系直接暴露阳光下,易引起苗木根系失水,不利苗木栽后的返青。(6)在平原绿化区和山区习惯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造林技术,在研究中发现,这种造林技术在平原采用造林浇水的作业工续,成活率不会受到影响,但在山区没有条件浇水的情况下,土壤经过向上提苗处理,容易因土层薄,栽植浅,不利于苗木成活。综上所述,因山区春季植树浇水不便,植树时期不能利用山地土壤返浆条件,普遍存在造林苗木不切根,卧苗现象很普遍,影响苗木新根的形成和主侧根系的生理性恢复,加之苗木保水措施不好,综合因素影响苗木造林成活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沙漠化土地植树造林方法,解决以往的造林方法所存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的问题。
[0004]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沙漠化土地植树造林方法,其步骤是:
[0005]I)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主要乡村公路绿化选用胸径3cm以上的大苗,河渠及田间道路选用胸径1.5cm左右的I~2年生苗木,将苗木截根,截根的长度为:1年生苗将侧根截根至10~15cm长,2年生苗侧根截至15~20cm长;
[0006]2)起苗前半个月浇水一次,有利于苗木充分吸收水分,而且起苗时不易伤根,起苗时一定要保护好苗木根系,具体要求是:2~3年以上大苗,主根长度不短于40cm,直径
0.3cm以上的侧根长度保留30cm以上,在保证主侧根长度的前提下,尽量保护好须根,栽前应对苗木主侧枝进行修剪,对于柳树,特别是多年生柳树苗木,要把所有主枝均留10~15cm应截,对于杨树苗木,要把中心干延长枝的一年生部分留40~50cm短截,侧枝一年生部分留20~30cm短截,粘质泥浆蘸根保湿;
[0007]3)起苗及运途保湿,起苗后及时进行保湿处理,将经过“(2)”步骤中处理后的苗木,采用保湿措施运往造林地,运苗时苗木要用浸水草袋片盖苗保湿,避免运途中浇水冲蚀掉根部泥浆;[0008]4)为了使苗木根系伤口早愈合,多长快长新根,多吸水,以满足树体发芽展叶的水分需要,栽前可对苗木进行ABT生根粉溶液喷根处理。生根粉浓度采用50*10_6,具体配制方法是:将Ig ABT3号生根粉加水25kg稀释即成所需浓度的药液,将配制好的溶液均匀地喷在苗木根部后即可栽植;
[0009]5)将已经整地回完土的植树坑挖出一部分土,取出的土量以该树种适宜栽植深度而定,每株施保水剂30g,拌土施入时要拌表土,搅拌均匀,撒于坑底时均匀铺开,栽植前植树坑内灌透水,将表土或混有保水剂的表土回填20cm左右,放入苗木继续填土 30cm左右轻提苗木使根系舒展,之后填土距坑沿IOcm左右时踩实,在坑沿堆高土埝;
[0010]6)待树坑内的泥浆凝固后,把树苗扶正踏实,再用厚度为0.005mm, 80~90cm见方的地膜覆盖在苗木根部的栽植坑上,地膜四周要压实,先在栽植坑四周用镐刨出小沟再把地膜盖上,将膜四周压入沟内,苗干基部地膜接缝处都要用土压实,防止地膜被大风撕裂刮走,地膜覆上后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凹形,以便于以后浇水和接收雨水;
[0011]7)在栽植覆膜15天后,对所有新植苗木进行墒情检查,发现地膜松动、破损及土壤干裂或墒情不足时都要及时浇水补墒并更换地膜,以后每隔半月左右检查一次,发现干旱、缺水或久旱无雨,应及时补墒浇水,以保证苗木成活,待苗木发芽后及时防治食叶害虫,加强管护,避免人畜破坏;
[0012]8)按需灌溉:收集项目区基本气象资料和造林立地条件,估算该地区3~10月作物的蒸发蒸腾量 ,根据各树种生长期内的需水特性,计算其耗水强度、灌水定额,确定灌溉周期、灌溉制度,并且在日常灌溉管理中不断修正如下:滴灌管选型:选择压力补偿内镶式滴灌管,管径16_,经济林滴头流量3.41/h,防护林滴头流量2.21/h,滴头间距均为lm,设计湿润深度1.2m,设计湿润比30% ,设计灌水定额10.8mm, I次灌溉延续时间12h,造林前充分灌溉,保证栽植穴周围土体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以上,造林后少量多次灌溉,5月初进入正常灌溉管理,10月中旬前停止灌水,直到上冻前冬灌I次,控水阶段要加大I次灌溉量,达到设计湿润深度和湿润比,以促进苗木根系发育。
[0013]采用本发明的造林方法,在栽树不浇水的情况下,一次造林成活率能够达到90%以上,本项技术在浑河流域上游营造水源涵养生态林和用材林得到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一种沙漠化土地植树造林方法,其步骤是:
[0015]I)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主要乡村公路绿化选用胸径3cm以上的大苗,河渠及田间道路选用胸径1.5cm左右的I~2年生苗木,将苗木截根,截根的长度为:1年生苗将侧根截根至10~15cm长,2年生苗侧根截至15~20cm长;
[0016]2)起苗前半个月浇水一次,有利于苗木充分吸收水分,而且起苗时不易伤根,起苗时一定要保护好苗木根系,具体要求是:2~3年以上大苗,主根长度不短于40cm,直径
0.3cm以上的侧根长度保留30cm以上,在保证主侧根长度的前提下,尽量保护好须根,栽前应对苗木主侧枝进行修剪,对于柳树,特别是多年生柳树苗木,要把所有主枝均留10~15cm短截,对于杨树苗木,要把中心干延长枝的一年生部分留40~50cm短截,侧枝一年生部分留20~30cm短截,粘质泥浆蘸根保湿;
[0017]3)起苗及运途保湿,起苗后及时进行保湿处理,将经过“(2)”步骤中处理后的苗木,采用保湿措施运往造林地,运苗时苗木要用浸水草袋片盖苗保湿,避免运途中浇水冲蚀掉根部泥浆;
[0018]4)为了使苗木根系伤口早愈合,多长快长新根,多吸水,以满足树体发芽展叶的水分需要,栽前可对苗木进行ABT生根粉溶液喷根处理。生根粉浓度采用50*10,具体配制方法是:将Ig ABT3号生根粉加水25kg稀释即成所需浓度的药液,将配制好的溶液均匀地喷在苗木根部后即可栽植;
[0019]5)将已经整地回完土的植树坑挖出一部分土,取出的土量以该树种适宜栽植深度而定,每株施保水剂30g,拌土施入时要拌表土,搅拌均匀,撒于坑底时均匀铺开,栽植前植树坑内灌透水,将表土或混有保水剂的表土回填20cm左右,放入苗木继续填土 30cm左右轻提苗木使根系舒展,之后填土距坑沿IOcm左右时踩实,在坑沿堆高土埝;
[0020]6)待树坑内的泥浆凝固后,把树苗扶正踏实,再用厚度为0.005mm, 80~90cm见方的地膜覆盖在苗木根部的栽植坑上,地膜四周要压实,先在栽植坑四周用镐刨出小沟再把地膜盖上,将膜四周压入沟内,苗干基部地膜接缝处都要用土压实,防止地膜被大风撕裂刮走。地膜覆上后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凹形,以便于以后浇水和接收雨水;
[0021]7)在栽植覆膜15天后,对所有新植苗木进行墒情检查,发现地膜松动、破损及土壤干裂或墒情不足时都要及时浇水补墒并更换地膜,以后每隔半月左右检查一次,发现干旱、缺水或久旱无雨,应及时补墒浇水,以保证苗木成活,待苗木发芽后及时防治食叶害虫,加强管护,避免人畜破坏;
[0022]8)按需灌溉:收集项目区基本气象资料和造林立地条件,估算该地区3~10月作物的蒸发蒸腾量,根据各树种生长期内的需水特性,计算其耗水强度、灌水定额,确定灌溉周期、灌溉制度,并且在日常灌溉管理中不断修正如下:滴灌管选型:选择压力补偿内镶式滴灌管,管径16_,经济林滴头流量3.41/h,防护林滴头流量2.21/h,滴头间距均为lm,设计湿润深度1.2m,设计湿润比30%,设计灌水定额10.8mm, I次灌溉延续时间12h,造林前充分灌溉,保证栽植穴周围土体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 %以上,造林后少量多次灌溉,5月初进入正常灌溉管理,10月中旬前停止灌水,直到上冻前冬灌I次,控水阶段要加大I次灌溉量,达到设计湿润深度和湿润比,以促进苗木根系发育。
[0023]所述粘质泥浆蘸根保湿具体步骤为:先配置粘土,所述的粘土泥浆中,干土颗粒组成为:粉粒质量占25%,沙粒质量占5%,粘粒质量占70% ;粘土与水配比为2:1,即称取粘土 2份,量取清水1份(w/v),然后将泥浆搅匀,再将截根后的苗木成捆蘸根,根茎至主根根尖部位的挂浆率达到根表面积的95%以上。
[0024]所述步骤6)中具体的覆膜方法为:将地膜按尺寸裁成方形或圆形,其大小与树盘的直径大小相适应,在裁完的地膜一侧,剪开一个半径长度的开口,如果是圆形地膜则剪开的开口长度为圆形地膜的半径长度,如果是方形地膜,则剪开的开口的长度为边长的1/2,然后将开口处对准苗木,拉动地膜,使苗木树干基部置于地膜中央,并使树苗的根茎位于膜中心,将地膜抻平并平铺到树盘土壤表面上,覆完地膜后,再用表土压覆地膜,表土厚度达2cm,地膜与根径接触处着重用土把缝隙覆严,防止阳光酌伤树皮。
【权利要求】
1.一种沙漠化土地植树造林方法,其步骤是: 1)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主要乡村公路绿化选用胸径3cm以上的大苗,河渠及田间道路选用胸径1.5cm左右的I~2年生苗木,将苗木截根,截根的长度为:1年生苗将侧根截根至10~15cm长,2年生苗侧根截至15~20cm长; 2)起苗前半个月浇水一次,有利于苗木充分吸收水分,而且起苗时不易伤根,起苗时一定要保护好苗木根系,具体要求是:2~3年以上大苗,主根长度不短于40cm,直径0.3cm以上的侧根长度保留30cm以上,在保证主侧根长度的前提下,尽量保护好须根,栽前应对苗木主侧枝进行修剪,对于柳树,特别是多年生柳树苗木,要把所有主枝均留10~15cm短截,对于杨树苗木,要把中心干延长枝的一年生部分留40~50cm短截,侧枝一年生部分留20~30cm短截,粘质泥浆蘸根保湿; 3)起苗及运途保湿,起苗后及时进行保湿处理,将经过“(2)”步骤中处理后的苗木,采用保湿措施运往造林地,运苗时苗木要用浸水草袋片盖苗保湿,避免运途中浇水冲蚀掉根部泥浆; 4)为了使苗木根系伤口早愈合,多长快长新根,多吸水,以满足树体发芽展叶的水分需要,栽前可对苗木进行ABT生根粉溶液喷根处理。生根粉浓度采用50*10_6,具体配制方法是:将Ig ABT3号生根粉 加水25kg稀释即成所需浓度的药液,将配制好的溶液均匀地喷在苗木根部后即可栽植; 5)将已经整地回完土的植树坑挖出一部分土,取出的土量以该树种适宜栽植深度而定,每株施保水剂30g,拌土施入时要拌表土,搅拌均匀,撒于坑底时均匀铺开,栽植前植树坑内灌透水,将表土或混有保水剂的表土回填20cm左右,放入苗木继续填土 30cm左右轻提苗木使根系舒展,之后填土距坑沿IOcm左右时踩实,在坑沿堆高土埝; 6)待树坑内的泥浆凝固后,把树苗扶正踏实,再用厚度为0.005mm, 80~90cm见方的地膜覆盖在苗木根部的栽植坑上,地膜四周要压实,先在栽植坑四周用镐刨出小沟再把地膜盖上,将膜四周压入沟内,苗干基部地膜接缝处都要用土压实,防止地膜被大风撕裂刮走。地膜覆上后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凹形,以便于以后浇水和接收雨水; 7)在栽植覆膜15天后,对所有新植苗木进行墒情检查,发现地膜松动、破损及土壤干裂或墒情不足时都要及时浇水补墒并更换地膜,以后每隔半月左右检查一次,发现干旱、缺水或久旱无雨,应及时补墒浇水,以保证苗木成活,待苗木发芽后及时防治食叶害虫,加强管护,避免人畜破坏; 8)按需灌溉:收集项目区基本气象资料和造林立地条件,估算该地区3~10月作物的蒸发蒸腾量,根据各树种生长期内的需水特性,计算其耗水强度、灌水定额,确定灌溉周期、灌溉制度,并且在日常灌溉管理中不断修正如下:滴灌管选型:选择压力补偿内镶式滴灌管,管径16_,经济林滴头流量3.41/h,防护林滴头流量2.21/h,滴头间距均为lm,设计湿润深度1.2m,设计湿润比30%,设计灌水定额10.8mm, I次灌溉延续时间12h,造林前充分灌溉,保证栽植穴周围土体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 %以上,造林后少量多次灌溉,5月初进入正常灌溉管理,10月中旬前停止灌水,直到上冻前冬灌I次,控水阶段要加大I次灌溉量,达到设计湿润深度和湿润比,以促进苗木根系发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化土地植树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质泥浆蘸根保湿具体步骤为:先配置粘土,所述的粘土泥浆中,干土颗粒组成为:粉粒质量占25%,沙粒质量占5%,粘粒质量占70% ;粘土与水配比为2:1,即称取粘土 2份,量取清水1份(w/v),然后将泥浆搅匀,再将截根后的苗木成捆蘸根,根茎至主根根尖部位的挂浆率达到根表面积的95%以上。
3.根据 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化土地植树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具体的覆膜方法为:将地膜按尺寸裁成方形或圆形,其大小与树盘的直径大小相适应,在裁完的地膜一侧,剪开一个半径长度的开口,如果是圆形地膜则剪开的开口长度为圆形地膜的半径长度。如果是方形地膜,则剪开的开口的长度为边长的1/2,然后将开口处对准苗木,拉动地膜。使苗木树干基部置于地膜中央,并使树苗的根茎位于膜中心,将地膜抻平并平铺到树盘土壤表面上,覆完地膜后,再用表土压覆地膜,表土厚度达2cm,地膜与根径接触处着重用土把缝隙覆严,防止阳光酌伤树皮。
【文档编号】A01G23/00GK103947506SQ201410175191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4日
【发明者】王杨 申请人:王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