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及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25236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及养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及养殖方法,旨在解决当前羊舍内致病性刺激源不能有效去除及饲养时添加激素对羊、及饲养人员造成危害的技术问题,本羊场包括至少一排栋舍,在所述栋舍内设置有羊床;在所述羊床的前端设置有过道,并在该过道的下方设置有排粪暗道,在排粪暗道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集粪池,并在该集粪池的上部对应设置有对应的抽风囱;在羊床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排泄物引至排粪暗道的斜坡面;本发明养羊场可将该羊舍内的氨气等致病性刺激源最大限度的清除,保证羊群的健康成长,同时将本羊舍与本发明的饲养方法结合可保证羊群在快乐健康状态下成长,最终达到低成本的规模化养殖,并生产出高效益、绿色食品级别的健康型羊肉。
【专利说明】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及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羊场及养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及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氨气是一种比空气轻无色并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同时也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接触的皮肤组织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并可以吸收人体和动物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而且氨气的溶解度极高,通常以吸入形式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并减弱人体和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浓度过高时除具有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0003]羊舍内含有大量的氨气,这些氨气是由羊的排泄物产生的,多数羊舍管理者采用在羊舍墙壁上安装抽风机的方式将其内的氨气排出,采用该方式只是清除了部分存在的氨气并不能根本性的将氨气有效的排出,氨气在羊舍内持续较长时间会引起羊肺充血、水肿、羊群食欲、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疾病等造成羊的成活率降低或羊的肉质感降低,同时过高的氨气浓度也会对饲养人员造成一定的危害,人体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出现诸如流泪、咽痛、声音撕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同时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所以羊舍内过高的氨气浓度对羊群、饲养人员均会造成危害。
[0004]致病性微生物也会在羊呼吸道粘膜受氨气长期刺激失去防卫能力时,长驱直入侵害深部呼吸系统,感染呼吸道疾病。同时造成与呼吸道相表里的消化系统染病,最终是羊病死率增加,降低养殖效率。
[0005]同时,如今集约化羊群的饲养方法多采用饲喂一定量的抗生素和添加一定量的激素,一味的追求羊的生长速度,而忽略了抗生素、激素对羊本身及食用人员的危害,并没有达到羊群快乐健康生长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羊场设计技术和饲养技术的不足,适应现代集约化、规模化养殖需要,提供一种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及养殖方法,旨在解决当前羊舍内氨气、等有害指标微生物不能有效去除、饲养时添加激素、抗生素对羊及食用人员造成危害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包括至少一排栋舍,在该栋舍前、后墙体上设置有一定数量的透明通气窗,在所述栋舍内设置有至少一排羊床;在所述羊床的前端设置有过道,并在该过道的下方设置有排粪暗道,在所述排粪暗道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集粪池,并在该集粪池的上部对应设置有抽风? ;在所述羊床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排泄物引至排粪暗道的斜坡面。
[0008]所述羊床由一定数量的条形板材组成,且各板材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排泄物排入下方斜坡面的空隙。
[0009]在其栋舍内按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两排的羊床,在所述羊床的前端设置有食槽,并在所述食槽与羊床之间对应设置有栏栅,在所述栏栅上面设置有用于羊喝水的自动溢水器;所述过道设置于所述两排羊床中间。
[0010]所述排粪暗道中部的池底位置高于其两端的池底位置,且由中部池底向两端池底过渡为斜面,所述排粪暗道的中部池底位置与其两端池底位置的高度差为I~2m。
[0011]在所述栋舍的屋顶与围墙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固定的圈梁,并在该圈梁上间隔设置有一定数量的斜向通气孔。
[0012]所述透明通气窗为向外上翻式玻璃窗,且所述栋舍前、后墙上的透明通气窗的面积分别占其所在前、后墙面积的80%以上。
[0013]所述抽风囱的高度超过所述栋舍屋顶的高度,此高度可以使抽风囱的上端为负压,由此设计该抽风囱可以无动力的自吸羊舍内的有害气体,将其吸出羊舍外部,确保羊舍内羊、饲养人员的安全,并在该抽风囱的上端还设置有防雨帽。
[0014]所述栋舍大致沿南北方向布局,且在所述栋舍的两端对开有至少一对门。
[0015]设计一种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殖方法,以上述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为饲养场所,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鲜玉米杆粉碎为I~5cm的段状,按鲜玉米杆总重量的5%~10%,含菌量在5~7千万个/L乳酸菌液对粉碎后的鲜玉米杆均匀喷洒,然后密闭发酵20~40天;或将干玉米杆粉碎为长度在I~3cm之间的粉丝状,使用含菌量在5~7千万个/L的乳酸菌液按干玉米杆重量的10%的量与水搅拌均匀后均匀喷洒在干玉米杆上,然后密闭发酵20~40天,加水量为干玉米杆重量的60% ;
②将羊按1.0~2.0m2/只的分布密度赶至羊床上,在早上8:00~10:00之间喂食步骤
Φ中的玉米杆,单只羊喂食玉米杆的量为该羊体重的2.0%~3.0%
③在外界温度在25度以上时,开启前、后墙体上的透明通气窗;;
④在下午16:00~18:00之间喂食步骤S中的玉米杆,单只羊喂食玉米杆的量为该羊体重的2.0%~3.0%。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条形板材制成的羊床,并结合其下方设置的斜坡面、排粪暗道,进而与该栋舍外的抽气囱对应连通,采用抽气囱负压自动抽气原理,可以将栋舍内的有害气体进行清除,确保栋舍内空气健康。
[0017]2.本发明将栋舍内的排粪暗道设置于过道下方,并密闭设置,可以将羊的排泄物进行隔绝,避免排泄物暴漏于外部产生有害气源,从根本上解决刺激气源的产生。
[0018]3.本发明中采用排粪暗道中部高于其两端的设计,可以将进入该排粪暗道内的养的排泄物有效的排入两端的集粪池中,便于后续的清理。 [0019]4.本发明采用多个透明通气窗,可以在外界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打开透明通气窗进行通风换气,其次也可以使外部的阳光照射在栋舍内。[0020]5.采用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可以解决目前添加激素对羊及食用人员的危害,确保羊在健康的环境中快乐的生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羊舍参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羊舍主视去除墙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羊舍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羊舍侧视示意图;
图中:1.屋顶;2.圈梁;3.通气孔;4.透明通气窗;5.栏栅;6.食槽;7.羊床;8.斜坡面;9.过道;10.排粪暗道;11.防雨帽;12.抽风囱;13.门;14.集粪池;15.操作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参见图1,图2,图3,图4,该栋舍包括对应设置的四周围墙及设置于该围墙上的屋顶I ;在该栋舍前、后墙体上设置有一定数量的透明通气窗4,所述透明通气窗4为向外全开式玻璃窗或向外上翻式玻璃窗,向外上翻式玻璃窗可向外上翻90度;且所述栋舍前、后墙上的透明通气窗的面积分别占其所在前、后墙面积的80%以上,在所述栋舍的屋顶I与围墙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固定的圈梁2,并在该圈梁内部以等间隔20m/个设置有一定数量的斜向通气孔3。
[0023]在该栋舍的长度方向上,其围墙内平行设置有两排羊床7,在两羊床的前端设置有过道9,该过道设置于两排羊床中间。并在该过道9的下方设置有排粪暗道10,在所述排粪暗道10的两端各设置有一集粪池14,并在该集粪池14的上部对应设置有抽风? 12 ;所述抽风?为超过该栋舍屋顶高度50厘米以上,此高度可以使抽风?的上端为负压,由此设计该抽风囱可以无动力的自吸羊舍内的有害气体,将其吸出羊舍外部,确保羊舍内羊、饲养人员的安全,并在该抽风囱的上端还设置有防雨帽。在所述羊床7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排泄物引至排粪暗道的斜坡面8,上述的羊床7由条形板材组成,且各木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排泄物排入下方斜坡面的空隙;所述的斜坡面8的一端设置于羊床7的尾端,另一端对应设置于排粪暗道10的上端,羊的排泄物经由羊床上各条形板材之间的空隙进入下方的斜坡面8上,并经由该斜坡面8将排泄物引至排粪暗道10中;进一步的,并在所述羊床的前端设置有食槽6,并在所述食槽6与羊床7之间对应设置有栏栅;在该栏栅上面设置有有用于羊喝水的自动溢水器,该自动溢水器与水管连接,上述自动溢水器为养殖领域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在对此自动溢水器过多陈述。上述的排粪暗道10沿过道9走向方向设置;且排粪暗道10的中部池底位置高于其两端部的池底,且由中部池底向两端部池底过渡为斜面,所述排粪暗道的中部池底位置与其两端池底的高度差为I~2m。这样的设计可将进入排粪暗道10中的排泄物有效的引至两端部的集粪池中,避免排泄物在排粪暗道10中堆积。
[0024]进一步的,所述栋舍大致沿南北方向布局,在本羊舍的过道端部两边的墙壁上设置有对称的出入门,该门的规格为2.0mX 1.3m。并且在一侧门的进门处设置有一操作间,该操作间与过道之间设置有平板斜坡方便物料车的出入。
[0025]一 种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殖方法,以上述的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为饲养场所,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鲜玉米杆粉碎为I~5cm的段状,按鲜玉米杆总重量的5%~10%,含菌量在5~7千万个/L乳酸菌液对粉碎后的鲜玉米杆均匀喷洒,然后密闭发酵20~40天;或将干玉米杆粉碎为长度在I~3cm之间的粉丝状,使用含菌量在5~7千万个/L的乳酸菌液按干玉米杆重量的10%的量与水搅拌均匀后均匀喷洒在干玉米杆上,然后密闭发酵20~40天,加水量为干玉米杆重量的60% ;
②将羊按1.0~2.0m2/只的分布密度赶至如上所述的羊床上,在早上8:00~10:00之
间喂食步骤X:中的玉米杆,单只羊喂食玉米杆的量为该羊体重的2.0%~3.0% ;
③在外界温度在25度以上时,开启前、后墙体上的透明通气窗;
④在下午16:00~18:00之间喂食步骤$中的玉米杆,单只羊喂食玉米杆的量为该羊体重的2.0%~3.0%。
[0026]本发明的实施设计和养殖案例公布,是养羊业目前较佳的实施案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伸和变化,但只要不 脱离本发明的新鲜空气对流原理,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包括至少一排栋舍,在该栋舍前、后墙体上设置有一定数量的透明通气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栋舍内设置有至少一排羊床;在所述羊床的前端设置有过道,并在该过道的下方设置有排粪暗道,在所述排粪暗道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集粪池,并在该集粪池的上部对应设置有抽风? ;在所述羊床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排泄物引至排粪暗道的斜坡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羊床由一定数量的条形板材组成,且各板材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排泄物排入下方斜坡面的空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其特征在于:在其栋舍内按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两排羊床,在所述羊床的前端设置有食槽,并在所述食槽与羊床之间对应设置有栏栅,在所述栏栅上面设置有用于羊喝水的自动溢水器;所述过道设置于两排羊床中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粪暗道中部的池底位置高于其两端的池底位置,且由中部池底向两端池底过渡为斜面,所述排粪暗道的中部池底位置与其两端池底位置的高度差为I~2m。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栋舍的屋顶与围墙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固定的圈梁,并在该圈梁上间隔设置有一定数量的斜向通气孔。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通气窗为向外上翻式玻 璃窗,且所述栋舍前、后墙上的透明通气窗的面积分别占其所在前、后墙面积的80%以上。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囱的高度超过所述栋舍屋顶的高度,并在该抽风?的上端还设置有防雨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栋舍大致沿南北方向布局,在所述栋舍的左、右两端墙体上至少开有一对门。
9.一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无致病性刺激源养羊场为饲养场所,包括以下步骤: (1)将鲜玉米杆粉碎为I~5cm的段状,按鲜玉米杆总重量的5%~10%,含菌量在5~7千万个/L乳酸菌液对粉碎后的鲜玉米杆均匀喷洒,然后密闭发酵20~40天;或将干玉米杆粉碎为长度在I~3cm之间的粉丝状,使用含菌量在5~7千万个/L的乳酸菌液按干玉米杆重量的10%的量并与水搅拌均匀后均匀喷洒在干玉米杆上,然后密闭发酵20~40天,加水量为干玉米杆重量的60% ; (2)将羊按1.0~2.0m2/只的分布密度赶至羊床上,在早上8:00~10:00之间喂食步骤(I)中的玉米杆,单只羊喂食玉米杆的量为该羊体重的2.0%~3.0%; (3)外界温度在25度以上时,开启前、后墙体上的透明通气窗; (4)在下午16:00~18:00之间喂食步骤(1)中的玉米杆,单只羊喂食玉米杆的量为该羊体重的2.0%~3.0%。
【文档编号】A23K1/18GK103999783SQ201410185665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5日
【发明者】郭群然 申请人:郭群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