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叶草、黑麦草、绒毛草、苜蓿草混合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53573阅读:9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叶草、黑麦草、绒毛草、苜蓿草混合种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叶草、黑麦草、绒毛草、苜蓿草混合种植方法,它由种草地的选择1、整地耕翻、施底肥,翻耕耙细、种子的选择与处理、混合播种、田间管理六个工艺流程完成其种植过程;该混合种植方法合理的将三种牧草结合在一起混合种植,不仅保留了各自牧草的优越性,同时也弥补了各种牧草之间的不足;本发明混合种植牧草是无毒、无公害、无病源的优质牧草,粗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高而且全,可直接喂养不需要添加剂,可以提高动物体制,增强免疫力,可以防治常见疾病和流行性病毒;产量高、质量好、叶量大、质地柔软、适口性好,粗蛋白含量、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价值成份大,一年可收割4-5次以上,性价比较高。
【专利说明】一种三叶草、黑麦草、绒毛草、苜蓿草混合种植方法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牧草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几种牧草的混合种植方法。
[0002]【背景技术】:
我国五千年以来的传统农业和畜牧业,已经不适应中国人口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传统的畜牧业,已经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畜牧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现有的牧草种植方法包括整地、选苗、拔种等工艺过程,种植方法操作复杂,牧草的成活率低,投资多回报少,所种植的牧草,产量低、质量差、叶量小、适口性差,牧草的粗蛋白含量、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价值成份少,且由于品种单一,使动物的喜爱程度大幅下降。
[0003]三叶草又名白车轴草,白车轴草为优良牧草,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抗寒耐热,在酸性和碱性土壤上均能适应,是本属植物中在我国很有推广前途的种。可作为绿肥、堤岸防护草种、草坪装饰,以及蜜源和药材等用;三叶草分布广,适应性强。既是家畜优良饲料,又是农作物的良好前茬,还是果园地表覆盖的优良低矮作物,同时也是水土保持、蜜源、药用、绿肥和草坪地被植物和优良的养地作物。
[0004]黑麦草生长快、分蘖多、能耐牧,是优质的放牧用牧草,也是禾本科牧草中消化物质产量最高的牧草之一;牛、羊、马尤喜欢其混播草地,不仅增膘长肉快,产奶多,还能节省精料。黑麦草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其中干草粗蛋白含量高达25%以上,且叶多质嫩,适口性好,可直接喂养牛、羊、马、兔、鹿、猪、鹅、鸵鸟、鱼等;黑麦草粗蛋白
4.93%,粗脂肪1.06%,无氮浸出物4.57%,钙0.075%,磷0.07%。其中粗蛋白、粗脂肪比本地杂草含量高出3倍。
[0005]绒毛草属于植物界,种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绒毛草属;黑麦草与绒毛草两类草地的牧前产草量相似,但绒毛草草地的牧后产量明显高于黑麦草草地;草层高度在放牧前后均无显著差异;绒毛草的枯死物质在放牧前后都高于多年生黑麦草;绒毛草具有很高的分蘖密度。
[0006]苜蓿草又名幸运草、四叶草,是一种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只有三片小叶子,叶形呈心形状,叶心较深色的部分亦是心形;苜蓿草被称为“牧草之王”,全国奶牛每年苜蓿干草需求总量按品质低、中、高划分分别为450万吨、1350万吨、2250万吨,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0007]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系列既能最大限度节约粮食甚至可替代粮食,又能增加牧草的多样性,提高动物对牧草的喜爱度,提供一种三叶草、黑麦草、绒毛草、苜蓿草混合种植方法。
[000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三叶草、黑麦草、绒毛草、苜蓿草混合种植方法,它由种草地的选择1、整地耕翻2、施底肥,翻耕耙细3、种子的选择与处理4、混合播种5、田间管理6六个工艺流程完成其种植过程;
种草地的选择1: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紧,土壤比较肥沃的宽谷地带或平坦具有一定水、肥条件和光热充足的地块作为播种地段;
整地耕翻2:先进行耕深>25cm ;耕深稳定性变异系数〈10% ;地表植被和残茬覆盖率^ 95%, 8cm以下覆盖率> 85% ;垡片翻转良好,地表平整,松碎均匀,不重耕、不漏耕,地头整齐,耕到地头地边,无回垡和支垡,减少闭垄台和开垄沟,耕后达到深、平、碎、净;再进行旋耕,旋耕宜在深耕后、播种前进行,旋耕深度为12 — 16厘米;旋耕后要求地表平整,耕层松软;
施底肥,翻耕耙细3:播种前结合耕翻土地时施用优质农家肥,如厩肥、堆肥或缓效性化肥,用来满足牧草整个生长期的需要,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1000-2500千克、过磷酸钙10-20千克或钙镁磷肥20-25千克、氯化钾8-10千克,耕前撒施,撒后耕翻;进行耕地,耕地应在深耕后及时进行,也可根据墒情在牧草种植前进行;耙地作业深度10 — 18厘米;耙后地面平整,碎土良好,无沟垄起伏,无漏耙等;
种子的选择与处理4:分别选择颗粒饱满、无虫蛀现象的三叶草、黑麦草、绒毛草、苜蓿草种子,数量按种草地面积确定;种子的纯度不应小于95%,进行播须前进行精选;发芽率在90%以上,以保证播后出苗整齐;选种的目的是清除杂质,将不饱满的种子及杂草种子等除去以获得籽粒饱满,纯净度高的种子。清选方法可清选机选,也可进行人工筛选扬净;在播种前应进行去壳、去芒;去壳可用碾子碾压或碾米机处理;去芒可用去芒机进行;很多豆科牧草种子,由于种皮具有一层排列紧密的长柱状石细胞,水分不易渗入,种子不能吸收水分膨胀萌发,必须对硬实的种子处理。主要处理可采用擦破种皮法和变温浸种法。种子消毒是预防病虫害的一种有效措施。因此,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很有必要。种子消毒的方法主要有盐水淘洗法、药物浸种法和药物拌种法等三种办法;种子的选择要点是:优质、高产、易种植,使用期长,耐旱、耐热、耐寒、抗病、耐牧,种子产量高,混播情况好的牧草种子;混合播种5:混播牧草通 常采用豆料一禾本科牧草混播,在混播牧草中,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合的比例是一般短期混播牧草(2 — 3年),豆科应占65— 75%,禾本科占35—25% ;中期混播牧草(4一7年),豆科应占25—30%,禾本科占75—80% ;长期混播牧草(8—10年),豆科应占8—10%,禾本科占92— 90% ;按单播量计算:两种牧草混种时,每一牧草播种量,各按其单播量70— 80%计算;
混播牧草的播种方法:
⑴撒播:几种牧草混合在一起均匀撒在土地上,采用这种方法播种,覆土不易均匀,干旱地方种子发芽率低,易苗;
⑵同行条播:几种牧草种子播于同一行内;
⑶间行条播:一种或几种牧草种子播于同一行内,而另一种或几种牧草种子播于另一行内;
⑷交叉播种:一种或几种牧草种子播于一行,而另一种或几种与前者成垂直方向播
种;
田间管理6:
⑴施肥
追肥:是给牧草在生育期间施肥的一种形式。一般施用氮肥。追肥时间,应在牧草强烈形成新技时期及强烈生长时期;混播牧草地,追肥以磷、钾肥为主。追肥可以分期进行,也可以一次进行,一般结合灌溉同时进行效果更好;⑵灌溉与排水
灌溉时期在牧草全部返青之后,可以浇灌一次返青水;从拨节开始至开花期以至成熟期,这时是牧草地上部分生长最快的时期,需水也最多,可浇水I一2次,每次割青以后,也应灌溉一次以提高再生草产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草地,一般是夏季气温相对较低,四季降雨也比较均匀,完全靠天然降水也能基本满足牧草生长的需要,但产量要比有灌溉条件的低;牧草的根系一般都不耐淹,土壤水分过多引起烂根而大量死亡,特别是天气炎热时土壤水分过多尤为严重。我国夏季高温多雨,土壤有时会有积水,必须及时进行排水。在低洼盐碱地种植苜蓿,建立排灌渠尤为重要。盐分过高,灌水能洗去盐分,降低土壤含盐量。夏季雨水过多,也能排出多余水分;
⑶清除杂草与病虫防治
人工除草,一般在牧草长至2— 3片叶时进行。太早,苗小,锄草时小苗而被土覆盖;同时小苗根系入土不深,深锄易伤其根系,牧草至分蘖期以后,则可逐步加深深锄。锄草次数视杂草情况而定。多年生牧草在刈割后,长势减弱,往往易引起杂草滋生,此时也应注意铲除杂草;化学剂除草,目前常用的主要有二甲四氯,西马津2,4一D 丁酯,除草醚等;牧草的病虫害影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虫害,牧草的病虫害防治有药剂或提前收割等方法, 根本的防治还在于选用抗病品种,病虫害若大量发生时要早治,防止扩大蔓延。
[0009]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较好的实现了其发明目的,本三叶草、黑麦草、绒毛草、苜蓿草混合种植方法合理的将三种牧草结合在一起混合种植,不仅保留了各自牧草的优越性,同时也弥补了各种牧草之间的不足;本发明混合种植牧草是无毒、无公害、无病源的优质牧草,粗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高而且全,可直接喂养不需要添加剂,可以提高动物体制,增强免疫力,可以防治常见疾病和流行性病毒;产量高、质量好、叶量大、质地柔软、适口性好,粗蛋白含量、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价值成份大,一年可收割4 - 5次以上,性价比较闻。
[0010]【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0011]附图标记说明见说明书最后一页表格。
[0012]【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
【发明内容】
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发明内容】
可知,一种三叶草、黑麦草、绒毛草、苜蓿草混合种植方法,它由种草地的选择1、整地耕翻2、施底肥,翻耕耙细3、种子的选择与处理4、混合播种5、田间管理6六个工艺流程完成其种植过程。
[0013]种草地的选择1: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紧,土壤比较肥沃的宽谷地带或平坦具有一定水、肥条件和光热充足的地块作为播种地段。
[0014]整地耕翻2:先进行耕深>25cm ;耕深稳定性变异系数〈10% ;地表植被和残茬覆盖率> 95%, 8cm以下覆盖率> 85% ;垡片翻转良好,地表平整,松碎均匀,不重耕、不漏耕,地头整齐,耕到地头地边,无回垡和支垡,减少闭垄台和开垄沟,耕后达到深、平、碎、净;再进行旋耕,旋耕宜在深耕后、播种前进行,旋耕深度为12 — 16厘米;旋耕后要求地表平整,耕层松软。
[0015]施底肥,翻耕耙细3:播种前结合耕翻土地时施用优质农家肥,如厩肥、堆肥或缓效性化肥,用来满足牧草整个生长期的需要,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1000-2500千克、过磷酸钙10-20千克或钙镁磷肥20-25千克、氯化钾8-10千克,耕前撒施,撒后耕翻;进行耕地,耕地应在深耕后及时进行,也可根据墒情在牧草种植前进行;耙地作业深度10 — 18厘米;耙后地面平整,碎土良好,无沟垄起伏,无漏耙等。
[0016]种子的选择与处理4:分别选择颗粒饱满、无虫蛀现象的三叶草、黑麦草、绒毛草、苜蓿草种子,数量按种草地面积确定;种子的纯度不应小于95%,否则须进行播前进行精选;发芽率在90%以上,以保证播后出苗整齐;选种的目的是清除杂质,将不饱满的种子及杂草种子等除去以获得籽粒饱满,纯净度高的种子。清选方法可清选机选,也可进行人工筛选扬净;在播种前应进行去壳、去芒;去壳可用碾子碾压或碾米机处理;去芒可用去芒机进行;很多豆科牧草种子,由于种皮具有一层排列紧密的长柱状石细胞,水分不易渗入,种子不能吸收水分膨胀萌发,必须对硬实的种子处理。主要处理可采用擦破种皮法和变温浸种法。种子消毒是预防病虫害的一种有效措施。因此,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很有必要。种子消毒的方法主要有盐水淘洗法、药物浸种法和药物拌种法等三种办法;种子的选择要点是:优质、高产、易种植,使用期长,耐旱、耐热、耐寒、抗病、耐牧,种子产量高,混播情况好的牧草种子。
[0017]混合播种5:混播牧草通常采用豆料一禾本科牧草混播,在混播牧草中,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合的比例是一般短期混播牧草(2 — 3年),豆科应占65— 75%,禾本科占35— 25% ;中期混播牧草(4一7年),豆科应占25— 30%,禾本科占75— 80% ;长期混播牧草(8—10年),豆科应占8 —10%。禾本科占92— 90% ;按单播量计算:两种牧草混种时,每一牧草播种量,各按 其单播量70— 80%计算;
混播牧草的播种方法:
⑴撒播:几种牧草混合在一起均匀撒在土地上,采用这种方法播种,覆土不易均匀,干旱地方种子发芽率低,易苗;
⑵同行条播:几种牧草种子播于同一行内;
⑶间行条播:一种或几种牧草种子播于同一行内,而另一种或几种牧草种子播于另一行内;
⑷交叉播种:一种或几种牧草种子播于一行,而另一种或几种与前者成垂直方向播种。
[0018]田间管理6:
⑴施肥
追肥:是给牧草在生育期间施肥的一种形式。一般施用氮肥。追肥时间,应在牧草强烈形成新技时期及强烈生长时期;混播牧草地,追肥以磷、钾肥为主。追肥可以分期进行,也可以一次进行,一般结合灌溉同时进行效果更好;
⑵灌溉与排水
灌溉时期在牧草全部返青之后,可以浇灌一次返青水;从拨节开始至开花期以至成熟期,这时是牧草地上部分生长最快的时期,需水也最多,可浇水I一2次,每次割青以后,也应灌溉一次以提高再生草产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草地,一般是夏季气温相对较低,四季降雨也比较均匀,完全靠天然降水也能基本满足牧草生长的需要,但产量要比有灌溉条件的低;牧草的根系一般都不耐淹,土壤水分过多引起烂根而大量死亡,特别是天气炎热时土壤水分过多尤为严重。我国夏季高温多雨,土壤有时会有积水,必须及时进行排水。在低洼盐碱地种植苜蓿,建立排灌渠尤为重要。盐分过高,灌水能洗去盐分,降低土壤含盐量。夏季雨水过多,也能排出多余水分;
⑶清除杂草与病虫防治
人工除草,一般在牧草长至2— 3片叶时进行。太早,苗小,锄草时小苗而被土覆盖;同时小苗根系入土不深,深锄易伤其根系,牧草至分蘖期以后,则可逐步加深深锄。锄草次数视杂草情况而定。多年生牧草在刈割后,长势减弱,往往易引起杂草滋生,此时也应注意铲除杂草;化学剂除草,目前常用的主要有二甲四氯,西马津2,4一D 丁酯,除草醚等;牧草的病虫害影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虫害。牧草的病虫害防治有药剂或提前收割等方法,根本的防治还在于选用抗病品种。病虫害若大量发生时要早治,防止扩大蔓延。
[0019]
【权利要求】
1.一种三叶草、黑麦草、绒毛草、苜蓿草混合种植方法,其特征是它由种草地的选择、整地耕翻、施底肥,翻耕耙细、种子的选择与处理、混合播种、田间管理六个工艺流程完成其种植过程; 种草地的选择: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紧,土壤比较肥沃的宽谷地带或平坦具有一定水、肥条件和光热充足的地块作为播种地段; 整地耕翻:先进行耕深>25cm ;耕深稳定性变异系数〈10% ;地表植被和残茬覆盖率^ 95%, 8cm以下覆盖率> 85% ;垡片翻转良好,地表平整,松碎均匀,不重耕、不漏耕,地头整齐,耕到地头地边,无回垡和支垡,减少闭垄台和开垄沟,耕后达到深、平、碎、净;再进行旋耕,旋耕宜在深耕后、播种前进行,旋耕深度为12 — 16厘米;旋耕后要求地表平整,耕层松软; 施底肥,翻耕耙细:播种前结合耕翻土地时施用优质农家肥,如厩肥、堆肥或缓效性化肥,用来满足牧草整个生长期的需要,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1000-2500千克、过磷酸钙10-20千克或钙镁磷肥20-25千克、氯化钾8-10千克,耕前撒施,撒后耕翻;进行耕地,耕地应在深耕后及时进行,也可根据墒情在牧草种植前进行;耙地作业深度10 — 18厘米;耙后地面平整,碎土良好,无沟垄起伏,无漏耙等; 种子的选择与处理:分别选择颗粒饱满、无虫蛀现象的三叶草、黑麦草、绒毛草、苜蓿草种子,数量按种草地面积确定;种子的纯度不应小于95%,进行播须前进行精选,发芽率在90%以上,以保证播后出苗整齐;选种的目的是清除杂质,将不饱满的种子及杂草种子等除去以获得籽粒饱满,纯净度高的种子,清选方法可清选机选,也可进行人工筛选扬净;在播种前应进行去壳、去芒;去壳可用碾子碾压或碾米机处理;去芒可用去芒机进行;很多豆科牧草种子,由于种皮具 有一层排列紧密的长柱状石细胞,水分不易渗入,种子不能吸收水分膨胀萌发,必须对硬实的种子处理;主要处理可采用擦破种皮法和变温浸种法,种子消毒是预防病虫害的一种有效措施,因此,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很有必要,种子消毒的方法主要有盐水淘洗法、药物浸种法和药物拌种法等三种办法;种子的选择要点是:优质、高产、易种植,使用期长,耐旱、耐热、耐寒、抗病、耐牧,种子产量高,混播情况好的牧草种子; 混合播种:混播牧草通常采用豆料一禾本科牧草混播,在混播牧草中,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合的比例是一般短期混播牧草(2 — 3年),豆科应占65— 75%,禾本科占35— 25% ;中期混播牧草(4一7年),豆科应占25—30%,禾本科占75—80% ;长期混播牧草(8—10年),豆科应占8 —10%,禾本科占92—90% ;按单播量计算:两种牧草混种时,每一牧草播种量,各按其单播量70— 80%计算; 混播牧草的播种方法: ⑴撒播:几种牧草混合在一起均匀撒在土地上,采用这种方法播种,覆土不易均匀,干旱地方种子发芽率低,易苗; ⑵同行条播:几种牧草种子播于同一行内; ⑶间行条播:一种或几种牧草种子播于同一行内,而另一种或几种牧草种子播于另一行内; ⑷交叉播种:一种或几种牧草种子播于一行,而另一种或几种与前者成垂直方向播种; 田间管理:⑴施肥 追肥:是给牧草在生育期间施肥的一种形式,一般施用氮肥,追肥时间,应在牧草强烈形成新技时期及强烈生 长时期;混播牧草地,追肥以磷、钾肥为主,追肥可以分期进行,也可以一次进行,一般结合灌溉同时进行效果更好; ⑵灌溉与排水 灌溉时期在牧草全部返青之后,可以浇灌一次返青水;从拨节开始至开花期以至成熟期,这时是牧草地上部分生长最快的时期,需水也最多,可浇水I一2次,每次割青以后,也应灌溉一次以提高再生草产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草地,一般是夏季气温相对较低,四季降雨也比较均匀,完全靠天然降水也能基本满足牧草生长的需要,但产量要比有灌溉条件的低;牧草的根系一般都不耐淹,土壤水分过多引起烂根而大量死亡,特别是天气炎热时土壤水分过多尤为严重,我国夏季高温多雨,土壤有时会有积水,必须及时进行排水,在低洼盐碱地种植苜蓿,建立排灌渠尤为重要,盐分过高,灌水能洗去盐分,降低土壤含盐量,夏季雨水过多,也能排出多余水分; ⑶清除杂草与病虫防治 人工除草,一般在牧草长至2— 3片叶时进行,太早,苗小,锄草时小苗而被土覆盖;同时小苗根系入土不深,深锄易伤其根系,牧草至分蘖期以后,则可逐步加深深锄,锄草次数视杂草情况而定;多年生牧草在刈割后,长势减弱,往往易引起杂草滋生,此时也应注意铲除杂草;化学剂除草,目前常用的主要有二甲四氯,西马津2,4一D 丁酯,除草醚等;牧草的病虫害影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虫害,牧草的病虫害防治有药剂或提前收割等方法,根本的防治还在于选用抗病品种,病虫害若大量发生时要早治,防止扩大蔓延。
【文档编号】A01G1/00GK104025838SQ201410207983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8日
【发明者】朱东磊, 杨开书 申请人:湖南南山牧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